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載 空氣

2018/08/2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16年冬天,我和幾位藝術家一起前往群馬縣的中之条町。在雙年展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我們參觀了町內各個大小的“展示空間”。短短一天半的勘場,我們一共去了三 、四間廢棄學校、倒閉的商店、旅館和無數間廢棄民宅。
其中,我注意到了伊參山區裡的幾個廢棄等候亭。工作人員告訴我,這是已經廢棄了的公車站。凝視著這個空間,雖然沒有特別多想些什麼。只是突然想起在高雄念書時,也經常等待公車的日子。
 
 
 
 
回到東京以後,某天突然的想起了那個空間。靠著網路地圖,果真沿著同一條山路調查,陸續就發現了好幾個廢棄的公車亭。
「這些車站廢棄了多久?」「什麼時候停止營運的?」「這輛公車會可以把你帶到什麼樣的地方去?」看著這些圖片,忍不住出現更多疑問。
後來回到中之条町時,最一開始還尚未掌握確切路線時,只是沿著廢棄車站的那條路,一路往山裡開去。從町內上山,經過親都神社、中之条醫院、白久保、伊參農協,就在越來越靠近囀石那一帶,沿途所見的房屋變漸漸減少。最後,我們把車停在一個名為"大道"的區域。

「在大道之後,就幾乎沒看到公車站牌和候車亭了。」帶路的工作人員說。
出生中之条的雙年展工作人員告訴我,這條公車被當地人形容是在「載空氣」用的。人口外移、校舍關閉及經濟產業結構改變等各種因素下,山區公車的使用率日複一日的下降,漸漸的從縮小範圍、減班,到被淘汰。
 
日後,我從町內當地人,劍持先生那裡得到了一本,由學者大島登志彥所寫的「群馬県における路線バスの変遷と地域社会」的書。這本書裡,非常詳細的記載了群馬縣在各個地域和年代公共汽車的變遷與關係。

1914年,亞細亞貿易商會開始了中之条町到四万溫泉之間的公車,戰後的1953年及54年,也各開通了從町內前往伊參山區及赤坂山區的路線。這兩條山區路線,便是我此次拍攝調查的公車路線,中之条循環巴士線的前身。
這本書在2002年由上毛新聞社出版,距離現今也已超過15年。我所調查的中之条循環線,在2011年時遭到廢止。只是,若根據這本書整理的公車乘客數與年代圖推算來看,對於這樣的結果,似乎不讓人感到特別意外。

從1970年開始,群馬該年度的乘客數量從1970年的139,727(單位:千人),在十年後的1980年,便迅速的下跌超過五成,到58,326(單位:千人)。繼續相隔十年,在1990年時,乘客數量依舊是超越五成的速度往下滑,降到了25,380(單位:千人)。圖表中顯示最後的年份資料,是已經不及1970年一成的1999年,僅為9711(單位:千人)。
這次協助我收集資料跟拍攝的,是來自中之条町的宮崎先生,出發前他就告訴我。

「即使我是在中之条出生、長大的,卻也從沒使用過這輛山區公車。」
 
調查的第一天,我們約了位於澀川的関越交通株式会社,詢問有關中之条巡迴線的訊息。公司的負責人相當好心的提供了關於中之条循環線的路線圖和相關資料,他也告訴了我們,山區的公車等候亭,幾乎都是該區自行設立的(或許會有公家單位協助)。即使到現在,在某些區域的等候亭也仍保有地域上的聚集性。這些公車亭,擺有地方新聞、公告,或是用來存放公物。也有些地方將等候亭設為該地區收集垃圾、回收的位子。不過,更多的是已失去任何作用的等候亭,有的狀況不錯,有些殘破不堪。
 
 
調查的最後一天,天氣非常不好,從前一個晚上開始,便不停下著雨。那天,我們正好預定要去公車循環線的其中一個末站ー栃窪。
從鎮裡出發,一路上山,經過神社、醫院、小學、從伊參山區的某一個路口,轉往赤坂的路上。經過赤坂以後,沿路的房屋漸漸的樹林與房屋的差距比例越來越大,山路從原本的雙線道減為單線道,越接近栃窪的路上,路也越來越窄小。茂密的森林和彎曲的小路,確實震驚了我跟宮崎先生,開始懷疑我們是否早已不小心錯過底站,而不小心開往更深的山裡開去。在山區中毫無作用的GPS,車裡的廣播隨著山路有一搭沒一搭的播放著。
就這樣大概過了,大約十分鐘吧。 (在不確定的狀態下,實際上的感受更像是過了三十分鐘以上),漸漸的我們看到了一些房屋,也在路邊瞄到了廢棄的公車站牌,這才確定我們並沒有開錯路。看到站牌的那個瞬間,我們終於都鬆了一口氣,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想像過去這條山路是不少乘客必經的路線,實在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宮崎先生說,栃窪有一個他想去的地方。是位於當地一所廢棄近半世紀的小學。我們繼續往上坡開去,學校就位於村落的一個小丘上。木造的校舍前,有一塊很大的紀念碑,寫著關於小學的記事,由於學生人數的縮減,創立於1890年的中之条町立第五小學校ー栃窪分校,在1975年時正式廢校。碑文上的最後一段,是這麼樣寫的。
「この学び舎の地から元気な声は消えた。ここを故郷にする者の心の拠り所であることは永遠に変わりない。この地に育った子弟の学び舎があった証を後世に伝えたいと願い、この碑を建立させて頂きました。」

這所校舍中,雖然已失去了孩子精力充沛的聲音。不過,對於將此處視為故鄉的人來說,將永遠是個充滿心靈根據的場所。曾在孩童時期成長於此地的我們,希望把學校存在過的證明,一直保存延續於後世。這便是我們建這個碑的緣故與意義。
我經常會想,人的一生當中有多少像這樣的微小的事物,靜靜隨著時間消失。
若說攝影是為了捕捉這些逝去之物而存在的話,希望透過這個系列,能使觀者回憶起各種已消逝在我們生命中的微小事物。
 
 
 
 
 
 
 
 
 
 
 


 

/ 觀看維生 /
攝影、暗房、影像、回憶。
影像記事—承載空氣
special thanks to :
Nakanojo Biennale & Azumi Okabe (translation)
/ follow me on /
web - www.chiawenlin.net
instagram - chiawenlintw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chiawenlintw
    林佳文
    林佳文
    從事攝影創作,捷克布拉格影視學院攝影碩士。作品內容關注於影像、記憶與情感的連結。曾入選台灣文化部 MIT新人推薦特區、台南新藝獎、日本守護者花園1_wall攝影比賽等。專欄「觀看維生」書寫關於拍攝、暗房、影像、回憶和攝影相關活動。旅居德、捷、泰國和日本,搬家超過20次,依然不擅長收拾行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