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東地區-德國麻疹疫情

2018/10/2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日本(關東地區)爆發德國麻疹疫情,有朋友計畫年底要前往日本旅遊,於是跑來問歐醫師她在哺乳🤱中,可不可以打MMR疫苗*?
這是很棒的問題喔!
  • 什麼是德國麻疹?
    德國麻疹又名「風疹」,在台灣歸類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是由「德國麻疹病毒(Rubella virus)」造成的疾病,透過飛沫傳染或是跟病人直接接觸而感染。

    感染後第二週才會產生症狀,包含了:
    ✔️枕部/耳後淋巴結腫大
    ✔️輕微發燒🤒️
    ✔️全身疲倦😩
    ✔️頭痛🤯
    ✔️鼻炎👃、結膜炎👀
    ✔️臉部頸部起紅疹*
    ✔️疹子往下擴散後會漸次消退,持續約3天,又稱「三日疹」
    ✔️部分感染的女性會出現關節疼痛、關節炎的情形

    *25~50%的感染者不會出現紅疹,只有類似感冒😷的症狀。
  • 台灣本土是疫區嗎?
    答:不是
    台灣分別於1958-1959年、1968年及1977年間發生三次大流行,之後德國麻疹在國內變成地方性傳染病;除了1992年時,發生一起10,945例報告病例之中型流行以外,不再出現全國性的德國麻疹大流行。
  • 日本這麼先進的國家局然是疫區?
    應該說日本是德國麻疹沒有根除的地區,因為疫苗接種率低,好幾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流行災情出現,例如除了今年(2018),2013年也有一次嚴重(破萬人感染)的疫情出現。

    今年截至10月17日一共累計了1289個確診病例,是去年總病例數的14倍,其中超過6成的病例集中於關東地區,尤其我們台灣人常去的東京都最多,其次為千葉縣、神奈川縣。

    日本人因為MMR疫苗接種後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局部紅/腫/痛),而造成疫苗施打率不高,推測這就是為何當地會時不時就來一波像韓流一般的流行,而今年是歷年來病例數最高的一波流行。
  • 孕婦罹患德國麻疹會怎麼樣?
    在妊娠前3個月感染德國麻疹,胎兒有高達90%的機率受到感染,很可能會流產

    胎兒可能因此而罹患「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後遺症包含了: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心臟病等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總之很可怕😱😱😱

    在台灣醫療這麼進步的地方也是有病例存在,大家可以看看這則新聞
  • 我是孕婦,我計畫要前往日本旅遊怎麼辦?
    根據疾管局建議:孕婦如需前往日本,出發前請先與醫師諮詢確認有無德國麻疹抗體及是否適合前往,特別是懷孕20週內的孕婦,過去未感染過德國麻疹或未接種過MMR疫苗者,應避免前往流行地區,並應於產後儘速接種MMR疫苗 (產後接種可以餵母乳)。

    歐醫師的建議是,如果您有抗體,不用怕就去吧!如果您沒有抗體、懷孕未滿20週,放棄旅程 (認真) or 改去別的地方吧!
  • 如何預防德國麻疹?
    1、當然是打疫苗
    台灣國內有12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大家可以掛號找醫師來評估接種MMR疫苗的必要性/可行性,事先作好自身防護。

    如果您是育齡婦女,檢驗後發現自己沒有「德國麻疹抗體」,可檢具德國麻疹抗體陰性報告,至各縣市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免費接種1劑MMR疫苗喔。( 其實這個在產檢一定會驗,但等到懷孕才想要打疫苗就來不及囉!!)

    2、避免前往流行地區、疫區

  • 疫苗怎麼打?
    其實在台灣有9成5的民眾要不得過、要不已經打過疫苗了,大家不用太緊張。

    小孩子需要打兩針,在台灣是用MMR三合一疫苗,滿一歲、滿五歲各打一次,感恩政府德~我們的孩子都可以公費施打。

    大人打一針MMR基本上就可以獲得95%的保護力了,打完針要等我們的身體“籌備” 2週產生抗體。

    女生打完疫苗千萬記得要避孕一個月❗️

    所以最近計畫前往日本🇯🇵的朋友們,有意願的人記得 提 前 兩 週 施打疫苗喔❗️
  • 誰不適合打疫苗?
    1、小於6個月大的嬰兒、孕婦
    2、對疫苗有過敏反應的人
    3、任何身體狀況不適合打活性減毒疫苗的人
    (包含重大免疫不全的疾病患者、長期使用口服/注射類固醇藥劑的患者、近期使用過免疫球蛋白治療的患者、其他醫生說不行的狀況)
  • 所以結論是:哺乳🤱媽媽可以打疫苗喔!

    *MMR疫苗 =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三者合一的疫苗,是一種活性減毒疫苗,怕會影響胎兒所以孕婦不能施打。
  • 照片說明:2018年4月麻疹疫情時疾管局衛教海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兒科女醫艾蜜莉
    兒科女醫艾蜜莉
    歐醫師是兒科專科醫師,在診間愛衛教,下診後愛學習也愛運動。 身為學習者所以體會到家長在育兒之路的不容易(大家都是初學者~),決定用較淺顯易懂的白話文衛教。 媒介有:FB, IG, Podcast (兒科知識+),希望能幫助家長們在育兒的路上少走彎路,也記得關照自己、跟寶貝一起健康成長 <3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