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前言1/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該相信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 ~ 1930)?還是該相信容格 (Carl Gustav Jung,1875 ~ 1961)?

該相信理論?還是該相信直覺?

筆者最早對「夢」產生興趣,是因為曾經看過一本古人寫作的小冊子 -- 《周公解夢》。
照理說,《周公解夢》應該是古人匯集夢境內容與占驗結果的一部統計資料,而不是出自天啟靈示的預言家之筆。然而,也不能排除,解夢者自有一套秘傳的「解夢秘碼」。
其實,夢沒有那麼神秘。夢就像一個鬧脾氣的心靈小孩,他哭鬧、叫喊、驚嚇、狂笑,只為了讓你面對自我內心深處壓抑的情緒和受困的思緒。理性也許會騙你,但是夢絕對不會。
只是,夢好像是由一組另類的製作團隊在極短的時間內製作剪接出來的、難以歸類的虛擬實境超四度空間電影,它之所以有時候讓人費解、甚至感到瘋狂,是因為它透過大量的隱喻和拼湊的語言來表現。
夢是頭腦在理性思考之外的意識活動所產生,但是構築夢境的材料仍然是取材自人體感官的輸入,而非憑空捏造。
也因此,一個人只有親身作過大量的夢,並且記錄起來,纔可能對夢加以自我分析,並且理解夢境形成的來源與夢境包含的意義,這就是我持續不斷記錄夢境的原因。
總而言之,世上沒有所謂的解夢大師,因為只有自己纔能參透自己的夢境語言,只有自己纔是最佳的解夢者。重要的是,如果想要徹底了解自己的夢,那就要對自己誠實。

至於作夢的原理究竟是什麼呢?筆者認為是這樣的:

【造夢機 - Dream Machine】
人體的感官系統就像是資訊過濾器,有如層層的網格。這些網格的主要作用是在接收資訊、篩選資訊、整理資訊與分析資訊。
層層的網格由資訊的進口處開始,一層比一層細密,直到最後一層完全沒有網格。依序姑且名之為「進口層、巨格層、大格層、中格層、小格層、細格層、微格層‧‧‧‧‧‧無格層。」
在每兩層網格之間是一段可以容納不同尺度資訊的資訊庫。由於過濾的作用,資訊會因其尺度不同而分別堆積在各段資訊庫中。
最後一個最深處的資訊庫,終止於無格層,此處容納了可以接收但無法定義、難以解讀的資訊。這些最細微的資訊在資訊不斷由進口層進入的時候,不斷堆積在感官濾網的底部,也就是所謂的潛意識。
只有當感官系統的進口趨近關閉時,潛意識中的細微資訊才可能向相反的方向擴散與回溯。回溯的細微資訊經由集結的過程而撞擊在網格上,便產生可以辨認但散亂的訊息,於是形成了夢或是幻覺。
晚上睡覺時,感官的進口趨近關閉,於是容易作夢。白天裡發呆、打坐,或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時,感官變得遲鈍,也容易作白日夢。
由於作夢是一種資訊的回溯,可能因此而有「夢境與現實是相反的」的說法。
但是夢的機制並非如此單純,因為當訊息回溯時,或許又會發生反彈,導致反複產生各種大大小小、正正反反的殘餘知覺,形成各種可能的劇本。而其中可能就包括了部份帶有推理預測性質的敘述。
如果把夢的組成元素,視為是文字與符號。那麼,夢境可以是幾個字的組合,或是一個片語、一個句子、一首詩詞,也可以是一個極短篇,甚至是一部小說,幾乎可以有無限多種的可能。
上述「夢的原理」就是我探索夢境的理論基礎,由於是把夢境的產生視為來自「感官系統」與「資訊粒子」的互動,因此也可以稱之為「夢的量子論」(Quantum Theory of Dream)。
不過,如果考慮夢境的訊息粒子在傳遞訊息時可能帶有波動的形式,則可以稱之為「夢的量子波論」、「夢的波量子論」,甚至是「夢的波子論」。進一步言,如果把形成夢境的訊息元素視為一種特殊的造夢資訊粒子,那麼或許乾脆叫作「夢的夢子論」會更為恰當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LS. Salon / Rooms: 1.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Subtle Space of Texts 2.夢的原理 The Elements of Dream 3.易的故事 The Story of I.E. 4.橋接文字 Bridge Words 5.一籮筐詩詞 ALOPAL 6.爾爾藝廊 22Galle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夢是看不見的真實 夢是看不懂的真實 夢是不想看的真實      夢是被忽視的真實 夢是被忽略的真實 夢是被疏忽的真實 夢是被遺漏的真實 夢是被遺忘的真實 夢是被遺棄的真實 夢是被壓抑的真實 ......
夢是看不見的真實 夢是看不懂的真實 夢是不想看的真實      夢是被忽視的真實 夢是被忽略的真實 夢是被疏忽的真實 夢是被遺漏的真實 夢是被遺忘的真實 夢是被遺棄的真實 夢是被壓抑的真實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夢可能沒有邏輯也沒有被記住,當下的自己還是感到無比的真實
Thumbnail
夢境通常發生在REM(快速動眼)睡眠階段,而REM睡眠階段在整個睡眠週期中佔比例較小。夢境是由大腦中記憶、情感、感官刺激、想像力等元素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夢的產生,包括信息整理、神經活動和情緒狀態反映。夢的解讀與意義也有可能與個人宗教信仰、心理狀態有關。
Thumbnail
心靈的回歸:夢境消散後的真實 你是否曾經在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似真非真的世界?夢境中的一切,看似真實,卻在醒來時消失於無形。現實世界,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所認知的一切,都是心靈的投射,是一場精心編織的夢。 如《奇蹟課程》所揭示,我們的自我感,根本不存在。這個「自我」,不過是心靈創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由意志和夢境能量之間的關係。通過日常生活的例子,從心智和身體的角度,從靈性角度來看,闡述了自由意志的侷限以及如何通過覺察和修行來提升對自我的理解,體驗更高層次的自由和智慧。
Thumbnail
常有人說夢裡什麼都有,這不一定是真的,是需要練習在夢境完成任務,那麼吸引力會帶你從夢境想的,容易在實際生活完成。 上一篇〔修行睡眠路徑|第三隻眼|松果體|荷魯斯之眼〕提到入睡方式,接下來要做什麼夢,是可以自行安排,這是神秘力量也是能量轉換指引,當現實生活中,可能想讓人、事、物發展成自己想要
Thumbnail
你知道化學元素「苯」的結構、Google 創業概念,與文學經典《科學怪人》有什麼共同點嗎?據說,這些發現與創意概念,都從夢境得到啟發! 幾十年來,睡眠科學家一直思考做夢和創意靈感之間的關聯。過去普遍認為創意靈感主要源自於睡眠周期中的快速眼動階段,約在入睡一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後開始。
Thumbnail
在接觸榮格解夢四步驟前,長久以來我主是走「情緒解夢」路線,也就是細節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夢中感受到的情緒,我起床的時候是壓迫、緊縮、恐懼,還是放鬆、平靜?(情緒是一股能量流,也是很好的理解靈魂-真實自我能量狀態的方式,是麻瓜讀者最佳的「通靈」突破口),夢境給我機會重新聚焦感受情緒。
Thumbnail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人都說夢是假的!亂夢才叫夢,夢是虛幻不真實的,如果真實就不叫夢。世間法講這些也都對,我都不反對,但是「夢」也是我們自心投射出來的。為什麼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呢?「日有所思」是用你的心來思,所以「夜有所夢」由心投射出來的東西。我們去探究調整自己的修行,或身、語、意上...
也許存在於夢境中的所有事物就讓它存在於夢境中吧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夢可能沒有邏輯也沒有被記住,當下的自己還是感到無比的真實
Thumbnail
夢境通常發生在REM(快速動眼)睡眠階段,而REM睡眠階段在整個睡眠週期中佔比例較小。夢境是由大腦中記憶、情感、感官刺激、想像力等元素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夢的產生,包括信息整理、神經活動和情緒狀態反映。夢的解讀與意義也有可能與個人宗教信仰、心理狀態有關。
Thumbnail
心靈的回歸:夢境消散後的真實 你是否曾經在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似真非真的世界?夢境中的一切,看似真實,卻在醒來時消失於無形。現實世界,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所認知的一切,都是心靈的投射,是一場精心編織的夢。 如《奇蹟課程》所揭示,我們的自我感,根本不存在。這個「自我」,不過是心靈創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由意志和夢境能量之間的關係。通過日常生活的例子,從心智和身體的角度,從靈性角度來看,闡述了自由意志的侷限以及如何通過覺察和修行來提升對自我的理解,體驗更高層次的自由和智慧。
Thumbnail
常有人說夢裡什麼都有,這不一定是真的,是需要練習在夢境完成任務,那麼吸引力會帶你從夢境想的,容易在實際生活完成。 上一篇〔修行睡眠路徑|第三隻眼|松果體|荷魯斯之眼〕提到入睡方式,接下來要做什麼夢,是可以自行安排,這是神秘力量也是能量轉換指引,當現實生活中,可能想讓人、事、物發展成自己想要
Thumbnail
你知道化學元素「苯」的結構、Google 創業概念,與文學經典《科學怪人》有什麼共同點嗎?據說,這些發現與創意概念,都從夢境得到啟發! 幾十年來,睡眠科學家一直思考做夢和創意靈感之間的關聯。過去普遍認為創意靈感主要源自於睡眠周期中的快速眼動階段,約在入睡一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後開始。
Thumbnail
在接觸榮格解夢四步驟前,長久以來我主是走「情緒解夢」路線,也就是細節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夢中感受到的情緒,我起床的時候是壓迫、緊縮、恐懼,還是放鬆、平靜?(情緒是一股能量流,也是很好的理解靈魂-真實自我能量狀態的方式,是麻瓜讀者最佳的「通靈」突破口),夢境給我機會重新聚焦感受情緒。
Thumbnail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人都說夢是假的!亂夢才叫夢,夢是虛幻不真實的,如果真實就不叫夢。世間法講這些也都對,我都不反對,但是「夢」也是我們自心投射出來的。為什麼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呢?「日有所思」是用你的心來思,所以「夜有所夢」由心投射出來的東西。我們去探究調整自己的修行,或身、語、意上...
也許存在於夢境中的所有事物就讓它存在於夢境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