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要怎麼跟韓國朋友解釋東奧正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選舉過後,其他國家怎麼看?歐美很多媒體認為臺灣人民親中,而從韓半島新聞平台的這篇貼文可以看到,有些韓國媒體也有一樣的結論。而韓國網民也有很多蠻難聽的留言。

臺灣人究竟怎麼想?要怎麼用韓文跟韓國人解釋這些投票結果背後複雜的脈絡?老實說我自己覺得用中文來討論都很難了,更何況是韓文。

剛好有一位朋友看到JTBC某篇手法粗糙的報導後,忍不住到官網留言。我覺得這份留言,挺適合拿來做為「如果你不知道要怎麼跟韓國朋友解釋東奧正名這件事」,的對答版本。央請他的同意之後,略作修改,把韓、中版並列如下,供有此需求的朋友參考。

韓文版為居韓九年的自由譯者Lu Chen提供,她表示原文的用處是抗議電視台報導,並不是深入討論什麼敗選原因,較為簡略,請大家見諒。我有稍做修改,改為針對韓國媒體而非單一電視台。中文則是我匆促之下翻的,若有辭不達意處,也請各位指教。

요즘 올림픽 출전명 변경안의 대만 국민투표와 관련된 한국 방송을 시청하면서 “대만인 한심하다/쫄렸네/자존심 없냐”그리고 더 한 댓글을 많이 보았습니다. 댓글보다 더 안타까운 것은 대부분 한국 미디어가 취재도 관점도 없는 게으른 보도에다가 중국 정부 대변인 같은 경직하고 상투적인 뉴스편집입니다.

這幾天,關於韓國媒體報導臺灣東奧正名的公投,不少韓國人在網路上寫下「對臺灣人感到心寒、臺灣人被嚇壞了吧、沒自尊心嗎?」這樣的留言。但比留言更遺憾的是,大部分韓國媒體在報導時,沒有自己的觀點,懶得做功課,甚至做出像中國官方發言人台詞一樣的老套報導。

우선, 출전명 변경안은 독립사실여부/독립지지여부와 상관없는 일입니다. 대만은 민주 국가의 요소를 다 갖추어 있고, 선거나 국민투표의 결과가 어떻게 되든 우리는 우리 원하는 지도자를 뽑고 국민이 관심있는 이슈에 대해 국민투표로 의견 전달합니다. 중국 압박으로 인해 오랜 시간 동안 국가사실 있어도 올림픽 등 국제 대회에 “차이니스 타이베이”로 나가야 되기 때문에 민간단체가 2020 도쿄 올림픽출전명 변경안 발의했습니다.

首先,東奧正名跟臺灣是否獨立or是否支持臺獨,沒有關係。臺灣具有民主國家的各項要素,無論選舉或國民投票的結果如何,我們都能繼續選出我們希望的領導人,就國民關心的問題通過公投傳達意見。因為中國的壓力,臺灣長久以來,僅能以「中華台北」的身份出賽,所以民間團體才提議要在2020年東京奧運時,改變出賽的代表名稱。

부결 주된 이유은 가결된다면 “2020 도쿄 올립픽은 대만 참가를 불허” IOC 입장으로 체육계 반대는 거셉니다. 출전명 변경안은 독립결심여부보다는 “대만으로 올림픽 출전 못 한다”와 “차이니스 타이베이로 올림픽 출전할 수 있다”의 어려운 선택이에도 불구하고 보도에서 “’대만 독립’은 실패로 정해져 있다” 결론 내린 것은 상당히 부적절하다고 봅니다.

公投的結果會是否決,是因為體育界的人認為,如果表決通過,臺灣的選手將不能出賽。於是臺灣人民面對了「用臺灣的名字,選手無法出賽」以及「用中華台北的名字,選手可以出賽」這兩個困難又掙扎的選擇。但大部份的韓國報導,不顧此點,徑自下了「臺獨失敗」的結論,是相當不恰當的。

집권 민진당 이번 지방 선거 패배 원인도 여러가지인데 차이잉원 정부의 반중 경향은 원인 중 하나 뿐입니다. 공무원 군인 교사단체는 차이 정부의 연금 정책에 많은 불만도 원인, 사전/해외투표 없이 선거 당일 호적지에서만 투표할 수 있는 고질병 같은 선거제도도 문제입니다. 이 걸로 세대차이와 지역감정도 심하는 대만에서 중장년층 투표에 유리하는 반면에, 청년층은 설날 대이동 듯이 고향으로 가야 하기 때문에 불리합니다. 2016년 쯔위 사태 같은 유발점 없으면 투표율 높이기 쉽지 않습니다.

執政黨民進黨在此次地方選舉失敗的原因很多,蔡英文政府的反中傾向僅是原因之一。還有公務員、軍教團體對年金改革的不滿;沒有海外/事前投票,只能在當天回到戶籍地投票的制度…都是影響因素。而臺灣的世代差異以及地域情結,對中年老層投票有利,青壯年卻得像過年大移動般地返鄉投票,都是不利因素。如果沒有像2016年子瑜事件一樣的激發點,投票率很難提高。

롯데마트 중국시장에서 완전 철수한지는 얼마 안됐습니다. 한국도 사드보복 당해봤는데 대만은 수 십년 간 사드보복보다 훨씬 더 한 일들을 겪어왔습니다. 맞아요, 쫄릴 때는 종종 있었죠. 그래도 대만은 독립한 민주국가로 살 수 있는 길을 찾고 있습니다

韓國也因為薩德而遭到中國的報復,距離樂天超市完全撤離中國市場,也才是幾個月前的事。而臺灣經歷了比薩德報復以來,還要長的幾十年。

是的,我們有時也會害怕。但是我們相信,臺灣走在獨立的民主國家的道路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on的沙龍
770會員
57內容數
<p>如果你的夢想,是來韓國工作、生活、念書。此專案,就會是你這個夢想的live版生放送!</p>
Fi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01
韓國這幾天的新聞頭條都是武漢肺炎,昨天的大新聞之一,就是把在武漢的韓國人給撤回來。這些人回來之後自然要隔離,我身為一個看房控,最好奇的是,這些要被隔離的人,住的是怎樣的房子?
Thumbnail
2020/02/01
韓國這幾天的新聞頭條都是武漢肺炎,昨天的大新聞之一,就是把在武漢的韓國人給撤回來。這些人回來之後自然要隔離,我身為一個看房控,最好奇的是,這些要被隔離的人,住的是怎樣的房子?
Thumbnail
2019/12/06
他是一位模特兒,也是一位網紅,同時也是一位網路服飾賣家。你如果有追蹤他的IG,會發現他的頁面,有滿滿的旅遊美景、名牌產品的派對、高級飯店的打卡。很多人羨慕他的生活,但也有不了解他的人,在網路上做惡意的揣測。他怎麼變成網紅的呢?又在走紅之後,面對哪些網路亂象甚至霸凌呢?
Thumbnail
2019/12/06
他是一位模特兒,也是一位網紅,同時也是一位網路服飾賣家。你如果有追蹤他的IG,會發現他的頁面,有滿滿的旅遊美景、名牌產品的派對、高級飯店的打卡。很多人羨慕他的生活,但也有不了解他的人,在網路上做惡意的揣測。他怎麼變成網紅的呢?又在走紅之後,面對哪些網路亂象甚至霸凌呢?
Thumbnail
2019/11/22
之前講《寄生上流》的影片有提到說,傳統韓國有人錢人愛住的是獨棟的房子。而且你去看韓劇裡面,很多什麼集團會長的兒子,有錢人家的小孩,他們家都是大門超大,有自己庭園那種。像是韓劇《繼承者們》裡面的金嘆,他的家就是直接在平倉洞拍的。
Thumbnail
2019/11/22
之前講《寄生上流》的影片有提到說,傳統韓國有人錢人愛住的是獨棟的房子。而且你去看韓劇裡面,很多什麼集團會長的兒子,有錢人家的小孩,他們家都是大門超大,有自己庭園那種。像是韓劇《繼承者們》裡面的金嘆,他的家就是直接在平倉洞拍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如果選舉可以這樣簡單,沒有任何訊息流通或造勢宣傳,只要將每個候選人和政黨,幹過哪些事、說過那些話,像體檢報告一五一十曝光。 只要有幾場政見說明會,只要說,你要做甚麼要怎麼做,接測謊機,也開放大家給問題。 如果選舉可以這樣簡單,我想就沒有牛鬼蛇神躲在後台搖指揮棒,就能真正秤出每個候選人和政黨各有多少
Thumbnail
如果選舉可以這樣簡單,沒有任何訊息流通或造勢宣傳,只要將每個候選人和政黨,幹過哪些事、說過那些話,像體檢報告一五一十曝光。 只要有幾場政見說明會,只要說,你要做甚麼要怎麼做,接測謊機,也開放大家給問題。 如果選舉可以這樣簡單,我想就沒有牛鬼蛇神躲在後台搖指揮棒,就能真正秤出每個候選人和政黨各有多少
Thumbnail
一直在說,|臺灣| 的威脅在內不在外。 不幸言中。 |2022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或 |111年九合一選舉|) 落幕,|中選會|(即|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 於11月26日宣佈結果,|國民黨| 可說大獲全勝。6都之中,|國民黨| 拿下4席 (包括 |臺北市| 和 |新北市| 市長
Thumbnail
一直在說,|臺灣| 的威脅在內不在外。 不幸言中。 |2022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或 |111年九合一選舉|) 落幕,|中選會|(即|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 於11月26日宣佈結果,|國民黨| 可說大獲全勝。6都之中,|國民黨| 拿下4席 (包括 |臺北市| 和 |新北市| 市長
Thumbnail
昨天是 2022 台灣的地方性九合一大選,不只是在台灣生活的人,許多在外的遊子都很關心這次的選舉,所以很多歐洲的朋友們也都是早早起床看不同資訊的現場實況轉播,不斷地互傳訊息,關心選情進展。 而麥先生成立的非官方非營利民間組織 "Taiwan Corner" 昨天也同時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辦了一場 "Ta
Thumbnail
昨天是 2022 台灣的地方性九合一大選,不只是在台灣生活的人,許多在外的遊子都很關心這次的選舉,所以很多歐洲的朋友們也都是早早起床看不同資訊的現場實況轉播,不斷地互傳訊息,關心選情進展。 而麥先生成立的非官方非營利民間組織 "Taiwan Corner" 昨天也同時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辦了一場 "Ta
Thumbnail
我原本就對法理建國路線的自決公投資格很好奇。因為依其論述,台灣將有很大一部份的人,包括很多剛有投票權的年輕人其實沒資格實行其所謂的自決公投。但在這篇文章之前,一切僅止於推論。這篇文章終於證實了我原本對法理建國路線的理解。
Thumbnail
我原本就對法理建國路線的自決公投資格很好奇。因為依其論述,台灣將有很大一部份的人,包括很多剛有投票權的年輕人其實沒資格實行其所謂的自決公投。但在這篇文章之前,一切僅止於推論。這篇文章終於證實了我原本對法理建國路線的理解。
Thumbnail
再過兩天就要選舉了,我想大家都很關注這件事,不論你有沒有投票權,都能感受到那山雨欲來的氣氛,這是民主國家特有的景象,也只有在民主國家,手上握有選票的你才能體會到那股緊張不安的社會氛圍。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行為,蓋章,投票。就這樣。但它所造成的後果,卻是一整個國家甚至一整個世代都要共同承擔
Thumbnail
再過兩天就要選舉了,我想大家都很關注這件事,不論你有沒有投票權,都能感受到那山雨欲來的氣氛,這是民主國家特有的景象,也只有在民主國家,手上握有選票的你才能體會到那股緊張不安的社會氛圍。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行為,蓋章,投票。就這樣。但它所造成的後果,卻是一整個國家甚至一整個世代都要共同承擔
Thumbnail
選舉過後,其他國家怎麼看?歐美很多媒體認為臺灣人民親中,而有些韓國媒體也有一樣的結論。臺灣人究竟怎麼想?要怎麼用韓文跟韓國人解釋這些投票結果背後複雜的脈絡?剛好有一位朋友寫了一段文字,我覺得挺適合拿來做為「如果你不知道要怎麼跟韓國朋友解釋東奧正名這件事」,的對答版本。
Thumbnail
選舉過後,其他國家怎麼看?歐美很多媒體認為臺灣人民親中,而有些韓國媒體也有一樣的結論。臺灣人究竟怎麼想?要怎麼用韓文跟韓國人解釋這些投票結果背後複雜的脈絡?剛好有一位朋友寫了一段文字,我覺得挺適合拿來做為「如果你不知道要怎麼跟韓國朋友解釋東奧正名這件事」,的對答版本。
Thumbnail
11/24是臺灣四年一度的大選,這次的選舉不僅是作為對民進黨的期中考,也是檢視選民的一片明鏡,讓人意外地,出現了許多跌破人眼鏡的結果,甚至出現了很多原先為預期的膠著選況。
Thumbnail
11/24是臺灣四年一度的大選,這次的選舉不僅是作為對民進黨的期中考,也是檢視選民的一片明鏡,讓人意外地,出現了許多跌破人眼鏡的結果,甚至出現了很多原先為預期的膠著選況。
Thumbnail
「你是否同意,以『台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 2020 年東京奧運?」  本篇文章會先拆解公投主文,再描述正反方論點以及公投結果的可能影響,最後做出結論 ...
Thumbnail
「你是否同意,以『台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 2020 年東京奧運?」  本篇文章會先拆解公投主文,再描述正反方論點以及公投結果的可能影響,最後做出結論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