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你行不行?─「回去練練再來吧」中我學到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年輕人」這個符號對我們來說,既是一個「招牌」、也是一個「標籤」──有時它代表你有熱情、有跨領域學習的能力;有時則根本就是在説「你沒有能力」。

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年輕人」這個符號,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招牌,同時也是一個標籤,有時代表你有熱情、有跨領域學習的能力,有時就是在表達你沒有能力。

從小,我們的家庭會出現的場景:

「孩子,你還太年輕,什麼經驗都還沒有,你怎麼有資格做這些事呢?」父母擔憂地對小孩說道。

當我們長大了,場景則變成長輩或公司長官對我們說

「年輕人,你應該要有年輕人的樣子,超齡演出不好啊。我吃的鹽…。」然後就是個5分鐘起跳的簡短演說。

這些話,不論是出於善意還是貶抑,出發點都是一個:年紀。

用年紀來壓著對方、用缺乏「年齡」來阻止其行動,我會解讀為倚老賣老,而上面倚老賣老的話好像理所當然,聽者氣惱,卻不知氣惱的原因何來,是因為不服氣?還是其實是說對了不知如何反駁。

最近,我自己發生了一個故事,讓我對於年輕人、年紀、與有沒有能力這件事有了新的體悟。

被小我一歲的媒體負責人「電」:「你練一練再來吧」

一年多前,我結束自己的創業;半年前,結束一場考試,準備進入律師事務所當實習律師──在那段期間,我其實什麼也不是,就是一個愛寫文章的 No body 。

在那段時間,我曾運用我的法律背景,幫《法律白話文運動》寫法普文章。此外,因為對新興科技議題很有興趣,這個興趣也讓我邂逅了「區塊鏈」,因此固定撰寫科技市場的文章,成為我的消遣。

故事,便在這個背景下展開。

那時我研究區塊鏈的議題時,會固定看一個區塊鏈電子報,這個電子報很厲害:我們都知道區塊鏈如果要談到技術面,會非常複雜,但該報就是有辦法把專業的區塊鏈概念、應用,用平常人能夠快速理解的方式,寫得十分清楚。

從自己寫法普文章的經驗,我知道這個「將專業『白話』」的功很困難──想用「人話」來解釋深刻的學問,代表你自己的理解要透徹,功課要做足,否則出來的東西是四不像。

當時我也開始撰寫區塊鏈應用的法律問題,例如 ICO ,因此我很想認識這個電子報的作者群,跟他們聊天、請教。經過朋友輾轉介紹,才知道整個電子報的作者只有一個人:一個資訊量如此龐大的電子報,居然只有一個人在寫,讓我更佩服了。

過去創業的經歷,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培養出一個不怕丟臉(不要臉)的能力,因為希望可以抓住任何機會。我就硬著頭皮去找電子報負責人(這裡簡稱A)聊天了──與 A 的閒聊過程中,我提出一個小小合作提案,詢問對方是否需要法律層面的區塊鏈分析文章,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無償讓電子報使用我的文章。

本來的期待是,或許可以進一步談談看細節,或者至少對方會考慮一陣。但結果是,我拿到了一個 NO ,被當場、狠狠地拒絕,並留下一句大意如下的話:

「你再多練一會再來吧。」

原來,傻的人是我

一開始我有點氣惱(沒風度,自己愛問)──因為我心裡想, A 這個傢伙,年紀算一算,應該還小我一歲,再厲害是能到多厲害?居然被比自己年紀小的「晚輩」拒絕,這樣我顏面何在?又想,就算大家都是「平輩」好了,好歹大家術業有專攻,這傢伙卻對我講出這麼「倚老賣老」的話,實在也算夠不會做人了。

後來冷靜下來,反省一下整個過程,希望了解自己是哪個環節做錯了,才導致事情如此發展。

我進一步仔細研究 A 的電子報內容,打聽到 A 寫文章、開講座的內容,以及其他種種──這才發覺傻的人是我。

輩份跟「年紀」無關,跟「實力等級」有關

因為在區塊鏈的知識濃縮領域,不論是作者能力、視野、研究的深度,目前的確是遠遠超過我啊!在這個前提之下,我應該要以一個「請教」、「受教」的姿態來探詢意願或建立關係,反之我錯誤地選用「平輩姿態」跟 A 洽談合作。錯誤的策略,導致這場談判以慘敗作收。

就像《神奇寶貝》遊戲一樣,不管主角「小智」的年紀幾歲(現在第幾季了,彷彿永遠長不大),當自己怪獸的 Level 並沒有到達到與道館館長旗鼓相當時,貿然挑戰自然是被「慘電」。因此,這個故事提醒了我:雖然我的年紀比較大,但這次,是我的等級不如他。

「倚老賣老」的新定義

之後的日子,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區塊鏈領域上默默的研究、默默的寫,過了好一陣子,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是來自一個區塊鏈新媒體總編的信:

我很訝異,一開始的我可是被人狠狠拒絕,經過努力,終於進步到有人願意主動合作──後來我在這個媒體開了自己的專欄,寫我有興趣的議題至今。現在回想,如果沒有A的「倚老賣老」,自己可能走不到這裡。

從此我學到了,在這個新時代裡,「倚老賣老」的意義已與過去不同:

真正的「倚老賣老」,倚的是經驗,賣的是真功夫。

未來,能夠在競爭中勝出的關鍵,絕不在於誰的年紀大、誰的 title 高,而是在同一件事情中,誰下的功夫深、誰嘗試的次數多。

如果下次有人問你:你好年輕啊,這問題你行嗎?自認夠「老」的話,不用害羞,就大膽地來「倚老賣老」一下吧。

本篇發佈於換日線果殼先生專欄:年輕人你行不行?──被小一歲的同輩電:「回去練練再來吧」,我學到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殼 Mr. Shell的沙龍
37會員
23內容數
2019/02/18
直銷總是需要人前光鮮亮麗,這篇談談直銷之後的故事 你的未來想清楚了嗎? 想創業創造被動收入嗎? 你聽過安麗吧。 在每個人都浮燥的時代,這些直銷的字句耳熟能詳。我們身邊總有幾位從事直銷的朋友、家人,如
Thumbnail
2019/02/18
直銷總是需要人前光鮮亮麗,這篇談談直銷之後的故事 你的未來想清楚了嗎? 想創業創造被動收入嗎? 你聽過安麗吧。 在每個人都浮燥的時代,這些直銷的字句耳熟能詳。我們身邊總有幾位從事直銷的朋友、家人,如
Thumbnail
2019/01/03
我是一位學生創業者,這句話有點武斷,以下是走過以後的內心話。 台灣政府鼓勵新創多年,有許多政策都是在鼓勵青創,甚至向下鼓吹學生創業是個進步的價值...
Thumbnail
2019/01/03
我是一位學生創業者,這句話有點武斷,以下是走過以後的內心話。 台灣政府鼓勵新創多年,有許多政策都是在鼓勵青創,甚至向下鼓吹學生創業是個進步的價值...
Thumbnail
2018/11/08
作者果殼,行動展開份子,也是區塊鏈的信仰、旁觀者|現為律師、Blocktempo 專欄、換日線專欄作家|期許透過筆寫出觀點,看到對話,找到果殼。 三國鼎立成形 1. Gogoro 為首的陣營-蓄勢
Thumbnail
2018/11/08
作者果殼,行動展開份子,也是區塊鏈的信仰、旁觀者|現為律師、Blocktempo 專欄、換日線專欄作家|期許透過筆寫出觀點,看到對話,找到果殼。 三國鼎立成形 1. Gogoro 為首的陣營-蓄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一開始進入的職場,幾乎沒有學長學弟制,這也是我認為很好的一點,因為大家可以就實力來競爭,不用說一定學弟要讓學長之類的。 我自己也是一個這種個性的人,我認為在職場上面就是拿實力來比拚,而不是看誰的年紀大。雖然年紀大很多時候代表資歷深,但是只有在這個行業待得久,我覺得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指標。 一開始進入
Thumbnail
我一開始進入的職場,幾乎沒有學長學弟制,這也是我認為很好的一點,因為大家可以就實力來競爭,不用說一定學弟要讓學長之類的。 我自己也是一個這種個性的人,我認為在職場上面就是拿實力來比拚,而不是看誰的年紀大。雖然年紀大很多時候代表資歷深,但是只有在這個行業待得久,我覺得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指標。 一開始進入
Thumbnail
職場歷練與人生體悟如何獲得?讀那麼多書有用嗎?你感覺很年輕但怎麼好像心態好老成?期貨操盤的體悟,極短線的心理學分析,人性的恐慌與亢奮。情緒系統在處事上的劣勢,正確使用情緒的方法。年輕人在想什麼,老年人看年輕人的相對觀。
Thumbnail
職場歷練與人生體悟如何獲得?讀那麼多書有用嗎?你感覺很年輕但怎麼好像心態好老成?期貨操盤的體悟,極短線的心理學分析,人性的恐慌與亢奮。情緒系統在處事上的劣勢,正確使用情緒的方法。年輕人在想什麼,老年人看年輕人的相對觀。
Thumbnail
網路曾經有一部很夯的短片:「不怎樣的25歲,誰沒有過?」提醒握有權力的大人,應該有給年輕人一些機會,尤其對於那些沒有很好學歷、或者到二、三十歲也沒有什麼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經歷,是否能夠以沒有偏見的眼光,給予他們一些機會,以成就他們的無限可能。 或許影片的確很勵志感人,所以短短幾天就有非常高的點閱率,
Thumbnail
網路曾經有一部很夯的短片:「不怎樣的25歲,誰沒有過?」提醒握有權力的大人,應該有給年輕人一些機會,尤其對於那些沒有很好學歷、或者到二、三十歲也沒有什麼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經歷,是否能夠以沒有偏見的眼光,給予他們一些機會,以成就他們的無限可能。 或許影片的確很勵志感人,所以短短幾天就有非常高的點閱率,
Thumbnail
這篇談比較嚴肅的議題 究竟年輕人該怎麼生存
Thumbnail
這篇談比較嚴肅的議題 究竟年輕人該怎麼生存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Thumbnail
「年輕像是踩不住的煞車,理性努力想拉住感性,卻總失敗。」 「年輕是種可以勇敢夢想的年紀,雖然可以因為年輕而勇敢,卻不能因為無知而放縱。」 「年輕就是很勇敢啊!什麼都敢去做!」 第二期《因為我們年輕》WAY小誌的主題是「年輕是什麼?」,我們邀請了12-24歲的14位年輕人,以及6位大人分享他們對於年
Thumbnail
「年輕像是踩不住的煞車,理性努力想拉住感性,卻總失敗。」 「年輕是種可以勇敢夢想的年紀,雖然可以因為年輕而勇敢,卻不能因為無知而放縱。」 「年輕就是很勇敢啊!什麼都敢去做!」 第二期《因為我們年輕》WAY小誌的主題是「年輕是什麼?」,我們邀請了12-24歲的14位年輕人,以及6位大人分享他們對於年
Thumbnail
這週,來做個總結,筆者要講的是,個人觀點到整體考量,看來是同一件事情,但在現代卻越來越無情。這個無情的點,就是社會發展越快,系統愈趨複雜,越年輕的人就越沒有整體考量的能力。
Thumbnail
這週,來做個總結,筆者要講的是,個人觀點到整體考量,看來是同一件事情,但在現代卻越來越無情。這個無情的點,就是社會發展越快,系統愈趨複雜,越年輕的人就越沒有整體考量的能力。
Thumbnail
我們真的是沒有用的年輕人嗎?還是我們是有苦說不出? 事實是我愛你,卻不能拯救你,這是我們很多人的心聲,有時候明知道身邊最親密的人需要些甚麼,卻無法真正幫助到他們,當你的殷勤被當作耳邊風時,那種感覺是讓人相當無力的,其實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誰。
Thumbnail
我們真的是沒有用的年輕人嗎?還是我們是有苦說不出? 事實是我愛你,卻不能拯救你,這是我們很多人的心聲,有時候明知道身邊最親密的人需要些甚麼,卻無法真正幫助到他們,當你的殷勤被當作耳邊風時,那種感覺是讓人相當無力的,其實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誰。
Thumbnail
「年輕」,應該只是一個人生階段,年輕只能表示年紀的絕對值,不能顯示經驗跟眼界。但是很多職場老鳥總會說「年輕人不就是應該要怎樣怎樣」、「年輕不懂啦」、「反正你們年輕人沒關係」、「你是年輕人你應該知道啊」,間接把年輕當成是一種霸凌的武器。
Thumbnail
「年輕」,應該只是一個人生階段,年輕只能表示年紀的絕對值,不能顯示經驗跟眼界。但是很多職場老鳥總會說「年輕人不就是應該要怎樣怎樣」、「年輕不懂啦」、「反正你們年輕人沒關係」、「你是年輕人你應該知道啊」,間接把年輕當成是一種霸凌的武器。
Thumbnail
「年輕人」這個符號對我們來說,既是一個「招牌」、也是一個「標籤」──有時它代表你有熱情、有跨領域學習的能力;有時則根本就是在説「你沒有能力」。
Thumbnail
「年輕人」這個符號對我們來說,既是一個「招牌」、也是一個「標籤」──有時它代表你有熱情、有跨領域學習的能力;有時則根本就是在説「你沒有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