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怎麼辦?(中) 謠言篇 | 祁孝鈞醫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發燒這件事,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聽過一些街談巷議的傳聞,我們一起來看看對於發燒這件事,究竟哪些是正確的觀念。

發燒會不會燒壞腦袋?

  謠傳燒壞腦袋的說法多來自於腦炎或腦膜炎時的發燒,此時腦部的損傷來自於腦部的疾病造成的傷害而不是發燒,一般的感冒腸胃炎造成的發燒是不會造成腦部的傷害的,溫度在41C以下的發燒也不會對病人腦部或其他器官造成直接傷害。

長牙會不會發燒?

  小朋友剛出生時體內帶有媽媽給的抗體,但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抗體濃度會漸漸下降,也會漸漸失去這些抗體的保護,時間大概是出生後的6-8個月左右,這時的小朋友比較容易受到環境當中的病源感染,發燒的機會也會因此增加;巧合的是,乳齒的發育開始的時間也剛好落在6-8個月大的時候,所以常會被誤認為長牙造成的發燒,這只是時間上的巧合。

燒得溫度變高是不是更嚴重?

  「上次感冒只有燒到38度,這次一開始就燒到39度,這次怎麼那麼嚴重?」
  其實不同次病程發燒的溫度高低,跟病情的嚴重度沒有直接的關係,跟本身的體質與此次感染的病原比較有關,例如流感病毒與腺病毒都比較容易造成高燒,但較嚴重的敗血症或肺炎有時一開始不一定會高燒。但對於同一個病程來說,發燒的溫度漸漸下降卻是可以當作一個改善的指標,如果經過治療之後,體溫雖然還有發燒但溫度漸漸地沒那麼高,通常可以視為感染已經受到控制。

吃了退燒藥怎麼退了一陣子又燒起來?

  發燒代表了體內的發炎反應,正在對抗病毒或細菌的時候身體會分泌一些物質來讓溫度上升使白血球的活性更好,因此當我們身體裡的病毒或細菌還沒有被清除乾淨的時候,溫度就會像過山車一樣高高低低,往往吃了退燒藥隔了幾個小時就燒起來,這都是疾病當中的正常現象。吃退燒藥既不能殺死病毒也無法縮短病程,唯一的目的只是為了稍微減少孩子在高燒時的不適感,而疾病當中吃退燒藥對下一次的發燒也沒有預防的效果。

打個點滴比較快退燒?

  點滴其實就是生理食鹽水,以注射的方式補充水分跟口服的效果是一樣的,所以打點滴的效果就跟喝電解質水一樣,除了補足身體喪失的水分外,並沒有退燒的效果。但如果是對於正在發燒而且無法口服補充水分的孩子(比如說腸胃炎一吃就吐),打點滴補足身體的水分後,孩子會比較舒服,對孩子的病程也會有幫忙。
了解了發燒的基本概念,下一篇我們來看看發燒有甚麼樣的治療方法是正確可以使用的,又有甚麼方法是應該避免的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孩子發燒了好一陣子了,醫生也開了退燒藥水跟退燒塞劑,到底這些藥物該怎麼使用呢?以及除了吃藥之外,我還可以用甚麼方法幫忙孩子?或是孩子發燒期間要注意甚麼事情呢?
   發燒是每個爸爸媽媽一定都會碰到的問題,特別是剛送去幼稚園或托嬰的孩子,發燒更像是家常便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體溫的變化,學習適切地觀察及處理孩子的不舒服,以及辨別哪些是正確的和錯誤的資訊。在育兒之路上,這是每個新手爸媽都該學習的第一課。
  一歲半至三歲之間,孩子將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哭鬧或生氣在所難免,身為父母的我們當然不應當無止盡的滿足孩子的需求,但當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衝突時,我們可以學著陪孩子面對這樣的
孩子發燒了好一陣子了,醫生也開了退燒藥水跟退燒塞劑,到底這些藥物該怎麼使用呢?以及除了吃藥之外,我還可以用甚麼方法幫忙孩子?或是孩子發燒期間要注意甚麼事情呢?
   發燒是每個爸爸媽媽一定都會碰到的問題,特別是剛送去幼稚園或托嬰的孩子,發燒更像是家常便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體溫的變化,學習適切地觀察及處理孩子的不舒服,以及辨別哪些是正確的和錯誤的資訊。在育兒之路上,這是每個新手爸媽都該學習的第一課。
  一歲半至三歲之間,孩子將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哭鬧或生氣在所難免,身為父母的我們當然不應當無止盡的滿足孩子的需求,但當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衝突時,我們可以學著陪孩子面對這樣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發熱、頭痛、身疼痛、怕冷,這看起來是傷寒表證,但是如果已經是上吐下瀉的情形,就不是這樣子看了,這發熱、頭痛是「亡陽」的徵兆,因為上吐下瀉造成裡虛掉了,陰虛掉後,陽就會往頭面跑,而造成發熱、頭痛的現象,沒有足夠的津液輸佈到全身肌肉組織時,會造成全身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可以不要天天用藥,病就自己會好;其實歐醫師也希望無需天天刷牙、使用牙線,牙齒就會健康一輩子不蛀牙(大誤)。在氣喘病患的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停藥?」進修課程中,講師用了一個很傳神的比喻,歐醫師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童三心得_1 @ 2024 4/29 〔泥巴工廠 北極熊班〕
鹽水漱口治牙周病嗎? 答案: no 當牙周發炎時, 漱口、刷牙,確實可能讓發炎的腫脹感「暫時緩解」,但造成發炎主因「牙結石」還是沒有處
Thumbnail
感染發炎引起的發燒,要使用「退燒藥」,而不是退熱貼 退熱貼屬於物理降溫法,真正用途是用於高熱中暑時,將其放置於腋窩、鼠蹊幫助體溫散熱,屬於物理性降溫產品,「無法」解決發燒的根本病因,只適合低燒37.5 – 38.5℃。要達到退燒效果還是要服用退燒藥才有效。
Thumbnail
這星期本土腦膜炎確診孩童的新聞造成一陣恐慌。事實上,台灣每年約有10~20人感染。若去查過去同時期資料,在2019年跟2020年3月也有兩例腦膜炎確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為 #腦膜炎雙球菌 所引起之侵襲性感染,估計全球每年病例數達120萬人,全年齡層均可能感染,尤其好發於嬰幼兒,以及 #人口密度高的族
Thumbnail
很多人聽到我帶孩子去看中醫,無非是質疑小孩那麼小能吃中藥?或是中醫的療效緩慢,應該是平時調養身體用,或是對於中醫的了解僅限於跌打損傷抑或是針灸,其實我個人親身的體驗是即便是感冒,吃中藥的效果比西藥還來得快,而且停藥後也比較不會症狀復發,也因為感受過中醫的功力,於是對於了解中醫的理論及知識也產生了
Thumbnail
Day_1 2020/1/29(三)初五 今天約好到兩家幼稚園參訪,其中一家要進行面試。 女兒半夜終於退燒,但是起床沒多久又燒起來。雖然沒帶溫度計(有人出國旅行會帶溫度計嗎?),但摸起來應該超過攝氏39度。不過嬰幼兒發燒觀察的重點是「活動力」而非「度數」,所以我們倒是沒有太擔心。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發熱、頭痛、身疼痛、怕冷,這看起來是傷寒表證,但是如果已經是上吐下瀉的情形,就不是這樣子看了,這發熱、頭痛是「亡陽」的徵兆,因為上吐下瀉造成裡虛掉了,陰虛掉後,陽就會往頭面跑,而造成發熱、頭痛的現象,沒有足夠的津液輸佈到全身肌肉組織時,會造成全身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可以不要天天用藥,病就自己會好;其實歐醫師也希望無需天天刷牙、使用牙線,牙齒就會健康一輩子不蛀牙(大誤)。在氣喘病患的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停藥?」進修課程中,講師用了一個很傳神的比喻,歐醫師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童三心得_1 @ 2024 4/29 〔泥巴工廠 北極熊班〕
鹽水漱口治牙周病嗎? 答案: no 當牙周發炎時, 漱口、刷牙,確實可能讓發炎的腫脹感「暫時緩解」,但造成發炎主因「牙結石」還是沒有處
Thumbnail
感染發炎引起的發燒,要使用「退燒藥」,而不是退熱貼 退熱貼屬於物理降溫法,真正用途是用於高熱中暑時,將其放置於腋窩、鼠蹊幫助體溫散熱,屬於物理性降溫產品,「無法」解決發燒的根本病因,只適合低燒37.5 – 38.5℃。要達到退燒效果還是要服用退燒藥才有效。
Thumbnail
這星期本土腦膜炎確診孩童的新聞造成一陣恐慌。事實上,台灣每年約有10~20人感染。若去查過去同時期資料,在2019年跟2020年3月也有兩例腦膜炎確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為 #腦膜炎雙球菌 所引起之侵襲性感染,估計全球每年病例數達120萬人,全年齡層均可能感染,尤其好發於嬰幼兒,以及 #人口密度高的族
Thumbnail
很多人聽到我帶孩子去看中醫,無非是質疑小孩那麼小能吃中藥?或是中醫的療效緩慢,應該是平時調養身體用,或是對於中醫的了解僅限於跌打損傷抑或是針灸,其實我個人親身的體驗是即便是感冒,吃中藥的效果比西藥還來得快,而且停藥後也比較不會症狀復發,也因為感受過中醫的功力,於是對於了解中醫的理論及知識也產生了
Thumbnail
Day_1 2020/1/29(三)初五 今天約好到兩家幼稚園參訪,其中一家要進行面試。 女兒半夜終於退燒,但是起床沒多久又燒起來。雖然沒帶溫度計(有人出國旅行會帶溫度計嗎?),但摸起來應該超過攝氏39度。不過嬰幼兒發燒觀察的重點是「活動力」而非「度數」,所以我們倒是沒有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