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2018年紙本筆記簿的轉變,其中一個應該是在Traveler's Notebook(TN)以外,使用Moleskine:一本共240頁的硬皮版本。
在三月的台灣之旅,認識了一位建築師,他有兩本Moleskine,看過他的作品並對照TN,覺得在香港的日子是可以用Moleskine試試看,而在外地仍會繼續用TN。
為我來說,Moleskine比TN有4個優點:
- 闊度比較寬些,這小小的分別其實在畫畫方面,尤其跨頁的圖已經有很大差別了。不過,因為也無意開始「廣角鏡」畫法,所以其實在TN,跨頁還是不太問題。
- Moleskine用線裝,TN用釘裝,線裝在畫跨頁也比較容易。
- 硬皮也是想用的原因,站著畫畫有硬皮墊著,不用畫板輔助。
- 240頁可以用很久,想回顧(或參考一些重要內容)也可回顧很多事情。雖然TN有paper folder把3至4本收納一起,在家回味沒問題,但在外面就厚重。
其實2013年在澳洲工作假期時曾試過用Moleskine,也是硬皮但是方格版本,可是用了約30頁就放棄了。
因為後來開始多畫了,所以也覺得再用它也沒問題。本年三月上旬買Moleskine,直到現在(12月28日),扣除兩個半月不在香港而用TN外,大概半年吧,用了近一半(差不多120頁),對還是傾向多用電子產品的自己,使用量算如此,現時也沒有打算放棄不用。
不過,這筆記本也不是沒缺點:包括不像TN可以裝筆夾(須用原廠的筆),最後還是買了一個可以變成筆筒的筆袋,攜帶出外還是方便;第二是紙質較薄,本來用的筆容易刮底透底,其實Moleskine有較厚紙質的版本,但總頁數就大減至100—130頁左右,並非我選用的原因,後來改其他筆,並改了畫風,所以薄紙質對我而言都不是很大問題。
我的筆記本內除了有在香港的畫、有與同好聚會的畫,還有一些想法:不論是長篇大論、腦海中想法轉變為圖像、視覺上的思考與分析,畫風改變、用途也好像有些變了。
2019年將至,我的打算反而不是畫得更精細,而是「勇敢」畫得更醜,說得更準確就是不要太拘謹。很多人以為我一畫就好像不用塗改似的,事實上有時都會猶豫,想構圖準備好。在紙上自在的做記錄、分析、思考得出的啟發,也是視覺效果以外的得著。若能自在一點、接納排版偶有不完美的時候,同時給自己真正練習的機會,而非太著緊而令手緊限制了活動,就自然慢慢手心相應,想快就快,想細緻就細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