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動物園》單身,死會,重要嗎?

《單身動物園》單身,死會,重要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論是西洋情人節、七夕情人節亦或是白色情人節,各式各樣的情人節我們都可以看到各種慶祝方式,而許多業者也承著這樣的風氣讓情人節增添了不少商業氣息。

現今許多人對於情侶大方曬恩愛或是在社群網站上面設定為穩定交往中時,都會故意吐槽、虧虧對方,甚至有些人會用魯蛇來形容自己的單身處境。但現在這個社會,單身者、晚婚者、不婚者已經漸漸成為趨勢,對於單身、死會,真的這麼重要嗎?亦或是關係之間只剩下這兩種選擇嗎?

《單身動物園》原電影名為 The Lobster,電影劇情中敘述著在沒有戀愛就犯法的國度中,一群單身男女被關進豪華飯店裡,他們必須在 45 天內找到一個異性伴侶,而失敗者將變成一種一開始自己所選擇的動物流放於大森林。劇中的每個腳色都使出渾身解數只為了讓自己解脫單身,而男主角眼見期限將至,只好試著改變自己讓自己去和一個冷血的女子搭配,但最後依舊失敗,後來他只好逃到森林,在森林裡的大家都必須單身,但他卻在這裡遇到了他的真愛。

曾有人開玩笑說,「我沒聽過《單身動物園》,只聽過《單身啪啪啪》和《動物方城市》」,相較於後兩部片,《單身動物園》的敘事方式較為平舖直述,也較沒有話題性,但這三部片卻都有著寓意深遠的含意。《單身啪啪啪》探討單身者的境遇、《動物方城市》解析社會和人性,而《單身動物園》卻看似神奇地結合了兩者,反諷著這個社會的既定印象以及對單身者的歧視。

《單身動物園》中,在大飯店中配對的戀人必須都是異性的,提供給居住者的配備也都是整數號碼沒有半號的選擇,對於性慾的解決只能靠別人,在這個地方就是要告訴單身者,單身是不被接受的,而每個人都必須去找一個和自己相對應的異性配對;而相反的,單身的森林世界則是什麼都得自己來,自己跳舞、求生,更不容許和異性調情。劇中有人為了配對而假裝自己也會流鼻血、為了配對把自己變的冷酷、為了配對可以傷害自己甚至最後主角也選擇了讓自己失明,迎合的除了對方外,其實也是為了迎合這個社會的制度。

什麼是真愛?難道是為了變成跟對方一樣?還是必須為了對方而不停地改變自己?亦或是只希望這個社會可以不要投以自己怪異的眼光。

在這個自詡多元的社會環境,我們卻仍不停的追求所謂的「正常」生活,何謂「正常」?當我們希望這個社會的答案不只有黑與白時,我們的行為是不是也不該僅僅侷限於為了選擇而選擇呢?


責任編輯:林忠毅 核稿編輯:黃琬婷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每個國家都各自有優、缺點,然而,有的國家是汲汲營營的學習他國優點,但在反面,有些國家卻是高高在上耽溺於自己的花朵,這樣的世界情勢,造就美國這種強勢國家穩佔世界第一,雖然如此,其他國家也正一步步地向上爬。而台灣呢?
在現在這高速發展的時代下,環境儼然成為犧牲品,海平面不斷的上升、北極熊的家逐漸消失,而在各國內,卻是高聳入天的煙囪,排放著無色無味的CO2。除此之外,又有人認為這只是不肖廠商所製造出來的一場騙局,而真相又是什麼?
民主的意義為何?革命又是怎麼為人類帶來更好的生活,又或是更糟的生活?葡萄牙人閉口不提的革命、獨裁的歷史,到底在他們心中創造出多深的創傷。然而這些世代的產物無疑就是階級的隔閡,然而要怎麼消彌又是一大難題。
「永遠只寫真相,一如外科手術,雖會痛,但會痊癒。」媒體上, 那些記者陳述的事情,真的是事實嗎?還是其中參雜著記者本身的想法。而在現在還存在著戰爭的世界,需多戰地記者默默的承受風險,只為了將最完整、真實的報導呈現給社會大眾,而這些人值得我們獻上最高的敬意。
這部紀錄片沒有旁白、沒有字幕,全然透過拍攝下的畫面,及人物自白忠實反映烏克蘭及俄羅斯兩國人民的立場。 在兩個曾像兄弟般的國家,經過了什麼?關係變得殘破不堪,而雙方的 人民對於國家敵人的人民又是抱著怎樣的心態呢?
面對著愛情和子女監護權的矛盾,若是沒有了「蕾絲邊」標籤,這整件事情或許就不會如此複雜。在現在這個社會下,若是愛可以單純些,當我們不再去束縛任何思維,或許每一段愛情,都可以是那麼的自然而然,不再被貼上標籤。
每個國家都各自有優、缺點,然而,有的國家是汲汲營營的學習他國優點,但在反面,有些國家卻是高高在上耽溺於自己的花朵,這樣的世界情勢,造就美國這種強勢國家穩佔世界第一,雖然如此,其他國家也正一步步地向上爬。而台灣呢?
在現在這高速發展的時代下,環境儼然成為犧牲品,海平面不斷的上升、北極熊的家逐漸消失,而在各國內,卻是高聳入天的煙囪,排放著無色無味的CO2。除此之外,又有人認為這只是不肖廠商所製造出來的一場騙局,而真相又是什麼?
民主的意義為何?革命又是怎麼為人類帶來更好的生活,又或是更糟的生活?葡萄牙人閉口不提的革命、獨裁的歷史,到底在他們心中創造出多深的創傷。然而這些世代的產物無疑就是階級的隔閡,然而要怎麼消彌又是一大難題。
「永遠只寫真相,一如外科手術,雖會痛,但會痊癒。」媒體上, 那些記者陳述的事情,真的是事實嗎?還是其中參雜著記者本身的想法。而在現在還存在著戰爭的世界,需多戰地記者默默的承受風險,只為了將最完整、真實的報導呈現給社會大眾,而這些人值得我們獻上最高的敬意。
這部紀錄片沒有旁白、沒有字幕,全然透過拍攝下的畫面,及人物自白忠實反映烏克蘭及俄羅斯兩國人民的立場。 在兩個曾像兄弟般的國家,經過了什麼?關係變得殘破不堪,而雙方的 人民對於國家敵人的人民又是抱著怎樣的心態呢?
面對著愛情和子女監護權的矛盾,若是沒有了「蕾絲邊」標籤,這整件事情或許就不會如此複雜。在現在這個社會下,若是愛可以單純些,當我們不再去束縛任何思維,或許每一段愛情,都可以是那麼的自然而然,不再被貼上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