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 2018)

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 20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
1960到70年代,美國對外傾力投入越戰之際,國內的族群衝突也逐漸升溫,《黑色黨徒》即是基於這樣的時代背景,去述說科羅拉多州的兩名警察,奉命調查三K黨在地方支部的祕密活動。做為電影的主軸,這個過程佔了超過百分之九十八的篇幅,但在片尾,電影放進了2017年8月、在維吉尼亞州夏洛特鎮所發生、白人至上主義集會中發生暴動造成傷亡的新聞與採訪片段,其中包括當今美國總統川普出面呼籲民眾保持理性的談話,因此,我們可以說,這部電影是要「藉古諷今」,並藉此戳破川普的假面、對他的施政表達不以為然。


2、
另外,電影還放進了《亂世佳人》與《國家的誕生》兩部電影的片段,這樣的做法拉長了時間軸、擴大了電影的格局,讓我們覺察到:無論以美國史或電影史的角色來看,黑人受歧視的痕跡其實無所不在,並且延續至今,已有一段漫長的歷史,而身為一個黑人導演,Spike Lee自然是有為黑人發聲的那種使命感存在,也因此,在電影的開頭,年輕的黑人領袖Kwame Ture對台下學生那番演說,也代表了Spike Lee的立場與觀點:對抗種族主義、反對任何形式的壓迫、所有的權力歸於全體人民(All power to all the people)。

只是,如此明確的立場與觀點,除了Kwame Ture,在電影中還加以延伸,具體表現在其他角色的言行上(無論以正面或反面來表述),都使得電影的說教意味顯得頗濃;並且,電影前半鋪陳兩名警察如何與三K黨人接觸、取得信任、進而實際參與聚會的過程,其節奏顯得有些拖沓。所幸,片中出色的配樂、特別是代表黑人的靈魂樂,以及各個角色、尤其是兩位主角Ron(John David Washington飾演)與Phillip(Adam Driver)之間的互動所展現的幽默感,都讓電影增添了幾許可看性。

3、
電影對於兩位主角Ron和Philip的設定也值得討論。其中,Ron身為一位黑人青年,當然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在美國社會處於相對弱勢的位置,當他站在台下聽著Kwame Ture的演說,心中其實也頗為震顫,但在這場無可避免的平權之戰中,他選擇了走在體制內,去當個維持治安的警察,於是和堅持走體制外抗爭的Patrice有了理念上的衝突。而據此我們也可以觀察到:人們對於警察這個角色的貶抑與不信任。

至於身為猶太人的Phillip,他十分明瞭,即便猶太人已在美國社會佔有一席之地,例如坐擁好萊塢已然為影視霸主,但自己仍不免被貼上性格卑劣的標籤、背負著害死耶穌基督的罵名。

電影讓Ron和Phillip聯手去抗衡要以進行種族清洗為職志的三K黨徒,他們一個出聲、一個出人,各自巧妙地隱藏了自己,而這樣的角色設定,高明地諷刺了:自詡為最優良人種的這群白人,竟如此輕易地被兩個他們最瞧不起的人所矇騙。

4、
電影最令人動容的地方是,在後半黑人老者Jerome Turner的演說。對比於電影前半Kwame Ture的慷慨激昂,Jerome Turner用溫柔且堅定的口氣,娓娓訴說著1916年他的朋友Jesse Washington被誣指謀殺他的白人女僱主、最後被拖到公共廣場的柴火堆上焚燒而亡的往事,或坐或站的大學生們無不聞之落淚。

而在另一頭,David Duke,三K黨的大法師(Grand Wizard)正在為他的黨徒們進行洗禮,並和這些黨徒及其家人共賞《國家的誕生》、共進午宴、說著荒謬的歧視言語。電影的張力與精采便營造在此處採用交插剪接的形式,將黑與白的對峙層層堆疊到最高處。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三K黨徒的午宴上,Ron被指派去維護David Duke的人身安全,他甚至有些挑釁地請求Phillip為他和David Duke和一名黨徒用拍立得拍下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Ron站在中間,成為了名符其實的BlacKkKlansman,看似跨越了那條界限、甚至顯得反客為主。

5、
但,那張照片,以及標記著黨徒身分的名片,終究淪為一場徒勞,Ron和Phillip的任務得不到官方的支持而被迫停擺。

在片尾象徵性極高的那場戲中,Ron和Patrice聽見急促的敲門聲,隨即拿起槍枝對向外頭,穿越長廊與窗戶,直視遠方,一群罩著白袍、只露出雙眼的人正圍著燃燒中的十字架、朝拜著 。於是我們知道,戰爭仍在進行中......

6、
在這部電影裡,Spike Lee透過Ron(以及Phillip)的視角,持續地以Who am I這個問題去檢視著黑人們(以及猶太人)的生存處境,雖然不免帶著憤恨,甚至有些過激(電影最後一個畫面,一面倒掛的、黑白的美國國旗,是對國家體制的沉重控訴),但正如Prince的“Mary Don't You Weep"那樣唱著,終有一天,所有人都能回到家中、獲得歸屬感,不再抱怨、不再哭泣。(01.26)



avatar-img
Daniel_Tsai的沙龍
7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aniel_Ts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為了一個評審團特別獎 高二時,第一次在戲院看 #徵婚啟事,說起來當時看的動機,並不是我看過原著(16、7歲的高二男生會有人看過這本小說?),而是它讓劉若英在金馬獎上得到一個憑空生出來的評審團特別
   「爸爸,高雄也有海嗎?」 「當然啊,還有一條愛河,很美呢!」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黃尚禾飾演的來自台灣的老師,在島上找尋自我,並對達悟文化進行認同的過程,劇情上它不脫以漢人觀點來詮釋原民故事的窠臼,
(一)前言 這部電影,共利用三個主要角色,展現三種不同的生命態度!。首先,白以德相貌平凡、看似與世無爭,但在其內心卻埋藏著極強烈的慾望;湯君紅熱情奔放、一心想伸張正義,但卻因為這樣的執念而困住自己;藍
#是枝裕和 的電影,常利用人的「死亡」為開始,例如 #幻之光、#橫山家之味、#海街日記,以及 #下一站天國。 人死後一定能進入天國?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最幸福的回憶帶進天國,你將如何選擇? 條件是,除此?
(1) 《一一》,從片頭到片尾,從形式到內容,處處充滿了對照與呼應,綿密交織,互為reflection。 過去和現在,今天和明天,生與死,日本和台灣,自己和他人,前面和背後,現實與夢境,都是對照與呼
近幾年,陸陸續續有一些以黑道生態為主軸的國片在電影院上映,如:《艋舺》(2010)、《角頭》(2015)、《黑白》(2016)等。正因這些電影中不乏暴力與打殺情節,唯恐引起觀眾盲目的跟風仿效,編
1、為了一個評審團特別獎 高二時,第一次在戲院看 #徵婚啟事,說起來當時看的動機,並不是我看過原著(16、7歲的高二男生會有人看過這本小說?),而是它讓劉若英在金馬獎上得到一個憑空生出來的評審團特別
   「爸爸,高雄也有海嗎?」 「當然啊,還有一條愛河,很美呢!」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黃尚禾飾演的來自台灣的老師,在島上找尋自我,並對達悟文化進行認同的過程,劇情上它不脫以漢人觀點來詮釋原民故事的窠臼,
(一)前言 這部電影,共利用三個主要角色,展現三種不同的生命態度!。首先,白以德相貌平凡、看似與世無爭,但在其內心卻埋藏著極強烈的慾望;湯君紅熱情奔放、一心想伸張正義,但卻因為這樣的執念而困住自己;藍
#是枝裕和 的電影,常利用人的「死亡」為開始,例如 #幻之光、#橫山家之味、#海街日記,以及 #下一站天國。 人死後一定能進入天國?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最幸福的回憶帶進天國,你將如何選擇? 條件是,除此?
(1) 《一一》,從片頭到片尾,從形式到內容,處處充滿了對照與呼應,綿密交織,互為reflection。 過去和現在,今天和明天,生與死,日本和台灣,自己和他人,前面和背後,現實與夢境,都是對照與呼
近幾年,陸陸續續有一些以黑道生態為主軸的國片在電影院上映,如:《艋舺》(2010)、《角頭》(2015)、《黑白》(2016)等。正因這些電影中不乏暴力與打殺情節,唯恐引起觀眾盲目的跟風仿效,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