讓人愛上怪獸的展覽──從外雙溪的恐龍到松菸的哥吉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六月最後一個周五午後,悶在烏雲裡的雷雨已準備要傾瀉在松菸倉庫上,但站在記者會棚外的我們已顧不了那麼多,因為身為怪獸迷的我們期盼太久的「哥吉拉展」,就快要可以進場了。

回想起來,當初會喜歡上怪獸,好像也是從一場展覽開始的,雖然那不是怪獸。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有一天被家人帶去一個很遠的地方,彷彿是一天來回的最遠距離──後來知道那裡叫外雙溪,當時在辦一場恐龍大展。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當我向上仰望時,看見漆黑空間裡巨大的骨架,被探照燈照得每根骨頭都在發亮。我還得到了一本畫滿恐龍的畫冊,回家看了好久,才不知道丟哪了。我喜歡上了恐龍,也喜歡上和恐龍一樣的怪獸──如果你同時看過那年代描述這兩者的方式,或許就能理解我當時的心情。

不過,恐龍比起怪獸要常見許多。雖然說兩者都是不存在於當下的生命,但恐龍再怎麼樣還是比怪獸具體。恐龍可以在許多地方看到實體,好比動物園的展覽地下室、八德路上的啤酒屋、玩具店裡的機械模型;而且自從台中科博館的「恐龍大廳」啟用後,我們更擁有了一個常設的恐龍展,而且是很壯觀又很科學的那一種。

相比之下,怪獸從來都沒有什麼展。哥吉拉、魔斯拉什麼的,始終就是書上或電影裡的平面圖像,玩具也少之又少;童年唯一一次算是怪獸展的,就只有中視快要開播澳洲版《超人力霸王》之前,在中影文化城辦的一次「超人力霸王展」。記憶中,展場裡就只有整條走廊的海報、給人畫著色畫的桌子,還擺了張彈簧床給小孩學超人彈跳翻滾。但他們確實把超人帶到了我們面前──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周日會有那麼一個時段會演出超人秀,在主持人大姐姐的尖叫聲中,巴爾坦星人會從建築物的立版之間走出來,企圖在三分鐘內打倒從另一側衝出的超人力霸王。

那之後,還是沒什麼怪獸展。勉強算是展的,要等到再過十年,2005年《哥吉拉最後戰役》上映前,電影宣傳單位盡了力在SOGO百貨的一個小區塊,擺出各路玩家收藏的怪獸模型,搭配一些圖表以及來自日本的皮套。2013年,海洋堂在台灣科學教育館辦的展覽,也勉強算是個小型怪獸展吧──至少其中有一小部分是怪獸模型,但也就那麼一點而已。

我殷殷期盼的那種怪獸展始終沒有出現。那種展就是像博物館裡的恐龍廳一樣,不只會展出巨大模型,也會好好說明各種恐龍的生態、演化,還會在販售處賣一堆玩具的那種展覽。但連日本那邊也沒太多消息,或許是因為他們也不拍哥吉拉了。然而,哥吉拉開始重拍後,一切就有了變化。

2014年,適逢《哥吉拉》上映一甲子,好萊塢《哥吉拉》表現亮眼,「大哥吉拉特攝展」(後更名為「大哥吉拉特攝王國」)也開始在日本各地展出;2016年日本《正宗哥吉拉》強勢回歸,「哥吉拉展」也從福岡美術館開始巡迴日本各美術館。接著,超乎想像的事情就發生了:在我始終以為哥吉拉還不夠熱門的台灣,忽然就傳出了消息,要舉辦第一場專門以哥吉拉為主題的怪獸展。

漫長的等待終於到了最後一刻。我們這些怪獸迷在逐漸下起的大雨中,在記者會遮雨棚邊等著主辦團隊致詞,看著哥吉拉為活動剪綵,然後跟著大批記者與來賓,一同進入了「怪獸之王 哥吉拉特展」的會場。

即便先前就參觀過「大哥吉拉特攝展」和「哥吉拉展」,「怪獸之王 哥吉拉特展」對我而言依舊充滿新鮮感。雖然都以哥吉拉為主題,這三個展覽在企圖上還是能看出不同:「大哥吉拉特攝展」比較像是東寶怪獸電影的火力展示,一口氣展出眾多在大銀幕上身經百戰的怪獸皮套;「哥吉拉展」則是偏向介紹怪獸電影幕後的特攝沿革、展示美術設計原稿,甚至展出難得一見的生賴範義電影海報原畫。

這兩個展覽都立基於一個前提,就是日本的觀眾對哥吉拉早有一定程度的熟悉;但對台灣多數觀眾而言,哥吉拉的歷史得要從頭開始認識。因此,「怪獸之王 哥吉拉特展」在一進門處傾全力介紹元祖《哥吉拉》,就顯得非常用心。

連續幾面牆壁以大尺寸清楚呈現元祖《哥吉拉》的電影風貌,也概述了劇情和核心意涵,讓觀眾得以知道哥吉拉當初是怎麼誕生的。在接下來的時光隧道裡簡述完哥吉拉影史後,出現在面前的,是會讓深愛哥吉拉的粉絲眼睛一亮的展品──哥吉拉電影在策畫階段的各種草稿、原案、初期劇本,就那樣擺在一張彷彿當年曾有人坐在那兒構思電影的書桌上,甚至還有一尊向來只在百科圖鑑中才能看到的、《哥吉拉vs碧奧蘭帝》中,植物怪獸碧奧蘭蒂的初期設定模型!

看完琳瑯滿目的設定稿還不夠,緊接著觀眾又會進入一間模擬東寶特攝美術倉庫的展區;許多曾在電影登場過的大小道具,包括為1984年《哥吉拉》所打造、短暫在電影中露臉的機械動力式哥吉拉(以內藏機械取代皮套演員的哥吉拉,不是機械哥吉拉)頭部都有展示;對《哥吉拉》系列幕前幕後耳熟能詳的怪獸迷,應該都會在這兩區徘徊不前吧。

不只是多年粉絲可以在「怪獸之王 哥吉拉特展」一償心願,嘗鮮的觀眾也能在展覽中感受到哥吉拉的震撼魅力。和日本那兩種近似博物館的陳設相比,台灣這場展覽更著重於塑造遊園般的情境及親身體驗。

raw-image

模擬完企畫桌、美術倉庫之後,展覽接著以激烈的聲光效果打造出災難現場;一隻連在日本都沒見過的正宗哥吉拉巨大頭部,就那麼在電影配樂和逃難尖叫聲中,在觀眾頭頂上射出有如「內閣總辭射線」一樣的紫藍色強光;逃離了正宗哥吉拉,後頭又能看到站在城市廢墟中的平成哥吉拉與魔斯拉,以及正在破壞信義區繁華地段的最終戰役哥吉拉⋯⋯。

那種讓人身處黑暗、宛如望著電影銀幕一樣的打光,讓我想起了最初在外雙溪初見恐龍化石的震撼;雖然我已經長大,但仍忍不住想,如果參觀者是和我當時一樣大的孩子,或許已經在心中種下了怪獸迷的小小種子呢。

畢竟,一場深刻的展覽讓人一輩子喜歡上怪獸,這樣的情節我已經有所體會了。


怪獸之王 哥吉拉特展」活動,自2018年6月30日至9月16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1號倉庫展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神楽坂 雯麗的沙龍
228會員
174內容數
後見之萌,是由一群熱愛各種懷舊與經典復古趣味的作者,所精心打造的小巧共筆寫作專題。也許你因為生活與忙碌,已經淡忘了那份「深入探索某個嗜好」的樂趣,但我們會努力讓你回想起來。
2020/09/24
在1960~1990年代的台灣,正版概念並不普及,不但未經授權的自行翻譯、盜印漫畫眾多,亦有照著原作整體重繪的仿作,甚至還有許多自行使用受歡迎作品人物和要素的「二創」作品存在。
Thumbnail
2020/09/24
在1960~1990年代的台灣,正版概念並不普及,不但未經授權的自行翻譯、盜印漫畫眾多,亦有照著原作整體重繪的仿作,甚至還有許多自行使用受歡迎作品人物和要素的「二創」作品存在。
Thumbnail
2019/01/16
在港片《救世神棍》中,扮演達達大師的陳小春要求粉絲們與他一起替傳言中昏迷不醒的大明星鮑華(杜德偉飾)齊心祈禱。眾人圍著鮑華入住的醫院,一邊哭一邊齊唱他的名曲——
Thumbnail
2019/01/16
在港片《救世神棍》中,扮演達達大師的陳小春要求粉絲們與他一起替傳言中昏迷不醒的大明星鮑華(杜德偉飾)齊心祈禱。眾人圍著鮑華入住的醫院,一邊哭一邊齊唱他的名曲——
Thumbnail
2018/12/27
自從幾年前用日文漢字或(擬似)漢詩手法寫就的「偽中國語」在日本網友,主要是推特使用者之間流行起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推特上就會出現一串令日本人(還有大致看得懂這種假中文的華文使用者)捧腹大笑的「偽中國語」對話出現。
Thumbnail
2018/12/27
自從幾年前用日文漢字或(擬似)漢詩手法寫就的「偽中國語」在日本網友,主要是推特使用者之間流行起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推特上就會出現一串令日本人(還有大致看得懂這種假中文的華文使用者)捧腹大笑的「偽中國語」對話出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破壞神:鬼魂哥斯拉【God of Destruction:Ghost Godzilla】 類型:戰士級 派系:無 高度:65米 長度:120米 質量:30,000公噸 傳奇: 這一天鬼魂哥斯拉誕生了。 技能與專長: - 看似具有第六感一般能預測任何的危險 - 核熱能射線 - 殘暴的智慧
Thumbnail
破壞神:鬼魂哥斯拉【God of Destruction:Ghost Godzilla】 類型:戰士級 派系:無 高度:65米 長度:120米 質量:30,000公噸 傳奇: 這一天鬼魂哥斯拉誕生了。 技能與專長: - 看似具有第六感一般能預測任何的危險 - 核熱能射線 - 殘暴的智慧
Thumbnail
星際銀河怪獸:太空哥斯拉【Intergalactic Monster:Space Godzilla】 類型:戰士級 派系:無 身高:75米 質量:35,000公噸 傳奇: 技能與專長: - 可以隨意製作和懸浮移動水晶 - 能夠漂浮和飛行一段很有限的距離 - 能從口中發射出日冕光束
Thumbnail
星際銀河怪獸:太空哥斯拉【Intergalactic Monster:Space Godzilla】 類型:戰士級 派系:無 身高:75米 質量:35,000公噸 傳奇: 技能與專長: - 可以隨意製作和懸浮移動水晶 - 能夠漂浮和飛行一段很有限的距離 - 能從口中發射出日冕光束
Thumbnail
如果我的記憶正確的話,我生平第一次進電影院看的電影就是「哥吉拉」,但那時候我只覺得是放大版的恐龍,而恰好我小時候又是一個恐龍迷,從此之後便成為「哥吉拉」的忠實粉絲。在我看《哥吉拉》系列作最期待的時刻,就是每當背景BGM響起的時候,你就知道主角要出現了,如果一部哥吉拉電影,戰鬥場面或是破壞鏡頭太少,似
Thumbnail
如果我的記憶正確的話,我生平第一次進電影院看的電影就是「哥吉拉」,但那時候我只覺得是放大版的恐龍,而恰好我小時候又是一個恐龍迷,從此之後便成為「哥吉拉」的忠實粉絲。在我看《哥吉拉》系列作最期待的時刻,就是每當背景BGM響起的時候,你就知道主角要出現了,如果一部哥吉拉電影,戰鬥場面或是破壞鏡頭太少,似
Thumbnail
連續幾天都和狐狸博交情,元氣耗損得有些嚴重(咳~不不,沒有咳嗽,是清喉嚨),果然鬼狐至陰,生人不可長久浸濡其中,否則有銷魂攝魄的風險……
Thumbnail
連續幾天都和狐狸博交情,元氣耗損得有些嚴重(咳~不不,沒有咳嗽,是清喉嚨),果然鬼狐至陰,生人不可長久浸濡其中,否則有銷魂攝魄的風險……
Thumbnail
與朋友在影院一起欣賞完《哥吉拉VS金剛》。先一句話總結:“太爽啦!!!”。這一部比起前作都更加符合觀眾胃口:文戲減少了,打鬥場面變明亮了,打鬥方式變流暢了… 傳奇影業的走向必定是...
Thumbnail
與朋友在影院一起欣賞完《哥吉拉VS金剛》。先一句話總結:“太爽啦!!!”。這一部比起前作都更加符合觀眾胃口:文戲減少了,打鬥場面變明亮了,打鬥方式變流暢了… 傳奇影業的走向必定是...
Thumbnail
前言 這部電影是延續前幾部的怪獸宇宙,但是劇情上並沒有什麼延續,沒看前面也完全不影響觀看。基本上可以當作新電影去看,即使只是知道金剛、哥吉拉也行。 (真要說的話,可能要說是《金剛:骷髏島》的續集更合適。)
Thumbnail
前言 這部電影是延續前幾部的怪獸宇宙,但是劇情上並沒有什麼延續,沒看前面也完全不影響觀看。基本上可以當作新電影去看,即使只是知道金剛、哥吉拉也行。 (真要說的話,可能要說是《金剛:骷髏島》的續集更合適。)
Thumbnail
隨著《哥吉拉 II 怪獸之王》上映,拉頓、摩斯拉、王者基多拉這些令怪獸迷沸騰但未必都為大眾熟知的名字,終於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一口氣響遍全台。牠們的名氣是從何而來?牠們在東寶怪獸電影的歷史中又各有什麼意義?在牠們準備橫掃全台甚至全球的此時,或許正是個不錯的時機,可以來多談談牠們各自精彩的過往。
Thumbnail
隨著《哥吉拉 II 怪獸之王》上映,拉頓、摩斯拉、王者基多拉這些令怪獸迷沸騰但未必都為大眾熟知的名字,終於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一口氣響遍全台。牠們的名氣是從何而來?牠們在東寶怪獸電影的歷史中又各有什麼意義?在牠們準備橫掃全台甚至全球的此時,或許正是個不錯的時機,可以來多談談牠們各自精彩的過往。
Thumbnail
《哥吉拉 II 怪獸之王》,是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美國科幻怪獸電影,由麥可·道格堤執導。本片為2014年電影《哥吉拉》的續集,傳奇影業的怪獸宇宙第三部作品。主演包括凱爾·錢德勒、薇拉·法蜜嘉、米莉·芭比·布朗、布萊德利·惠特福德、莎莉·霍金斯、渡邊謙和章子怡等。以上維基。
Thumbnail
《哥吉拉 II 怪獸之王》,是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美國科幻怪獸電影,由麥可·道格堤執導。本片為2014年電影《哥吉拉》的續集,傳奇影業的怪獸宇宙第三部作品。主演包括凱爾·錢德勒、薇拉·法蜜嘉、米莉·芭比·布朗、布萊德利·惠特福德、莎莉·霍金斯、渡邊謙和章子怡等。以上維基。
Thumbnail
六月最後一個周五午後,悶在烏雲裡的雷雨已準備要傾瀉在松菸倉庫上,但站在記者會棚外的我們已顧不了那麼多,因為身為怪獸迷的我們期盼太久的「哥吉拉展」,就快要可以進場了。
Thumbnail
六月最後一個周五午後,悶在烏雲裡的雷雨已準備要傾瀉在松菸倉庫上,但站在記者會棚外的我們已顧不了那麼多,因為身為怪獸迷的我們期盼太久的「哥吉拉展」,就快要可以進場了。
Thumbnail
二十年前的五月二十日,第一部由好萊塢翻拍的哥吉拉電影在美國上映。一個月後,這部片以《酷斯拉》為名登陸台灣。當時這部電影和其後的龐大計畫並未順利進展,甚至從各方面斷送了哥吉拉的前途⋯⋯。
Thumbnail
二十年前的五月二十日,第一部由好萊塢翻拍的哥吉拉電影在美國上映。一個月後,這部片以《酷斯拉》為名登陸台灣。當時這部電影和其後的龐大計畫並未順利進展,甚至從各方面斷送了哥吉拉的前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