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喜歡這樣學》讀書心得 1】 - 我很努力,但為什麼想破頭也記不住學習的內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

想要努力讀書與學習,但是成效總不好…不是中途容易分心、就是學完之後記不住。這並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我們沒搞懂「大腦到底想要怎麼學,比較舒服」。不舒服的事情,肯定就不想做 ; 就算做了,效果肯定不好。

學習的大痛點就是「分心」。

這篇文章的內容來自於《大腦喜歡這樣學》。書籍要解決的是「如何學好數學?」這個問題,但作者認為這套學習方法也適用於其他領域,關鍵是理解我們的大腦怎樣學可以記得更多、用的也更多。

想要學習好,當然要先好好理解我們的大腦。

raw-image

1. 關於大腦的重要秘密…大腦學習時的兩種模式

大腦的運作可以分成兩種模式:「專注模式」與「發散模式」。

芭芭拉 (作者)將思考比喻成玩彈珠台,思考事情的時候就像是把一顆彈珠打出去。這顆彈珠就是我們的想法,而彈珠台就是大腦。

彈珠台上的木樁條就像是神經元一樣。木樁條排列的緊密與寬鬆剛好就象徵了人類思考的 2 種模式。第一種模式-專注模式,彈珠台的木條樁排列的比較緊密、上半部分有一條寬鬆的路徑,象徵彈珠 (想法) 容易沿著固定的道路前進 ; 第二種模式-發散模式則相反,彈珠可以隨意彈跳,象徵想法可以自由彈跳、連結。

這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只會使用一種模式的人在學習上肯定會很痛苦…

2. 強蓋的水泥牆容易倒塌,就跟學習時只使用專注模式一樣

我們學習的過程就像是在蓋一道水泥牆。

磚塊與磚塊就像是一個個的知識,讀書的過程就是在試圖把磚塊黏在一起,希望它穩定的立在那。

但填鴨式的學習方式就像是水泥都還沒乾的情況下,又往上繼續糊新的水泥跟放磚塊,一開始手放開看起來還算穩固,但過了一些時間就整個倒給你看、亂成一團。怎麼辦呢?我們要學會在兩種模式間切換。

  • 專注模式的學習就像是提供磚塊
  • 發散模式則是在磚塊之間塗上灰泥、逐步搭成磚牆 因此我們學習的過程不能趕時間,每個人對不同的領域與科目都有不同的理解速度,就像在不同材質上的水泥乾的速度也不同。

能瞭解自己的步伐、克制住追趕跑在自己前面同學的慾望,對於紮實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的發散與專注模式的時間要怎麼抓呢?書中的建議是「一天」,也就是時間不會長到自己忘記上次學了哪些項目為準。

我也感受到別人跑得快是他們的事,但關我何事?學不好,是因為自己想跑太快!

3. 自制力很強的人,腦筋打結時的解法,就是要嚴格聽從家人或朋友的建議

在專注與發散模式之間切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對於一般人來說,當腦袋在專注模式太久時,會自然離開當下的環境轉換成發散模式。但對於自制力很強的人來說(例如我自己),這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因為我什麼事情都會去想:「恩…應該怎麼做會更好?」於是不知不覺又進入到了專注模式。

怎麼辦呢?作者建議一個比較好的制約方法,就是嚴格聽從家人、朋友的建議。自己太過於鑽牛角尖時,當家人說:「你該停下來了喔!要不然這樣有點危險不太好」時,就要嚴格地遵守這項規則。這樣做是讓自己強迫離開當下專注的環境,透過別人來幫助自己解決鑽牛角尖的問題。

了解了這個重點後,我們就要學習如何在兩種模式間切換。

4. 人類一次的能思考的事情數量有限制,因此必須在專注模式和思維模式之間互相切換

能夠自在的轉換兩種思考模式,將對學習與解決問題有非常大的幫助。

作者在書中對「思考」的比喻很有意思,她說:

大腦前額葉發送信號的狀況 (即對腦思考時)像一張八腳章魚,張開觸角將腦中的各個不同部位連結起來。但因為作章魚的觸角數量有限,我們的記憶能力、能同時思考的事情數量也有限制。

因此在一個時間點,我們只能選擇在「一件事情中專注的思考裡面的細節 (專注模式)」、或是在「多件事情中思考全盤大局與連結 (發散模式)」。專注模式很容易達成,認真想就好了!當我們碰到一個問題並開始思考時,大腦就會自動啟動成專注模式,試著思考答案來解決面前的難題。

但多數時候我們想不到方法,可能的原因是根本就想錯了方向…因此要用發散模式讓腦中的想法四處繞一繞,換個方向思考就能找出答案。但問題是怎麼轉換成發散模式呢?跟專注模式不同,發散模式不是「想」著腦中要放鬆就能放鬆,因為只要自己有在「想」,腦袋就已經無法放鬆了!

比較好的做法是:直接離開現場,去散散步、上上廁所、洗個澡、走路、做勞力活,都有助於啟動發散模式。關鍵是我們要讓精神專注在身體的勞動上,這樣心思就會自然的轉換到當下的活動,自然就不會去動腦「想」事情了。

喘口氣讓大腦放鬆「發散」一下,有利於身心健康與靈活思路!

5. 小結

這篇文章先分享完了大腦的兩種思考模式 — 專注與發散。

你能立刻帶走的行動是:

未來碰到難題時千萬不要死撐,起身走走四處晃晃反而能讓我們「意外」地找到解答。

下一篇文章繼續談學習的第二個大痛點 — 拖延。

如果你對這本書的內容感興趣,歡迎來參加我的 6/26 線上讀書會,我會分享更多實用的學習方法與工具!

raw-image

👉 這裡看讀書會資訊


喜歡我的文章嗎?以下是更多關於我的資訊。

▶ 關於文章

1/ 歡迎訂閱 我的電子報 獲得實用的生活與工作技巧,每週二中午 12:00 準時發刊
2/ 常滑 Facebook 嗎?可以幫我的 Facebook 粉絲團 按個讚,就可以看到文章啦~
3/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追蹤」我~
4/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點愛心讓我知道 ❤️

▶ 關於我
Software Technical writer @ OwlTing 奧丁丁集團 我專注寫
1/ SaaS 軟體產品規劃
2/ 個人知識管理
3/ 線上寫作的文章
擁有 6+ 年的SaaS產品經理工作經驗,☕️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或跟我喝杯咖啡聊聊天,我的信箱是 muhenry608@gmail.com

▶︎ 聯繫方式
•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 Facebook:請先加我 個人好友 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 建立人脈
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朱騏的沙龍
216會員
129內容數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朱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1
忙碌的現代人常面臨學習效率低的問題。我也是愛買課程的人,直到整理出四步驟學習系統:起心動念、拆解目標、開始學習、檢視成果。首先,找到學習的動機,確保學習有明確的目的。接著,運用SMART原則拆解學習目標,讓目標具體可行。第三步,直接在實際場景中學習。最後,通過AAR檢視學習成果,提升下一次學習效果。
Thumbnail
2024/08/21
忙碌的現代人常面臨學習效率低的問題。我也是愛買課程的人,直到整理出四步驟學習系統:起心動念、拆解目標、開始學習、檢視成果。首先,找到學習的動機,確保學習有明確的目的。接著,運用SMART原則拆解學習目標,讓目標具體可行。第三步,直接在實際場景中學習。最後,通過AAR檢視學習成果,提升下一次學習效果。
Thumbnail
2023/04/24
面對現代職場的快速變化,我們該如何培養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答案就是「學習力」。我有幸參加了一場名為「什麼都學得會!15個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的課程,由跨領域專家吳沛燊博士主講。在這堂課中,他分享了如何從不同角度切入,將學習方法落實到個人的職場和生活中。快來和我一起瞭解這堂課的精彩內容,
Thumbnail
2023/04/24
面對現代職場的快速變化,我們該如何培養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答案就是「學習力」。我有幸參加了一場名為「什麼都學得會!15個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的課程,由跨領域專家吳沛燊博士主講。在這堂課中,他分享了如何從不同角度切入,將學習方法落實到個人的職場和生活中。快來和我一起瞭解這堂課的精彩內容,
Thumbnail
2022/12/20
你想要讓更多網路上的陌生人認識自己,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嗎?現在斜槓概念盛行,有許多的上班族都想藉由分享自己的專業,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但你可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因此我想要邀請你一起參加線上讀書會,提升學習、寫作、個人品牌經營 3 大能力。
Thumbnail
2022/12/20
你想要讓更多網路上的陌生人認識自己,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嗎?現在斜槓概念盛行,有許多的上班族都想藉由分享自己的專業,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但你可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因此我想要邀請你一起參加線上讀書會,提升學習、寫作、個人品牌經營 3 大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開始在方格子發表讀書心得後,更發現專注的重要性。 從在方格子看完一篇長文,到看完一本書,乃至於寫完一篇心得,這過程需要許多專注累積而成。 大腦的運作方式 在有許多螢幕試圖吸引大眾目光的現代,專注更顯得難得。《專注的力量》這本書主要從腦科學跟心理學面向,探究分心的原因,以及要如何才能專注。
Thumbnail
開始在方格子發表讀書心得後,更發現專注的重要性。 從在方格子看完一篇長文,到看完一本書,乃至於寫完一篇心得,這過程需要許多專注累積而成。 大腦的運作方式 在有許多螢幕試圖吸引大眾目光的現代,專注更顯得難得。《專注的力量》這本書主要從腦科學跟心理學面向,探究分心的原因,以及要如何才能專注。
Thumbnail
你有可以有多專注,取決於你可以多不分心? 在記憶之後,就是專注力的探討。記憶是影響我們做些什麼,而專注力是我們如何做和做多少。專注力會受到分心、睡眠不足、運動不足、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Thumbnail
你有可以有多專注,取決於你可以多不分心? 在記憶之後,就是專注力的探討。記憶是影響我們做些什麼,而專注力是我們如何做和做多少。專注力會受到分心、睡眠不足、運動不足、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Thumbnail
你以為你在思考,可能是大腦要你這麼想的。 我要開始讀書囉,翻開書本,開始畫線、記筆記,我以為是在思考 … 你可能以為思考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我該呼吸,不需要叫身體該呼吸了。那樣同樣地,我們讀書的時候,也很少會跟大腦說「現在開始要好好想想這一段在說什麼」,因為不需要啊,我開始讀就必然會開始思考
Thumbnail
你以為你在思考,可能是大腦要你這麼想的。 我要開始讀書囉,翻開書本,開始畫線、記筆記,我以為是在思考 … 你可能以為思考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我該呼吸,不需要叫身體該呼吸了。那樣同樣地,我們讀書的時候,也很少會跟大腦說「現在開始要好好想想這一段在說什麼」,因為不需要啊,我開始讀就必然會開始思考
Thumbnail
30 幾歲了,還需要學習嗎,能改變什麼 ? 我就是不想努力啊,我寧願做一般人 … 我就是學得比別人慢 … 不想離開舒適圈,不怕沒有理由。 如果學習是被逼著的,誰也不想 ! 那到底要如何快樂又高效的學習呢 ? 在《打造超人學習》中,作者鄭伊廷 (xdite) 告訴我們 : 想要學的快樂,心態很重要 ;
Thumbnail
30 幾歲了,還需要學習嗎,能改變什麼 ? 我就是不想努力啊,我寧願做一般人 … 我就是學得比別人慢 … 不想離開舒適圈,不怕沒有理由。 如果學習是被逼著的,誰也不想 ! 那到底要如何快樂又高效的學習呢 ? 在《打造超人學習》中,作者鄭伊廷 (xdite) 告訴我們 : 想要學的快樂,心態很重要 ;
Thumbnail
「有一種人:在讀書的時候想著玩;在玩的時候,一顆心又惦記著讀書。」 如同《認知覺醒》作者所言:「學也學不踏實,玩也玩得不痛快。」這樣的人總是沉浸在擔憂、幻想、焦慮的情緒裡。(等等這不是說我嗎?)
Thumbnail
「有一種人:在讀書的時候想著玩;在玩的時候,一顆心又惦記著讀書。」 如同《認知覺醒》作者所言:「學也學不踏實,玩也玩得不痛快。」這樣的人總是沉浸在擔憂、幻想、焦慮的情緒裡。(等等這不是說我嗎?)
Thumbnail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想要努力讀書與學習,但是成效總不好…不是中途容易分心、就是學完之後記不住。這並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我們沒搞懂「大腦到底想要怎麼學,比較舒服」。這篇文章的內容來自於《大腦喜歡這樣學》,關鍵是理解我們的大腦怎樣學可以記得更多、用的也更多。想要學習好,當然要先好好理解我們的大腦。
Thumbnail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想要努力讀書與學習,但是成效總不好…不是中途容易分心、就是學完之後記不住。這並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我們沒搞懂「大腦到底想要怎麼學,比較舒服」。這篇文章的內容來自於《大腦喜歡這樣學》,關鍵是理解我們的大腦怎樣學可以記得更多、用的也更多。想要學習好,當然要先好好理解我們的大腦。
Thumbnail
[內容介紹]  ★國立交通大學 熱門線上課程「學會學:學習之道」指定閱讀   ★Amazon 書店 綜合榜長銷書‧學習與成長類分類榜前五名   重新訓練你的大腦,看見你自己如何思考,   你一定能把數理學好。   你不是沒有天分,你只是不知道如何學習!   書分以下幾部:
Thumbnail
[內容介紹]  ★國立交通大學 熱門線上課程「學會學:學習之道」指定閱讀   ★Amazon 書店 綜合榜長銷書‧學習與成長類分類榜前五名   重新訓練你的大腦,看見你自己如何思考,   你一定能把數理學好。   你不是沒有天分,你只是不知道如何學習!   書分以下幾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