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靈魂 ∣菜b導日記∣倒數662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心智發展量表」這類評估,好像在幼兒階段較常聽說使用?


幾歲的孩子,就該有幾歲的樣子!


"青少年"幾乎不再使用「量表」來評估心智,是以為小孩長大了就會自動變正常?!


在高中校園裡常聽到的,也只有「興趣量表」或是「性向量表」而已,我幾乎沒聽說過「高中生心智量表」。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 ❦ ❧


老靈魂』這詞,我第一次是在報章散文中看到,猶記得當時文章中的那位母親描述,她的長子才幼兒園大,但天生具有"老靈魂",會在她要出門時提醒她記得帶鑰匙,會在她忙著照顧次子的時候自己在旁乖巧看書,事後跟她說,因為知道媽媽忙著照顧弟弟,所以自己就不要再找媽媽了。

(套句現在更流行的說法,這應該是"工讀生"假扮的吧?!XDDD )

如果『老靈魂』特質的孩子,是如此"貼心細膩"的孩子,那倒也無妨~

偏偏我班上的小P,是比較"麻煩"的那種!


小P在班上沒有什麼朋友,

有時連旁觀者如我,都覺得他散發出""正在微生氣"的氣質,好像每個同學都欠他一百萬?!難怪同學不敢接近他~

我曾直接問他,為何不與同學為伍?

他說,因為:

同學玩樂聊天的事情很幼稚,又無聊。

同學的想法很不成熟

同學愛亂丟垃圾

同學講話很沒有邏輯,只是一直鬼打牆。

同學能力多半很差,會做事的沒幾個。

同學不認真準備報告

同學上課睡覺,很不認真。

……

(以上如此"成熟理性"的想法,根本就是"老師"在數落學生的內容嘛!XDDD )


我跟小P說,就算與你想法不相契合,但還是可以有基本的互動吧?例如亂聊個天,或討論功課一下?或隨意談談彼此喜歡的歌曲?

小P說,他不屑。

我心裡覺得,小P的狀況就是老靈魂+偶包


小P也知道自己人緣不好,

但他拉不下臉(+不屑)與同學主動聊天,

自命清高的磁場也讓同學不願主動接近他;

因為人緣不好所以分組活動時,

他又因此會被分配到有較多"躺分仔"的那種組別!

這當然又讓他更加痛苦,

彷彿地獄般的輪迴!


我真的覺得小P這般"心智超前發展"的特質,對他來說,是一種負擔?!





❦ 《青少年身心健康量表》(盧奐均、黃財尉、李美遠著,2013年心理出版社)

書中內容提供評量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作為篩選需要關懷之青少年的參考,包括:

﹡生理健康:評量生理與心理健康的狀態。

﹡開朗喜悅:評量憂鬱與心理健康的狀態。

﹡安閒自在:評量焦慮與心理健康的狀態。

﹡活潑外向:評量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的狀態。

﹡自我認同:評量自我認同與心理健康的狀態。

﹡正向樂觀:評量正向心理與心理健康的狀態。



【後記】

這樣心智超前成熟的孩子,通常也很有"自我主見",老師給的建議他若不認同,他不一定會願意嘗試。

後來,我請小P在班上挑選一個"他認可"的同學,每天都要(練習)跟那位同學說至少一句話,如果更多句話,或一起聊個天那更好,他說他願意試試……

希望這樣可以為小P舖出一條隱形的台階。

#小P心智超成熟太高高在上,還是走下台階,跟同學一起玩才會比較快樂吧!



在生氣的小P (小昕咒語Copilot生成)

在生氣的小P (小昕咒語Copilot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莊小昕❦祕密學院
232會員
906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2025/04/29
我親眼看過ta遇到大C老師時那親暱的互動, 「大C老師♡~~~」
Thumbnail
2025/04/29
我親眼看過ta遇到大C老師時那親暱的互動, 「大C老師♡~~~」
Thumbnail
2025/04/28
某生:「小昕老師,聽說你們班的讀書風氣很差?」 我:「對。」
Thumbnail
2025/04/28
某生:「小昕老師,聽說你們班的讀書風氣很差?」 我:「對。」
Thumbnail
2025/04/27
「冷氣費」,尤其是在夏天,現在已是班費裡的"大宗開銷"。
Thumbnail
2025/04/27
「冷氣費」,尤其是在夏天,現在已是班費裡的"大宗開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Thumbnail
❦ 小V,現在高三,上課的時候很專心,邏輯感好,科學相關課程表現突出,有想法時,能勇於提出討論,對老師給他的建議也能安定的消化吸收,總之,是個人才! 但是他高一的時候, 不是這番模樣! #導師的修煉 之 全世界都在帶你怎麼帶班? 我還記得小V高一時,最常被老師們形容的詞是「桀驁不馴
Thumbnail
❦ 小V,現在高三,上課的時候很專心,邏輯感好,科學相關課程表現突出,有想法時,能勇於提出討論,對老師給他的建議也能安定的消化吸收,總之,是個人才! 但是他高一的時候, 不是這番模樣! #導師的修煉 之 全世界都在帶你怎麼帶班? 我還記得小V高一時,最常被老師們形容的詞是「桀驁不馴
Thumbnail
記得自己開始翹課的記憶始於小學三年級,不確定是否是早熟,但很確定的是很早就很叛逆。 翹課又始於自己在課堂上覺得讀書乏味,但現在回想慢慢瞭解到是因為除了無法專注,也讀來吃力。 當年因應的對策就是自己解讀、詮釋,試著如此學習理解(當然往往是錯的,也因為挫敗而開始翹課),但好像也成為當時的一種
Thumbnail
記得自己開始翹課的記憶始於小學三年級,不確定是否是早熟,但很確定的是很早就很叛逆。 翹課又始於自己在課堂上覺得讀書乏味,但現在回想慢慢瞭解到是因為除了無法專注,也讀來吃力。 當年因應的對策就是自己解讀、詮釋,試著如此學習理解(當然往往是錯的,也因為挫敗而開始翹課),但好像也成為當時的一種
Thumbnail
孩子寧願發限動也不跟你互動? 我的女兒才剛邁入青春期,還好還沒有IG帳號(笑) 這本書讓我超前部署 看完後收穫滿滿,連自己也被療癒到
Thumbnail
孩子寧願發限動也不跟你互動? 我的女兒才剛邁入青春期,還好還沒有IG帳號(笑) 這本書讓我超前部署 看完後收穫滿滿,連自己也被療癒到
Thumbnail
有一種孩子很早熟、聽話、照顧家人,而這種人我覺得很危險,特別要請大家關心他... 為什麼他要跳出來,小朋友不是該打打鬧鬧、開心玩樂???
Thumbnail
有一種孩子很早熟、聽話、照顧家人,而這種人我覺得很危險,特別要請大家關心他... 為什麼他要跳出來,小朋友不是該打打鬧鬧、開心玩樂???
Thumbnail
以第一人稱,小孩子的視角帶入整篇故事 講述主角的成長過程、心理、壓力、懷疑 文字簡單,讀起來沒有負擔
Thumbnail
以第一人稱,小孩子的視角帶入整篇故事 講述主角的成長過程、心理、壓力、懷疑 文字簡單,讀起來沒有負擔
Thumbnail
最近在讀阿建老師的<練心> 其中有一篇在談「小大人」 小大人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當大人了 也許是為了符合世界期待孩子懂事 也可能是孩子自主貼心地想為爸媽分憂解勞 孩子因而常把心思用在滿足他人的需要上 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沒錯,我小時候就是這樣! 「要幫忙照顧弟弟啊」 「要聽話」 「要懂事」 -
Thumbnail
最近在讀阿建老師的<練心> 其中有一篇在談「小大人」 小大人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當大人了 也許是為了符合世界期待孩子懂事 也可能是孩子自主貼心地想為爸媽分憂解勞 孩子因而常把心思用在滿足他人的需要上 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沒錯,我小時候就是這樣! 「要幫忙照顧弟弟啊」 「要聽話」 「要懂事」 -
Thumbnail
長假過後,你和你的後代還好嗎?升上中學後,他越來越走鐘了嗎? 為什麼講不聽?因為根本沒空理你, 難道要我不管他?那,你知道他的身體怎麼了嗎?(咦~)
Thumbnail
長假過後,你和你的後代還好嗎?升上中學後,他越來越走鐘了嗎? 為什麼講不聽?因為根本沒空理你, 難道要我不管他?那,你知道他的身體怎麼了嗎?(咦~)
Thumbnail
教養專家列出父母不要對青少年做的事,包括侵犯隱私、總是懷疑質問、全方位監控、沒經過他人同意逕自拿取他人物品。跳脫「成人vs小孩」的情境時,這些毫無疑問是不尊重人、不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當一個人因為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反擊,為什麼要被形容為「叛逆」或「地雷」呢?
Thumbnail
教養專家列出父母不要對青少年做的事,包括侵犯隱私、總是懷疑質問、全方位監控、沒經過他人同意逕自拿取他人物品。跳脫「成人vs小孩」的情境時,這些毫無疑問是不尊重人、不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當一個人因為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反擊,為什麼要被形容為「叛逆」或「地雷」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