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真有對與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飛行員順利執行高難度任務時, 是否要獎賞他?
  • 醫院怎麼告訴病患手術的風險?
  • 牛頓的理論當時是對的嗎?
  • 什麼情況下你會評論對與錯?
  • 什麼時候可以說一個東西活著?
raw-image

總想著對與錯, 是否是用考慮不充份的偏見, 用情緒做的評論, 誤導自已和別人, 有沒有更多更好的可能。


事情真有對與錯嗎? 因懲罰他人而獲得獎賞, 因獎賞他人而獲得懲罰。
人類預測心理學, 提及稱讚飛行員順利完成高難度任務後, 獎賞他會使這該名飛行員下一次成功機率變低。反之, 如果飛行執行一次失敗任務, 即使不說任何話, 下一次演習成功機率會提高許多。
醫學上存在偏見的空間, 當醫生需要告訴肺癌患者手術的風險時, 說9成存活率時, 有82%會選擇動手術, 說1成死亡率時, 只剩下54%患者動手術, 你要說那種說法對或錯?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對與錯, 下一刻結果就會顛倒過來, 因懲罰他人而獲得獎賞, 因獎賞他人而獲得懲罰, 我們認為的對錯都無可避免地被偏見和情緒影響, 實際上在生命與哲學尺度下, 對與錯或許真的不太重要。

不用處罰當時不相信牛頓的人
世上存在客觀不存在的東西, 但是如果你相信它就確實存在, 像親情, 友情與團隊精神, 科學上像地心引力和電磁力與熱力學等, 重力被牛頓發現, 他提出鉛球與羽毛在同一高度會同時落地, 在當時無人提出空氣阻力影響下, 要相信這不存在的東西很不容易, 甚至反對的人佔多數, 時間證明牛頓引力方程甚至計算出地球軌道方程式, 反對的人都錯了嗎? 不, 只是他們存在不同的信仰, 每個人心裡都有屬於自已客觀不存在的東西, 所有的信仰都可以被世界包容。

封閉的人人生很矛盾, 總是拒絕別人後又太在意別人
人會孤獨通常不是被世界排斥, 而是排斥世界。從小孤獨的人大都覺得世界有敵意, 把自已封閉起來傾向控制, 這心裡底層的想法甚至連別人的想法也想控制, 總是評論對方, 積極地證明自已是最好的, 但通常世界和想的不一樣, 這差異造成痛苦, 會致力於改變別人的想法減輕痛苦, 以保持心裡的基本平穩。從小孤獨的人通常心裡也沒有肯定自已的聲音, 不信任自已, 不敢大膽和別人建立關係, 容易將自已脆弱投射給出去, "別人不好, 別人害的, 別人不對", 而評論其它人的想法。

用過去經驗與信仰為基準點評論對錯
人生的智慧需要時間積累, 長時間的回顧與反省將成為更好的人, 然而孤獨的人需要和別人比較, 不信任自已和別人, 無法建立關係, 喜好表現而評論別人對與錯, 世上不同客觀不存在的東西事實上沒有對錯, 孤獨的人對自已太苛刻, 執著地用過去經驗評論對錯, 活在過去失去成長機會, 落人人生大坑裡。

因生命而無常, 因無常而生命
沒有生命的系統特性大都有個最穩定的環境, 任何狀態都傾向回到這個穩定情況, 磨擦力使任何會動的東西傾向停下來, 然而停下來後再也不會動, 重力使任何物體傾向落下, 電位能使物理傾向達到平衡, 平衡後系統最穩定意外著再也不會有任何反應, 成為一片死寂。而生命的特性是"持續" 做某事, 像呼吸, 對話或是吃東西, 而且這段時間持續很長時間, 時間長短不同像人大約60-70年, 狗大約10-12年, 生命傾向長時間持續的狀態, 持續改變, 移動, 不是單一系統控制, 而是各個系統相互合作與競爭, 事事無絕對, 如果在公司上班, 各個系統運作情況
從公司看產品生存將和市場財務合作,
從公司看角色改變將和家庭成長合作,
從公司看能力培養將和耐心信任合作,

生命而無常, 正因無常而生命。

受以下啟發
<橡皮擦計畫> <事物的奇怪順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牧羊人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牧羊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2/07
現實生活中一定會遇到問題, 關鍵在怎麼找到解決方法, 很多時候最好的方法, 我們當下往往不熟悉, 不習慣, 甚至尚未意識到它的存在, 所以需要看書, 接觸人群, 探索更多的可能, 這些問題可以想像成, 一扇鎖上的門, 鑰匙常不在洞孔上, 你會需要去別的地方找出這鑰匙。
Thumbnail
2019/02/07
現實生活中一定會遇到問題, 關鍵在怎麼找到解決方法, 很多時候最好的方法, 我們當下往往不熟悉, 不習慣, 甚至尚未意識到它的存在, 所以需要看書, 接觸人群, 探索更多的可能, 這些問題可以想像成, 一扇鎖上的門, 鑰匙常不在洞孔上, 你會需要去別的地方找出這鑰匙。
Thumbnail
2019/02/06
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從來不是”得到後失去”, 而是”從來就不知道有這東西” , 而這些東西不需要花錢, 只需要從生活中去思考與反省, 這些問題或許覺得彼此無關, 但都和人類的想法有關, 都是一種大腦暗示。
2019/02/06
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從來不是”得到後失去”, 而是”從來就不知道有這東西” , 而這些東西不需要花錢, 只需要從生活中去思考與反省, 這些問題或許覺得彼此無關, 但都和人類的想法有關, 都是一種大腦暗示。
2019/02/03
多數人忙著"制定"目標, 但"目標" 本身郤重要的多, 大腦比我們想的有力量, 所有從原生家庭衍變出來的害怕都會被大腦想成鬼投射出去, 這些鬼通常會攻擊最害怕的自已, 所以事物的重要性是大腦決定, 一個目標要先問大腦有沒有收到?
Thumbnail
2019/02/03
多數人忙著"制定"目標, 但"目標" 本身郤重要的多, 大腦比我們想的有力量, 所有從原生家庭衍變出來的害怕都會被大腦想成鬼投射出去, 這些鬼通常會攻擊最害怕的自已, 所以事物的重要性是大腦決定, 一個目標要先問大腦有沒有收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也看了另一本很讚的作品--《底層邏輯》,這是一本由企業顧問劉潤所著的商業思維書籍,主要介紹了在不同領域和情境中運用底層邏輯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最近也看了另一本很讚的作品--《底層邏輯》,這是一本由企業顧問劉潤所著的商業思維書籍,主要介紹了在不同領域和情境中運用底層邏輯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XX沒有好壞之分」 類似這樣的句子,有時會看到別人回應時加上這樣一句,通常這種時候我也只會表示「是的」、「沒錯」、「我同意」,只是有需要提出來強調這點嗎?
Thumbnail
「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XX沒有好壞之分」 類似這樣的句子,有時會看到別人回應時加上這樣一句,通常這種時候我也只會表示「是的」、「沒錯」、「我同意」,只是有需要提出來強調這點嗎?
Thumbnail
當我們有個推論、有個故事產生,警報器就要響起來:「剛剛我是創造了一個故事、一個自己說服自己的解釋,還是在陳述一件事實?」
Thumbnail
當我們有個推論、有個故事產生,警報器就要響起來:「剛剛我是創造了一個故事、一個自己說服自己的解釋,還是在陳述一件事實?」
Thumbnail
為徹底擺脫對錯的限制,我重新檢視了自己過去對於「對」的概念輪廓。 (我認為)每個人的當下,都是根據過去已被自己「認知到」的經驗,所整合出來的原則來對未來做出預測,符合自己所認同、接受的邏輯跟框架(套路)的,就能夠被擺進「對的」的範疇。過去我下意識尋找的真理,相當於一條不可質疑、不可被推翻的一條路,
Thumbnail
為徹底擺脫對錯的限制,我重新檢視了自己過去對於「對」的概念輪廓。 (我認為)每個人的當下,都是根據過去已被自己「認知到」的經驗,所整合出來的原則來對未來做出預測,符合自己所認同、接受的邏輯跟框架(套路)的,就能夠被擺進「對的」的範疇。過去我下意識尋找的真理,相當於一條不可質疑、不可被推翻的一條路,
Thumbnail
人類最具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從錯誤的推理中衍生出來的。想要獲得幸福的人生,要先從糾正你腦中錯誤的觀念開始!「邏輯思考」是解決你生活困擾或情緒問題的好工具,幫助你找出阻礙幸福的「錯誤思考模式」。上篇有跟大家分享五個常見的「錯誤規則」,這篇繼續分享接下來的六個規則!
Thumbnail
人類最具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從錯誤的推理中衍生出來的。想要獲得幸福的人生,要先從糾正你腦中錯誤的觀念開始!「邏輯思考」是解決你生活困擾或情緒問題的好工具,幫助你找出阻礙幸福的「錯誤思考模式」。上篇有跟大家分享五個常見的「錯誤規則」,這篇繼續分享接下來的六個規則!
Thumbnail
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這是很多人都有的一塊「磚頭」。所謂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顯而易見,就是說我們眼中看到的世界要麼是黑色的,要麼是白色的,很難看到中間的灰色地帶。我們很容易認為一件事要麼是好的,要麼是壞的。一個人要麼是成功的,要麼是失敗的。
Thumbnail
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這是很多人都有的一塊「磚頭」。所謂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顯而易見,就是說我們眼中看到的世界要麼是黑色的,要麼是白色的,很難看到中間的灰色地帶。我們很容易認為一件事要麼是好的,要麼是壞的。一個人要麼是成功的,要麼是失敗的。
Thumbnail
當一個有原則的人多難,當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又多容易覺得自己蹉跎?
Thumbnail
當一個有原則的人多難,當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又多容易覺得自己蹉跎?
Thumbnail
思想上一直受著「三不」所困擾﹕生來不公平、世事不確定、意見不一致。然而,為這「三不」而煩惱,只會自討苦吃。 理由是﹕生來不公平、世事不確定、意見不一致,三個現象皆為事實。妄想改變事實,是緣木求魚;為既定事實而煩惱,用廣東話講,是「搵自己笨」。想通了,真正要關心,時常要着緊的,是另外的「三不」。
Thumbnail
思想上一直受著「三不」所困擾﹕生來不公平、世事不確定、意見不一致。然而,為這「三不」而煩惱,只會自討苦吃。 理由是﹕生來不公平、世事不確定、意見不一致,三個現象皆為事實。妄想改變事實,是緣木求魚;為既定事實而煩惱,用廣東話講,是「搵自己笨」。想通了,真正要關心,時常要着緊的,是另外的「三不」。
Thumbnail
總想著對與錯, 是否是用考慮不充份的偏見, 用情緒做的評論, 誤導自已和別人, 有沒有更多更好的可能。
Thumbnail
總想著對與錯, 是否是用考慮不充份的偏見, 用情緒做的評論, 誤導自已和別人, 有沒有更多更好的可能。
Thumbnail
請讀者優先閱讀2018年5月之後的文章。因為這個專題有新版和舊版之別,之前的名稱是「假如你是對的而他們錯了?」
Thumbnail
請讀者優先閱讀2018年5月之後的文章。因為這個專題有新版和舊版之別,之前的名稱是「假如你是對的而他們錯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