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Everything is intentional.” 這句話是筆者剛來密涅瓦大學時候,發現可以說是學校的座右銘。這句話翻成中文的話,文言一點可以是「凡事皆有意」,白話一點就是這所學校安排的一切都是刻意的。那時筆者心想,這麼有個性的學校,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但在台灣的遠東舊金山留學一年後,漸漸的,這句話的意義、這間學校的價值和自我成長的空間似乎都豁然開朗。原來,世界離我們那麼近,社會的一切也並不遙遠。
一個一念之間的選擇
2018年初,那時候可以說是高中生面對人生第一個岔路。每個人都在仔細盤算自己的未來和學測分數的交集點,試圖在厚實的大學甄選指南中,找到自己的歸宿。這時候的筆者,正拿著能上台灣醫學科系的成績,細數著自己在過去半年內努力甄選上國內外的大學。筆者從沒想到,在經歷過學測、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美國大學測驗)和托福(TOEFL)後,最煎熬的卻是在學校和學校間思考、比較、選擇的過程。每一間學校都有他的利與弊,像是待在台大能有熟悉的環境,去多倫多大學則有顯赫的傳統,但說實在,引起筆者興趣和點燃熱忱的學校,似乎就只有一間了—那就是密涅瓦Minerva。
一個未來世界的學校
密涅瓦其實是羅馬神話中的智慧女神和戰神,筆者認為這和密涅瓦大學的目的和價值非常相像。簡單來說,密涅瓦的目的是要讓他的學生成為領導未來世界的人才,他的價值是要讓學生習得最重要的自學能力,打造一所為未來設計的學校。因此,他蛻去了傳統大學必須要有的校園和教室,以網路教學的方式,提供學生彈性,也讓他們能夠和生活的城市互動。這個特色讓密涅瓦能夠創造「環球學習(Global Rotation)」和「沉浸式體驗(Global Immersion)」的兩個系統。這個兩個系統強迫學生在短時間內,在學校選擇的七個城市中(筆者註:舊金山、首爾、印度海德拉巴、柏林、布宜諾斯艾利斯、倫敦、台北),試著在當地生活和建立社群網絡,使得學生在未來的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裡都能適應、發展,習慣在世界村中的生活。
一個網路虛擬的教室
聽到線上課程,許多人不免直接想到MOOCs, Coursera和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然而密涅瓦的線上平台Forum跟這些平台最不一樣的是:Forum上的課程都是即時互動的。前三者的課程基本上都是由教授預錄好課程,再由學生們自由觀看、學習。這種模式缺少即時互動的便利性並且限縮翻轉教室「學生領導式學習」的廣泛性。相反的,Forum上面的學習是類似由教授和十幾位學生所組成的Skype線上視訊,藉由Forum上的課前問卷、分組討論、省思問卷,讓學生必須預習、討論、回答、並省思課程的內容。這讓學生在有架構的學習下,自由地詢問或回答同學和教授的見解,來達成學生領導的學習模式。另外,藉由網路的媒介,系統也會自動點名、分發組員和錄影以達到課程的最大效率,減低傳統學習上無謂的時間浪費。
在筆者的學習經歷中,有一堂課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老師來到宿舍授課。那堂課的體驗恰似說明了Forum和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優缺點。在那堂課中,筆者發覺肢體語言在線上與實體空間之不同,也可以說,傳統教學還是較有人情味,但同時也比較容易分心而忽略重要的內容;相較而言,分組討論在線上課程中也比較不容易離題,卻失去了面對面的溫暖,而感覺有些冷漠。但筆者必須澄清,學生之間都是住在共同的空間,並且有許多的其他的活動來維繫同學間的感情及交誼,筆者甚至認為在密涅瓦內熟悉的朋友,還比傳統大學來的多許多。
一個深度學習的機會
筆者最常被詢問到的問題是:為什麼這所學校需要旅行至世界七個城市學習呢?筆者在這裡提供二個面向的見解。第一個面向是學校課程的要求:在密涅瓦課程中有城市在地作業(Location-based Assignment, LBA)及學期專題(Final Project)二種作業必須結合城市的產業、人文、地理才可完成。
前者是課程要求學生利用在課堂上習得的知識,分析或瞭解城市的運作或是潛在性的威脅,這種LBA包含了採訪當地企業以理解企業的運作及領導模式或是未來海平面上升危險潛在區分析報告。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和好友到山景城(Mountain View)Google 總部區採訪Google職員的過程,透過深度訪問理解Google內部的結構是什麼,也得到內部員工眼中的Google是什麼,另外筆者了解這項作業迫使學生走出舒適圈和校園的價值。而後者則是要每一個學生回答城市內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可以是自己感興趣的或是由產業提出的問題,再經與產業合作的過程,實際的解決城市內的問題。這讓筆者在大一也體驗了台灣大學常見的產學合作過程,也進一步獲得產界需要的能力及文化,讓學生能夠在畢業之後接軌社會。筆者所做的專題是和當地政府的交通局(SFMTA)合作,尋找解決當地日益增加的共享電動自行車和滑板車問題。在這報告的過程中,不僅要習得許多都市計畫的知識,也要懂的和交通局的人士溝通、尋求建議並請求人脈來獲得更多資料或見解。
第二個面向則是跟當地企業、民眾深度交流的機會。密涅瓦號稱城市即校園,因此學校也強調學生主動跟當地民眾互動交流、建立人脈、踏出舒適圈的重要性。而學校並不是以放生的心態督促,而是藉由學校內部職涯開發(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fdev)部門來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城市的就業文化、模式及入門的人際交流養成課程。學校也會主持社交晚宴以讓學生能在安全的空間內學習如何專業社交和網絡經營。
一個國際社會的模型
除了學校的推力外,筆者認為密涅瓦能夠達到他目的的關鍵便是它所招進的學生。在這裡就讀的學生來自全球五十個國家,不管是北歐或是巴西、中國到台灣的邦交國史瓦帝尼,讓你能夠體驗並了解不同文化的習慣並且尊重他人;在這裡並不是由美國學生為主流的社會,而是多元文化、民族相互疊加而共同產生的縮小版國際社會。「這裡的主流就是沒有主流。」你的能力、價值、個性凌駕在你的膚色、收入、出身之上,大家都可以是朋友。在這其中,筆者自己便跟一個菲律賓和亞美尼亞的同學特別要好,自己也會去跟肯亞人討論食物、宗教或是跟加拿大和美國人在野外探險。
這整個過程的體驗都是美好的,而在這其中筆者也收獲甚多,像是得知埃及的同學是信仰基督宗教中的科普特教(Coptic)或是來自美國卻生長在哥斯大黎加的同學。筆者認為這些經驗都會在未來生涯中幫助自己在不同文化中發展 ,密涅瓦的一大優勢。而學校也利用這點,邀請學生們自主發起文化活動,這包含了瞭解一個學生成長背景的Minerva Talk和用食物連結世界的10:01。Minerva Talk的用意是讓同學們之間更了解彼此,產生更深刻的友誼,而10:01則是以往報告繳交的期限,讓剛壓死線的學生們能用食物來連結的傳統。而筆者便曾經主辦過台灣的10:01,利用戲劇和全世界都愛的珍珠奶茶向同學介紹台灣的歷史跟我們心目中的台灣是什麼。
一個自我成長的省思
筆者在密涅瓦已即將一年,除了以上大量的資訊跟筆者自身的體驗外,其實,密涅瓦另一個強調的點即是自我的省思及反饋。在這整年中,學校曾多次的召集學生一同來反思「社群」的價值,思考需要改進或是維持的社群文化並回饋學校一些想法或與學校合作來完成反思的結果。這在筆者的認知中,是台灣傳統大學不常見的要素,在過程中,不僅是學生和學生之間溝通的平台,更是學校「聽見」學生意見的管道,自己也可以從中得到別人在同樣社群裡的體驗,學習別人看待同樣事情的態度。在這個多元的學生群裡,每一個人的有不一樣的成長背景、經驗,因此面對同樣挑戰時,每個選擇面對的方式也不一樣。
筆者印象深刻的事件即是一開始有一位視力障礙的同學,被學校要求離開舊金山返回烏克蘭—儘管之前已經瞭解情況並同意他來上課。這讓一群學生對此打抱不平,認為學校沒有制定身障學生的SOP,對於這位同學和未來的學生都極不公平,因此便有跨國學生們一同請願及詢問學校的看法。儘管最後他仍然沒有辦法回來舊金山上課。但這個事件中,筆者赫然覺得從不同國家、學校畢業的學生,對這件事情的熱忱及處理方式也不太一樣。來自聯合世界書院(United World Colleges, UWC)的學生大多有興趣參與並在發言規則、口條邏輯上都極有條理,另外,也很明顯到場的中國學生比較少,可能是對於衝撞權威的事件比較沒有參與度。
但筆者在這體悟到的另一件事,即是一切都沒有對錯——不管是參與請願或是不參與,都是你的選擇。「It depends」是在任何一場論辯、任何課程中都會聽到的一句話。然而最重要的其實是「要看狀況」後面的理由,才可以說明選擇的價值或是合理性。學校最重視的密涅瓦經驗(Minerva Experience)也是如此。以上講到許許多多的活動跟課程,其實大多都是需要自願或是主動參加的,如果一個學生選擇都不參加,他的密涅瓦經驗就會不太一樣,而這也沒有對錯。沒個人來到密涅瓦的原因本來就不一樣,因此每個人所追求的經驗也不盡相同。
後記:
“Everything is intentional”,不管一個人的成長背景、來自何地,來到密涅瓦後就將會被刻意打造成學習得海綿。學校刻意的強迫學生接觸社會、合作並解決問題,似乎也和學校的宗旨雷同。本文只提及筆者在密涅瓦第一年的心路歷程,一切都還在啟程的階段,未來課業上的挑戰,儼然另一個世界,難以想像。此外,對於密涅瓦實質課程的內容,筆者也沒有多加贅述,但如果想要得知更詳盡的內容的話可以閱讀另一位台灣朋友所撰寫的
《直擊密涅瓦(Minerva)大學怎麼上課?線上即時密集互動,線下整個城市都是教室》。總結來說,筆者認為密涅瓦即是學校和社會的緩衝器,和一般大學的安全泡泡不一樣,密涅瓦的泡泡是包含社會互動與參與的,而這也是筆者認為這所學校能夠達成他的目的與價值的主因,期待讀者能夠更加了解這所學校並了解教育擁有數不清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張恩睿 核稿編輯:張軒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