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什麼公平?什麼壟斷?資源到底要如何分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報導,非洲某個國家的村落基礎建設不佳,所以都還在使用砍柴燒火這種傳統的方式進行炊煮,但是因為需要砍伐大量的木材所以對當地的保育類猴子棲息環境造成了威脅。

其實一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就不免覺得有趣,一個小村落會使用多少木材呢?就日常的炊煮、製作工具等等用途而言,這個使用量根本算不上什麼大事,大型企業有規模的砍伐不提,提這個小村落為了生計而使用的木材量。

這則新聞很明顯就是從西方國家的角度出發,戈德堡在《西方的自殺》裡頭有提到過一個白佐的概念,什麼是白佐呢?白佐生長在西方優渥的家庭,享受著過去西方國家因為工業革命領先所產生的紅利,但是正是因為他們生活衣食無缺,當他看到那些落後國家,他們認為那些窮國真是太可憐了,西方國家應該給予那些窮國補償,我們有錢是一種原罪,他們開始憤世忌俗,厭惡資本主義。

白佐對落後國家通常是讚美的,說經濟落後是保護環境跟地球和平相處,對比之下,我們真是太壞了,白佐認為那些窮國不應該走向西方國家的路,應該要好好保護原始環境。

白佐總是希望落後國家保持著原始環境,但是他有為那邊的人民想過嗎?白佐享受著西方國家過往成長的紅利,生活過著非常舒坦,他把這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另一方面,又想要限制落後國家的人民發展,認為這是環境保育,但是落後地區的人民生活可是比他們艱辛的多,可能基本的生理需求都需要奮鬥,白佐們佔據著資源卻要別人犧牲,這樣的報導不免令人發笑。

Photo by Arvydas Venckus on Unsplash

Photo by Arvydas Venckus on Unsplash

佔據資源後,該怎麼做?


我們人常說要公平,公平競爭、公平的受教育,但是當你佔據了資源之後你還會想要公平嗎?現實是通常這時候你就會變成寡頭,希望別人進不了這個網絡,你可以把整個資源變成壟斷,而要讓別人進不了這個網絡最普遍的方式就是發放牌照。

像是律師、會計師為什麼要有牌照呢?如果有人職業水準夠高他自然就會因為市場效率而有較好的行情,專業性不足的人就沒有人要找他查帳,就沒有人要請他打官司,所以發執照並不是要確保這些人的職業品質,而是要保護那些既有執照的人,讓他們可以瓜分這個市場。

最典型的就是美國與英國的計程車系統,計程車很貴因為計程車司機是個非常有油水的工作,根本原因就是計程車執照非常少,政府保護了計程車行業。而台灣的計程車行業雖然油水不像英國、美國那樣多,但是透過遊說政府,也對UBER進行大力管制,名義上都是說要確保計程車的質量、安全,但其實都是在保護傳統計程車行業。

不過就如同Kevin Kelly在《必然》裡頭提到的12項未來趨勢中的“使用”權的轉換,未來所有權將不再重要,就像NEXFLIX或UBER,未來大家不再需要所有權,而是需要使用權,租賃業務將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就算政府現在擋的住一時,也沒有辦法改變時代,傳統計程車業被取代是個“必然”,只是看什麼時候發生而已。

《必然》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山毛櫸怎麼佔據資源?


人類的律師、會計師、計程車靠發放牌照來壟斷資源,那從生物學來看,樹木是怎麼壟斷資源的呢?山毛櫸台灣可能比較沒那麼熟悉,山毛櫸是極具德國特色的主要樹種,在德國森林中,山毛櫸占總面積的20%,占闊葉林面積的57%,也就是說,德國森林中每七棵樹中就有一棵是山毛櫸。

彼得.渥雷本(Peter Wohlleben)是一名森林保護員在《樹的秘密生命》一書就說明了山毛櫸這個樹種到底是如何壟斷陽光這項資源。

可能你要問陽光這項資源有那麼難爭嗎?我看公園的樹都活得好好的,但是那是因為他們周圍沒有參天古樹遮蔽陽光,他們可以盡情的進行光合作用,但是這樣的缺點就是樹木生長過快,公園裏的小樹不知道「慢一點」,也不知道挺直生長不斷狂飆以外要如何收放。

但是當他們長大到一定程度後,美好的時光也就結束了。過度生長的樹幹雖然看起來粗壯,但裏面的細胞體型很大,充滿空氣,對真菌沒什麼抵抗力,所以容易生病。而且要支撐龐大的樹幹需要很多水量,而公園裡的土又無法為大樹留存足夠多的水分,這也就是為什麼城市裏的樹木,往往經不起颱風的考驗。

Photo by Filip Mishevski on Unsplash

Photo by Filip Mishevski on Unsplash

山毛櫸就不同了,他們採取的是群聚策略,山毛櫸的根部盤根錯節,而且泥土內的樹根尖處通常會被無數真菌包圍覆蓋,而恰當的土壤加上無人為干擾的環境,使真菌得以在地下織成超巨大網絡,連接起眾多樹根,好讓樹木之間能彼此交換養分。

樹的根部可以在地下生長得比其樹冠大上六七倍,歷經幾百年滄桑歲月後,山毛櫸樹群的樹根可以直接接觸相互糾纏,結合生長,形成龐大的物質交換系統。正因為這樣,他們之間也就能互通養分。

這種策略讓山毛櫸無往不利,其他樹種很難在山毛櫸之中脫穎而出,因為山毛櫸樹林龐大密佈的林冠難以讓陽光穿透到地面,而其他樹種又沒有山毛櫸樹林根部的養份輸送系統,如此一來,山毛櫸聚落就形成了強大的陽光壟斷網絡。

《樹的秘密生命》

什麼公平?什麼壟斷?


就像是山毛櫸也好,計程車司機也好,什麼公平?什麼壟斷?當你有了資源之後就會開始保護你的資源,生物界的規則就是這麼運行的。

西方國家享受著過往經濟成長的紅利才有現今舒適的生活,所以我們不需要瞧不起資本主義也不需要把環境保護的責任灌到落後國家上,我們要做的就是面對過去,做好自己能做的,如此而已。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讚、追蹤,謝謝!

Facebook : 查思慢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查理的沙龍
82會員
75內容數
因為世界很大、很有趣,更希望用多元思維模型來了解不同的事物。 透過不同的角度,讓我們的生活可以更完整一點~
查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6
在職涯中,我發現許多初階工作者在職場容易陷入自以為是的心態。他們常常認為自己已經對行業有所瞭解,忽視了其他同事的重要性與專業角色。這篇文章探討了自以為是的心態及缺乏當責心態對職場的負面影響,並強調成熟的工作者應建立負責任的心態,主動解決問題,與團隊共同協作,才能提升工作效率與氛圍。
Thumbnail
2024/08/06
在職涯中,我發現許多初階工作者在職場容易陷入自以為是的心態。他們常常認為自己已經對行業有所瞭解,忽視了其他同事的重要性與專業角色。這篇文章探討了自以為是的心態及缺乏當責心態對職場的負面影響,並強調成熟的工作者應建立負責任的心態,主動解決問題,與團隊共同協作,才能提升工作效率與氛圍。
Thumbnail
2024/08/01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2024/08/01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2020/07/21
只有兩種人會去預言未來,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另一種則是不曉得自己其實一無所知的人。我們給歷史找原因,給未來找理由,但 真的看得透嗎?
Thumbnail
2020/07/21
只有兩種人會去預言未來,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另一種則是不曉得自己其實一無所知的人。我們給歷史找原因,給未來找理由,但 真的看得透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碳匯能否永久保持穩定? 碳匯如何轉化為碳權並在抵換市場運作? 如何避免「砍大樹、種小樹」等問題? 企業又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面對我國森林碳權的未來發展,在國發會的2050年淨零路徑規劃中,《碳匯》被視為削減碳排放的一種方式,以實現碳中和目標。《森林碳匯》成為選項之一,企業界瘋狂尋找自然碳匯倉庫,如
Thumbnail
碳匯能否永久保持穩定? 碳匯如何轉化為碳權並在抵換市場運作? 如何避免「砍大樹、種小樹」等問題? 企業又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面對我國森林碳權的未來發展,在國發會的2050年淨零路徑規劃中,《碳匯》被視為削減碳排放的一種方式,以實現碳中和目標。《森林碳匯》成為選項之一,企業界瘋狂尋找自然碳匯倉庫,如
Thumbnail
在多數人的認知中,綠色,應該最能稱為「環保」的代表色。這本書以經濟學的角度出發,想告訴世人,追求環保與永續並不只是因為崇高的情操,而是這件事本身就符合人類長期的經濟效益,所以我們本來就應該做,也必須做。
Thumbnail
在多數人的認知中,綠色,應該最能稱為「環保」的代表色。這本書以經濟學的角度出發,想告訴世人,追求環保與永續並不只是因為崇高的情操,而是這件事本身就符合人類長期的經濟效益,所以我們本來就應該做,也必須做。
Thumbnail
已開發國家的少數人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導致世界他處受到熱浪和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的侵襲,這苦果多半由發展中國家較為貧窮的人口承受,輕則財產受損、飢荒、流離,嚴重的情況還會導致死亡。
Thumbnail
已開發國家的少數人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導致世界他處受到熱浪和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的侵襲,這苦果多半由發展中國家較為貧窮的人口承受,輕則財產受損、飢荒、流離,嚴重的情況還會導致死亡。
Thumbnail
原住民是普通人,不是非原住民一廂情願幻想的純潔天真無私的原始人。那些認為原住民不該抱有金錢觀念的人,或許應該想想,同樣的邏輯將導致原住民也不該抱有法治觀念的結論。原住民不是你的 buffet 餐盤,你只選自己喜歡的東西放進去。
Thumbnail
原住民是普通人,不是非原住民一廂情願幻想的純潔天真無私的原始人。那些認為原住民不該抱有金錢觀念的人,或許應該想想,同樣的邏輯將導致原住民也不該抱有法治觀念的結論。原住民不是你的 buffet 餐盤,你只選自己喜歡的東西放進去。
Thumbnail
以保育/復育森林為條件而取得可在國際上交易的碳權,是全世界原住民族共同面臨的問題。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國家和企業所為其實就是買賣贓物。這個問題在台灣同樣存在,明年起我們會有更多的討論。
Thumbnail
以保育/復育森林為條件而取得可在國際上交易的碳權,是全世界原住民族共同面臨的問題。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國家和企業所為其實就是買賣贓物。這個問題在台灣同樣存在,明年起我們會有更多的討論。
Thumbnail
能源安全問題,是管理問題。沒有哪個能源是最好的、最乾淨、最安全、最永續的,但我們可以因應此地的自然環境去設計出一個合理的比例,以及「最適合」的發電比例,讓每一度的發電都值得。
Thumbnail
能源安全問題,是管理問題。沒有哪個能源是最好的、最乾淨、最安全、最永續的,但我們可以因應此地的自然環境去設計出一個合理的比例,以及「最適合」的發電比例,讓每一度的發電都值得。
Thumbnail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人類最早的能源運用,就是利用曬乾糞便、動物的油以及枯枝落葉作為日常生活中的燃料,倘若要進行「製造業」的活動,如製作染料、煮鹽、燒磚甚至是煉鐵,就使用砍下大型喬木再加以分割的木柴,如果火力要求較高便會將這些木柴再加以燒製成為木炭(台灣早期主要用相思木製炭),構成了古代社會的能源來源。 很多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人類最早的能源運用,就是利用曬乾糞便、動物的油以及枯枝落葉作為日常生活中的燃料,倘若要進行「製造業」的活動,如製作染料、煮鹽、燒磚甚至是煉鐵,就使用砍下大型喬木再加以分割的木柴,如果火力要求較高便會將這些木柴再加以燒製成為木炭(台灣早期主要用相思木製炭),構成了古代社會的能源來源。 很多
Thumbnail
很多自然農法的原創者是以現地利用循環的概念去運用資材,我相信他們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餵養作物,這樣的精神我都是認同的。然而傳來台灣之後,很多人就會把"可以用"當作是"盡量用",而大量收集材料來餵養作物。 這種態度才是問題 重點是,不要餵了作物還說我也是無肥料。
Thumbnail
很多自然農法的原創者是以現地利用循環的概念去運用資材,我相信他們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餵養作物,這樣的精神我都是認同的。然而傳來台灣之後,很多人就會把"可以用"當作是"盡量用",而大量收集材料來餵養作物。 這種態度才是問題 重點是,不要餵了作物還說我也是無肥料。
Thumbnail
這邊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家工廠污染水源,並不需要為此付出成本,這家工廠會一直堅持這種低效、高能耗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如此產能和效率則無法提升,給社會帶來損失。   如果污染不用付出代價,那麼社會生產效率會持續走低,資源使用率越來越低,最終環境與經濟都面臨崩潰,就像先前提到的,目前各國可能為了眼
Thumbnail
這邊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家工廠污染水源,並不需要為此付出成本,這家工廠會一直堅持這種低效、高能耗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如此產能和效率則無法提升,給社會帶來損失。   如果污染不用付出代價,那麼社會生產效率會持續走低,資源使用率越來越低,最終環境與經濟都面臨崩潰,就像先前提到的,目前各國可能為了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