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你的寫作品牌?一點粗淺的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線上內容訂閱還是一種很新(?)的機制,但是消費者之所以會願意付費,在意的是哪些,其實並沒有什麼改變。所以,線上內容訂閱經營的重點原則,和出版等所謂傳統內容產業並沒有什麼不同。

raw-image

廣義的說,把「消費時間」也算進來,你之所以願意花時間點開一篇文章,可能是因為:

  1. 相信作者,他寫的文章應該值得看。
  2. 相信標題提示的某些訊息,文章內容應該值得看看一下(雖然你可能馬上覺得自己被騙了,那也大不了隨手關掉瀏覽器分頁,頂多再去幹譙幾句)。

而作者和文章內容,就是「品牌」以及「產品內容」。我曾看過出版業人士這樣講:賣書若不是賣作者,就是要賣議題。賣作者沒疑問就是「賣品牌」,而賣議題,則基本上是要挑對「產品內容」。不論你在什麼產業或領域,建立/維持你的「品牌」,往往都是最重要的幾件事情之一。

欸,本文的主題是品牌,為何要一直提到產品內容?當然是因為兩件事息息相關。

你的品牌來自你的內容

品牌就是大家對你的一切認知。

這句話引自謝文聰發表在吐納商業評論的文章;這是我認為對「品牌」最簡單且清楚的定義。

品牌並不只是企業所使用的商標,不等於「知名度」,而是消費者/受眾對「你」的整體印象。所以品牌對消費者而言,可以代表某種品質保證(也可能是負面的),讓喜歡你、信任你乃至死忠的支持者能豪不猶豫地抖內下去,但不喜歡的人也許馬上就躲得遠遠的。這些印象從何而來?

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吧。應該沒人會有疑問的,村上春樹已經是一個品牌,這個品牌會讓人想到小說、爵士樂、慢跑,也許還會想到威士忌……而且他的小說和大江健三郎的小說不一樣──剛才提到的這些,其實都是這個品牌底下產出過的相關內容:

這些內容構成了品牌的內涵,在這些基礎上才進一步建立起品牌的形象。

宅編想再講一個小故事。有次宅編和朋友喝酒,一位當時是某社新進記者,還有一位也是記者,但剛從某社離職。新進記者問:「某某同事也寫很久了,為何不受老闆器重?」剛離職的記者說:「來來來你問宅編,這個他一定懂。」宅編雖然也在雜誌社當過編輯,但從沒當過記者,也不認識那個某某……坦白說心裡有點慌,但只好硬著頭皮回應:

「那個某某有專長寫什麼議題或題材嗎?」
「沒有。他就什麼都寫。」

所以那個某某,就是沒有建立他專長的一個範疇,所以沒有在老闆和其他同業心中建立起他的品牌。在一個議題內做出成績,關心這個議題或有興趣的人才會關注到你,給予你評價;如果亂槍打鳥沒有持續經營,即使有人曾經注意到,也不會一直follow下去。

你在檯面上找任何一個可以算是已建立品牌的作者,一定可以在他身上找到一個以上比較受到肯定的「範疇」或者「領域」;當然少數會顯得很雜、好像什麼都寫,什麼都做,但如果仔細去檢視他的經歷,基本上也是先在某個領域建立成就,之後才逐漸擴展的。

定位出自己的專長特色

raw-image

就內容生產者而言,你的品牌形象會從你生產的內容累積而來。所以要讓人記住你,宅編想建議先有一個相對明確的寫作範疇,或者領域、議題、主軸……或甚至是一套看事情的觀點、方法。這當然有很多選擇:電影、音樂、日本、韓國、旅遊、飲食、時事評論、親子教養、心理學、人類學……。

總之,要有一個你想深入探究,或能夠發揮所長的「專精項目」,並持續經營。換個方式講,就是找到你的專長與特色,或者說「內容定位」。

這邊所謂的範疇、領域、議題、主軸……也未必是一個很死板、邊界很清楚的東西。好比說你設定「台灣+旅行+地方美食」做主線任務,那也可能發展出「東南亞+旅行+美食」的支線任務。如果你覺得你選定的範疇,能發揮的空間已經有限,不妨再用類似的方式擴展。

一個具體的議題或寫作主軸,大多可以再細分,或者本身就是有好幾個領域範疇重疊的事物;其實一篇文章通常也是這樣,即使寫的是聚焦在某些個人經驗或情感的散文,其實感情、家庭、生死……也都是一個議題範疇。所以,若只想寫隨筆雜文,也並不需要特別苦惱,畢竟這之中也會有你比較擅長、比較喜歡、比較常寫的東西吧?如果你要寫的東西來自你身邊、來自個人經歷,就先思考如何好好介紹你自己。

講到這,應該不必再多扯什麼意見了,畢竟要寫些什麼,是看個人的興趣、經歷或選擇。但還是稍微再多嘴一下:雖然重點的確是「專長特色」,方格子也是一個寫作平台,但宅編基本上並不建議主打「文筆風格」,而忽略其他的寫作取向或內涵。

文筆風格的養成往往很難,而讀者要辨識、記住文筆風格,通常是更難的;當然也不是沒有快又有效的方法……但這很可能會對文章的可讀性造成負面影響,例如財哥體或正元體。

財哥…奇特…的…文體…吸引了…不少…人…成為…粉絲…

財哥…奇特…的…文體…吸引了…不少…人…成為…粉絲…

穩定的更新、積極的曝光

不然你可能會被遺忘。而且這跟你的CP值有關,「穩定更新」本身就是一種產品品質。個人建議是一週至少一篇產出,時間盡量固定,讓讀者較能「養成習慣」;低於這個頻率,效率恐怕是偏低的。除非你有養讀者養很久的覺悟(或者你已經養到一定程度了),而且專長特色、產品內容夠強,每次曝光都能引發良好迴響。

至於怎麼做到穩定更新積極曝光,就不要問我惹。

這篇文章本來是去年寫的,但因為一些原因一直沒有發布。今天看到吐納談媒體訂閱制的文章,我想寫的又都被寫完了啊……當然「穩定更新積極曝光」這件事是沒有被寫到的,因為對大型媒體公司來說,這件事就跟吃飯喝水一樣(做不到就會死掉)。

這篇文章提到五點訂閱制的成功要素,包括:品牌信任感與喜好度、獨特性、外在的價值定位、CP值、客服品質。從獨特性到客服品質,每一點都會回饋到品牌信任與喜好度,品牌始終是最重要的。

因為品牌始終最重要,所以我還是想建議:「寧缺勿濫」。以健康的心態經營,利大於弊。我的意思不是像我這樣隔幾個月才寫一次身體健康的很好,但至少人比較不會壞掉。

社群是手段,不是終極目標

在社群網路時代,經營網路社群也常被視為打造品牌的其中一環。但是這裡想提醒一件事,網路社群只是讓你的文章曝光、能接觸到讀者,或者讓讀者能夠回頭來找到你的手段或管道,但不是你經營自己或品牌的終極目標。

雖然在這個時代,經營社群的門檻遠已比過去要來得低,多角化經營基本上也是正確方向,但你還是不見得一定要經營自己的個人社群,就像產品製造商不見得要兼做通路商。這主要是基於兩個理由:

  • 在台灣主流的是臉書,臉書對粉專觸及率的操控可謂罄竹難書,經營難度已非數年前可比;而如果你要從零開始,那更是不容易。
  • 增加經營的範圍,往往也代表要增加時間等各種成本。如果你是個體戶,能付出的時間就是一天24小時啊!

當然,自己經營臉書社群有個好處,就是多少能得到一點點關於讀者的資訊──但很可能就僅止於此。如果你想要讀者的回饋,那不一定要發生在這個管道上。

或許有人認為,粉絲的數量可以讓你評估自己品牌經營的狀態如何?這雖然會有參考價值,卻未必精準(要求精準的話,需要進一步的專業工具……)。舉個有點極端的例子,蔡英文、馬英九的臉書粉專都有兩百萬上下的按讚數,但其中有多少真的是他們的粉絲,如果他們出書是會願意購買的呢?

如前所述,社群是曝光或讓讀者找到你的管道,而投入去自己經營的效果又存疑(現在很多媒體都在想逃生方法?),所以不妨先利用作者社團等資源,或者和現有的社群、媒體建立合作關係。

如果真的想下海經營,請記得,社群是手段、管道,不是終極目標,也未必能真實反映你的品牌,請佛系看待這件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零開始真的很難,我目前能做到的,就是儘可能把自己的價值觀貫徹在內容中,所以還要再多跟各位專家請教啊!
avatar-img
searenata的沙龍
68會員
23內容數
講一些幹話的地方,很可能沒空更新。
searenat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10
大概十天前方格子發生了一場公關危機,在LINE訊息上於10月1日當天「慶祝國慶」,這對於任何拒絕接受中國共產黨統治的人(不論背後進一步的立場差異)都是不能接受的內容;尤其對於部分創作者,寫作的平台發布這樣的公告,不啻於自打臉,比喜歡的偶像明星跑去跪還要難堪。
Thumbnail
2024/10/10
大概十天前方格子發生了一場公關危機,在LINE訊息上於10月1日當天「慶祝國慶」,這對於任何拒絕接受中國共產黨統治的人(不論背後進一步的立場差異)都是不能接受的內容;尤其對於部分創作者,寫作的平台發布這樣的公告,不啻於自打臉,比喜歡的偶像明星跑去跪還要難堪。
Thumbnail
2023/03/19
和群盛說不上熟悉,上次好好談話已經是五年多前,沒過多久很多人都聯繫不上他了。臉書換帳號時他早已病重。他對愛好投入的境界,也是我恐怕一輩子無法了解的……
Thumbnail
2023/03/19
和群盛說不上熟悉,上次好好談話已經是五年多前,沒過多久很多人都聯繫不上他了。臉書換帳號時他早已病重。他對愛好投入的境界,也是我恐怕一輩子無法了解的……
Thumbnail
2022/08/27
賈淺淺《雪天》這首詩因為她入選中國作家協會,突然廣被傳播及談論,我也被朋友問說這到底有什麼厲害?靠爸厲害嗎?雖是一個早已不太讀詩的死文藝老青年,而且對中國作家、詩人也沒什麼認識了解(窩連她老爸賈平凹的小說都沒看過),不過這首詩的確用了一些技巧,窩是可以解釋的。
Thumbnail
2022/08/27
賈淺淺《雪天》這首詩因為她入選中國作家協會,突然廣被傳播及談論,我也被朋友問說這到底有什麼厲害?靠爸厲害嗎?雖是一個早已不太讀詩的死文藝老青年,而且對中國作家、詩人也沒什麼認識了解(窩連她老爸賈平凹的小說都沒看過),不過這首詩的確用了一些技巧,窩是可以解釋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建立強大的網絡品牌對於個人創業者及大型企業至關重要。這篇文章提供了一系列基本策略,從品牌定位、社交媒體營銷、內容行銷到SEO優化,讓初學者能夠循序漸進地提升品牌影響力。透過明確的品牌定位、吸引人的社交媒體內容及有效的數據分析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建立強大的網絡品牌對於個人創業者及大型企業至關重要。這篇文章提供了一系列基本策略,從品牌定位、社交媒體營銷、內容行銷到SEO優化,讓初學者能夠循序漸進地提升品牌影響力。透過明確的品牌定位、吸引人的社交媒體內容及有效的數據分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寫作對產品經理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促進自我審視,還有助於邏輯思維和溝通技巧的培養。此外,透過寫作,產品經理可以與全球頂級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寫作對產品經理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促進自我審視,還有助於邏輯思維和溝通技巧的培養。此外,透過寫作,產品經理可以與全球頂級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想要文章有人看,想想做產品時怎麼發想的。 以產品思維比喻,作者開了一家店(公眾號),店裡陳列各式產品(不同觀點的文章),而賣點是擊中讀者的痛點,引起情感共鳴。商業行銷上說「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道理不約而同。
Thumbnail
想要文章有人看,想想做產品時怎麼發想的。 以產品思維比喻,作者開了一家店(公眾號),店裡陳列各式產品(不同觀點的文章),而賣點是擊中讀者的痛點,引起情感共鳴。商業行銷上說「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道理不約而同。
Thumbnail
在當代市場,文創商品的獨特性和創意表達是其吸引力的核心。許多新興設計師、文創IP擁有者、學生以及畢業展覽參展者都希望透過文創商品來表達自己的創意思維(甚至賺上第一桶金)。然而,在開始文創商品創業之前,卻往往被廠商、現實社會、金錢.....等等眾多困擾打退堂鼓,所以以下整理了其優缺點。 文創商品創業
Thumbnail
在當代市場,文創商品的獨特性和創意表達是其吸引力的核心。許多新興設計師、文創IP擁有者、學生以及畢業展覽參展者都希望透過文創商品來表達自己的創意思維(甚至賺上第一桶金)。然而,在開始文創商品創業之前,卻往往被廠商、現實社會、金錢.....等等眾多困擾打退堂鼓,所以以下整理了其優缺點。 文創商品創業
Thumbnail
說到行銷,我們先定義何謂行銷: 行銷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係,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係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 大白話就透過宣傳、推廣,進而促進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要進行銷前,先有個觀念:定位理論 大意是『無論如何都要成為第一,如果不能成為項目第一,那就為自己創造一個項目』
Thumbnail
說到行銷,我們先定義何謂行銷: 行銷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係,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係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 大白話就透過宣傳、推廣,進而促進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要進行銷前,先有個觀念:定位理論 大意是『無論如何都要成為第一,如果不能成為項目第一,那就為自己創造一個項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