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的「
#長衫」,也就是我們現在稱的「
#旗袍」。臺灣早期慣稱為長衫,意即長及腳踝的連身衣著。
與當時傳統台灣服不同的是,長衫因為使用了西式的立體剪裁,更能凸顯女性曲線的美,1930年代傳入台灣後,逐漸在都會地區流行。
然而,當時的台灣,卻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隨著二次戰爭的開打,日本也開始推行「皇民化運動」。
「
#皇民化運動」,是二戰時日本對少數民族、殖民地推行的一系列同化政策,希望藉政策讓這些族群認同自己身為日本人的身分。台灣身為殖民地當然也難逃其命運,也因此具有「支那色彩」(中國風)的旗袍,很快地便被警務單位列為「挑發性服裝」。
例如政府就曾要求女給或酌婦(陪酒女性),改穿著樸素的洋裝或兩件式套裝,或是宣導民眾把中式的盤扣改成西式扣、把開衩縫成裙等等。
但同時也有一派日人認為,長衫易穿自然,與其禁止,不如結合優點,改良成日本主導的東亞共通的「
#興亞服」。
「國民服」,非興亞服,但同為日本二戰時特別設計的服飾。
一位日本的美容界權威就曾說:『今日需要更具活動性的服裝,……興亞服是站在滿洲與支那服裝基礎上所設計的,在確立東亞新秩序後,期待亦能普及於聯邦女性。』
也是因為這樣的爭論,使的台灣女孩在穿著長衫時,仍然有一些合理化的空間。但是到了1940年代,戰爭越演越烈,穿著長衫出門變成一件需要勇氣的事。
台灣首位女記者楊千鶴就曾回憶道:『……如果不是和日本人朋友同行,穿長衫對我而言實在麻煩費勁,起初也沒有意識到這些,但有時察覺到他人責備似的眼神,都不免讓穿長衫的我心頭一驚。』
直到1943年末進入了空襲時期,長衫才真正從街頭消失。
各個女孩穿著長衫的理由皆不相同,有些女孩用長衫背後的政治意涵,表達自己的立場;也有女孩是單純喜愛那優美的線條,在戰爭時代努力用一匹布料活出自己的色彩。
如果服裝一直都是性別與政治的角力場,那麼她們在大環境下對美麗的小堅持,或許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自主權的展現吧。
參考資料:洪郁如〈旗袍•洋裝•モンぺ(燈籠褲):戰爭時期台灣女性的服裝〉、明道學術論壇〈長衫的時尚觀察-日治晚期臺灣女性的自主性意識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