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藝想巴黎---人生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看完後我在自己的日記本寫下:「2017.04.08得到的人生意義---學習。」
但我相信人生意義還有更多,希望還有機會讓我去發現並做紀錄。
至於為什麼這一部成本看似相當低、主要演員只有兩位、無爆炸戲碼、無任何激情鏡頭的巴黎散步祖孫片會讓我得到這樣的結論?
我想那個跟法國人的特性有關。
片中主角的祖母說:「巴黎是世界中心。」那並非狂傲自大的歐洲民族性導致的話語,而是在這個一切以追求力量為目的的世界,她真的就是世界中心。
那也是我在看完後得到的結論----人生就是要學習。
不論是從他們的法語對話中聽到跟英語很像的字而去想去了解語言學、或是他們祖孫兩人談論的畫家、舞者、演員等職業,給人一種相當親和並溫柔的感覺,或許那對幾千公里以外的我們是一種陌生造成的新鮮感,但其實放諸四海,「文化」就是這麼地吸引人。
「祖母」對孫子來說,一直以來都存在著有別於男孩對媽媽的特別情感,那也是本片在他們情感充盈的表現中,矗立在那些二十世紀的名畫家之畫的溫暖流動。
個人分析極具電影感之點有二:
1. 孫子都會很想了解爺奶的過去,那是保持了愛聽故事的可愛人性
2. 結局祖孫相擁,竟隱然有愛情片中男女主角相愛相擁的澎湃高潮,當然這片裡他們也真的是愛
祖母的年輕時代是在戰爭中渡過,那讓我開始想寫一部有關戰爭的小說,因為戰爭是極其愚蠢及殘酷的,但後來想想,村上龍寫「五分後的世界」的出發點應該跟我類似,創作是一種危險的蜜糖,但引人投入。
片中主角是個畫家,馮內果曾說:「如果你真的想傷害你的父母,但你又鼓不起勇氣去當同性戀,那麼唯一的選擇就是,從事藝術工作。」
這段話可以很一針見血地描述不論是自古或當代藝術工作者的狀態,端看主角迷失、困惑、煩惱的年輕身影,便可得知創作者對於自己作品的痛恨以及癡戀。
誠然是一部值得思考的好片。
avatar-img
59會員
337內容數
文字織城,取文字編織與文字之城之意,希望在我戮力編織的文字之城中,能讓讀者有些許共鳴,那麼孤獨地面對鍵盤的我,也會感到微微的暖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本文化的深刻反常和重度內心自我詰問一直是他們的特色,我們可以從早期的三島由紀夫、近代的村上春樹和井上雄彥的【浪人劍客】可見一斑,他們締造了各種情趣斐然的創作和品質優良的產品,也在戰後重新站起成為亞
我們生下來每個人都與眾不同,但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人拼命地想跟別人一樣、想擁有跟別人一樣的幸福;而有的人卻意識到自己獨特的靈魂、於是拼命地保持自我,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跟別人不一樣,才是真帥。 這片就是
「依我看…….人類才是最野蠻的動物。」 【人型海象】是一本血腥直接的警世之書,包裝以Kevin Smith的嘲諷微酸靈魂,直接了當地警告世人: 1.  人不能囂張 2.  神父不能違反神 3.  不
日本文化的深刻反常和重度內心自我詰問一直是他們的特色,我們可以從早期的三島由紀夫、近代的村上春樹和井上雄彥的【浪人劍客】可見一斑,他們締造了各種情趣斐然的創作和品質優良的產品,也在戰後重新站起成為亞
我們生下來每個人都與眾不同,但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人拼命地想跟別人一樣、想擁有跟別人一樣的幸福;而有的人卻意識到自己獨特的靈魂、於是拼命地保持自我,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跟別人不一樣,才是真帥。 這片就是
「依我看…….人類才是最野蠻的動物。」 【人型海象】是一本血腥直接的警世之書,包裝以Kevin Smith的嘲諷微酸靈魂,直接了當地警告世人: 1.  人不能囂張 2.  神父不能違反神 3.  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2022 年電影《醉遊西班牙》,2024 年電影《再見哥雅》和 2016 年的電影《環法心節奏》。這些電影串聯了藝術家、作品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結,展現了藝術的魅力。不論是作家、藝術家,還是普通的觀眾,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懷揣著一個夢。而藝術,就是將這些夢境照亮的力量。
Thumbnail
日本電影《異國日記》和2018年的法國電影《我的巴黎舅舅》,都探討了領養這個主題。這些電影呈現了在家庭成員過世後,主角決定領養孤兒的故事,並探討了愛和家庭的多元化。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愛的力量,以及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Thumbnail
越南現象級親情作品,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一部越南觀光宣導片, 有趣也讓人反思孝順的意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就讀法文系大三時,我就下定決心畢業後一定要去法語區國家,想要親自探索學了四年的語言及文化。前往法國的目標非常明確,我甚至得到一個能夠去法國當華語助教的機會,但人生總是充滿驚奇與可能性,因為某一次相遇,讓我的方向轉了個彎,前往了加拿大。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法式電影,以小巧輕盈的手法敘述父女間的故事。母親的離開對父女關係未產生太大影響,但女兒羅莎的成長與決定卻影響了男主角艾蒂安的人生方向。最後一幕魔幻又動人,呈現帶點感傷的故事卻充滿希望。推薦給喜歡法式電影的觀眾。
翻到某年看完北美館展覽的札記。 “展覽主題「旅途」的部分有一部法國影片《我的朋友》藉由訪談不同人物勾勒出一位祖母與其家人之間的相處樣貌,在訪問到祖母本人的片段時祖母提到已故丈夫的往事,丈夫在11歲時就決定要與她共度一生,並且臨終前依然深愛,說「遇見你就是我這一生最美好的事情」。”
Thumbnail
如同電影《灣生回家》般,當我們試圖理解我們上一輩、上上一輩的經歷與生活時,對我們這些從未經歷過那些年、這些事的年輕人,甚至是一旁觀者而言,既非當事人,也非與當事人有共同利益時,我們為何會會想要理解眼前這位祖父母輩、父母輩等長輩的過往呢?是單純為了填補來不及參與的過去?還是在當事人還活著,甚至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Thumbnail
「世界那麼大,我們如何得以相遇相識,可能真的有神,我們不同的神各自的安排。」
Thumbnail
你想像的巴黎真的是真正的巴黎嗎?看完這本書後,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2022 年電影《醉遊西班牙》,2024 年電影《再見哥雅》和 2016 年的電影《環法心節奏》。這些電影串聯了藝術家、作品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結,展現了藝術的魅力。不論是作家、藝術家,還是普通的觀眾,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懷揣著一個夢。而藝術,就是將這些夢境照亮的力量。
Thumbnail
日本電影《異國日記》和2018年的法國電影《我的巴黎舅舅》,都探討了領養這個主題。這些電影呈現了在家庭成員過世後,主角決定領養孤兒的故事,並探討了愛和家庭的多元化。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愛的力量,以及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Thumbnail
越南現象級親情作品,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一部越南觀光宣導片, 有趣也讓人反思孝順的意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就讀法文系大三時,我就下定決心畢業後一定要去法語區國家,想要親自探索學了四年的語言及文化。前往法國的目標非常明確,我甚至得到一個能夠去法國當華語助教的機會,但人生總是充滿驚奇與可能性,因為某一次相遇,讓我的方向轉了個彎,前往了加拿大。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法式電影,以小巧輕盈的手法敘述父女間的故事。母親的離開對父女關係未產生太大影響,但女兒羅莎的成長與決定卻影響了男主角艾蒂安的人生方向。最後一幕魔幻又動人,呈現帶點感傷的故事卻充滿希望。推薦給喜歡法式電影的觀眾。
翻到某年看完北美館展覽的札記。 “展覽主題「旅途」的部分有一部法國影片《我的朋友》藉由訪談不同人物勾勒出一位祖母與其家人之間的相處樣貌,在訪問到祖母本人的片段時祖母提到已故丈夫的往事,丈夫在11歲時就決定要與她共度一生,並且臨終前依然深愛,說「遇見你就是我這一生最美好的事情」。”
Thumbnail
如同電影《灣生回家》般,當我們試圖理解我們上一輩、上上一輩的經歷與生活時,對我們這些從未經歷過那些年、這些事的年輕人,甚至是一旁觀者而言,既非當事人,也非與當事人有共同利益時,我們為何會會想要理解眼前這位祖父母輩、父母輩等長輩的過往呢?是單純為了填補來不及參與的過去?還是在當事人還活著,甚至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Thumbnail
「世界那麼大,我們如何得以相遇相識,可能真的有神,我們不同的神各自的安排。」
Thumbnail
你想像的巴黎真的是真正的巴黎嗎?看完這本書後,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