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你行不行?─「回去練練再來吧」中我學到的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年輕人」這個符號對我們來說,既是一個「招牌」、也是一個「標籤」──有時它代表你有熱情、有跨領域學習的能力;有時則根本就是在説「你沒有能力」。
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年輕人」這個符號,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招牌,同時也是一個標籤,有時代表你有熱情、有跨領域學習的能力,有時就是在表達你沒有能力。
從小,我們的家庭會出現的場景:
「孩子,你還太年輕,什麼經驗都還沒有,你怎麼有資格做這些事呢?」父母擔憂地對小孩說道。
當我們長大了,場景則變成長輩或公司長官對我們說
「年輕人,你應該要有年輕人的樣子,超齡演出不好啊。我吃的鹽…。」然後就是個5分鐘起跳的簡短演說。
這些話,不論是出於善意還是貶抑,出發點都是一個:年紀。
用年紀來壓著對方、用缺乏「年齡」來阻止其行動,我會解讀為倚老賣老,而上面倚老賣老的話好像理所當然,聽者氣惱,卻不知氣惱的原因何來,是因為不服氣?還是其實是說對了不知如何反駁。
最近,我自己發生了一個故事,讓我對於年輕人、年紀、與有沒有能力這件事有了新的體悟。

被小我一歲的媒體負責人「電」:「你練一練再來吧」

一年多前,我結束自己的創業;半年前,結束一場考試,準備進入律師事務所當實習律師──在那段期間,我其實什麼也不是,就是一個愛寫文章的 No body 。
在那段時間,我曾運用我的法律背景,幫《法律白話文運動》寫法普文章。此外,因為對新興科技議題很有興趣,這個興趣也讓我邂逅了「區塊鏈」,因此固定撰寫科技市場的文章,成為我的消遣。
故事,便在這個背景下展開。
那時我研究區塊鏈的議題時,會固定看一個區塊鏈電子報,這個電子報很厲害:我們都知道區塊鏈如果要談到技術面,會非常複雜,但該報就是有辦法把專業的區塊鏈概念、應用,用平常人能夠快速理解的方式,寫得十分清楚。
從自己寫法普文章的經驗,我知道這個「將專業『白話』」的功很困難──想用「人話」來解釋深刻的學問,代表你自己的理解要透徹,功課要做足,否則出來的東西是四不像。
當時我也開始撰寫區塊鏈應用的法律問題,例如 ICO ,因此我很想認識這個電子報的作者群,跟他們聊天、請教。經過朋友輾轉介紹,才知道整個電子報的作者只有一個人:一個資訊量如此龐大的電子報,居然只有一個人在寫,讓我更佩服了。
過去創業的經歷,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培養出一個不怕丟臉(不要臉)的能力,因為希望可以抓住任何機會。我就硬著頭皮去找電子報負責人(這裡簡稱A)聊天了──與 A 的閒聊過程中,我提出一個小小合作提案,詢問對方是否需要法律層面的區塊鏈分析文章,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無償讓電子報使用我的文章。
本來的期待是,或許可以進一步談談看細節,或者至少對方會考慮一陣。但結果是,我拿到了一個 NO ,被當場、狠狠地拒絕,並留下一句大意如下的話:
「你再多練一會再來吧。」

原來,傻的人是我

一開始我有點氣惱(沒風度,自己愛問)──因為我心裡想, A 這個傢伙,年紀算一算,應該還小我一歲,再厲害是能到多厲害?居然被比自己年紀小的「晚輩」拒絕,這樣我顏面何在?又想,就算大家都是「平輩」好了,好歹大家術業有專攻,這傢伙卻對我講出這麼「倚老賣老」的話,實在也算夠不會做人了。
後來冷靜下來,反省一下整個過程,希望了解自己是哪個環節做錯了,才導致事情如此發展。
我進一步仔細研究 A 的電子報內容,打聽到 A 寫文章、開講座的內容,以及其他種種──這才發覺傻的人是我。
輩份跟「年紀」無關,跟「實力等級」有關
因為在區塊鏈的知識濃縮領域,不論是作者能力、視野、研究的深度,目前的確是遠遠超過我啊!在這個前提之下,我應該要以一個「請教」、「受教」的姿態來探詢意願或建立關係,反之我錯誤地選用「平輩姿態」跟 A 洽談合作。錯誤的策略,導致這場談判以慘敗作收。
就像《神奇寶貝》遊戲一樣,不管主角「小智」的年紀幾歲(現在第幾季了,彷彿永遠長不大),當自己怪獸的 Level 並沒有到達到與道館館長旗鼓相當時,貿然挑戰自然是被「慘電」。因此,這個故事提醒了我:雖然我的年紀比較大,但這次,是我的等級不如他。
「倚老賣老」的新定義
之後的日子,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區塊鏈領域上默默的研究、默默的寫,過了好一陣子,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是來自一個區塊鏈新媒體總編的信:
 
我很訝異,一開始的我可是被人狠狠拒絕,經過努力,終於進步到有人願意主動合作──後來我在這個媒體開了自己的專欄,寫我有興趣的議題至今。現在回想,如果沒有A的「倚老賣老」,自己可能走不到這裡。
從此我學到了,在這個新時代裡,「倚老賣老」的意義已與過去不同:

真正的「倚老賣老」,倚的是經驗,賣的是真功夫。

未來,能夠在競爭中勝出的關鍵,絕不在於誰的年紀大、誰的 title 高,而是在同一件事情中,誰下的功夫深、誰嘗試的次數多。
如果下次有人問你:你好年輕啊,這問題你行嗎?自認夠「老」的話,不用害羞,就大膽地來「倚老賣老」一下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基隆旅遊]媽媽樂X江風館手作體驗課,從料理體驗工作坊與微旅行,帶你回憶基隆人城市中惠隆市場今與昔​ ​​ ​​ 城市中總有許多曾經滄海難為田地城市繁華與落寞,對於和小編同屬斯長在基隆人來說;現今藏身於基隆市仁愛區水錦里仁二路惠隆大樓的傳統市場,曾經是那麼地人聲鼎沸,買菜是要喊:“厝邊救軌”的熱鬧市集。當初田寮河的滄海桑(填)田(地)造就了惠隆大樓的興建,過往繁華一時的景象;對現在的我們難以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1-09-19
    裙襬搖搖 | 02. ⋯⋯你一個同性戀就不要去婚友社騙人了吧。吳維勳是在國中時發現自己是同性戀的,他花了往後所有的人生在重複印證這件事情。 喜歡男人,男性的身體與氣味會引起自己的性慾,而所有曾經戀愛的感覺也都指向了那些短髮或長髮的男孩。他看著籃球場上正流著汗的身體勃起,陰莖因此脹得發痛;想對那個跟自己同班三年的男生告白,想被他擁抱,想牽手與接吻。
    Thumbnail
    avatar
    一木書籍出版
    2021-05-24
    如蝶翩翩 - 年齡永遠不會是阻礙你去追求夢想的原因【#大頭安迪嗑影集】 李采祿19歲才開始學習芭蕾,但在經過栽培下逐漸展現天賦,即將去參加各種比賽。沈德出則是一名70歲的退休老人,因為朋友的身亡體悟到自己必須完成夢想 - 學習芭蕾,因此來到李采祿所在的舞蹈教室,究竟兩人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Thumbnail
    avatar
    大頭安迪BHA
    2021-05-02
    《若是一個人》你敢不敢一個人去吃麻辣鍋?【影視亂亂聊】#13|台灣影片、台劇、國片、影評、大家好,我是邊緣老闆曹竣瑋,歡迎來到《影視亂亂聊》第13集,內容會集中在我們台灣的連續劇、迷你劇跟電影、短片上,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4/19已經在各平台播出第一集的精緻台語劇《若是一個人》。   《若是一個人》是以國際孤獨等級表作為靈感參考,加上近年單身獨居世代流行,以此轉變成劇本題材。 特別的是全
    Thumbnail
    avatar
    邊緣老闆/曹竣瑋
    2020-04-22
    Noam | 日劇「我的裙子去哪了」:你不奇怪!男生想穿裙子就穿,喜歡男人就去喜歡!日劇《我的裙子去哪了》是關於老師跟學生之間的故事,劇中原田信男受邀至一所「多元性」政策的學校任教。而當他一身長裙出現時,台下學生大聲嘲笑:「好噁心」、「醜八怪」、「變態大叔」、「你可別性騷擾我們」等言論。為什麼這群孩子面對「多元」的人時,最先的反應會是「偏見」,而不是「尊重」?
    Thumbnail
    avatar
    Noam
    2019-08-24
    不懂你的人,不必去強求。世界上總有20%的人,就是莫名其妙的討厭你。如果每天把關注點放在他們身上,只會煩惱不斷。但是,如果嘗試著把關注點放在20%的喜歡你的人身上,只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每天便如沐春風。願你餘生,和懂你的人一起散步。 不懂你的人,不必去強求。
    Thumbnail
    avatar
    巧巧
    2019-08-01
    你所不知的黑人故事 Vol 1:以「正義」之名,一名紐約年輕黑人的死去<p>一年半過去了,Jay Z在與Spike TV的合作契機之下,將卡利夫悲慘一生的故事完完整整地拍了出來。而這部名為《TIME:The Kalief Browder Story》的紀錄片,不僅僅是闡述了卡利夫的境遇,更呈現了非裔美人在21世紀仍然受到歧視、奴役、壓迫、戕害的絕佳證據。</p>
    Thumbnail
    avatar
    吳念達
    201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