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意象」作為電影的解讀策略 — — 看《蒙上你的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蒙上你的眼》(Bird box)作為Netfllix上最熱門的電影之一,上映首週的觀看人數號稱突破4500萬人次(然該片的數據並非公開,因此也遭到外界質疑)。從《蒙上你的眼》中獲取靈感的「蒙眼挑戰」(#BirdBoxChallenge),更在世界各地持續發酵,足以證明電影的高人氣。導演Susanne Bier在接受訪談時也提到,相對於傳統的劇院模式,本片正是藉由串流平台為媒介,才能使更多的人看見這部作品。在跳脫大銀幕的觀影模式外,也從而讓不同的觀眾去嘗試不同的電影類型,提升其觀看意願。

母親是如何成為母親的?

導演在接受訪談時表示,這部電影是講述「母親歷程」以及「家庭的組織過程」。電影中,女主角馬洛里並非那種和藹、永遠都充滿愛的典型母親;相反的,她相當冷靜,甚至是無情。她拒絕為孩子取名,僅是以「男孩」、「女孩」的性別來區分之。拒絕取名,即意謂著拒絕和孩子本身產生聯繫,比起作為一位母親,他更像是教導孩子如何生存的教練。

片中一開始馬洛里到醫院檢查時,他對未出生的孩子不抱任何期待。從而見得,他還沒有準備成為一位母親。而當奧林匹亞將自己的孩子託付給馬洛里時,他才一肩扛起母職,守護著孩子們的安全。當馬洛里為了安全而拒絕讓孩子對世界懷有希望時,湯姆說,你必須接受失去他們的可能性,並無條件的愛著他們。這是作為一位母親所必須承受的風險。

其後,在與孩子的河流旅程裡,馬洛里承擔著「失去孩子」的危險,為他們尋找一個更值得期盼的未來。其中「蒙著眼的母親形象」,意味著「母親」並非是天生、本能的,而是一種後天、再造的,也就是在迷惘與彷徨中學習如何成為一位母親。

怪物所為何物?

從內容上來說,電影中未知的怪物,透過他者對其的「觀看」,進而掠奪對方的心智,最終導致自殺的結果。這種進行「感官掠奪」的類型片,也近似2018年的《噤界》。於《噤界》中創造出的怪物,是對聽覺極為敏銳的,它會對發出聲響的生物進行屠殺,因此主角一家被迫過著「噤聲」的生活。而在《蒙上你的眼》中則是強調對「視覺」的謀殺,兩者間存在著相似的關係。

片中那見不得、也未現身的怪物,直指每個人內心最深的恐懼。一般論者將那個導致人自殺的生物,作為「克蘇魯神話」(Cthulhu)的一環。而克蘇魯本身也會迷幻看到他的人類,藉此控制對方的意識。在此跳脫「克斯魯神話」,並嘗試將怪物作出心理學式的解釋。怪物攻擊的人們,都是看似正常的人類,然他們內在的不安卻是埋藏在潛意識底下。因此,怪物是召喚出了這些人的負面情感,並以此作為他們的弱點進而利用之。像是道格拉斯之妻就是因為看到死去母親的幻象,最終自焚。而馬洛里在樹林裡奔跑時,屢屢聽見姊姊和湯姆的叫喚聲,意圖使他脫去眼罩。然而,電影中有一類人卻不會受到怪物的影響而自殺,那就是「精神病的患者們」。這正是因為他們的潛意識並未受到壓抑,因此他們直面自己心中的陰影,因此能夠與之共存。

Bird box:鳥與鳥籠

電影名為「Bird box」,其中將「鳥」的意象貫穿全片。從一開始馬洛里到醫院做檢查時,他身穿的藍色上衣和大衣,正同於他飼養寵物鳥身上的青藍色。馬洛里本身,就是一隻自我囚困的鳥。在末日發生以前,他幾乎是與外界斷聯繫,唯一接觸外界的管道就是透過他的姊姊。馬洛里倔強的待在自己所搭建的籠子裡,直到末日事件的發生,才擾動了他的安全圈。此外當各地的自殺事件頻頻發生後,人們便紛紛把自己鎖在不透光的空間裡,於此,每個人都成了鳥盒裡的小鳥,失去了可貴的自由。


就「鳥」本身的意象而言,它同時也代表著「自由與希望」。

在比利時詩人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Polydore Marie Bernard Maeterlinck)的象徵主義戲劇《青鳥》中,劇中青鳥是作為「希望」的象徵。而電影中,馬洛里飼養的小鳥同樣是青藍色的。片中湯姆為孩子們講述了他童年裡的回憶,像是與一群孩子在水裡玩耍、爬上高樹等,但故事說到一半時卻被馬洛里打斷。而後,湯姆向馬洛里講述完整個故事,他說他在樹頂上看到了五隻鳥,接著小鳥便一一飛走了。「五隻鳥」代表著一個家族的組成,正呼應著馬洛里、湯姆和孩子們共組的家庭。「小鳥飛走」的意象則是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結語:脫去眼罩之後

導演曾說,他是有意讓電影收束在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局中,而非徒留蒼白的失落。然在原版的小說裡,馬洛里逃到的「盲人學校」,實則暗藏一段人們為求自保決定自傷眼睛的黑暗歷史,這是導演未添加進去的殘酷片段。結局看似毫無缺憾的來到理想的社群裡、鳥盒中的小鳥終能回歸自然。然在脫下眼罩之後,這些人們的未來猶未可知,呼應著門外那洶湧的危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彥瑄的沙龍
85會員
22內容數
黃彥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5
事實上,就如同其他關係的經營,女性情誼也從來不是完美的。或許也充滿著忌妒、羨慕和更多複雜而微妙的情感交織,但也承載著對彼此的真誠。兩人共有的經驗總像是串起珍珠的線,將每一顆珍珠串連起來,形成一段難以取代的情感聯繫。
Thumbnail
2024/12/15
事實上,就如同其他關係的經營,女性情誼也從來不是完美的。或許也充滿著忌妒、羨慕和更多複雜而微妙的情感交織,但也承載著對彼此的真誠。兩人共有的經驗總像是串起珍珠的線,將每一顆珍珠串連起來,形成一段難以取代的情感聯繫。
Thumbnail
2024/06/28
「紅色房間」意指在暗網中開設直播,以折磨少女的肉體來獲得打賞,用鮮活的生命作為暗網流動市場中的價值資本。然而,這部片特別之處在於,導演拒絕迎合犯罪事件窺看者的獵奇心理,拒絕以視覺展現房間裡發生的一切,即使「看不到」兇手的犯行、受害者的慘況,但絕對足以達成對觀影者的合理加害。
Thumbnail
2024/06/28
「紅色房間」意指在暗網中開設直播,以折磨少女的肉體來獲得打賞,用鮮活的生命作為暗網流動市場中的價值資本。然而,這部片特別之處在於,導演拒絕迎合犯罪事件窺看者的獵奇心理,拒絕以視覺展現房間裡發生的一切,即使「看不到」兇手的犯行、受害者的慘況,但絕對足以達成對觀影者的合理加害。
Thumbnail
2024/06/01
劉慈欣說,他所講述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比方那張名為「黯淡藍點」的照片,那是「旅行者一號」在走過六十億公里後回頭拍攝的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裡,地球就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而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不過是一顆沙粒般渺小。然而,正正是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會越想接近無垠宇宙的盡頭。
Thumbnail
2024/06/01
劉慈欣說,他所講述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比方那張名為「黯淡藍點」的照片,那是「旅行者一號」在走過六十億公里後回頭拍攝的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裡,地球就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而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不過是一顆沙粒般渺小。然而,正正是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會越想接近無垠宇宙的盡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以下想法皆為個人想法,歡迎討論~不是認真的電影剖析!純分享~ 本文是以「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日語: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作為出發點思考和聯想,雖然很多人說這是反戰電影,但Ruby想從「自我成長、探索」的角度出發,也有契合到電影主題曲-米津玄師「地球儀」裡的歌詞。 到處都有宮崎駿的作
Thumbnail
以下想法皆為個人想法,歡迎討論~不是認真的電影剖析!純分享~ 本文是以「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日語: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作為出發點思考和聯想,雖然很多人說這是反戰電影,但Ruby想從「自我成長、探索」的角度出發,也有契合到電影主題曲-米津玄師「地球儀」裡的歌詞。 到處都有宮崎駿的作
Thumbnail
走進戲院前,我先向同行的家人打了預防針:「聽說不太好懂喔!看的時候就不要太糾結於『為什麼』了。」觀影後我想這樣的預備是對的,時常對電影情節有疑惑的家人也說好看,想必是我們都沉浸在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創造出來的動畫世界,感受角色的情緒與情感,而不只是用大腦理解本來就不一定有邏輯的事物。
Thumbnail
走進戲院前,我先向同行的家人打了預防針:「聽說不太好懂喔!看的時候就不要太糾結於『為什麼』了。」觀影後我想這樣的預備是對的,時常對電影情節有疑惑的家人也說好看,想必是我們都沉浸在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創造出來的動畫世界,感受角色的情緒與情感,而不只是用大腦理解本來就不一定有邏輯的事物。
Thumbnail
真的感謝老天讓我在影展搶了這部電影票,起初是一直想去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對裡頭根本還沒看過卻知道其中一位男主角叫Birdy,該電影也致敬了許多經典片,《鳥人》也是其中一部。而《鳥人》的導演艾倫帕克在今天過世,種種原因也讓這次金馬影展決定選了這部吧!
Thumbnail
真的感謝老天讓我在影展搶了這部電影票,起初是一直想去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對裡頭根本還沒看過卻知道其中一位男主角叫Birdy,該電影也致敬了許多經典片,《鳥人》也是其中一部。而《鳥人》的導演艾倫帕克在今天過世,種種原因也讓這次金馬影展決定選了這部吧!
Thumbnail
《聽見天堂》展現了人性難能可貴的善良與純粹,訴說一場孩子們造夢的故事,不煽情就足夠動人,彷彿也能聽見孩童視角下大人們忽視已久的細微聲響,同時帶入了70年代義大利社會運動興起的歷史,盲孩子也加入這場翻轉舊有體制的抗爭,他們好似故事中「不會飛」的小王子們,終於跳出了受限制的窗,化身成歐鳥,飛向校長曾認定
Thumbnail
《聽見天堂》展現了人性難能可貴的善良與純粹,訴說一場孩子們造夢的故事,不煽情就足夠動人,彷彿也能聽見孩童視角下大人們忽視已久的細微聲響,同時帶入了70年代義大利社會運動興起的歷史,盲孩子也加入這場翻轉舊有體制的抗爭,他們好似故事中「不會飛」的小王子們,終於跳出了受限制的窗,化身成歐鳥,飛向校長曾認定
Thumbnail
電影中有好多感人的母愛故事,有些母親在困境裡,心中只有孩子,戮力奮鬥就是想要保護孩子。記得哪些電影中的感人媽媽嗎?看完這些關於母親的電影,回家給媽媽好大擁抱,也感謝媽媽以青春灌溉我們的生命。
Thumbnail
電影中有好多感人的母愛故事,有些母親在困境裡,心中只有孩子,戮力奮鬥就是想要保護孩子。記得哪些電影中的感人媽媽嗎?看完這些關於母親的電影,回家給媽媽好大擁抱,也感謝媽媽以青春灌溉我們的生命。
Thumbnail
. 評價: 不知何時開始,從書上還是哪裡常常看見《飛越杜鵑窩》,我對自己說,一定要找時間來會會是何方神聖?啊,原來是神作來著啊! 第2部囊括五項奧斯卡至尊獎項的電影(至今共3部)。其他兩部是《一夜風流》、《沉默的羔羊》。 推薦指數:⭐️⭐️⭐️⭐️⭐️5.0/5.0 推爆💯
Thumbnail
. 評價: 不知何時開始,從書上還是哪裡常常看見《飛越杜鵑窩》,我對自己說,一定要找時間來會會是何方神聖?啊,原來是神作來著啊! 第2部囊括五項奧斯卡至尊獎項的電影(至今共3部)。其他兩部是《一夜風流》、《沉默的羔羊》。 推薦指數:⭐️⭐️⭐️⭐️⭐️5.0/5.0 推爆💯
Thumbnail
曾有段時間那麼厭惡白石和彌。當我經驗了沈浸在一個作者的影像,卻又忽然被風格與邏輯的斷裂驅離專注的目光時,瞬間飽滿的失落感讓我久久難以釋懷。明明是可以放聲悲鳴的作品,明明是可以暴烈、可以溫柔、深入淺出的劇情,為什麼不願讓銀幕內外的人,一起順勢走下去?
Thumbnail
曾有段時間那麼厭惡白石和彌。當我經驗了沈浸在一個作者的影像,卻又忽然被風格與邏輯的斷裂驅離專注的目光時,瞬間飽滿的失落感讓我久久難以釋懷。明明是可以放聲悲鳴的作品,明明是可以暴烈、可以溫柔、深入淺出的劇情,為什麼不願讓銀幕內外的人,一起順勢走下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