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在你的人生舞台當中,出場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且占據著相當重要的戲份。你們很常聯絡,和一大群朋友吃飯、喝酒,他和其他人總拿你當玩笑、吃飯間聊天揶揄的對象。其中的玩笑有些太過火了,你的心裡面快速地感覺到了一絲的不舒服,但礙於當下歡樂的氣氛,要是突然發脾氣或表達自己的不滿,只會顯得大家尷尬不已且弄得難堪,甚至有可能老死不相往來,這不是我們所樂見的,畢竟與人為善是我們大部分人在這世界上的處世之道,真要這樣做,只怕會給聚會的主角帶來不可收拾的麻煩而已,對聚會的主角來說也是非常抱歉的。
說到開玩笑、揶揄,每個人的個性、內心的想法都不同,端看個人的感受,並沒有一定的標準。而我認為開玩笑這件事是有禮節的,它就像是打兵乓球一樣,雙方互相的來回擊球,使球在球桌的兩邊來回奔跑,到最後球在開起玩笑的那一方這邊落下球,使對方得分、自己失分作結束,玩笑的最後應當以自嘲收尾,達到娛樂眾人的目的。瘋狂、猛烈地殺球,要置對方於死地,更把對方可能已經解釋過上千遍的事情拿出來重新再炒一次、再做調侃,那就太過了,要知道我們是再打桌球友誼賽,不是驟死淘汰戰。
切記!開玩笑是再挖對方身上的瘡疤,就算事過境遷,傷口還是會隱隱作痛的。而且很多人口中的不在意、沒關係、沒差啦,都只是推託之辭,心裡面怎麼想只有自己最清楚。
而我碰到的這位朋友,在我的生日聚會上會把所有的陳年往事全部召喚出來,重新再講一遍,有些再添加莫名的新哽嘲弄一番,每年這個屬於我的日子,他總會重複著一句話:「我們對你這麼好,你要不要請客啊!」這句話總像準時的雞鳴聲一般,此時我都只好大打太極,呼嚨過去。平常的嘲諷就不要說了,你很清楚那是玩笑話,那也是他待人處事一貫的方式,當下都是笑笑、「呵呵—」的讓它過去。但回到家或過了一陣子,你還在為他所說的話悶悶不樂,那在你心裡種下了結,其實你相當的在意,只是外表總是嘻嘻哈哈的,他的話產生了效應,你開始捫心自問:「我真的有那麼差嗎?」
每一次有他的飯局,結束之後,你總有滿腹苦水,但不知道要向誰訴說,你只能像個發神經的人一樣,關起房門,在自己的房間裡跟自己傾訴,宣洩那些不痛快。而長期相處下來你發現你們只能出去吃飯、喝酒,縱情享樂,不太能分享心裡面碰到的大小事或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最可笑的是你們還是社群媒體上的摯友,可人是緊密的,心卻是遠的。碰到人你們都會說:「我們很好啊!」,可你有時候就感覺不對勁。
他的小恩小惠、順手幫忙在他的口中對你宛如再生父母一般的恩惠,『天啊!你能有今天全都多歸了他啊!』可在你真的需要幫忙,要流汗苦力,沒那麼輕鬆的時候,你的詢問,他會這樣回答你:「蛤!那樣好累喔!你找xxx啦,他很有經驗。嘻嘻!」一句話就讓你在螢幕前點點頭,吞了一吞口水,苦澀味在食道裡發酵。
「我對你這麼好,你應該要對我xxx。」成了他每次跟我對話的口頭禪,你也有這種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