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草間∞彌生》最新紀錄片裡紀錄了90歲藝術家的什麼?

2018/11/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圓點女王 草間彌生
11月9日上映一部由美國女性導演HEATHER LENZ所執導的日本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的紀錄片〈KUSAMA INFINITY〉。雖然看過不少草間彌生自傳、書籍、報導與紀錄影片,這部紀錄片𥚃,收錄很多草間彌生在美國紐約時期(約1957-1973年間十分珍貴的影片),還訪談了很多當時與草間有關的畫廊相關人士及曾共事過的老戰友。
草間彌生出生於1929年3月22日長野縣松本市,家中排行第四的老么,成長的背景是在日本阿爾卑斯山下栽種花朵與蔬菜種苗並販售的育苗採種場,可說是長野縣最大的企業。父親草間嘉門是入贅而來,外貌瀟灑卻風流成性,因此身為家中千金大小姐的母親草間茂總心生不滿,要兒時的草間彌生去跟蹤父親,若是跟丟了便將不滿的情緒宣洩在彌生身上,此外,也相當反對草間繪畫,常在她繪畫進行中的搶奪作品並予以毀棄,對她的精神上造成很大的衝擊。而她在童年生活時,就開始產生了神經性視聽障礙,會在採種場看見花與動物說話的幻覺和聲音,當時也僅能以繪畫來排解這些情緒,而她從小喜歡畫圓點,甚至覺得看到圓點就讓她感動。
漸漸地草間對於封閉、保守的家庭與社會環境感到窒息,更加從繪畫中追求心靈安定的出口,希望能出國追尋更高的藝術境界。一心想離開家裡、甚至日本的草間彌生,曾寫信並附上兩幅油畫作品給當時知名的美國女性藝術家喬治亞 · 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 1887-1986),希望在未來的藝術之路得到她寶貴的建議,不僅獲得回覆,沒想到當時的這封信也在紀錄片中真實呈現。
草間彌生決定到美國,她出國前將自己2000多幅作品在河邊燒掉,展現出要用藝術在世界闖蕩的決心,1957年11月18日草間將100萬日圓藏在和服中帶去美國打拼,看著海面波浪網路的無限延伸,便畫下了《太平洋》(1958),「太平洋」代表著阿爾卑斯山下松本市人們想要翻山看到海洋的渴望,也延伸到她曾創下蘇富比高達710萬美金拍賣紀錄的〈無限の網 No.2〉作品。而在當時對女人與外國人歧視的藝廊生態中,竟得到了嚴苛著稱的藝評家也是雕塑家的Donald Judd(1928-1994)的好評,該系列亦延伸出許多不同顏色版本的〈無限の網〉。
另外,反映出她執迷於創作恐懼事物「陽具」的軟雕塑,又是另一個系列的獨特作品,這起於她的強迫性精神官能症,將心理問題轉變為藝術的展現,卻沒想到男性藝術家克拉斯 · 歐登伯格(Claes Oldenburg)在之後也出現軟雕塑系列並搏得國際好評,不只如此,對她的打擊還包括《千舟連篇》發表後安迪 · 沃荷發表的普普藝術;《無限鏡室》發表後七個月,撒馬拉斯發表類似的鏡室空間。
《無限的鏡子》
而「鏡室」空間反射出的無限影像,代表的正是火箭升空的太空時代,人們對未來的無限想像。之後草間在1966年在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場外自行發表《自戀庭園》作品,將展出的1500個鏡面球以一個2塊美金的方式在會場販售,隱含著人們可購買自戀回去的意涵,這種前衛的藝術行為卻遭到主辦方的制止。1967到1974年,開始了「草間人體彩繪乍現」活動,在當時MoMA的庭園舉辦,發布新聞稿是:「死人展出已死的藝術,活著的藝術家則死掉」,用以諷刺現代美術館的封閉與保守作風。
不過「草間乍現」的活動在各處遭到警方的制止,也極具爭議,但草間主要想要藉此表現出反戰的精神,歷經過廣島、長崎因戰爭而目睹世人受到傷害的她,希望以「愛與和平」喚醒大眾,甚至主持第一場的同志婚禮。不過後因社會氣氛的保守與創作空間的壓縮,1973年草間彌生身心俱疲地回到了日本並接受治療,並逢父喪,於是1977年住進精神療養院,就此在日本待下,從曾經備受爭議的負評藝術家身份從頭開始,以拼貼藝術的方式創作,並慢慢、慢慢地透過展覽慢慢地讓日本社會重新認識、接納她。
草間彌生紀錄片_ 11.09 全台上映
1989年她在美國CICA展出草間回顧展,1993年則是在藝評家建畠晢的規劃下以代表日本藝術家之姿的受邀身份,重返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有趣的是,建畠晢現今是草間彌生美術館的館長,也是多摩美術大學的校長。漸漸地,草間與踐踏自己且曾被議論批判的家鄉松本重修舊好,並獲得了肯定,如今作品在〈松本市美術館〉裡最受歡迎。草間彌生也持續創作,2009年開始創作「我永遠的靈魂」(わが永遠の魂)系列,目前該系列作品已超過500件,作品的收藏與展覽更遍及全球各大美術館,更在2013年起更創下500萬觀覽人次的觀展紀錄,不只全球知名的藝術家,當初被認為女生學畫沒有前途的草間彌生,如今更是最熱銷的藝術家女王。
更多精彩的故事與戲劇性的情節,不要錯過透過紀錄片去更加認識藝術家與一個創造前衛藝術家的時代。
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
#無限 #愛與和平 #圓點 #南瓜
◎圖片提供:佳映娛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長期觀察日本設計,2006年起出版個人全創作書籍《設計東京》系列,現為作家、書籍與視覺設計師,亦為設計講堂規劃講師。2013年起參與廣播節目「遇見設計」錄製迄今。文字、設計作品見於兩岸三地。現為東喜設計負責人,東喜鋪主理人,自許為連結好玩事物的主理人。 www.tomicwu.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