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長大必要的放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與長輩同住的家庭,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在某些方面來說很有難度!

有心的媽媽們時常都要與長輩抗爭。

關於要讓少爺們自己吃飯的這個問題,好幾次讓沐娘左右為難。
沐娘在娘家是反覆地順從再抗爭,忍受著隨時要跟親生老北翻臉的危險,才讓沐爺和沐二公子學會自己吃飯的。
是一直到沐外公看著沐二公子自己吃的津津有味,他滿意地笑了之後,沐娘才鬆了口氣。

後來沐娘跟共學團的媽媽們聊起"放手"這個議題時,聽到大家忍不住異口同聲附和後,我才知道,原來大家都曾為了讓孩子自己吃飯的事情與家中長輩抗爭過。(想不到有這麼多人與我同一戰線感覺好溫暖)

這次我們家回到台南,沐爺爺奶奶家後,沐奶奶跟沐娘聊天時說,少爺們的粉絲頁她的朋友們都有在看。
沐少爺們的動態,時常都是她的朋友告訴她的。
當她那群朋友看到沐娘給公子吃得亂七八糟的影片時,她們跟沐奶奶說:"看了就驚"!
沐奶奶還說,針對這個問題,她跟她那群阿嬤級的朋友們回答說:反正沐娘讓孩子自己吃完後會收,所以她覺得沒差。
沐奶奶一直都很樂觀看待沐少爺們吃得亂七八糟的狀況。

沐娘是真心感謝沐奶奶對於我在對孩子教養方面的放手與尊重。

長輩們總會覺得餵孩子方便,都會說:你看我這樣餵不是又快又乾淨!
只是這樣孩子就是學不會自己吃啊!
我們這群媽媽,之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把孩子抓在身邊,盯著孩子,看著他們一口一口,自己把飯吃光,才能放他們下餐桌,就是要讓他們學會獨立自主用餐。
即使我們需要在餐桌上跟孩子耗得更久,用的更髒亂,收拾工作更麻煩,我們也不願伸手餵。

後來有媽媽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她說她小的時候,自己媽媽都把事情做好好,當她長大之後,首次面對問題,卻霎時顯得茫然時,自己的媽媽這時反倒嫌起她說:妳怎麼什麼都不會,為什麼做什麼事情都慢吞吞的?

因為以前媽媽都幫我們弄好了啊!

小的時候,母親就幫她們把所有事情都處理好,因為她覺得她們還小、不會正常、動作又慢,因此沒給她與姊妹們學習的機會,所以她們小的時候什麼都沒自己動手過,致使她在長大之後需要學怎麼處理事情時,便沒有經驗,因此動作當然會比較慢,也顯得比較沒有想法,遇事常會無所適從地愣在那裡。
而沐娘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
以前沐外公沐外婆不放手讓沐娘出外打工,這樣的保護讓沐娘在剛進入職場時,吃了虧,難過痛苦了好一陣子。
當我們剛接觸一個新工作的時候也是這樣,常因對業務不熟悉,會因此無從下手,相較起老手,我們的動作自然慢。

孩子也是新手!
新手做事總是會撞壁的。
我們的新手期被往後延到成年之後才開始,成年後的我們,才在經歷這樣的撞牆期,為此深感難過且難以適應。
所以現在我們才不要餵孩子吃飯,也不要去幫孩子做他們自己該學著去做的事情。
因為我們已經看出這條路不對,那我們就不要讓他們再繼續這樣走下去了。

不對的愛和幫助,是絆腳石。

我們這群當媽媽的不是真的懶,我們只是希望孩子能更加成長。
但孩子的能力不是一蹴可及的。
要我們每天每天給他們機會,給他們練習,給他們我們的放手,還有我們的耐心,才能藉此累積起他們自主的能力,好讓他們將來能對任務更快上手,由此少些挫折的。

在看到孩子會自己吃飯之後,長輩們都會說:你看,現在孩子大了不就會自己吃了。
孰不知,他們現在看到孫子會自己吃的美好景象,可是我們前一陣子與他們抗爭之後才有的結果。
要不是我們頂著惡媳婦、不聽話壞女兒、懶惰媽媽的稱號,哪能培養小寶貝們獨立自主的能力?
只是事情過了,他們好像也忘了這段歷程,我們曾經的努力。

當媽媽的被嫌被碎嘴倒是沒關係,反正只要孩子有成長,對我們來說一切就值得。
不是不愛孩子,而是為愛,所以我們要讓他們自己擁有能力。
該給他們吹風曬太陽、跌倒再爬起來的機會時,就不要伸手去遮擋,去攙扶。

不要問女兒媳婦說:那個誰誰誰家的孩子現在已經會什麼什麼了,為什麼我們家的寶貝不會?
而是要問,我們放手讓孩子們去練習了嗎?

孩子們很快就會站起來了。
期間,我們都在一旁看著,長輩們不用太擔心。

文末,沐娘還是要再次感謝沐奶奶和沐外婆給沐娘的支持,她們一直很認同沐娘讓兩位少爺自己吃的動作。
應該是當過媽媽比較能感同身受吧!
教養,是父母的責任(沐爹別想逃),我該收拾的,我會去收拾,我該給孩子們的空間,我也會盡力去爭取。

當要放開手的時候...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沐娘的沙龍
0會員
7內容數
沐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8/08
我們單純只是想感受對方掌心的溫暖,所以才牽著手。
Thumbnail
2018/08/08
我們單純只是想感受對方掌心的溫暖,所以才牽著手。
Thumbnail
2018/08/07
畢業典禮上,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獎項,大家都會上台領獎。 在沐爺上台領取屬於自己獎項時,沐娘在台下幫沐爺拍照。 ​​​​​​​我當正調整鏡頭對焦沐爺時,有孩子叫我。  A同學出聲中斷了沐娘幫沐爺拍照的動作,他翻開手臂,讓我看上頭的抓痕,然後跟沐娘說:阿姨,沐爺抓我。
Thumbnail
2018/08/07
畢業典禮上,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獎項,大家都會上台領獎。 在沐爺上台領取屬於自己獎項時,沐娘在台下幫沐爺拍照。 ​​​​​​​我當正調整鏡頭對焦沐爺時,有孩子叫我。  A同學出聲中斷了沐娘幫沐爺拍照的動作,他翻開手臂,讓我看上頭的抓痕,然後跟沐娘說:阿姨,沐爺抓我。
Thumbnail
2018/07/14
沐二公子拿起恐龍,往剛才跟他要恐龍的小姊姊的方向走去,但公子沒有好好地把恐龍交給對方,而是把恐龍舉過肩。 當沐娘正驚呼"不可以"時,恐龍剛好飛出公子手中,往小姊姊的方向砸去。
Thumbnail
2018/07/14
沐二公子拿起恐龍,往剛才跟他要恐龍的小姊姊的方向走去,但公子沒有好好地把恐龍交給對方,而是把恐龍舉過肩。 當沐娘正驚呼"不可以"時,恐龍剛好飛出公子手中,往小姊姊的方向砸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前言 影片上有個母親守著兩個幼兒,背負大筆欠債,艱苦渡日… 兵慌馬亂般的餵食 單單看到”守著兩個幼兒"心裡就特別有感。不要說兩個了,一個就有得忙了。你看過幼童吃飯嗎?他們有自己的一套餐具,剪刀,叉子,碗,圍巾,餐桌,水壺…。菜上來前,上述裝備必須先就定位;菜上來了,馬上有人—通常是媽媽—指點什麼可以
Thumbnail
前言 影片上有個母親守著兩個幼兒,背負大筆欠債,艱苦渡日… 兵慌馬亂般的餵食 單單看到”守著兩個幼兒"心裡就特別有感。不要說兩個了,一個就有得忙了。你看過幼童吃飯嗎?他們有自己的一套餐具,剪刀,叉子,碗,圍巾,餐桌,水壺…。菜上來前,上述裝備必須先就定位;菜上來了,馬上有人—通常是媽媽—指點什麼可以
Thumbnail
「只能靠自己」,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長出的信念。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或困難,都自己一肩扛下。不信任任何人,更不知道如何對外求助。直到身心都出了狀況,他們都還是會責怪自己,怪自己沒能力、不夠好。當我問她:「你心疼你自己嗎?」她回答說:「我不知道怎麼心疼自己?」從來都沒有人心疼過她,怎麼能夠要求她學會心疼
Thumbnail
「只能靠自己」,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長出的信念。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或困難,都自己一肩扛下。不信任任何人,更不知道如何對外求助。直到身心都出了狀況,他們都還是會責怪自己,怪自己沒能力、不夠好。當我問她:「你心疼你自己嗎?」她回答說:「我不知道怎麼心疼自己?」從來都沒有人心疼過她,怎麼能夠要求她學會心疼
Thumbnail
直升機父母現象 早餐店被餵食的小孩 被全方位照顧的國小高年級生 聽爸媽話的社會新鮮人 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生存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 對生活的掌控感是安心的來源 自我價值感是來自於生活之中
Thumbnail
直升機父母現象 早餐店被餵食的小孩 被全方位照顧的國小高年級生 聽爸媽話的社會新鮮人 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生存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 對生活的掌控感是安心的來源 自我價值感是來自於生活之中
Thumbnail
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有做不好或需要修正的地方,身為旁觀者或不婚不生者,最好別輕易用自我觀點評論及說三道四,盡量去營造親善的育兒環境,因為人類在5歲以前沒啥記憶,批評者可能不知道小時候做過什麼令父母及別人頭痛的事。
Thumbnail
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有做不好或需要修正的地方,身為旁觀者或不婚不生者,最好別輕易用自我觀點評論及說三道四,盡量去營造親善的育兒環境,因為人類在5歲以前沒啥記憶,批評者可能不知道小時候做過什麼令父母及別人頭痛的事。
Thumbnail
從出車禍到現在,總覺得好像一場夢一般,好像母親並沒有真正離開。直到老爸回家,我要開始煮晚飯,才真正意識到老媽確實已離開這個世界。 家裡三個小孩都被她訓練到會煮飯。我還記得她告訴我:「煮飯一定要學,不要哪一天我不在了,你們都不會自己生活。」 一語成讖。
Thumbnail
從出車禍到現在,總覺得好像一場夢一般,好像母親並沒有真正離開。直到老爸回家,我要開始煮晚飯,才真正意識到老媽確實已離開這個世界。 家裡三個小孩都被她訓練到會煮飯。我還記得她告訴我:「煮飯一定要學,不要哪一天我不在了,你們都不會自己生活。」 一語成讖。
Thumbnail
大部分的父母都能發現,孩子到了兩歲至三歲的階段時,他會有特別的堅持,想像大人一樣,獨立做某些事情,但在不熟練的情況下,總是搞砸,最後還是得讓父母收拾殘局。 例如,每當吃飯時,兩歲的女兒總愛自己捧著飯碗,走到她自己的兒童餐椅上,若是有大人想幫她拿,她就會生氣,但若是讓她自己拿,中途很有可能不小心把碗打
Thumbnail
大部分的父母都能發現,孩子到了兩歲至三歲的階段時,他會有特別的堅持,想像大人一樣,獨立做某些事情,但在不熟練的情況下,總是搞砸,最後還是得讓父母收拾殘局。 例如,每當吃飯時,兩歲的女兒總愛自己捧著飯碗,走到她自己的兒童餐椅上,若是有大人想幫她拿,她就會生氣,但若是讓她自己拿,中途很有可能不小心把碗打
Thumbnail
我們家對於小孩教養方針的終極大目標,是小孩國中之後就可以放生他。從自己吃飯、自己去廁所大小便、自己洗澡等等生活自理能力,到能夠自主學習,一路到自主賺大錢,要怎麼樣又讓孩子盡快長大、又不強迫孩子盡快長大,就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Thumbnail
我們家對於小孩教養方針的終極大目標,是小孩國中之後就可以放生他。從自己吃飯、自己去廁所大小便、自己洗澡等等生活自理能力,到能夠自主學習,一路到自主賺大錢,要怎麼樣又讓孩子盡快長大、又不強迫孩子盡快長大,就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Thumbnail
在與長輩同住的家庭,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在某些方面來說很有難度! 有心的媽媽們時常都要與長輩抗爭。 關於要讓少爺們自己吃飯的這個問題,好幾次讓沐娘左右為難。
Thumbnail
在與長輩同住的家庭,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在某些方面來說很有難度! 有心的媽媽們時常都要與長輩抗爭。 關於要讓少爺們自己吃飯的這個問題,好幾次讓沐娘左右為難。
Thumbnail
現在坊間和網路上很多關於訓練孩子獨立、獨玩、睡過夜之類的育兒書或文章,看了真令當媽的沐娘心動。 沐娘翻書的同時,忍不住低頭看看懷裡的公子和在腳邊打轉的沐爺,我想,他們離獨玩應該還有一段距離。
Thumbnail
現在坊間和網路上很多關於訓練孩子獨立、獨玩、睡過夜之類的育兒書或文章,看了真令當媽的沐娘心動。 沐娘翻書的同時,忍不住低頭看看懷裡的公子和在腳邊打轉的沐爺,我想,他們離獨玩應該還有一段距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