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雙胞胎女兒有點怪胎,從小對於怪力亂神或虛構幻想的電影或小說都沒什麼興趣,覺得浪費時間,只願意看紀錄片以及由真實故事改變的劇情片。
我覺得這種「偏食」不太好,後來因為幫
《波西傑克森》這套以希臘神話為本的小說中文本寫序,就推薦給她們,果然她們也迷上這套小說。後來小說改編成的電影上映時,也願意看了。
我自己從小至今,斷斷續續看過不少有關這些希臘奧林匹克山上眾多神仙、怪獸與半人半神的英雄之間的恩怨情仇,但是總覺得太複雜了(也是覺得他們的情緒與作為實在無法理喻),所以故事情節與人名總是看完就忘記。但是另一方面,我也知道這些奇怪的神話故事對於西方的歷史與文明相當重要。
因為即便到今天,西方的文學、藝術,乃至於生活習慣和典故,幾乎都與這些神話故事有關。因此若想欣賞與理解西方的藝術與文化,最好對這些錯綜複雜的眾神關係有些概念。歐洲有許多國家的中學生,至今還必修希臘神話呢!神話中描述的人物具有強烈的愛恨情仇,也都成為西方文化中各種象徵與性格的原型。
神話的主題其實就是人類自己的處境,以及人類對自然世界、對宇宙和人生的看法。不同的時代、社會與民族都會有神話,這些神話也對那個特定的時代社會與民族產生特別的意義;甚至有人會形容神話是人類的「集體潛意識」呢!
神話的起源通常來自於古代民眾對於自然現象不了解,在恐懼或好奇之下,將這些人力無法掌控的力量擬人化,認為宇宙萬物都有各自掌管的神。這些神與神、神與人彼此互動的想像,經過口耳相傳,就形成了神話故事。神話也包含了人類對現實世界的投射,因此眾神之間也會嫉妒、報復,彼此爭戰。
希臘神話裡有許多由神仙及人類所生的半人半神,書中的波西傑克森就是這樣的人,也是神諭(來自諸神的預言)中的英雄。傳說中的英雄往往是某種事物的創建者,比如新時代的開創,新宗教的創立,新城市的創建,新生活方式的起始…….等等,為了發現新的事物,他們必須離開舊有的環境,出發去尋找能改變未來的觀念,然後帶回來影響原來的群眾。所以英雄的歷程有三部曲:出發,歷險,然後返回。這個歷程其實也是每個人成長的歷程吧!不過,英雄跟我們現代媒體上所謂的名人有很大的差別,各人只為自己而活,但是英雄卻是為了解救社會而獻身。
「神話是種原型,可以不斷地賦與新的形式、新的詮釋。神話原型也都沒有給我們最後的答案或結論,只有回到故事本身的隱喻;故事之所以流傳,就是我們藉由這些隱喻,讀懂了自己內在不被看見的部份。殘酷也好,慾望也好,得不到的復仇也好,死亡之中的極致激情也好。」
表面上看起來意象是具體的,故事也是明確的,但因為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帶給人的體會也會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經驗而有所不同。因此神話不能當作歷史或科學研究的方式來解讀,神話的主要功能是啟發我們與現在身處的時代和環境發生意義,而不是研究數千年那些遙遠而陌生的時代發生了什麼事情。
當她們看完波西傑克森之後,我也推薦她們看華人世界裡,像希臘神話一般精彩的神話
《封神榜》,六百多年前明朝
許仲琳所寫,以姜子牙輔佐周武王伐紂為歷史背景,故事包含了大量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書中許許多多長生不老的仙和死後受封為神的人物,都是我們在生活中或民俗慶典中常會看到的,比如哪吒三太子、玉皇大帝……等。
其他在整個華人世界流傳的神話有盤古開天、女媧補天造人、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只是這些傳說已經慢慢淡出我們的生活。一群人圍坐在老榕樹下聽爺爺奶奶說故事的情景在現代已經很少見了,許多屬於民族的共同記憶也會漸漸消失,這是很可惜的。
或許今年中秋節就可以從這些精采的電影小說開始,一邊賞月,一邊講一些神話故事。
封面圖片來源: bangdoll@flickr CC BY SA 2.0
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