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釀影癡限定|無視玻璃天花板的導演──凱薩琳.畢格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美國導演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作品包括《底特律》(Detroit)、《00:30 凌晨密令》(Zero Dark Thirty)與《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是個特殊又難以歸類的存在。首先,她是好萊塢為數不多、持續活躍的女導演之一,是史上第四位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女性,也是其中唯一/第一位成功獲獎者。此外,她的作品並不帶著所謂的「女人味」——從題材來看,傳統刻板印象中女性特別喜愛的主題如愛情、婚姻、家庭,很少在她的片裡出現,這已經令她與大多數女性導演不同;從影像處理來看,她對於暴力、血腥等等通常由男導演們霸佔的領域侵門踏戶,毫不退縮,但又自成一格 。

凱薩琳.畢格羅是好萊塢少數成就非凡的女性導演,而且處處突破傳統上對「女性」的刻板想像與設限。

從畢格羅第一部單獨執導的作品《惡夜之吻》(Near Dark),就看得出她與眾不同之處。本片劇本由畢格羅與艾瑞克.瑞德(Eric Red)合寫,描述美國南方男孩迦勒(Caleb)某晚見到女孩玫(Mae),兩人相處一晚似乎互有好感,但心動不已的迦勒,不明白女孩為何急著在日出前回家。就在他以「載她回家」為籌碼討吻之時,女孩竟咬了他一口,之後迦勒便開始害怕日光,焦急回家要找父親與妹妹,卻在此時被玫與夥伴們綁架走⋯⋯

若只知曉上述人物設定關係,可能會輕易將《惡夜之吻》定位為類似《暮光之城》的吸血鬼愛情片,但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本片揉合公路電影、西部片、恐怖片等元素,並改變了傳統吸血鬼電影的慣例,「吸血鬼」三字從未出現在片中,沒有大蒜與十字架 ,玫與同類們不是什麼古代貴族,並不光鮮亮麗、性感誘人,可以說就是一群夜間出動,殺人飲血,遇上陽光會喪命的流氓罷了。

raw-image

《惡夜之吻》的特殊美感與神祕氛圍,非常引人注目。一望無際的地平線,夜晚的藍色調與霓虹燈,白晝的橘黃色澤,打造這群法外之徒所處世界的獨特誘惑力。當兩方駁火時,子彈打穿牆壁,透進能奪取吸血鬼性命的陽光,這致命又美麗的景象,讓人在激烈槍戰中忍不住愣了一拍,震撼於微物之美,又感嘆生命之脆弱。這是現代的西部片,雖沒了牛仔,但荒野、暴力、掠奪的主題,以及人心的孤單寂寥,仍是一樣的。

《惡夜之吻》雖然是三十年前的作品,但其內涵與特色,後來重複出現在畢格羅的作品中。其中一個幾乎貫穿所有作品的主題,也是最常令她受人批評的,是暴力。這似乎是畢格羅最有興趣的題目。她執導的第一部短片《The Set-Up》,內容正是兩位男性在暗巷互相攻擊,並由兩位符號學家透過旁白討論、解構螢幕上的暴力行為。

曾經是畫家的凱薩琳.畢格羅,對美感很敏銳,這或許也讓她暴力動作戲的安排與場面調度特別出色。例如《惡夜之吻》的酒吧攻擊戲,《藍天使》(Blue Steel)的街頭槍戰,《驚爆點》(Point Break)兩位主角的徒步追逐戲碼,《21 世紀的前一天》(Strange Days)俐落又充滿活力的各種動作畫面、以及使用攝影機穩定器(Steadicam)與剪接手法製造宛如鏡頭在角色腦袋中的 VR(虛擬實境)體驗,或《00:30 凌晨密令》的夜襲賓拉登⋯⋯,但在電影裡呈現暴力,並不代表支持或原諒暴力,過去她在談電影《21 世紀的前一天》時曾說:「我不喜歡暴力,然而我對真相很有興趣。暴力是我們生活中的現實,是我們所處社會背景的一部分。」

畢格羅後期作品的內容,越來越走向真實世界,更講究可信度,也更帶著對暴力的批判與反思。尤其在《危機倒數》之後,她更注重地緣政治或其他社會現狀的寫實研究,幾乎接近紀錄式劇情片(Docudrama)。

raw-image

《危機倒數》的主角威爾.詹姆斯(Will James),在伊拉克帶領一隊拆彈部隊,處處危機四伏,有狙擊、有爆破,但這些暴力沒有任何「爽快」感,只讓人感到害怕、惶恐,唯一能把戰場當自己家那般自在的,只有「戰爭是他的毒品」的男主角,而他外表英雄般的男子氣概,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癮問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039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3/11
2017 年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臺灣電影《血觀音》,奪得當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等多個大獎,劇情刻劃人前溫文華貴、巧笑倩兮的棠府三代,在炒地皮案件中的明謀暗計,以及母女間的控制、衝突、矛盾與斷裂,探討「愛」與「無愛」的形形貌貌,尤其特寫了女性間的矛盾、衝突與錯綜複雜的心理運作。
Thumbnail
2025/03/11
2017 年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臺灣電影《血觀音》,奪得當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等多個大獎,劇情刻劃人前溫文華貴、巧笑倩兮的棠府三代,在炒地皮案件中的明謀暗計,以及母女間的控制、衝突、矛盾與斷裂,探討「愛」與「無愛」的形形貌貌,尤其特寫了女性間的矛盾、衝突與錯綜複雜的心理運作。
Thumbnail
2024/12/19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Thumbnail
2024/12/19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Thumbnail
2024/10/01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Thumbnail
2024/10/01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Kill Bill: Volume 1追殺比爾》是昆汀塔倫提諾自編自導的第4部電影,在2003年上映,由鄔瑪舒曼主演,是昆汀暴力美學的代表作。本片在BAFTA入圍5項大獎,也在金球獎提名最佳女主角。雖然並沒有受到奧斯卡的青睞而入圍任何一個獎項,但他是屬於人民的電影,在IMDb前250大高評分的電影
Thumbnail
《Kill Bill: Volume 1追殺比爾》是昆汀塔倫提諾自編自導的第4部電影,在2003年上映,由鄔瑪舒曼主演,是昆汀暴力美學的代表作。本片在BAFTA入圍5項大獎,也在金球獎提名最佳女主角。雖然並沒有受到奧斯卡的青睞而入圍任何一個獎項,但他是屬於人民的電影,在IMDb前250大高評分的電影
Thumbnail
  熟悉經典電影的觀眾都知道那部因為譯名讓很多人錯過的經典電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被當時的台灣片商冠上了上映年份而成了《刺激1995》。而同樣因為上映年份被給予令人啼笑皆非名稱的《1987大懸案》,則為我們今天的主題拉開了一面前景堪憂的序幕。
Thumbnail
  熟悉經典電影的觀眾都知道那部因為譯名讓很多人錯過的經典電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被當時的台灣片商冠上了上映年份而成了《刺激1995》。而同樣因為上映年份被給予令人啼笑皆非名稱的《1987大懸案》,則為我們今天的主題拉開了一面前景堪憂的序幕。
Thumbnail
近來,臉書上很多討論評論《巴比倫》是一部「電影的情書」,我們可能需要談論什麼是「情書」。但誠實說,情書跟花式咖啡拉花一樣,只要端上桌,賓主盡歡,哪有什麼規則? 《巴比倫》全片影史致敬不勝枚舉,然而對影史致敬的電影也是不勝枚舉。 在永和喜樂時代最一般的小廳,觀看《巴比倫》時,有幸同場隔壁座位觀眾是一位
Thumbnail
近來,臉書上很多討論評論《巴比倫》是一部「電影的情書」,我們可能需要談論什麼是「情書」。但誠實說,情書跟花式咖啡拉花一樣,只要端上桌,賓主盡歡,哪有什麼規則? 《巴比倫》全片影史致敬不勝枚舉,然而對影史致敬的電影也是不勝枚舉。 在永和喜樂時代最一般的小廳,觀看《巴比倫》時,有幸同場隔壁座位觀眾是一位
Thumbnail
(本文涉及劇情,建議觀影後再讀)   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執導的電影《巴比倫》描述1920年代好萊塢電影剛開始崛起的時期,當時的默片電影沒有聲音,僅靠演員的表情與肢體動作搭配字幕畫面來講述情節;且被視為大眾低俗娛樂,地位遠不如百老匯舞台劇。
Thumbnail
(本文涉及劇情,建議觀影後再讀)   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執導的電影《巴比倫》描述1920年代好萊塢電影剛開始崛起的時期,當時的默片電影沒有聲音,僅靠演員的表情與肢體動作搭配字幕畫面來講述情節;且被視為大眾低俗娛樂,地位遠不如百老匯舞台劇。
Thumbnail
亞洲電影如何探索電影與自然的神祕聯繫,「在與自然關係中,想像的演化」,或能為歐美電影敘事模式,得到某種啟發、對話、共鳴。
Thumbnail
亞洲電影如何探索電影與自然的神祕聯繫,「在與自然關係中,想像的演化」,或能為歐美電影敘事模式,得到某種啟發、對話、共鳴。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位在好萊塢眾多動作片男導演(詹姆士卡麥隆、約翰麥提南、雷尼哈林、史蒂芬桑莫斯...等)中,獨樹一格的女導演: 凱薩琳·畢格羅。  凱薩琳·畢格羅2010年因《危機倒數》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我認識她的第一部作品,是1991年的《驚爆點》(又名:終極豪情)。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位在好萊塢眾多動作片男導演(詹姆士卡麥隆、約翰麥提南、雷尼哈林、史蒂芬桑莫斯...等)中,獨樹一格的女導演: 凱薩琳·畢格羅。  凱薩琳·畢格羅2010年因《危機倒數》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我認識她的第一部作品,是1991年的《驚爆點》(又名:終極豪情)。
Thumbnail
【雙峰:與火同行】是1992年的片,但跟整片弔詭的程度一樣的是,裡頭人物的對話都呈現一種1960、甚至更之前的人物表演---像念台詞一樣的疏離感。 我猜這是大衛林區的特殊安排,他的片總是圍繞著一股冷靜中帶有隱隱欲爆的神經質、和一切如霧的未知和詭譎。 我覺得最神經質的一點是,除了女主角、和幾個比較相
Thumbnail
【雙峰:與火同行】是1992年的片,但跟整片弔詭的程度一樣的是,裡頭人物的對話都呈現一種1960、甚至更之前的人物表演---像念台詞一樣的疏離感。 我猜這是大衛林區的特殊安排,他的片總是圍繞著一股冷靜中帶有隱隱欲爆的神經質、和一切如霧的未知和詭譎。 我覺得最神經質的一點是,除了女主角、和幾個比較相
Thumbnail
凱薩琳.畢格羅近四十年的導演生涯,一直都無畏地堅持她的獨特視角,遊走於傳統類型電影及藝術電影之間,盡可能平衡需求,又不失去自我,不被自身性別與外在障礙所限制。她曾說過:「如果女人拍電影會遭遇某些困難,我選擇忽略,理由有兩個:我不能改變我的性別,我拒絕停止拍電影。」
Thumbnail
凱薩琳.畢格羅近四十年的導演生涯,一直都無畏地堅持她的獨特視角,遊走於傳統類型電影及藝術電影之間,盡可能平衡需求,又不失去自我,不被自身性別與外在障礙所限制。她曾說過:「如果女人拍電影會遭遇某些困難,我選擇忽略,理由有兩個:我不能改變我的性別,我拒絕停止拍電影。」
Thumbnail
    在90年代至21世紀初,女性英雄電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並未持續太久女性英雄電影便在票房上踢到了大鐵板,接連幾部作品上評價與票房上雙雙落馬後,也使得女性英雄電影進入了沉寂的階段。然而平凡生活裡的女性英雄仍持續成長茁壯。
Thumbnail
    在90年代至21世紀初,女性英雄電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並未持續太久女性英雄電影便在票房上踢到了大鐵板,接連幾部作品上評價與票房上雙雙落馬後,也使得女性英雄電影進入了沉寂的階段。然而平凡生活裡的女性英雄仍持續成長茁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