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本系列共三篇】以學生為主體的訪談,聽說交大百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百川計畫〉是交大去年開辦的特殊選才計畫。從去年招生、放榜、至今開學,這些學生的想法如何?本系列採訪,希望讓讀者更明白學生是如何看待他自己、這間學校、這個制度,以及教育與學習。
raw-image

我是凱哥


大學跟我原本所想的基本上一樣。

不過我原本沒有想讀大學。是在我高四那一年在建築事務所實習的時候,發現有經歷過專業建築教育的人他們的批判性很好、都有很獨特的眼光、以及紮實的建築基礎,因為他們所擁我希望我也有的個人特質,而開始很嚮往大學教育,想說是不是出來的人都這樣?

我那時的的想法大概是這樣規劃:

  1. 全心貫注在英文,出國念語言學校,再讀國外大學(之所以想到國外,是看到設計觀點養成的差異)
  2. 用特殊選才申請台灣的大學,中間出國交換或研究所出國讀

我倒是沒想過萬一不讀的話會在幹嘛。我覺得我一直都是目標很明確的人,我猜我會被錄取大概也是我的企圖心吧。不過我當時沒有申請拾穗,因為在前年我聽了他們學校的說明會上提到申請者就是要比賽得名啊這類的話,還有講出了我們清華那麼優秀,當然錄取的也要同等優秀這種話。我不知道他們想傳達的是不是這樣子,但這是我接收到的。於是我就記得直至我在申請大學時,就排除拾穗了。

我覺得大學算是一個擁有非常多知識讓你去探索的平台。我對大學的理想就是進來的人都是有一個目標來學習。所以我在入學前並不特別注意跨領域這個特色,但,實習過程中,發現跨領域這件事越來越重要。申請時,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客製化的學程,我的認知是一個跨領域的學習平台,不是關在一個系,而是可以選兩到三個。那我的話,我滿清楚自己想讀建築,我的必修雖然是建研所、人社、傳播開的課,不過我的問題是,這些課都是被歸類在通識,專業度不足。

交大建築的強項是參數設計,參數設計的基礎有程式設計,所以我也會想要在大二開始這個部分。以及土木方面也是我想要接續涉略的,因為有土木基礎的建築師在執行時的可行性較高。

這學期的專題,我還沒有要做「實體」構造物,我想要在大一時進行文獻、經典案例分析跟理論探究,例如設計心理學這個主題。

我是鍋子

我從小到大是「傳統體制」學生,正常國中高中,然後升大學。我本人也滿傳統的,現在也沒想過不讀大學會在幹嘛,所以,就想在大學內繼續發展我的興趣。我當時也有申請拾穗,不過沒去面試。因為百川已經上了,而且百川更自由。

不過在這裡我有點意外的是,學生跟教授沒有互動。像國高中的學生至少會為了考試而去問問題,雖然可能沒有意義;但是現在在大學好像知識自由了卻學生沒有因此更好奇跟自主。好像因為「太自由」而有人無法要求自己;反正畢業是看文憑不是看成績,所以現在及格就好。

其實大學的東西就是活的,比起高中的生硬,在這裡我是可以選擇的。那我目前選的專業核心是外文,因為我打算走外交相關行業,要考國考,所以需要很多先備知識,因此讀大學好像就更為必須。不過我覺得以外文來講,交大的外文好像比較偏「實用」?!像系上的課堂是很理論性的,甚至還偏生物!感覺跟我所期待有點落差。雖然我在入學前就知道了,但我不知道會影響我這麼大。

假設我是讀偏向文學的外文系,其實我可以免修很多大一的課。不過在交大沒辦法,因為這裡開設的課跟我已具備的知識是錯開的,所以我也無法先修大二的課。因此我有過懷疑百川對我的意義,畢竟它都開給我超修的資格了,但不巧我卻無法。還有像我想要從事外交相關行業。可是交大這裡不像政大,這裡沒有協助我考國考的資源。所以我目前的打算是大四去校外補習班,因為我還是想要在畢業前考到。然後大三想要出國交換,大二去實習。

大二去實習是為了確立我自己想要走的是不是外交。

其實除了外交,我也很想當主播。不過外交相關行業的CP值比較高,例如薪水這部分。可是其實我比較喜歡主播。我下學期可能會開始修傳播的課吧。

我其實是很傳統的學生,沒有做過什麼特別的事情,我猜我會被錄取是因為我對學習的目標持續追求。雖然目標不是一直同一個,不過都是跟語言相關的。

raw-image


我是黑妞

我是想現在讀大學的。因為我從小學到高中都是體育班,我一直以來的生活都在練田徑,我想要來讀大學的原因也是父母對我的期望,有機會換個方向是不錯的選擇。也聽別人說大學很有趣好玩,因此又對大學更加期待。總是告訴自己要勇於嘗試不同的領域,換個方向引導自己哪一個適合我。

我知道目前大學生活不適應是正常的。因為我在高中以前讀體育班的時候,我是以體育為生活重心,課業相對的比普通班少一些。但現在是相反,體育之外的其他領域占據我的生活大部分,而體育變成是「課餘的興趣」。

我的專業核心是選外文,因為我很喜歡跟外國人互動,在我自己之前去美國的經驗中,我覺得英文很好玩。而且我以後想要當空服人員也需要外語能力。我當初如果特殊選才沒上就會繼續準備學測,學測目標大概是輔大或淡江的外文系。

外文以外我可能會選設計,可能就先試試看修一門。我現在這學期修了 19 學分,我想說現在趕快把外文跟通識的必修修完,之後大三大四就有更多出國的機會,而目前對大學的期待仍然正在尋找摸索。

不過也不是說比較輕鬆,都不學習。應該是說我希望在大學可以學自己想學的,而且學得比較輕鬆,沒什麼壓力。

我入學後到現在除了不適應繁重的課業。我比較喜歡跟已經認識的人一起上課,有固定的同學。現在的話我主要是跟鍋子一起,不過我們也沒有都選一樣的課。


我是 JENSON

小時候看球賽時看到許多有趣的數據,讓我開始很好奇那些數據的意義,於是想要來研究,後來那個好奇心就從數字到了數學。

數學這個領域比較偏向學術,所以對我來說是需要連貫的,一旦沒有連貫後,我就會擔心自己是不是會遺忘所學。基本上數學這門學問是一體的,所以我沒有打算在高中結束後先 gap year 再看走向;我認為高中以前的東西都是為了大學做準備,大學才是真正的數學。

今年想說至少先把自己放置到一個大學環境,假設真的不喜歡的話再走吧。我原本是打算讀學測上大學,後來剛好知道百川就來試著申請。同時我也順利錄取清大的拾穗計畫,不過那時候因為我在國外的緣故,所以我採用視訊面試來完成我的申請流程。拾穗上了之後,我問了同時有錄取百川跟拾穗的人他們的想法。他們都說要選百川,於是我心裡就有個底。再加上我想,百川是第一屆,還有很多改變和挑戰的任務。

除了數學。我也有在玩音樂。但因為有認識音樂圈的人,知道其實音樂這條路並不好走,所以目前依然選擇走數學這條路。

百川的好處是我可以自由選修喜歡的課程。雖然現在每周都要考試,不過我總是把這些考試是為檢視自己學習成果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身為一位大學學生,課業方面的壓力並不小,因此我也會透過運動、練團來調整自己的生活界奏,當然,我依然相信適度的壓力一定會讓自己成長!

擇其所愛,克服百般困難,並持續向前邁進!

我是 CCCCC

我以後想創業。不過目前還沒想到希望深入研究的領域。

雖說我想創業,但沒有打算在大學主修商是因為在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讀商,跟實際運作比較難連結,收穫也就沒有那麼大。因此我希望能夠在大學讀資工跟財經,先熟悉這兩個領域的專業,研究所再去讀商學院,這樣才能將商達到最好的應用。

當初我就打算讀資工跟財經。為什麼呢?因為對自己來說,學工程會在創業中給我一個很實用的技能,也能夠靠自己就做出產品;而且假設未來創業失敗了,我還有工程的能力可以去就業。因為最近 fintech 是較為盛行的,我覺得將這個領域的知識納入我的大腦中是個非常不錯的投資。目前遇到的問題是因為我目前是大一,學的東西還不夠多,因此還無法把這兩個領域所學結合在一起。

不過我覺得讀大學除了可以學到專業知識,更棒的應該是能夠增加人脈。當時申請國內外的名校是因為這些學校的資源通常較多,因此在這些環境下創業能夠得到許多幫助。

在國內透過特殊選材申請了一些學校,也順利錄取了自己理想的學校,如:交大和清華等。我自己猜測會被錄取的主因應該是我對商機的敏感性。而我在這幾間學校之中選擇了交大的原因是因為:

  • 第一,百川能夠不分系讀完大學四年,不但和班上同學感情好,也能夠維持在不分系的狀態下選擇自己覺得有興趣的課程。
  • 第二,比起像台北一樣匆促的生活步調,我認為輕鬆的步調能夠讓我更理性的思考做抉擇。
  • 第三,交大校友在竹科創業圈中是非常最活耀的,擁有著許多創業的資源。
  • 第四,同學都是來自各領域的高手,能和一群頂尖的人才做朋友我感到非常值得。

當時在高中結束時我也有想過 gap year,不過我覺得如果沒有規劃好的話會浪費錢。我後來想說與其現在實行 gap year,也可以是我在大學畢業之後先去工作一兩年,再去讀研究所。

我覺得大學是要給學生專業知識。在大學,我期待自己學到想要學的,讓大學成為一個促進交流的環境,可以遇見志同道合的夥伴,課後課前一起討論一起做計劃等等。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我目前入學也不久,做出的結論或是論點可能無法代表目前的真實狀況,但是交大的確給了我們這些較特殊的學生一個機會。我認為學校已經為我們這些特殊的學生跨出一大步了,那現在其實就是看我們要怎麼發揮才不會讓校方失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上學好日子的沙龍
145會員
53內容數
由於自學生們不再是少年,,但還是個人(呼應了「先是個人,才是個自學生」?不過很多處境是由於「是個自學生,才是個人」),想想那就將上學好日子當作倉庫,將偶爾寫的劇評文章放到這裡收著,有朝一日有可能在窮途末路之時轉型成藝文工作室吧。備註:倉庫意不在回應「自學生長大後在幹嘛」這類問題,儘管也是事實所以無關回應或不回應,但。。
2021/12/19
拾穗與百川是清、交的特殊選才,他們分別被錄取了,也去讀了,後來辦休學。其中一人已經復學,另一人還沒(且正打算要)復學。究竟這兩人是想從大學與大學之外得到什麼呢?他們一個以前是高中自學生,一個以前是公立高中學生。
Thumbnail
2021/12/19
拾穗與百川是清、交的特殊選才,他們分別被錄取了,也去讀了,後來辦休學。其中一人已經復學,另一人還沒(且正打算要)復學。究竟這兩人是想從大學與大學之外得到什麼呢?他們一個以前是高中自學生,一個以前是公立高中學生。
Thumbnail
2021/12/19
拾穗與百川是清、交的特殊選才,他們分別被錄取了,也去讀了,後來辦休學。其中一人已經復學,另一人還沒(且正打算要)復學。究竟這兩人是想從大學與大學之外得到什麼呢?他們一個以前是高中自學生,一個以前是公立高中學生。
Thumbnail
2021/12/19
拾穗與百川是清、交的特殊選才,他們分別被錄取了,也去讀了,後來辦休學。其中一人已經復學,另一人還沒(且正打算要)復學。究竟這兩人是想從大學與大學之外得到什麼呢?他們一個以前是高中自學生,一個以前是公立高中學生。
Thumbnail
2021/12/19
「從特殊選才去研究所,會有問題嗎?」這個疑問在大學特殊選才的QA中出現過幾次(彷彿大家在決定念大學的時刻也決定要去念研究所了),儘管這個疑問不是這次【專訪】的主軸,但剛好有機會便抓了兩個「從特殊選才去研究所」的人來訪問,看看他們的人生有多少問題。
Thumbnail
2021/12/19
「從特殊選才去研究所,會有問題嗎?」這個疑問在大學特殊選才的QA中出現過幾次(彷彿大家在決定念大學的時刻也決定要去念研究所了),儘管這個疑問不是這次【專訪】的主軸,但剛好有機會便抓了兩個「從特殊選才去研究所」的人來訪問,看看他們的人生有多少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因為不管你走的是哪一條路,你的所學終將會為你所用。
Thumbnail
因為不管你走的是哪一條路,你的所學終將會為你所用。
Thumbnail
學校最近迎來一波剛考完的統測生,除了看待學生醉生夢死的樣子,各大科技大學也如火如荼的進來學校入班宣導,今年關於自己對未來的看法的不同,也會仔細的去聽各科大如何去推薦自己。
Thumbnail
學校最近迎來一波剛考完的統測生,除了看待學生醉生夢死的樣子,各大科技大學也如火如荼的進來學校入班宣導,今年關於自己對未來的看法的不同,也會仔細的去聽各科大如何去推薦自己。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身為電類博士、國內外都待過、在學界(博士後)、業界(台商外商)、創業都有經驗,回答這題應該是有參考價值的。 其實選校系就是選未來,所以這題是依看到各行各業的朋友與自身經驗得來,當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只是給個參考。以下分類給建議 已經對特定領域有強烈興趣的人、或是有人生目標的人 別想太多,想念甚麼就
Thumbnail
身為電類博士、國內外都待過、在學界(博士後)、業界(台商外商)、創業都有經驗,回答這題應該是有參考價值的。 其實選校系就是選未來,所以這題是依看到各行各業的朋友與自身經驗得來,當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只是給個參考。以下分類給建議 已經對特定領域有強烈興趣的人、或是有人生目標的人 別想太多,想念甚麼就
Thumbnail
大學,可以是一個學術殿堂、打造夢想的地方。但我們都知道大學的花費並不斐,對於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而言,經濟壓力必然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然而反過來看,既然大學的花費不斐,那該如何讀出回本甚至千萬價值呢?自身除了畢業後領一個畢業學位之外,我還有哪些與別人不同? 而以上這些都是當時自己大學開學時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大學,可以是一個學術殿堂、打造夢想的地方。但我們都知道大學的花費並不斐,對於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而言,經濟壓力必然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然而反過來看,既然大學的花費不斐,那該如何讀出回本甚至千萬價值呢?自身除了畢業後領一個畢業學位之外,我還有哪些與別人不同? 而以上這些都是當時自己大學開學時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你當下所做的選擇,沒有對與錯,只有你能寫出自己的故事。 升上大學之後,你曾想過未來想做什麼事情足以影響全世界嗎?以過來人的角度,希望剛上大學的你,能好好看身邊的同學、好友、師長,哪一個人是你未來想要效仿的對象呢?或是選擇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向外尋找與眾不同的興趣或職業發展?
Thumbnail
你當下所做的選擇,沒有對與錯,只有你能寫出自己的故事。 升上大學之後,你曾想過未來想做什麼事情足以影響全世界嗎?以過來人的角度,希望剛上大學的你,能好好看身邊的同學、好友、師長,哪一個人是你未來想要效仿的對象呢?或是選擇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向外尋找與眾不同的興趣或職業發展?
Thumbnail
學阿,既然學不死,那就往死裡學。
Thumbnail
學阿,既然學不死,那就往死裡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