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來在變,而且變化愈來愈快,愈來愈不確定。看著未知的未來,充斥著無力、失望與不知如何走下去。這是因為我們試圖等候外來的安穩和希望,卻不知兩者早在我們身邊。
沒有標準答案、沒有捷徑、沒有失敗
我們總在提問哪一種模式是最沒風險的生活方式,傾向參考別人的經驗,待確定絲毫沒有失敗就會照抄一次。可是不只你,還有其他人都在看,結果變成太多人競爭,成功機會大大減低。還是要「失敗」。
我們的教育模式總在貫輸失敗的意識,低過90分叫成績不好,低過50分叫不合格,為了降低失敗機會,就得進行多次「模擬」考試。可惜生活中卻不能事先模擬,模擬追不上處境轉變。
失敗,只是「尚未成功」的狀態,又或成功不會在短時間出現,可能是多年後。可惜失敗觀念早已融入我們的心中:要一次過達到目標才算成功,再考多次也算失敗(即使我們口不是這麼說,但心裡是這麼想)。至少你的人生中,求職也不可能一封求職信就成功,你也要投多封和面試多次,從中學習和檢討才有機會。
如果能夠把這種觀念至少淡化一下,接納自己需要時間。我想內心的擔憂、懼怕就會減少。
另一個荼毒我們的觀念,是所謂標準答案、快捷速效的模式。我們試著未開始行動前,找出這樣的「答案」,甚至我們以為真的有這個答案。當我們想找工作時,就想著哪個地方比較易找工作、老闆們想要什麼樣的員工,然後我們似乎很幸運地,在求網誌找到「答案」,於是大家都去了那個地方,結果因為求職人數急增造成競爭力上升,工作變得難找。
要知道世界並非一成不變,不是因為我的所謂成功經驗,就能容易複製到任何人身上。那個地方、工種怎樣,那是今天和過去的事,不代表將來一樣,沒有人也知未來如何。求職如是,網上說那行業要求這那而你沒有,但你卻找到有老闆要你這般的人。要有機會,你只能試,不要篤信和爭論什麼。這世界沒有所謂理論。
無常挫敗來自情緒,學習和嘗試才是常態不是失敗
我們為了減低失敗的機會,結果過度依賴情報和思考,以為這一定是對的,而且一成不變。當然能不想而多行動,並時刻【專注】觀察其中就最好。但若真的要想,就要多問自己:這是完全真確嗎?在哪些情況對?未來也會不變嗎?那些資訊也適用於我嗎?我所分析的,也合乎事實嗎?還是我想像出來的恐懼。我就是我,不是其他人,也會夾雜情緒。外來資訊只是一個可能性,沒有人知道未來如何走,我接下來會遇上什麼狀況。如果跟著情緒走,你只會愈來愈不安;試圖控制自己只會令你更瘋;察覺一下自己情緒從何而來,是否只是看似合理的幻想。察覺當然不會令你不用面對負面情緒,只是那些不安會在短時間內消逝,甚至從中找到一些頭緒。
你在月台,看到情緒像列車頻密到站,你可以上車,但也可以不上車,讓列車離開。
有負面情緒、遇上不如意事並非完全壞事,它們或可能蘊含一些有用的訊號或契機,不一定完全沒有好事。就如有次我家的貓本來已看醫生,但一次毫無胃口和精神想立即覆診,可是診所預約已滿,我們只能找其他診所求助,結果發現本來的診斷不一定正確,要安排重新抽血化驗。若之前診斷順利,我的貓會真的痊癒,還是更差呢?雖然早上我們忙著找其他診所也很擔心牠的狀況,但也感恩還是有其他人幫自己,也因此避免更嚴重的問題。
當我們覺得無常、不如意時,有部分是客觀事實的一小部分,有部分是我們的詮釋或意見:有部分是我們對事情的認知未足夠,日常生活的經驗不夠廣泛。這時候,人的反應傾向負面思考,繼而死守在舒適圈,以容易且不用學習、便利的事情為優先,但你可以做的事只會愈來愈少。
只有學習、抱持好奇心、不本能去判斷對錯好壞,你以為「死定了」的情況就會大大減少。因為好奇、願意學習,所以你會多行動、少胡思亂想,行動令你投入觀察自己和環境,並與外界互動。你的觀察所得也會慢慢改變你死守舒適圈的傾向。你不再想太多現時和未來狀況是好是壞掀動你的情緒,你最多只是想如果你愈遲開始,情況就真的愈差,要面對的事情難度會愈高。你不會判斷,你只會專注行動、試煉。說不定你要找到前人未建立的方法或出路,也不用跟人競爭。
小結
所謂希望、安穩早在自己身邊,是基於人有情緒的特性。一念之間,你會發現平安在內心中,希望由自己施予,不是靜待環境變化。Elephant in the room反映人們可以連最明顯事物都察覺不到(實驗證明:人們在打籃球時可以完全無視哥斯拉的存在)。以上是基於我對情緒的察覺和心理學書的參考,坦言我未能完全做到內心的平安,但會練習,學習不上情緒的列車,在無常的人生中寫我的故事。
若你預備好改變自己,可以先從冥想、運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