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臺北數位藝術節 專家導覽側記/導覽者:林豪鏘
一進入臺北數位藝術節展間,就能看到一臺超巨大的機械手臂——KUCA機器人,他將於展覽期間,以一條線從一而終、一秒都不停歇,默默地繪製火星景觀。如果說KUCA機器人是藝術家(在我看來他就是藝術家沒錯),真是一個令人心疼的創作者。雖然大家都驚嘆他的細心與繪圖功力,但機器人不同於人類,雖令人類羨慕,但只要電力持續運轉,他將不眠不休孤獨地畫下去,最後完成作品《 The Big Picture》。
KUCA機器人與《 The Big Picture》
參加此次由林豪鏘老師為2018第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所進行「超機體」展覽的專家導覽,最有趣的是能跟導覽參與者體驗許多互動式的作品。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一個平台,讓觀展者思考機器人於未來跟人類共存時會面臨的實際問題。
機器人的電車習題
導覽中,身為觀展者的我們,在完全沒有概念之下進入作品《電車習題》的展覽空間,自由地分佈於左右兩邊電車鐵軌虛擬空間裡。
當觀覽者按下按鍵,機器人便會透過藝術家設定的YOLO演算法來辨識人臉,比較鐵軌左右兩邊的人數,最後作出「撞人少的那邊」的選擇,螢幕上則會顯示機器人所作的判決書。此作品運用我們熟悉的電車問題,透過簡單直觀的方式,呈現被人類設定的演算法在進行判斷時會產生的機器人議題,讓觀展者著眼於生死問題,並進行反思。
機器人與人類如何共存?
展覽中,有三件作品:《SUNSPRING》(創作者:奧斯卡.夏普)、《SAYONARA》(創作者:深田晃司)與《如何向機器人解釋繪畫》(創作者:陳依純),分別呈現出機器人與人類在未來社會共存的狀態,也同時讓人思考在未來的世界中,人類與機器人共同生活的可能性。
《SUNSPRING》|奧斯卡.夏普
由人工智慧機器人「班傑明」寫出劇本、人類依照劇本進行演出的錄像作品《 SUNSPRING》,讓人思考未來人類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
VIDEO
《SAYONARA》| 深田晃司
由機器人出演的作品《SAYONARA》裡的機器人演員,由於尚未能擬真人類走路的步伐及機動性,在電影中被設定為坐輪椅的管家角色,呈現出機器人在未來與人類一同工作的實際可能,也顯示目前機器人研發的瓶頸。
VIDEO
《如何向機器人解釋繪畫》|陳依純
藝術家原本想請機器人畫出機器人所作的夢,但機器人沒有手臂,因此改為由藝術家和機器人討論何為「藝術」與「繪畫」,再藉由藝術家之手創作出機器人夢中的景象。人機對話的過程被影像紀錄,激盪出無限想像空間的思考。
致被科技圈養的你
參加導覽的當天,剛好是2018選舉與公投的隔天。當走過作品《21 :致被科技圈養的你》時,觀展者皆被21組觸控螢幕裡所播放的選後資訊吸引。每個觸控螢幕背後都有一個機械結構,當觀展者觸碰螢幕,機械結構便會透過感應將螢幕推近觀展者,呈現人類操縱科技的同時,也受科技的操縱與箝制。
螢幕上呈現的網路社交平台,帳號皆是此次藝術團隊特別開立的,故於展覽期間,觀展者的使用紀錄將會成為此作品帳號的網路足跡,回應演算法影響現代人使用網路媒體識讀之深。
人類、機器人與道德
如果懶惰地將AI電影中的AI機器人分類,大致上可分成兩種:「對人類好的機器人」與「反撲人類的壞機器人」。但有趣的是,機器人是由人類所創造的,問題的源頭還是人類本身。我們仍需要思考,該如何在創造機器人的時候,同時考慮人類與機器人的道德倫理(沒錯,不能只有人類的道德倫理)。
藝術家陸揚的作品《震顫麻痺計畫》與《經顱磁驅魔》,非常大膽地遊走在創作的道德界線上,討論科技會如何影響人類的道德議題。作品以帕金森氏症的治療方式出發,讓病患於治療的同時拿著樂器,透過蒐集病患抖動頻率,將人體病變與電子音樂律動做為結合,視覺化呈現科技與道德兩者的交互作用,以及控制與被控制之間的流動。
陸揚的作品看似很hardcore,卻成功營造出足以讓人反思的科技道德困境,真實反映出人類若濫用科技將會面臨的失控局面。
雖然目前尚未處於機器人大量出現於人類社會的時代,但現今人們花費大量時間在網路與科技相關產品上,科技之於人類的生活影響,在未來機器人的時代勢必更遠更深。 不妨透過假日走訪臺北數位藝術節,搶先體驗機器人將帶給人類的衝擊吧!
臺北數位藝術節參展資訊
時間:2018 / 11 / 22 ~ 12 / 01 地點:松菸文創園區5號倉庫、北向製菸工廠(免費入場)
即日在方格子發表臺北數位藝術節的相關文章,就有機會參加抽獎哦! 詳情請見:點我
詳細活動資訊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