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綠色精神》

2023/02/0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多數人的認知中,綠色,應該最能稱為「環保」的代表色。這本書以經濟學的角度出發,想告訴世人,追求環保與永續並不只是因為崇高的情操,而是這件事本身就符合人類長期的經濟效益,所以我們本來就應該做,也必須做。
但一本出自經濟學諾貝爾獎大師之手,且構思了十年才出版的鉅作,光要一次完全讀懂就已經不太容易,想用短短的篇幅完整闡述本書的內涵更是難上加難。因此本篇分享將會略過較艱深的議題,且並盡量避免過多專有名詞或科學模型,而是將焦點放在大眾讀者最需要了解,也最能理解的概念上,所以先跟想對作者的永續藍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的人說聲抱歉。

人類看待天地萬物的心態轉變

在許多人類終於過著安全無虞且富足的生活的現代,許多東西的價值,在人們眼中也不再那麼狹隘。作者舉森林的例子來說,過去多數人只重視它擁有的木材價值,或是旅遊行程能帶來的經濟收益;接著慢慢有人重視森林完整性對於水土保持及二氧化碳吸收的價值,或像是讓人們能短暫脫離塵囂,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價值;最後,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動植物的福祉,認為保護人類以外物種的存續,也可算是森林的價值之一。因此我們開始知道,追求環保不見得是放棄利益,反而時常能為我們帶來更多重視的價值。

汙染也必須視為生產成本

在談到環保或污染時,「外部性」是很常被強調的問題,大致上來說,因為一個行為造成自身以外的負面影響都可算是外部性,像是燒煤發電造成的空氣汙染、工廠製造物品排放的有毒廢水、或是染疫者在外喧嘩與咳嗽造成的病毒傳播等等皆然。這些行為沒有被制止或規範,通常是因為他們沒有為這個外部性付出成本,又被稱為「定價錯誤」。因此經濟學的觀點就是要向外部性收取合乎比例的費用(通常是稅或罰款),讓這些經濟活動會為了避免成本大幅上升而採取環保行動,而稅收或罰款又能拿來補償它們所造成的損害。

追求平衡,而非極端

既然是以經濟學為考量,就一定會計算成本效益,而非一昧要求汙染降到最低,或追求遙不可及的環保目標。以「污染稅」為例,稅率過低會讓生產者視若無睹,無法降低外部性的傷害;稅率過高則會讓他們的生產難以為繼,可能讓經濟活動大幅衰退,人民也會失業。最理想的定價應該是讓生產者願意投入資金降低汙染排出量,而徵收的稅又足夠採取環保行動來徹底彌補這些汙染所造成的外部損失,不管是受影響的人或環境都是,所謂的「永續」也因此而得以實現。其他如市區或機場的交通雍塞稅、碳稅、甚至像是對菸酒、賭博、槍枝等課徵的「罪惡稅」,都能運用類似的綠色稅賦概念。

擁抱ESG是現在進行式

近年來企業界很常聊到ESG,也就是Environmental、social、and corporate governance,核心理念很符合綠色精神,很大一部分是在評估一家企業對於社會是否產生正面影響,是否符合地球永續的精神。但許多公司的投資人或是股東,會擔憂公司投入大量資源在ESG上會降低獲利,因而成為推動ESG的阻力。作者認為既然ESG是必然的未來,適度投入通常會提升公司的口碑與信賴度,反而會部分提升整體競爭力與長期營收,身為投資者應該要鼓勵且贊成公司跟上潮流,才能在各方面創造更大的利益。的確現在也時常看到消費者對於品牌的理念相當重視,一個品牌若做出不符合社會價值的行為也會遭受重大打擊。

ESG衍伸金融商品仍需細究內容

在投資市場,也有不少公司打造了以ESG為標準的共同基金或衍伸商品,讓想要在投資上展現理念的人可以方便選擇,但作者也要提醒人們,商品的選股決定仍取決於經理人的好惡,不同公司的產品選股也明顯有些出入,希望投資人在購買之前能仔細研究不同產品的持股比例,避免不小心支持了不認同理念的公司。

用選票支持重視環保的領導人

然而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擁有的影響力通常都不如政府來得大,要對抗氣候變遷之類的世界問題,仍然需要政府層級的改變才有機會成功,綠色稅賦要實施也是必須仰賴政府推動。我們除了自己實踐綠色精神,用行動支持重視ESG的企業以外,也應該關注在乎環保議題的政黨或政治人物,並以選票表達我們在乎永續環境的心願。

結語

作者也在最後統整了對於氣候變遷的建議:盡快實施碳減排政策、有效協調並同步各國的氣候政策並擴大參與度、並以逐步加碼的方式讓人們能慢慢習慣,才能順利進行。
這是對於活在現代的你我都很重要的一本書,推薦給大家!
少鋒
少鋒
急診醫師,人稱鋒哥|"這書,有讀"粉專版主|分享每一本完全讀畢的閱讀心得與書籍介紹,希望能讓時間有限的愛書朋友有一點收穫,也更容易挑到自己感興趣的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