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母親被殺害的女孩:大腦想要保護她,卻反而讓她極度恐懼和痛苦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面談後,珊蒂的形象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
  一個三歲小孩,喉嚨被割傷,在媽媽四肢遭到反綁、血淋淋與冰冷的屍體旁啜泣,試著安慰媽媽,同時又期待媽媽能醒過來安慰她。當時,她一定非常無助、困惑與恐懼!  
  我和她目前的寄養家庭、新的社工及她的親戚談過。從他們提供的資訊中,我得知她有嚴重的睡眠問題,經常處於焦慮狀態,也愈來愈常受到驚嚇。她與我治療過的越戰軍人一樣,聽到一點聲響,就會心驚膽顫;她還會不時做白日夢,神遊時很難被叫醒。不清楚她病史的醫生,可能會診斷她患有「失神性」或「輕微」癲癇,因為她在發作的時候彷彿沒有意識,對外界也沒有反應。
珊蒂的大腦為了逃避創傷而形成了許多外人不懂的防衛反應。
  有時候,珊蒂還會打人、突然發脾氣。這些行為沒有模式,因此她的寄養家庭找不出原因。他們說蒂娜還有其他「怪異」的行為:不願意使用銀製餐具。不出所料,她特別害怕刀子;但她也不喝牛奶,甚至不敢看裝牛奶的瓶子。門鈴響的時候,她會像隻受到驚嚇的貓咪,馬上跑去躲起來,有時寄養父母要花個十幾、二十分鐘才找得到她。偶爾,她會躲在床底下、沙發後面或廚房水槽下方的櫥櫃,身體抽動著大哭。
  孩子真的恢復力強嗎?光從珊蒂的驚嚇反應來看,我就知道她的壓力反應系統出現過度反應。「失神」、刻意迴避問題、經常躲起來與特別害怕某些事物等症狀,都是她的大腦為了逃避創傷而形成的防衛反應。了解這些防衛的機制,才能幫助她與其他有類似問題的孩子。
  出生後的每一天、每分每秒,大腦都在處理感官不斷接收到的訊號,甚至最初在子宮內也是如此。影像、聲音、觸感、氣味與味道--所有原始的感官資料都將進入大腦的低層部位,而大腦再將這些感覺層層分類,比對之前儲存的模式,最終做出反應(如果必要的話)。許多情況下,訊號的模式都是不斷重複、非常熟悉且安全的,這些模式符合的記憶模板也已經深植於大腦,因此基本上大腦不會注意它們。這種耐受力的形式稱為「習慣化」。我們會忽略尋常情況中熟悉的模式,因此不會記得生活中的大部分時候,像是刷牙或穿衣服等日常瑣事。然而,當熟悉的模式在陌生的情境中出現,我們就會記得。例如,你去露營,早上刷牙時看到日出。那一刻的動人景象會使你記住這次的特別經驗。情緒是情境的強烈標記。在這個例子中,日出帶來的愉悅是「刷牙」記憶模板裡不尋常的經驗,讓這次刷牙的記憶變得鮮明難忘。
  同樣地,假如你刷牙時剛好發生地震,房子倒了,這個事件便可能永遠留在你心中,每當刷牙時就會感到不幸。負面情緒通常會比正面感覺更令人難忘,因為回想具威脅性的事物及盡量避免類似情況再度發生,大多是生存的關鍵。舉個例子,有隻老鼠在遇到貓之後,若沒有記住貓的氣味,是不可能存活太久的。然而,這種聯想也可能成為創傷症狀的來源,以刷牙時房子倒塌的地震生還者而言,光是看到牙刷,恐懼的感覺便有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就珊蒂的情況來說,牛奶曾經讓她聯想到媽媽的照顧與營養的食物,如今成為從她的喉嚨滲出來的液體,也是躺在地上不動的媽媽「不喝」的東西;銀製的餐具不再是用來吃食物的工具,而是會殺人、傷人的可怕凶器;而一切悲劇的起始點―門鈴,每次一響起,就像在宣示凶手的到來。
  對珊蒂而言,這些稀鬆平常的事物,都變成喚起可怕記憶的線索,讓她處於持續的恐懼狀態中。這當然令她的寄養父母與老師困惑,他們不知道她經歷過什麼事情,因此常常找不出孩子怪異行為的起因。
  他們不懂,珊蒂上一刻還乖巧可人,怎麼下一刻就變得暴躁、不聽話。這樣的暴怒行為似乎與大人們想得到的事件或互動都沒有關係,但這種看似不可預期的衝動行為其實是合理的--她的大腦在試著根據之前對外在世界的認知來保護她。
整理摘自《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布魯斯.D.培理、瑪亞.薩拉維茲著,柿子文化出版
《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
YOUTUBE,歡迎訂閱:http://bit.ly/2WJszUD
粉絲團歡迎按讚:http://bit.ly/2WTtHVW
IG歡迎追蹤:http://bit.ly/2WDgzr4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Dear H,有問題想勞煩您解惑,希望有機會能被回答到,謝謝,祝您順心。   目前有個交往一年多的男友,我們是姐弟戀,男友單親有個姐姐,剛交往時男友出了嚴重車禍,為了照顧他便搬去他家住了四個月,男友母親非常依賴男友,覺得女友都是來搶她兒子,熱情對她打招呼,她只會冷眼看我,他姐姐也對我非常不友善,不只
Thumbnail
請問你是如何走過母親自殺的事件?我兒子前幾個月走了,我有許多情緒,自責,難過,生氣⋯⋯接觸很多心靈層面,想從各種方向讓自己能釋懷和祝福他,但是好難⋯⋯常覺得不懂人生的意義,到了中年發生這樣的事。 其實從懷孕,到他高二,這些年間我和老公常爭吵,為了各種原因,經濟,感情,價值觀,生活小細節⋯⋯我知道孩子
Thumbnail
H,我試著寫出我過不去的檻,但最後一段要如何治療自己,卻怎麼寫都寫不出來也接不下去⋯⋯   妳還記得她說的那句:「這種生活,不是我要的」,也記得妳第一次知道原來閉著眼睛眼淚還是可以毫無阻礙的流出,更記得隔天醒來她已經離開的早晨。就算幾年以後她碰得一鼻子灰,回家了、妳也好像原諒她了,但妳深深知道,她那
Thumbnail
改編自〈私的迷思〉,《孔雀》主要討論中產階級家庭為了唸私校所付出的代價。然而,比起老生常談「私校/明星學校是否真的值得追求?」我認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影集《孔雀》藉由奇幻包裝點出的不只如此:
Thumbnail
前幾日,和友人S聊到原生家庭對個人影響甚鉅這件事,S主修心理諮商相關科系,我們討論交換著想法,她是能夠將傾聽者的角色扮演得很好的人,於是我自然談起了我的家庭,關於母親⋯⋯
Thumbnail
我是無法和父母做朋友的人。 無法毫無顧忌和壓力與他們對話。 印象中,我小時候從來沒有跟母親沒有距離的聊天。 現在之所以能夠愉快的對談,不是因為少了隔閡,僅是長大之後懂得如何應對而不讓自己吃到苦頭⋯⋯
Thumbnail
如果你的父母曾經給你帶來傷害,你可以怪罪他們,但請不要責罰自己,用你整個人生來償還他們的過錯。 我是這樣說服自己的⋯⋯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Dear H,有問題想勞煩您解惑,希望有機會能被回答到,謝謝,祝您順心。   目前有個交往一年多的男友,我們是姐弟戀,男友單親有個姐姐,剛交往時男友出了嚴重車禍,為了照顧他便搬去他家住了四個月,男友母親非常依賴男友,覺得女友都是來搶她兒子,熱情對她打招呼,她只會冷眼看我,他姐姐也對我非常不友善,不只
Thumbnail
請問你是如何走過母親自殺的事件?我兒子前幾個月走了,我有許多情緒,自責,難過,生氣⋯⋯接觸很多心靈層面,想從各種方向讓自己能釋懷和祝福他,但是好難⋯⋯常覺得不懂人生的意義,到了中年發生這樣的事。 其實從懷孕,到他高二,這些年間我和老公常爭吵,為了各種原因,經濟,感情,價值觀,生活小細節⋯⋯我知道孩子
Thumbnail
H,我試著寫出我過不去的檻,但最後一段要如何治療自己,卻怎麼寫都寫不出來也接不下去⋯⋯   妳還記得她說的那句:「這種生活,不是我要的」,也記得妳第一次知道原來閉著眼睛眼淚還是可以毫無阻礙的流出,更記得隔天醒來她已經離開的早晨。就算幾年以後她碰得一鼻子灰,回家了、妳也好像原諒她了,但妳深深知道,她那
Thumbnail
改編自〈私的迷思〉,《孔雀》主要討論中產階級家庭為了唸私校所付出的代價。然而,比起老生常談「私校/明星學校是否真的值得追求?」我認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影集《孔雀》藉由奇幻包裝點出的不只如此:
Thumbnail
前幾日,和友人S聊到原生家庭對個人影響甚鉅這件事,S主修心理諮商相關科系,我們討論交換著想法,她是能夠將傾聽者的角色扮演得很好的人,於是我自然談起了我的家庭,關於母親⋯⋯
Thumbnail
我是無法和父母做朋友的人。 無法毫無顧忌和壓力與他們對話。 印象中,我小時候從來沒有跟母親沒有距離的聊天。 現在之所以能夠愉快的對談,不是因為少了隔閡,僅是長大之後懂得如何應對而不讓自己吃到苦頭⋯⋯
Thumbnail
如果你的父母曾經給你帶來傷害,你可以怪罪他們,但請不要責罰自己,用你整個人生來償還他們的過錯。 我是這樣說服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