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
- 為何會喜歡老歌和家鄉美味?
- 人為什麼要有興趣?
- 工程師, 科學家思惟有沒有盲點?
- 愛, 價值, 家庭, 尊重這些觀念和自已有關係嗎?
- 為何臨時抱佛腳的學習大都久久來一次?
人類的思考分成專注與開放, 當我們專心解決問題運用的是專注, 隨著每個人成長背景不同處理事情的邏輯也不同, 特別的是大部份人都是依照過往經驗去思考與行動, 醫生依過往看病人經驗判斷病情, 教授以論文邏輯指導學生, 老師用考試標準評論學生學習情況, 這些經常思考的方式像"固定的模式" , 請相信這個模式可能和命運有關。
更遠的樁
另一個思考方式是開放, 看看上圖彈球台上, 人大部份時候都在決定A位置球下一步的方向, 但A位置的機率遠高於B位置, 人的成長經驗都深深烙印在腦中, 形成一根根彈球台的"樁", 小時候喜歡的歌, 孩童時食物的美味, 這些經常踩踏的樁, 都成了我們判斷的固定模式。
以彈球台為例, 開放思考指的是思考B位置一個更遠的樁, 你可能無法馬上決定B位置的下一步, 但需要了解它的存在。
現實生活中一定會遇到問題, 關鍵在怎麼找到解決方法, 如果把問題想成一扇緊閉的門, 要打開它需要鑰匙, 而它事實上會某一個地方, 彈球台上你在A無論怎麼努力, 永遠無法到達B, 所以除了專注思考外還需要開放思考。
興趣是遠樁, 擴展思惟的好方法
人們常說跳出框架思考, 大腦在解決問題需要專注地集中注意力, 往往無法思考到較遠的樁, 當我們做喜歡的事時, 注意力可釋放空閒出來, 意想不到的點子常常進入腦內, 洗澡, 運動, 接觸自然, 都很適合發散思考。廣泛的興趣利於多維度思考, 可擴展思考的遠樁, 學商業管理與經濟學前, 心理學常可以解決許多問題。
小心最先出現的念頭, 保留且務實評估
工程師, 科學家思惟常過度使用專注思考, 有自已固定的思考流程, 問題常是最先出現的念頭阻礙發散思考找到更好的想法, 要小心工程師常做出賣不出去的產品, 科學家常想著不切實際理論, 當自已或別人有個想法想實現時, 有效的方法是對想法持保留態度, 務實地動手做, 別急著用解決能力。
有沒有某些有道理的觀念暫時和自已無關, 但實際上是有關的
從小到大一些有道理且與我們無關的東西常是"遠樁" , 一些問題的鑰匙在這裡。
愛, 家庭, 孝順, 尊重, 母語, 老師, 文化, 耐心, 價值, 人類, 比較, 控制, 成長, 空氣, 呼吸, 水, 冥想等。
隨著全球網路時代, 資訊的泛濫, 手機功能電腦化, 小心這些"近樁" 是不是捆住思維
即時資訊, 廣告, 目的, 轉發, 網路遊戲, 直播, 火紅, 信件, 欲望, 社群, 電影, 名嘴。
學習痛苦的人才會臨時抱佛腳
理想的學習是當要跨入全新的領域時, 先發散思考找出可能的學習方向, 再專注思考地實際行動,
例如: 要蓋一個房子,
987萬可以租9千元的房長達長91年。
預算, 材料, 結構, 地點當然重要, 更遠的的問題會是, 我為什麼要有房子? 什麼時候蓋好? 家庭成員?
或許要決定蓋房子, 要先學會知道什麼是"家庭", 所以學習家庭的過程, 以上問題都可解決。
當然會有部份人"被迫要蓋一個房子"
有些人上班常遲到, 作業遲交, 考試準備最晚開始, 這些普遍學習痛苦心理上自然反應出拖延效果, 痛苦的學習很難學到東西, 常常會批判, 沒耐性或是太在乎別人想法, 單純是做的事和腦袋預想的情況發生衝突, 心理不想做或是害怕去做。
臨時抱佛腳的學習, 是忽視可能的發散思考, 使自己被迫使用最少的時間"專注學習", 心理上不是自願很痛苦久久來一次, 它可能短期有效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 在資訊發達時代, 臨時抱佛腳是一個大坑, 你很容易取得資訊, 長時間下來並無價值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