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多倫多大學新生的見與衝擊

2019/03/13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九月七號,當大學開始時,筆者(Larry) 和Anna(褚芃呈)正式成為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聖喬治校區和密西沙加校區的的大一新生,多倫多也正式地成為筆者和她彼此的新家。在多倫多大學兩個完全不同校區的我們想稍微分享一下開學的這兩個禮拜以來,過著超時工作的全職學生(Full-Time Student)生活的點滴。
雖然已經經過社團聯展等活動,但是學校裡還有很多活動尚未開始,因此我這裡簡單以三點簡述我在多倫多大學的新生活。其他相關活動待來日再多加描述。不過在開始前,我想先稍微介紹一下我的學校。
座落多倫多市中心精華區域,多倫多大學於1827年成立,是經過英國皇家憲章頒布在加拿大最早成立、最好且學生人數最多的公立大學,一共有三個校區(UT St. George UTSG, UT Mississauga UTM, UT Scarborough UTSU) ,擁有來自一百六十七個國家共八萬多名的學生,是一間以學術研究和重要發現與發明(胰島素、幹細胞、電子顯微鏡等)聞名於世界的研究型大學,學校的師生時常會自我比擬為「加拿大的麻省理工」。不過,或許正是因為校方如此強調學術專業,我們上課每天都有看不完的論文和寫不完的報告及研究型(小)論文。
設施方面,學校擁有十間附屬醫院、多座實驗室、航太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和44座圖書館,館內藏書1900多萬卷,是北美洲規模僅次於哈佛和耶魯大學的圖書館系統,同時,每個(大一)學生都擁有自己相對應的圖書館員,可以協助在撰寫論文、查資料和論文註解時提供協助。這間龐大的大學,根據校方公布的資料,一年為加拿大經濟貢獻高達157億加幣(約3550億台幣)。除此之外,多倫多大學本校區擁有加拿大唯一的學院聯邦制度(1)(Collegiate University)。
多倫多大學密西沙加校區(University of Toronto Mississauga, UTM)是多倫多大學的衛星校園之一,除了聖喬治和士嘉寶校區都有的基本款科系,還多了加拿大大學中最赫赫有名的法醫學(Forensic Science)和傳播學院(Communication, Culture,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CCIT)。雖然每個新生在入學時都會被分配到一個program,但在大二正式開放選主修前,這些programs都只是暫時參考用,除了某些特定專業課程的選課優先順序,並沒有實質上太大的差異。
UTM的校園佔地廣大,融合現代化的建築和大片森林,時常會在校園各個角落看到氾濫的松鼠和鴨子們,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出來覓食的鹿(不過絕大部分時間都只會看到牠們的大便)。

城市迷宮般的校園

「完了,我好像又迷路了。」
站在St. George Street 和 Harbord Street 的交口上焦急地左顧右盼,Max Gluskins House 到底要往哪裡走啊?往上還是往下?偏偏這個時候手機連不上網路。
對於我-一個連看著地圖都會迷路的路痴而言,多倫多大學是這座城市裡最為複雜的迷宮,它的規模占據超過四分之一個多倫多,有著上千棟的建築和上萬間教室每一次的轉彎,每一條小徑都通往著不同的出口,早一個或晚一個都不行。迷路彷彿成為必然。於是,為了讓自己能熟悉校園和自己要上課的教學大樓所在位置,我提前一個月開始學習。用學校設計的手機app "U of T map"「慢慢」地探索。
「從學校中心點出發,穿過正在King College Circle 打著壘球學長姐,走過美式足球場、足球場,再沿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和法學院(Faculty of Law)之間的哲人小徑(Philosopher's Walk)往南走……左轉走過如森林一般的皇后公園(Queens Park),……再走過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後過街再過街。」
令人感動地,我終於走到了第一間教室(BT101)。可是,還剩下六間……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迷路的次數不下百次,我終於找到所有的教室,而且也規劃好最近的趕課路線。不過,後來我發現,即便真的找得到路,有時要在十分鐘的課堂休息時間內準時趕到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十分鐘後我要到BC20上課,我先走了。」
上一秒,我才剛剛在學校西南邊的角落的大樓裡上完微積分,收好書包後奪門而出,因為理論上十分鐘後我要出現在近乎兩公里外位於東北角的維多莉亞學院 Birge-Carnegie Library (BC20教室)上下一堂全球化的課程。
「沿著College. St. 直走兩百多公尺,左轉King College Circle St.後繼續直走,穿過king College Circle,穿過一個小山丘⋯⋯過街後斜線切過Queens Park,再過街⋯⋯再走過大半個維多莉亞學院就到了。」
值得慶幸的是:十二分鐘後,我到了,在背著書包用盡全力奔跑的情況下。
不幸的是:一個多月後,多倫多也快要進入下雪的季節,在積雪的草地和結冰的柏油路面上奔跑無疑是要跌得滿身傷。這段距離已經夠遠了,如果 下雪了,那還真的是「雪上加霜」呢。到時候要在十分鐘內抵達教室更是不可能了。

僅僅只有個位數的學分

「你想好大一這學期要修幾學分了嗎?我有點想修到25學分。」一位臺灣大學的同學問我
「我應該會修2.5學分吧。」
臺灣、美國和大多數的大學學分數都是依照上課的時數計算,因此正常狀況下一個學期至少需要修15~25個學分。但是多倫多大學的學分是以學期計算的,一堂一個學期(四個月)的課是0.5學分,兩個學年的課則是一學分,一個學期最多能修3.0學分,一年最多6.0學分(不過至少要修4.0才能維持全職學生的身份)。 可是,假如把上的的時數轉換的話,一個星期大概是15~18小時的上課(教授+助教)時間(和額外大概十多個小時的科學或人力資源實驗室時間,不過因課而異)。
雖然最多一年可以修到六學分,校方通常會建議學生盡量維持在一年五學分,因為多大的課程是非常濃縮的。學期初,我不信邪地上學期先修了3.0,結果要讀的書、要寫的功課多到無法一一讀完或做完,一個星期要讀五十多個小時的書才勉強掃過所有閱讀。但是,當課前閱讀沒讀熟或沒讀完時,上課教授講得內容便會完全聽不懂。直到現在調整成2.5之後,我才稍微擁有一點喘息的空間。
因此,我想說的是:即便上課時數比普通的臺灣大學還少,我們的學業壓力其實並沒有比較輕。
我在大一開始時就把課排到滿,其中包括很硬又吃力不討好、投資報酬率是負的現代藝術史(Fine Art History, FAH)。所有的朋友在看過FAH一個禮拜100頁起跳的閱讀量和專業藝術評論作業(到底要怎麼分析《最後的晚餐》左邊數來第三的人向右上方30度看的視線中所代表的涵義)後都紛紛勸我退選,但我一直抱持著不知道哪來的堅持(愚蠢),直到drop deadline前一天晚上十一點,我才一個大驚從早到晚失色,驚覺這門課已經嚴重影響到我的生存,再下去就會出事了。於是我立刻傳簡訊給我的PAL(Peer Academic Leader) 說明狀況。雖然他大概也很清楚這整件事情根本就是我自己在搞笑,他還是很敬業地聽完了(眾人早就預期到的)我的崩潰,給了我許多不要做傻事的建議,然後催促我回去退掉那門課。

迎新 (Frosh Week/O Week)

和臺灣所有的大學一樣,加拿大的大學也會在大一開學前舉辦迎新,我們稱它為迎新週(Frosh Week)不過在內容和組成上確有很大的不同。單就組成上來說,多倫多大學的迎新並不是以「系」為單位而是以「學院」或「學位」為單位,所以人數非常的驚人。以我的學院聖麥可學院(St. Michael’s College)為例,我們總共有大約900位新生,一個中隊有將近200人,每個小隊大概在三十人上下,所以在學院在迎新報到當天,如果去得不夠早,通常都要排隊排一個到一個半小時才能輪得到自己。
不同學院的活動安排、收費金額和發給新生的紀念品也會有所差異。像我們學院書包裡的紀念品有:兩件學院的T-shirt、保養品、太陽眼鏡、水壺、泡麵、學院的USB、輕便雨衣、 學院的旌旗等各式各樣由贊助商或校方提供的商品。四天的活動相當的多,每天從早上到凌晨都有活動,因此我只稍微提幾個比較特別的活動。

遊輪派對

這是我們學院比較特別的活動,迎新第三天的晚上大家換上西裝跟晚禮服跟著學長姐坐車到安大略湖邊,直到凌晨十二點的派對正式開始。我們搭的船是一共有兩層樓,一樓除了船艙的舞廳之外還有小型的船頭甲板和二樓則是有座位和觀景台。或許,看到這裡大家會和我當初一樣認為是跳慢舞,不過恰好相反,當天晚上我們跳的是毫無章法的Disco舞。節拍相當明顯的音樂,當上百名舞者跟著它跳動時,整艘船都在上下晃動著,讓站在一旁聊天的我嚇得趕緊抓住一扶手。
雖然,我並不是一個喜歡跳舞的人,不過站在甲板上吹著湖面吹來只有十度的涼風,欣賞著多倫多的夜景,也是一件相當愜意愉快的幾個小時。

多倫多大學城市大遊行

多倫多大學學生會每年都會舉辦多倫多大學的大遊行,參加遊行的包含多倫多大學聖喬治校區的七個獨立學院(1)、工學院、建築學院和思嘉堡校區的學生,大概有五千多位學生參加。遊行的路線是從學校的美式足球場出發,沿著Bloor St. W 往東走到Yonge St. 後往南走到Carlton/College St. 後往西走回學校的King College Circle,簡單來說是沿著學校的邊緣走一小段路,一邊走一邊唱學院的自編歌,好不痛快。
我們走過的Yonge St. , Bloor St. W 和Carleton/ College St. 是多倫多最重要的銀行和百貨公司、精品店所在的位置,甚至中間經過的Bay St.和University Avenue 更是金融業的精華路段,但是為了遊行學生的安全,一路上經過的所有路口幾乎都被警察封住,最多也只剩單線道。真的很難想像為了我們一年一度的遊行一路上經過的商店要蒙受多少損失呢!
可是,儘管被我們這群遊行的大學生困在路上,坐在車子裡的人在我們經過的時候會為我們吶喊,警車為我們響鈴、兩旁商店的店員友善的向我們揮手加油。
在開學前學校會舉辦為期一週左右的Orientation Week,目的是協助新生銜接並融入大學生活,從熟悉身為北美第三大的學校圖書館系統,到各種聯展和免費食物(很高興看到我們的學費都有被妥善運用),只要能想得到的應有盡有(如果沒有絕對就是它不夠重要)。

Living on Rez!

住在學校宿舍的學生(就是我)也有自己專屬的Residence Orientation,幫助我們熟悉整個Student Housing系統的運作。即便學校宿舍比起外面的住宿來說是貴上許多,也還強迫大家都要買十分昂貴的meal plan,不過住在學校是我認為在進入全新的環境,必須重新學習生活的過渡期中的必要歷程,也是提供我最多幫助和溫暖的地方。在這個一共有13,500名大學生、每堂lecture都是四五百人起跳的學校,很多時候在課堂上交到新朋友,要是沒有馬上交換聯絡方式,我們或許就很難再碰到彼此。因此於我而言,大部分最好的朋友們,都是一起住在宿舍朝夕相處的人們。
每個住在宿舍的學生都會分配到一個community,範圍是住在同一個走廊的同學,而每個community都有自己的don和PAL,由高年級學長姐擔任。Don的服務範圍……就是沒有範圍。從馬桶堵塞到隔壁鄰居在quiet hours後還在跟女朋友講電話,或期末考前要讀的書多到讓你開始懷疑人生(這不是假設性問題),都可以打電話找24/7的Don-on-Duty,幫助你重新找回人生意義。PAL (Peer Academic Leader)則是提供屬於偏向課業方面的協助,從開各種workshop、要如何選課和選主修的問題,到寫信給教授的措辭(用”Yo! What’s up!” 開頭大概不會是最好的選擇),PAL絕對是最專業的工具人。
「咚⋯⋯咚⋯⋯咚⋯⋯」,低沈悠揚的鐘聲自遠方緩緩傳來,當第十二聲消失在午時的喧囂之中,坐在維多莉亞學院石椅上的我已經將課本和電腦迅速放回書包。
故事就先講到這裡,因為
另一堂經濟學講堂五百人座位爭奪戰又要開始了⋯⋯
責任編輯:劉醇繕 核稿編輯:杜昭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27會員
569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