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模型-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7. 夢境的隱喻

講到精神分析就一定要來談談夢境。佛洛依德之所以能夠聲名遠播,他在夢境相關的研究佔了很大的功勞,《夢的解析》並不完全契合他的研究方向,然而卻是他流傳最廣的作品。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夢境是潛意識的伴生物,它與那些受壓抑的想法相互聯結,卻又存在著分歧。實際上,那些廣泛被我們稱之為「夢」的內容,各自蘊涵的含義也是不同的,這裡面的不同,我習慣用意識與潛意識各自涉入的程度作劃分。

夢境中與潛意識關係不深的,通常稱之為清醒夢,所謂的白日夢就是其中一類。我修外文系精神分析課的時候,就曾看過Freud寫的一篇《Daydream》,講述為什麼人愛做白日夢,以及成年後因為要面對更複雜的人際環境,這種「軟弱、不實際」的慾望被壓抑,轉而流向小說、電影、遊戲這樣的商業娛樂。大眾對虛構故事的渴望,其實就是小時候做白日夢的延伸──按照這種說法,虛擬創作就是一種集體的白日夢,所有人一同進入想像的世界,這種夾雜在真實與虛幻之間的交互,仔細想想,或許就映照了一部份集體潛意識的模樣。

相對於清醒夢的是無意識夢,關於這部分,不妨跟前面有關libido流向的內容拿來一起討論。(如果忘記的可以回去看第五篇: 潛意識模型-5 )

夢境可以說是libido運作的一個特殊案例。人在睡眠的情境下,原本負責壓抑和防衛的libido會暫時停止工作,用模型裡面的比喻來說明,就是壓住門/窗簾的那股力量鬆開了,這時候如果剛好有風吹過,門窗就會被短暫推開,此時低度的心智運轉足以讓我們瞥見門後、也就是潛意識裡的內容。

但也因為在此刻,記憶、邏輯分析、注意力這些意識能力皆大幅降低(畢竟連負責防衛的能量也休眠了),這些夢境的內容往往極難被處理,遺忘引發的記憶再建構、或者乾脆就是零碎片段,使我們仍舊無法一睹潛意識的全貌,詮釋的阻礙和偏差也由此而來。

因此夢境分析的困難,很大一部分在當事人無法記清楚夢境的全部內容,有些不得不經過事後的腦補,乃至受分析師的話語影響,這些都會導致與潛意識的內容產生偏離。甚至於,就算內容上是完整的,但因為被當事人覺察到的潛意識只是很小一部分,那些內容很可能根本無關緊要。

當然心理治療和挖掘潛意識是兩回事(大概只有最早期的精神分析會把兩者畫作等號),但這多少能說明,一個人想理解內心的自己在想什麼,本是極為困難的事情──和自己對抗就像是左腳踩右腳,大概只有古龍小說才能靠這種方式跳起來。

PS: 正文內容大概就是這樣了。雖然沒能cover到所有想寫的主題,但我也已經黔驢技窮,其他不熟或者自己仍未搞清楚的只能暫且先放著,也許以後有新想法,會再添加或續寫也說不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詠翰的沙龍
6會員
28內容數
黃詠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4
人總是在意「錯過了什麼」,遠大於自己已經擁有的。 有這樣的想法是理所當然的,畢竟缺少的部分就是那樣舉目可見——我們要花上半天的時間,才能整理出一年下來,自己到底收穫、學習了什麼;但只要幾秒,就足夠那一大堆想做而沒有做的事從腦袋裡一股腦兒衝出來。
Thumbnail
2025/01/04
人總是在意「錯過了什麼」,遠大於自己已經擁有的。 有這樣的想法是理所當然的,畢竟缺少的部分就是那樣舉目可見——我們要花上半天的時間,才能整理出一年下來,自己到底收穫、學習了什麼;但只要幾秒,就足夠那一大堆想做而沒有做的事從腦袋裡一股腦兒衝出來。
Thumbnail
2024/11/12
人在感受到挫折和痛苦的時候,通常會怎麼做? 方式有很多。而其中有一類人,他們選擇在痛苦的感覺出現時,把精力投注到事業上,透過發憤努力的方式,來換取生涯上的回報。他們避開自己的焦慮,得到社會意義上的成功;回首自己的人生功績,也有很多滿足跟愉悅。這種因應之道,我們統稱為「昇華」。
Thumbnail
2024/11/12
人在感受到挫折和痛苦的時候,通常會怎麼做? 方式有很多。而其中有一類人,他們選擇在痛苦的感覺出現時,把精力投注到事業上,透過發憤努力的方式,來換取生涯上的回報。他們避開自己的焦慮,得到社會意義上的成功;回首自己的人生功績,也有很多滿足跟愉悅。這種因應之道,我們統稱為「昇華」。
Thumbnail
2024/11/10
接觸客體關係到現在已經好一段時間,也聽過很多教授、老師講述這兩個人的理論,但每一次都是好像懂了,卻又有哪個說不清的地方沒有很理解。後來我發現之所以如此,在於課程總是聚焦在「內容」,即克萊恩的理論是甚麼、實務上做了甚麼;溫尼考特的理論如何、實務上又如何……但是究竟是什麼樣的想法讓兩人發展出這樣的理論?
Thumbnail
2024/11/10
接觸客體關係到現在已經好一段時間,也聽過很多教授、老師講述這兩個人的理論,但每一次都是好像懂了,卻又有哪個說不清的地方沒有很理解。後來我發現之所以如此,在於課程總是聚焦在「內容」,即克萊恩的理論是甚麼、實務上做了甚麼;溫尼考特的理論如何、實務上又如何……但是究竟是什麼樣的想法讓兩人發展出這樣的理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夢是人類想像力最遠的邊境,我們的大腦在夜裡排演的一幕幕戲。自古以來「夢」就讓人們著迷不已,它是無數文學、藝術彩繪的主題,人們歌詠之、探尋之。而迷離的夢境則像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窗,因此夢也被賦予著神秘色彩。
Thumbnail
夢是人類想像力最遠的邊境,我們的大腦在夜裡排演的一幕幕戲。自古以來「夢」就讓人們著迷不已,它是無數文學、藝術彩繪的主題,人們歌詠之、探尋之。而迷離的夢境則像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窗,因此夢也被賦予著神秘色彩。
Thumbnail
藉由閱讀《你的夢,你的力量》、《穿越夢境,遇見最真實的自己》、《一字一句,靠近潛意識》,引領我踏上「夢的解析」之旅
Thumbnail
藉由閱讀《你的夢,你的力量》、《穿越夢境,遇見最真實的自己》、《一字一句,靠近潛意識》,引領我踏上「夢的解析」之旅
Thumbnail
一個針對潛意識理論設計的新模型,以及其他有關的延伸討論。
Thumbnail
一個針對潛意識理論設計的新模型,以及其他有關的延伸討論。
Thumbnail
一個針對潛意識理論設計的新模型。
Thumbnail
一個針對潛意識理論設計的新模型。
Thumbnail
潛意識是精神分析中的基礎,佛洛伊德認為心理的品質可以分為意識、前意識Pre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 (有翻譯為無意識),後期他又提出了三我結過的模式,他認為心理組織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系統。這套知識理論稱為驅力心理學、佛洛伊德心理學或古典精神分析。
Thumbnail
潛意識是精神分析中的基礎,佛洛伊德認為心理的品質可以分為意識、前意識Pre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 (有翻譯為無意識),後期他又提出了三我結過的模式,他認為心理組織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系統。這套知識理論稱為驅力心理學、佛洛伊德心理學或古典精神分析。
Thumbnail
不論《全面啟動》《記憶拼圖》或《鬼店》系列,其中對於個體創傷與集體命運的整合,使我們得以將這些電影的結局視作正面的。這些人物受到創傷與潛意識的干擾與折磨,以至於他們終其一生無以安穩地生活、也拒絕擁抱破碎的自己。但也因此,他們擁有對自身內在或是人類集體深刻的想法與觀察,而這正是一種潛意識、一種心靈能力
Thumbnail
不論《全面啟動》《記憶拼圖》或《鬼店》系列,其中對於個體創傷與集體命運的整合,使我們得以將這些電影的結局視作正面的。這些人物受到創傷與潛意識的干擾與折磨,以至於他們終其一生無以安穩地生活、也拒絕擁抱破碎的自己。但也因此,他們擁有對自身內在或是人類集體深刻的想法與觀察,而這正是一種潛意識、一種心靈能力
Thumbnail
我認為文學創作者除了需要具備文學素養與技巧外,還需要有發夢的「能力」。這樣說是為了凸顯一個現象:人往往抹殺了夢(不論是睡夢還是白日夢)對人類心智成長的重要性,尤其在啟蒙時期後,幾乎喪失了人從夢裡發現意義的態度,認為夢只是非現實和無意義的表現。
Thumbnail
我認為文學創作者除了需要具備文學素養與技巧外,還需要有發夢的「能力」。這樣說是為了凸顯一個現象:人往往抹殺了夢(不論是睡夢還是白日夢)對人類心智成長的重要性,尤其在啟蒙時期後,幾乎喪失了人從夢裡發現意義的態度,認為夢只是非現實和無意義的表現。
Thumbnail
根據「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一文,人體感官系統雖然可以比擬為一套類似資訊過濾器的連續漸層式網格組織的意識結構,但為了方便討論和解釋人體意識在清醒和睡眠之間的各種不同的心智狀態,可以把它約略區分為三個群組式的層次:..................
Thumbnail
根據「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一文,人體感官系統雖然可以比擬為一套類似資訊過濾器的連續漸層式網格組織的意識結構,但為了方便討論和解釋人體意識在清醒和睡眠之間的各種不同的心智狀態,可以把它約略區分為三個群組式的層次:..................
Thumbnail
該相信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 ~ 1930)?還是該相信容格 (Carl Gustav Jung,1875 ~ 1961)? 該相信理論?還是該相信直覺?......
Thumbnail
該相信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 ~ 1930)?還是該相信容格 (Carl Gustav Jung,1875 ~ 1961)? 該相信理論?還是該相信直覺?......
Thumbnail
夢是看不見的真實 夢是看不懂的真實 夢是不想看的真實      夢是被忽視的真實 夢是被忽略的真實 夢是被疏忽的真實 夢是被遺漏的真實 夢是被遺忘的真實 夢是被遺棄的真實 夢是被壓抑的真實 ......
Thumbnail
夢是看不見的真實 夢是看不懂的真實 夢是不想看的真實      夢是被忽視的真實 夢是被忽略的真實 夢是被疏忽的真實 夢是被遺漏的真實 夢是被遺忘的真實 夢是被遺棄的真實 夢是被壓抑的真實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