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我們工作室偶爾會需要對外直播的,而最近的直播對象是遠在日本的朋友。
這本是個簡單的工作,但為了講究效果,穩定器跟補光燈和網路順暢度、拍攝角度等等...也都很講究。
在直播的時候我總會守候在一旁待命,有時也會等的很無聊,畢竟如果發出聲音,就糟糕了!不過這次等著等著突然想到很奇怪的問題,為什麼可以直播呢?而且還是遠在日本的朋友...

在我小的時候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雖然現在我們都已經習慣了這個網路媒體的時代,但仔細想想還真的是很不可思議,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透過媒體的轉變,遠在日本跟台灣的距離,變得僅有一件之隔。

看著現在的小孩都能夠熟練的運用智慧型手機,也能自由地進出星巴克買飲料,我才驚覺時代已經變化了!但這個變化到底改變了人們的什麼東西,我現在也不得而知。
不過有件事情我蠻確定的,其實我不太喜歡用電子產品,除了眼睛不舒服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心中想要了解這個世界更加真實與多元樣貌的慾望。

你怎麼想呢?有想法歡迎跟我分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封初次見面的信,會有多少含意?」 最近每個禮拜都會有一次寫信的工作,可能是老闆的朋友或是客戶,但都來頭不小,害我寫的時候腦筋一直抖。 雖然說是電子信件,但花的時間應該也不少於手寫書信,我和老闆來來
(星星等於期待指數) 「雜學展」★★★★★ 近年實驗教育與教育創新的思維不斷出現,社會看待教育的方式已經漸漸被分化成不同派系,而現在或許正是做出另一個階段性答案的時機,不是傳統、也不刻意顛覆、而是去探
近期展覽活動分享 #看來也可以叫我另類活動通了呢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TIAF﹞ ░簡介:引入世界動畫到台灣,而非在台灣展出國際動畫這麼簡,要導出台灣到世界,有些事情就必須在這塊土地上發生,而有哪些事情
有位作家兼設計師在2007年時出版了一本「設計東京」,到了今年又出版了第六本的「Premium 東京大人味」,在這超過十年的時間,不斷持續的書寫與觀察東京,他叫吳東龍。 關於他的資歷這邊就不再贅述...
Hi 大家好~有段時間沒有寫文章了(工作太充實XD) 趁著今天有難得的空閒,就把最近發生的一些故事慢慢地跟各位分享。 在上禮拜的周末,跟著老闆到台中與台南出差,起初老闆問我想不想參加時,心裡還是有點怕
2018  我    和我所創造的『島作  第二回』 在一片模仿與盜版的聲浪中,總是有一群人在堅持原創的設計,他們用自己在這座島上的生命經歷,化做各種不一樣的美麗事物,而這就是島作。 堅持原創不容易
「一封初次見面的信,會有多少含意?」 最近每個禮拜都會有一次寫信的工作,可能是老闆的朋友或是客戶,但都來頭不小,害我寫的時候腦筋一直抖。 雖然說是電子信件,但花的時間應該也不少於手寫書信,我和老闆來來
(星星等於期待指數) 「雜學展」★★★★★ 近年實驗教育與教育創新的思維不斷出現,社會看待教育的方式已經漸漸被分化成不同派系,而現在或許正是做出另一個階段性答案的時機,不是傳統、也不刻意顛覆、而是去探
近期展覽活動分享 #看來也可以叫我另類活動通了呢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TIAF﹞ ░簡介:引入世界動畫到台灣,而非在台灣展出國際動畫這麼簡,要導出台灣到世界,有些事情就必須在這塊土地上發生,而有哪些事情
有位作家兼設計師在2007年時出版了一本「設計東京」,到了今年又出版了第六本的「Premium 東京大人味」,在這超過十年的時間,不斷持續的書寫與觀察東京,他叫吳東龍。 關於他的資歷這邊就不再贅述...
Hi 大家好~有段時間沒有寫文章了(工作太充實XD) 趁著今天有難得的空閒,就把最近發生的一些故事慢慢地跟各位分享。 在上禮拜的周末,跟著老闆到台中與台南出差,起初老闆問我想不想參加時,心裡還是有點怕
2018  我    和我所創造的『島作  第二回』 在一片模仿與盜版的聲浪中,總是有一群人在堅持原創的設計,他們用自己在這座島上的生命經歷,化做各種不一樣的美麗事物,而這就是島作。 堅持原創不容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來到日本後,我最常聊天的對象除了同住的台灣人們,再來就是我遠在台灣的現任。 我跟好姐妹偶爾會聊跟男朋友聊了什麼,或是抱怨一下男友的態度之類的,但我很羨慕對方的男友,像聊天,對方的男友總會盡量去收集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讓聊天有趣,反觀我的男友可能只會嗯,表示有聽到,但是話題總是我在講,偶爾叫他開個
談談上網經驗和網路交友。 我是在國中時期開始是用網路的,大概已經三十年了,那時候是撥接的年代,以秒計費的網路費用很貴,而且爆慢,不用就要馬上切掉,如果忘了切掉,當月費用會很嚇人。 別說上網了,同學中家裡有電腦的幾乎沒有,等到大多人有電腦和能上網時大概在我五專畢業後了,五專如果要做報告,班上同
今天是遠距離的第80天。 台灣與日本的距離不遠,80天在許多人眼裡也或許不長。但是,80天卻佔了我們在一起的時間的1/5。 而今天是遠距離的第80天。我們吵架了。
Thumbnail
今天開這篇來講一下已經四年半的遠端工作,在疫情期間也很多公司改為遠端工作,我們公司是在疫情開始之前就有開放遠端的計畫也早在2019 11月就開始一個月有半個月的時間遠端在家工作,常有朋友問我在家工作真的能專心嗎?在家一個人不會很孤單嗎? 等等的問題 就在這寫一篇經驗分享和大家聊聊!
Thumbnail
科技現代化的今日,上餐廳都有機器人帶位和點餐,想喝一杯咖啡,機器人也能為我們結帳、煮咖啡和打包。精簡人力的美意是節省成本增加效率,可是原本美好的人情往來就有可能因此消失,社會越進步,人與人之間越冷漠。 大城市進步,而在鄉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依然深度連結,雖然沒有大城市方便,公車尖峰時刻一小時一
在網路、社群媒體如此發達,讓我們越來越不會與人面對面交談、相處,我們反而面對電腦、手機時更為自在,也更為熟悉。網路的發展本是要讓大家的距離更加靠近,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來與人接流,但反而我們和彼此的關係卻在倒退,網路的速度這麼快、社會的步調如此匆忙讓我們的情誼在快速中無法累積、無法更靠近,甚至更疏離。
Thumbnail
好久沒有跟網友一直聊天的經驗了,這兩天我在下班後,都跟一個網友見面,我很喜歡跟他在交友APP上面聊天的感覺,可是實際見面時,總還是有一種很陌生不知道要講什麼,或是聽他不斷說他的事,我頻頻回「嗯」的狀況發生。
Thumbnail
這篇專欄討論了現代人溝通方式的差異,以及作者對於當面聊天的態度。他分享了與朋友蔡兄之間的聊天風格和分享的生活經歷。文章中,作者談到了人生觀、媒體對思維的影響以及生活中多樣化的觀點。同時也提到了生活中的抉擇和尊重。文章內涵豐富,提供了觀點和啟發,適合現代人重視自我發展和生活態度的思考。
Thumbnail
常常覺得現在這世代開直播的人自然而然的做直播這件事,從一開始不明白的這東西誰看,到現在自己只看人開直播,我分析了我這時間的轉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來到日本後,我最常聊天的對象除了同住的台灣人們,再來就是我遠在台灣的現任。 我跟好姐妹偶爾會聊跟男朋友聊了什麼,或是抱怨一下男友的態度之類的,但我很羨慕對方的男友,像聊天,對方的男友總會盡量去收集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讓聊天有趣,反觀我的男友可能只會嗯,表示有聽到,但是話題總是我在講,偶爾叫他開個
談談上網經驗和網路交友。 我是在國中時期開始是用網路的,大概已經三十年了,那時候是撥接的年代,以秒計費的網路費用很貴,而且爆慢,不用就要馬上切掉,如果忘了切掉,當月費用會很嚇人。 別說上網了,同學中家裡有電腦的幾乎沒有,等到大多人有電腦和能上網時大概在我五專畢業後了,五專如果要做報告,班上同
今天是遠距離的第80天。 台灣與日本的距離不遠,80天在許多人眼裡也或許不長。但是,80天卻佔了我們在一起的時間的1/5。 而今天是遠距離的第80天。我們吵架了。
Thumbnail
今天開這篇來講一下已經四年半的遠端工作,在疫情期間也很多公司改為遠端工作,我們公司是在疫情開始之前就有開放遠端的計畫也早在2019 11月就開始一個月有半個月的時間遠端在家工作,常有朋友問我在家工作真的能專心嗎?在家一個人不會很孤單嗎? 等等的問題 就在這寫一篇經驗分享和大家聊聊!
Thumbnail
科技現代化的今日,上餐廳都有機器人帶位和點餐,想喝一杯咖啡,機器人也能為我們結帳、煮咖啡和打包。精簡人力的美意是節省成本增加效率,可是原本美好的人情往來就有可能因此消失,社會越進步,人與人之間越冷漠。 大城市進步,而在鄉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依然深度連結,雖然沒有大城市方便,公車尖峰時刻一小時一
在網路、社群媒體如此發達,讓我們越來越不會與人面對面交談、相處,我們反而面對電腦、手機時更為自在,也更為熟悉。網路的發展本是要讓大家的距離更加靠近,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來與人接流,但反而我們和彼此的關係卻在倒退,網路的速度這麼快、社會的步調如此匆忙讓我們的情誼在快速中無法累積、無法更靠近,甚至更疏離。
Thumbnail
好久沒有跟網友一直聊天的經驗了,這兩天我在下班後,都跟一個網友見面,我很喜歡跟他在交友APP上面聊天的感覺,可是實際見面時,總還是有一種很陌生不知道要講什麼,或是聽他不斷說他的事,我頻頻回「嗯」的狀況發生。
Thumbnail
這篇專欄討論了現代人溝通方式的差異,以及作者對於當面聊天的態度。他分享了與朋友蔡兄之間的聊天風格和分享的生活經歷。文章中,作者談到了人生觀、媒體對思維的影響以及生活中多樣化的觀點。同時也提到了生活中的抉擇和尊重。文章內涵豐富,提供了觀點和啟發,適合現代人重視自我發展和生活態度的思考。
Thumbnail
常常覺得現在這世代開直播的人自然而然的做直播這件事,從一開始不明白的這東西誰看,到現在自己只看人開直播,我分析了我這時間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