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觀察日誌:關於志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學校最近迎來一波剛考完的統測生,除了看待學生醉生夢死的樣子,各大科技大學也如火如荼的進來學校入班宣導,今年關於自己對未來的看法的不同,也會仔細的去聽各科大如何去推薦自己。

大學來宣導時,當然會介紹自己的系的設備以及出路,如某某學長畢業後在哪裡工作,薪資多少等等,甚至在學校時期大四去實習時,便能夠領到多少多少薪水等等,我了解招生需要針對同學的痛點與甜蜜點去宣導,才能更有效果,學生最擔心的,莫過於畢業出路,就這幾年觀察,來招生的教授通常也以此來當做宣傳。

我認為同學了解的資訊,相較於大學端,其實相對不對等,在教育部提供的升學平台上,有的都是制式化的簡章及時程表,畢業出路及學長姐心得很少出現在官方的資料上,學生只能憑藉這些數字與篩選倍率,甚至只有系名,就要決定自己將來四年的學習專業在哪裡,我認為是相當不足的。

老師通常也常常犯了你成績不錯就選校不選系,先去國立的要緊的迷思,彷彿去了國立大學,便是對未來的保證班;學生也常常一起這麼認為,上去唸了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時有所聞,高中端的老師與學生,對每個大學當然也不清楚,只能從聽說或是剛好有學長姐的分享,才略知一二。

我本身在讀大學時,念的其實已經是國內美術系的第一志願,能考上第一志願,內心當然高興,但卻不是我最有興趣的組別,到了大學之後,經歷了蠻大的一場內心矛盾的過程,甚至整個大學生涯,我其實都沒有太過認真學習,重心都放在社團活動與打工身上,連自己從小到大最喜歡的畫畫,在大學時期卻是作品最少的。

一直到現在,我才後悔當時在大學的我實在不成熟,學校名字響叮噹,自己卻不學無術,該學的專長並沒有竭盡全力去學,所幸在後續的求職上,我順利的有了一個穩定的教職工作,所以對於大學時期沒有考慮到真正興趣而學習效果打折的經驗,我是深有所感的。

回到招生,我注意到大學端來招生時,其實很少提到興趣這塊,譬如你有什麼興趣的話其實相當適合我們系之類的,通常著重在你念我們系出社會後可以拿到多少錢,但卻忽略了其實最一開始的學習動機,通常會是興趣,而這也能帶領我們在這條路上走更久,大學卻不講,彷彿學生天生就具備探索能力,可以自己摸索出一條路來。

學生總問我,老師,你覺得大學要怎麼選?

我總回他,選自己有興趣的科系,好好學習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方老師的雜學社的沙龍
78會員
120內容數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2025/01/16
回顧2024年精彩生活:京都參拜、馬拉鬆、三鐵、一日北高360、重訓寫真、展覽欣賞、飛輪教學、梵唄助唱等多元體驗。展望2025年目標:健體比賽、取得NSCA-CPT證照、拓展飛輪教學、經營畫室。
Thumbnail
2025/01/16
回顧2024年精彩生活:京都參拜、馬拉鬆、三鐵、一日北高360、重訓寫真、展覽欣賞、飛輪教學、梵唄助唱等多元體驗。展望2025年目標:健體比賽、取得NSCA-CPT證照、拓展飛輪教學、經營畫室。
Thumbnail
2024/04/01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2024/04/01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2024/03/26
好消息!學校好姐妹考上研究所了!工作十年的老師兼家庭主婦要準備不容易,但她的開心口氣感染了我。從固定思維轉為成長思維後,朋友的進步讓我開心,世界充滿探索慾望!祝我們能都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Thumbnail
2024/03/26
好消息!學校好姐妹考上研究所了!工作十年的老師兼家庭主婦要準備不容易,但她的開心口氣感染了我。從固定思維轉為成長思維後,朋友的進步讓我開心,世界充滿探索慾望!祝我們能都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