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南韓教育制度

論南韓教育制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南韓在一開始並非如此,在1961年,當時南韓人均GDP僅僅80美元,並且文盲的人數占總人口的80%。也因此,南韓政府開始教育部份的預算提高,甚至還從世界銀行借貸6000萬美元,可說是積極的想提升國民的教育素質。後來南韓的確消除了文盲,進入了世界上識字人口率高的國家。在2014英國培生集團公布了全球教育排行調查,南韓首度擠掉經常第一的芬蘭,成為冠軍。南韓之所以成為現在的南韓,這一切都歸功於南韓的超強社會競爭力。

在南韓,考大學幾乎可說是拿命去拼了。因為假如大學入學考試考糟了,你的人生就無法進入高社會階級的生活,幾乎可說是毀了。也因此,南韓家長擔心子女無法進入好大學,從小學便開始竭盡所能的幫孩子報名了很多補習班,小孩一生下來就活像個考試機器。在平均南韓高中生的作息就像這樣,早上八點到校,在下午四點左右放學。與臺灣學生相同,晚上六點到九點也要接著去補習。但九點之後,南韓學生不是回家,而是繼續讀書。有的選擇回校自習,有的則是繼續補下一科,下課時間通常都是晚上十一點。也因此,當你到韓國玩,晚上十二點在地鐵站仍可看到很多學生。但政府也並非漠視不管,首爾市府就曾經下達限時令,規定補習班時間不可超過晚上十點,並由地方人員組成巡邏隊取締。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補習班就拉下窗簾,把學生帶往更裡面的教室上課,以規避取締,最後此法令還被以違反憲法而取消。政府也一直不斷的改革考試方式,例如採計段考分數或增加面試環節,但這樣反而讓補習更加猖狂,補習班反而開出更多課程。

然而,在這樣的高張壓力下,撐得過的人進入了所謂的名校-SKY大學,也就是首爾大學、高麗大學與延世大學。撐不過的人就走上了自殺這條路。例如在大學七月放榜後,若考生因未無法如所願的考上SKY大學,而選擇輕生,也因此出現了「七月自殺潮」。南韓教師和教育工會和南韓青少年諮詢機構曾

做過研究,有43%到48%的學生考慮過自殺。南韓教育部也曾提交一份報告給國民大會的教育委員會,報告就說到在過去五年內,就曾有462個學生自殺。由此可知,考試在南韓不僅是通往榮華富貴的康莊大道,也可能是通往死亡的奈何橋。

願南韓能早日改善教育體系,並讓學生能夠不用再承受那麼大的壓力。


責任編輯:呂建璋 核稿編輯:盧郁璇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verything is intentional.” 這句話是筆者剛來密涅瓦大學時候,發現可以說是學校的座右銘。這句話翻成中文的話,文言一點可以是「凡事皆有意」。那時筆者心想,這麼有個性的學校,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漸漸的,這句話的意義、這間學校的價值和自我成長的空間似乎都豁然開朗...
一直以來,對於教改,我們總是放許多心血在方法和制度層面。但今天,筆者想跟各位談談的是在教育上扮演極大重要角色的人物-老師。 到底老師,應該是什麼樣子,又或者,怎樣,才稱得上好老師?
法國高中,是如何教導學生有關哲學呢?給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大人上一堂充滿深度的哲學課,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門無聊的課呢?又或者說,他們學到了什麼?點進來,讓高看帶你飛到法國上哲學課!
“Everything is intentional.” 這句話是筆者剛來密涅瓦大學時候,發現可以說是學校的座右銘。這句話翻成中文的話,文言一點可以是「凡事皆有意」。那時筆者心想,這麼有個性的學校,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漸漸的,這句話的意義、這間學校的價值和自我成長的空間似乎都豁然開朗...
一直以來,對於教改,我們總是放許多心血在方法和制度層面。但今天,筆者想跟各位談談的是在教育上扮演極大重要角色的人物-老師。 到底老師,應該是什麼樣子,又或者,怎樣,才稱得上好老師?
法國高中,是如何教導學生有關哲學呢?給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大人上一堂充滿深度的哲學課,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門無聊的課呢?又或者說,他們學到了什麼?點進來,讓高看帶你飛到法國上哲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