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二公子(2Y8M)-傷了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假日,沐二公子主動說他要去圖書館,沐爺哥哥說想去灌蟋蟀,因此沐娘和沐爹就分頭帶少爺們去進行他們自己想做的活動。

圖書館的角落有個適合小寶寶的空間,放了一些手偶和塑膠恐龍,恐龍們很得小朋友的喜愛,公子最喜歡找眾恐龍來陪讀了。
只可惜這次我們到圖書館時,恐龍們都已經被其他哥哥姊姊拿去玩。
沒一會兒,哥哥姊姊們四散去玩,恐龍散落一地,沐娘見了,就跟公子說:可以找恐龍們一起來讀書了。
公子聽了,隨即依言把恐龍們全數集中,在沐娘跟前排一列,自己坐在恐龍橫列的排頭,繼續我們的共讀。
讀沒幾本書,來了個小姊姊想要要幾隻恐龍來玩。
愛恐龍的公子當然是不肯給。
沐娘說服公子,再念一本書就讓一隻恐龍下課,小姊姊聽見沐娘幫忙說服公子,就安靜地在一旁自己先玩,好等公子放恐龍下課,就這樣,公子身邊的恐龍開始一隻一隻地離開他,讓給其他到來的小朋友們。
書唸完了,沐娘離開公子和恐龍,到前方架上換幾本書來讀。
在沐娘起身幫公子換其他本書讀的期間,公子身邊的恐龍瞬間就只剩下一隻。
再讀完一本書,公子讓最後一隻恐龍下課。
他拿起恐龍,往剛才跟他要恐龍的小姊姊的方向走去,但公子沒有好好地把恐龍交給對方,而是把恐龍舉過肩。
當沐娘正驚呼"不可以"時,恐龍剛好飛出公子手中,往小姊姊的方向砸去。
恐龍是塑膠製的,頗有重量,也有些尖角,擊中小姊姊的臉,小姊姊吃痛撲到身邊的奶奶懷中大哭。

遭,公子傷到別人家的孩子了。
孩子犯錯了!

我這時該怎麼反應?
沐娘當下在心裡問著自己。
源自家庭教育中學來的第一直覺告訴我,現在應該劈頭先罵孩子。
但依著沐娘後天學自環境及職場中的經驗,我想我現在應該先冷靜。

當孩子犯錯時,打自家的孩子給別人看,當作是處置、贖罪的方法,基本上廣泛被使用。
在沐娘目前的職場環境中,到現在也的確還是常看見,有長官是這樣對待部屬的,而我,以前也曾這麼做過。
但隨著經驗累積,看過不同長官學長姊處理下屬失誤的態度及方式之後,沐娘的想法也有所調整。
沐娘回憶起自己在會議場上,見到其他單位的同事、甚至是學長,被他們的直屬長官,在出包時當眾責罵他們給上級看,藉此欲迴避上級更進一步責難時的情境。
沐娘仍記得那時候的感覺--很不舒服。
就連身為不同處室的沐娘,在任務與該處室有相關時,也曾被波及。
因此,沐娘對這樣的處事方式很有感觸。

若要我為這樣的教育下一個結論,我會說,這樣"打孩子給別人看"的解決問題手段,是一種會讓部屬(孩子)退步,也讓別人瞧不起長官(爸媽)的方法。
因為這樣並沒有教會下屬或孩子學會東西,也會讓整個環境充斥著負面情緒,不只影響自己單位人員的情緒,也會影響別人。
所以我馬上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地,用清晰平靜的方式讓公子知道他錯在哪裡。
而且,等會兒沐娘自己對這件事的處理,也一定要格外冷靜完善。
因為公子未來處理事情的方式必會模仿我,從現在起,我所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動作,均是公子將來行事的依據。
錯誤已犯,指責孩子的強度不會是重點,如何修正已成事實的錯誤,才是他將來最重要的求生能力。

沐娘這麼告訴自己,也藉著這些想法穩定自己的情緒。

公子霎那間應該也知道自己犯錯,轉身想走,馬上被沐娘擋下,要求轉頭回去看著小姊姊:你看,你恐龍用丟的打到小姊姊,小姊姊很痛,你這樣是不對的,去跟姐姐道歉。
公子知錯,就去道歉。

從沐娘的角度看過去,方才我很清楚地看到,塑膠恐龍擊中小姊姊的位置很近眼睛,但事情發生後小姊姊就一直伏在奶奶懷裡哭,因此沐娘看不見小姊姊實際受傷的狀況,心裡相當擔心,就請奶奶讓小姊姊抬起頭來讓我們看看她的傷勢。

小姊姊下眼皮有一道紅痕。
因為很近眼睛,因此小姊姊的奶奶要求沐娘要留下資料,以免以後有後遺症的話可以聯繫求償。

我們雙方在檢視小姊姊傷勢和協調如何留下聯絡資料時,被晾在一旁的公子,這時默默走到沐娘身邊,扳著沐娘的頭,要往沐娘身上爬,看似要跟沐娘玩。
雖然,瞬間沐娘有點想唸公子說:我現在正在處理你犯的錯,可不可以不要胡鬧!?
不過這話沐娘沒說出口,強迫自己冷靜的沐娘,覺得這話應該不適合現在說,而且另一個念頭馬上閃過我的腦海:公子這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過去的沐娘,犯的錯沒有少過。
每當犯錯時,我都是怎麼想的?

"我現在應該怎麼辦啊!!!!"每次沐娘自己犯錯時,我都是這樣想的。
在年紀小時,沐娘犯錯後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手足無措地被晾在旁邊,那時的我其實最希望有人能告訴我,當下的我該怎麼辦?怎麼反應?
我想,這時我該提示沐二公子,現在的他,應該怎麼做,才是他目前需要我給他的回應。

想到這裡,沐娘斷然決定先停下與對方奶奶的溝通,轉頭面向公子,牽著他的手,跟他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緊張,犯了錯,我們就是要好好處理,你先坐下吧!讓媽媽先處理這件事情。
沐娘指了個位置讓公子坐下,公子聽了沐娘給他的指示,依言就坐,讓我能好好地跟對方溝通。

對方奶奶請沐娘出示證件留下資料,以便未來假如孩子留下後遺症的話可以求償。

這樣的動作是目前台灣社會中遇到糾紛時的共識,沐娘沒什麼意見,只是證件應該不需要影印給別人看,應該也不需要到留下證件做抵押,因此沐娘拿著裝著證件的錢包,問小妹妹的奶奶說:你有紙筆嗎,我留下聯絡資料給你。
來圖書館,我們兩方都沒帶到紙筆。
沐娘想了想,拿起手機放下錢包問:你有手機嗎?我撥通電話到你的手機,這樣將來你就有我的聯絡方式,有事可以打給我。
奶奶說:我沒帶手機,不然我給妳我媳婦的手機。
沐娘就要了小妹妹媽媽的手機號碼,傳了封簡訊過去,內容提說:我家小朋友用玩具丟傷你的女兒,請帶小姊姊去看個醫生,如果有甚麼後遺症的話請跟我聯絡。

在沐娘打簡訊的同時,小姊姊的奶奶說:可不可以請你打電話給我媳婦跟她說這件事。

沐娘聽到小姊姊奶奶的要求,忽然愣了一下。
... ...,這是個"我不是承辦人,請你打電話跟承辦人說一下"的概念嗎?
沐娘邊打簡訊,邊這麼想著,我個人是很不喜歡這種換承辦人的感覺。
但孩子的問題終究會由父母解決,特別是會由"媽媽解決"。
思緒到此,沐娘雖然有點感嘆,但在理智上覺得這樣似乎也比較好,因為同年齡層的媽媽溝通起來會比較清楚,若小姐姐到時候若有什麼狀況,家長也能做決定。

簡訊打到一半的沐娘,決定還是先把簡訊打完,傳送,然後想了想等下要怎麼把事情去電告知對方媽媽。
沐娘向奶奶問了小女孩的名字,撥了電話過去給她媽媽。
小女孩媽媽接到電話,我就把狀況告訴對方,提說孩子傷的位置很近眼睛,在右眼下眼皮留下了一道紅痕,請她之後再帶小姊姊去看醫生,如果有問題再連絡我。
小姊姊的媽媽問了我們現在的位置,沐娘回說:我們在圖書館。
媽媽確認小姊姊目前狀況還好之後,我們的通話就結束。

和小姊姊的媽媽通過電話後,沐娘告訴小姊姊奶奶說:我跟小姊姊媽媽說過了,我也傳了一封簡訊給她媽媽,簡訊號碼就是我的手機,如果有什麼狀況,再打那支電話給我。
對方奶奶應達,重複表示她怕留下後遺症這樣。

公子在傷了小姊姊之後,沐娘留下了聯絡方式給對方家長,事情看似告一段落,我們兩方就各自繼續自己的活動。
其實,當時沐娘本身是很想趕快逃離這樣的環境啦!
因為過去沐娘小的時候,在外只要犯了錯,道歉後通常會被立即停止活動,然後帶回家教訓。
也就是說,沐娘小的時候,如果遇到問題,通常很快會被中斷所有已訂行程,然後失去所有選擇權,被帶回家。
但公子在沐娘處理完事情後,表示想繼續看書。
為此,沐娘內心開始上演"留不留"小劇場。

沐娘有些時候對於自己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是質疑的。
我問我自己,如果我不照下意識的決定去做會怎樣?

進到職場後,很多時候,當沐娘遇到困難想逃時,逃避的結果都不是很好,而且逃避到最後,沐娘還是會被逼著要去面對現實。
既然如此,那現在離開有沒有必要?
我給自己的答案是"沒有"。
若沒有必要離開,那我就順著公子的想望繼續活動吧!
有了這個結論之後,沐娘逼著自己克制想逃的慾望,好好地再陪公子看幾本書。

我們又繼續共讀。
公子很珍惜能再度獲得共讀機會。
他在犯錯之後從新開的共讀中,表現得格外專注、認真、有回應,似乎是想好好表現,扳回一城,彌補剛才犯的過錯,重拾他在媽媽眼中的形象。
這時,小姊姊一個人在旁邊遊戲,看似沒有大礙,慢慢靠近公子,好像想找公子玩。
小姊姊的奶奶見了,馬上出言阻止小姊姊說:不要過去。
小姊姊聽話回頭,自己默默地去疊小凳子玩。

看來沐二公子被小姊姊的奶奶貼上"不適合一起遊戲的孩子"、"危險"這樣的標籤了。
自己的孩子被人貼標籤感覺是有點難過的。
但那又怎麼樣,孩子還是要長大,犯錯要改過。

沐娘當作沒注意到小姊姊奶奶的言行,保持著我和公子的閱讀頻率繼續共讀。
期間有個個頭跟公子差不多的小男孩,被沐娘讀書的聲音吸引,蹲坐到公子身邊一起念書。
兩個孩子一起回答書中的互動問題,顯得專注好學。
在沐娘眼中看來,這兩個孩子就像模範寶寶一樣表現得可圈可點。
孩子本來就有可能會表現好,也難免會有壞表現,因為他們偶爾的"壞"而沒有給他重新表現"好"的機會是滿可惜的。

不一會,四周又有兩隻恐龍被丟下不玩,公子見了,趕緊去撿回來。
沐娘這時跟公子說:這兩隻恐龍陪你讀書到結束,中途就不下課了。
公子聽了,開心地點點頭。
同時沐娘跟公子提醒,恐龍要輕拿輕放,不能用丟的。
但公子故意用恐龍的頭去抵地,想逗沐娘笑。
我想,公子目前應該不想正面去回答剛才他犯錯的相關問題,沐娘就暫時不再對他的行為做回應。

我們又讀了幾本書,看看時間也差不多,咱們該去找沐爹和沐爺了。
沐娘把書收一收,公子也主動把恐龍放好,然後沐娘再跟小妹妹的奶奶打聲招呼表示要離開了,提說假如孩子有狀況再跟我聯絡。
小妹妹的奶奶禮貌性的點頭回說:我只是怕有後遺症啦,... ...。
長輩的心情我能理解,反正有留下電話,有事家長就會連絡了。
沐娘到現在都沒接到電話就是。

回到家後,沐娘不時會再跟沐二公子提醒東西要輕拿輕放,重複某些東西可以丟,像是球,有些東西不能丟,像是恐龍或杯碗瓢盆這樣的提醒。
"你還記得你拿恐龍丟傷小姊姊的事嗎!"
每回提起這件事,我都可以看到公子閃爍的眼神,這件事情他應該記得很清楚。

公子丟東西的喜好短時間應該不會完全消失,沐娘一定還會有機會再提醒他類似的事情。
教孩子就是這樣,要持續反覆提醒,直到這些行為內化成他自己的習慣。
沐二公子就算曾經犯過錯,但他還是有很多表現是很美好的。

最後跟自己也跟大家說:育兒漫漫長路加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沐娘的沙龍
0會員
7內容數
沐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8/08
我們單純只是想感受對方掌心的溫暖,所以才牽著手。
Thumbnail
2018/08/08
我們單純只是想感受對方掌心的溫暖,所以才牽著手。
Thumbnail
2018/08/07
畢業典禮上,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獎項,大家都會上台領獎。 在沐爺上台領取屬於自己獎項時,沐娘在台下幫沐爺拍照。 ​​​​​​​我當正調整鏡頭對焦沐爺時,有孩子叫我。  A同學出聲中斷了沐娘幫沐爺拍照的動作,他翻開手臂,讓我看上頭的抓痕,然後跟沐娘說:阿姨,沐爺抓我。
Thumbnail
2018/08/07
畢業典禮上,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獎項,大家都會上台領獎。 在沐爺上台領取屬於自己獎項時,沐娘在台下幫沐爺拍照。 ​​​​​​​我當正調整鏡頭對焦沐爺時,有孩子叫我。  A同學出聲中斷了沐娘幫沐爺拍照的動作,他翻開手臂,讓我看上頭的抓痕,然後跟沐娘說:阿姨,沐爺抓我。
Thumbnail
2018/05/29
在與長輩同住的家庭,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在某些方面來說很有難度! 有心的媽媽們時常都要與長輩抗爭。 關於要讓少爺們自己吃飯的這個問題,好幾次讓沐娘左右為難。
Thumbnail
2018/05/29
在與長輩同住的家庭,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在某些方面來說很有難度! 有心的媽媽們時常都要與長輩抗爭。 關於要讓少爺們自己吃飯的這個問題,好幾次讓沐娘左右為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繼續來說一說兩個孩子衝突的後續處理。 我們家的哥哥脾氣天生火爆, 再加上金牛座的固執, 當情緒來時根本無法溝通! 這頭金牛, 裡頭實質上是隻大獅子, 生氣就會用他的大嗓門盡情嘶吼發洩! 然而, 選擇用哭叫發洩情緒, 已經是這頭獅子很大的進步。 弟弟則是情感細膩、注重面子的處女男, 絕不允許別人來破壞
Thumbnail
繼續來說一說兩個孩子衝突的後續處理。 我們家的哥哥脾氣天生火爆, 再加上金牛座的固執, 當情緒來時根本無法溝通! 這頭金牛, 裡頭實質上是隻大獅子, 生氣就會用他的大嗓門盡情嘶吼發洩! 然而, 選擇用哭叫發洩情緒, 已經是這頭獅子很大的進步。 弟弟則是情感細膩、注重面子的處女男, 絕不允許別人來破壞
Thumbnail
中午胃口不太好,沒吃什麼,心裡掛記著你的身體,便拿了自來水小楷寫了點字。婷偷偷溜進休息室給了我一顆星星,我問那是什麼,她說那是她髮夾上的星星,有三顆,掉了一顆下來。婷說,她覺得那一顆應該是流星,她記得我從前曾講過流星墜落的時候,可以許願,她就拾來給我了。
Thumbnail
中午胃口不太好,沒吃什麼,心裡掛記著你的身體,便拿了自來水小楷寫了點字。婷偷偷溜進休息室給了我一顆星星,我問那是什麼,她說那是她髮夾上的星星,有三顆,掉了一顆下來。婷說,她覺得那一顆應該是流星,她記得我從前曾講過流星墜落的時候,可以許願,她就拾來給我了。
Thumbnail
回娘家過暑假的外甥與阿姨之間的搞笑對話
Thumbnail
回娘家過暑假的外甥與阿姨之間的搞笑對話
Thumbnail
一個希望愛的孩子 「又不關我的事」如果這句話是出自一個五歲的孩子嘴裡,是妳或你,會怎麼想?剛接任新環境卻是同一屬性的工作性質,心中總是有種自信,卻也很快的被打敗,起碼對於這樣一個幼兒,我的心很快被某種情緒被打敗,不過,還不致於被摧毀。 ,大家又都回到現實。 沒理會我,我等他幾秒,還是不理我。
Thumbnail
一個希望愛的孩子 「又不關我的事」如果這句話是出自一個五歲的孩子嘴裡,是妳或你,會怎麼想?剛接任新環境卻是同一屬性的工作性質,心中總是有種自信,卻也很快的被打敗,起碼對於這樣一個幼兒,我的心很快被某種情緒被打敗,不過,還不致於被摧毀。 ,大家又都回到現實。 沒理會我,我等他幾秒,還是不理我。
Thumbnail
你詐我!”應飛揚恍然驚醒,狠狠道. “哼,小孩子的心機,騙得了誰。”木妖不屑道。應飛揚雖然急中生智,想要虛張聲勢來矇混過關,但終究不如他師傅那般老練,神情難免流露出不自然,木妖雖外表粗狂,但實則心思細膩,更兼經驗豐富,稍一試探,應飛揚就自露馬腳了。
Thumbnail
你詐我!”應飛揚恍然驚醒,狠狠道. “哼,小孩子的心機,騙得了誰。”木妖不屑道。應飛揚雖然急中生智,想要虛張聲勢來矇混過關,但終究不如他師傅那般老練,神情難免流露出不自然,木妖雖外表粗狂,但實則心思細膩,更兼經驗豐富,稍一試探,應飛揚就自露馬腳了。
Thumbnail
妳不必對自己說謊,既使只是想像,像她們一樣:裝上同樣的螺旋槳,看起來同樣漂亮,飛翔,在她們的眼光。妳要珍惜現在的時光,還能分享,心中的陽光,我是女生又怎樣,喜歡恐龍又何妨。因為越是成長,越會發現是上每個面具都有傷,那是她們不得已的堅強。
Thumbnail
妳不必對自己說謊,既使只是想像,像她們一樣:裝上同樣的螺旋槳,看起來同樣漂亮,飛翔,在她們的眼光。妳要珍惜現在的時光,還能分享,心中的陽光,我是女生又怎樣,喜歡恐龍又何妨。因為越是成長,越會發現是上每個面具都有傷,那是她們不得已的堅強。
Thumbnail
本來天上有著100個月亮,後來被貪吃的恐龍寶寶吃的一顆也不剩,直到媽媽發現天空變得黑漆漆,這時心虛的恐龍寶寶肚子開始劇痛不已,他才坦承自己吃光了月亮。爸媽可以藉著恐龍寶寶教孩子不要說謊,而恐龍媽媽則讓我們思考怎麼面對犯錯的孩子,這都是父母教養路上的必修課題。
Thumbnail
本來天上有著100個月亮,後來被貪吃的恐龍寶寶吃的一顆也不剩,直到媽媽發現天空變得黑漆漆,這時心虛的恐龍寶寶肚子開始劇痛不已,他才坦承自己吃光了月亮。爸媽可以藉著恐龍寶寶教孩子不要說謊,而恐龍媽媽則讓我們思考怎麼面對犯錯的孩子,這都是父母教養路上的必修課題。
Thumbnail
但其實一切都是矇矓的,好像是世界摔倒了,還未回過神來。
Thumbnail
但其實一切都是矇矓的,好像是世界摔倒了,還未回過神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