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未曾好好的去經驗或快或慢的生活節奏,而不是僅僅被某種壓力的節奏從後追趕,彷彿是沒有靈魂的人生存著?
現代社會其中一個問題是:資訊過快,消化不良!
這種一種「即時」的類同步感,一個朋友才剛剛發了動態,你的手機便跑出提醒,問你要不要查看與按讚。有時候,資訊甚至是「提前」發生,就像國家的地震警示,在我們感到地震前已經在響。記得有一次,我跑到桌子下,等了十秒房子才開始搖動。事後,我卻擔心起人類將遺忘本能,成為訊息反應的機器。
在心理諮商裡,我也看到人們在「關係」中也漸漸失去自己的節奏,成為了反應的機械,只跟著無形的節奏,汲汲營營的把許多東西塞到胃裡,引起胃食道逆流。
有看過希臘導演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執導的《單身動物園》(The Lobster)的讀者,會知道這齣電影用十分另類(反烏托邦式)的手法去處理單身與關係的議題:如果想在城市生活,就需要有一個伴侶;單身者會被強制送往城外,得在45天內於「配對飯店(集中營)」裡找到另一名單身者,結成伴侶,否則就要永遠變成一頭動物。
即使男主角大衛是因為喪偶才在中年變成單身(鰥夫),也不例外,他只剩下45天,否則就要變成哥哥(一條狗)那樣。
可以說,現代社會對關係的節奏要求也是類似的:沒有時間予以哀悼的快板,甚至是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