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説再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次沒說再見都讓我好難受,內心掙扎過了之後還是沒說,雖然離開了現場,但又深深懊悔,總覺得很沒禮貌。但為什麼明明選擇不說,卻又後悔?也許我其實是不習慣説再見。2017年末到隔年初的那一段時間,從早到晚,我幾乎都是一個人,待在家裡自然也沒有説再見的必要。我很早開始就習慣了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出去、一個人看病、一個人回家。
我不是不會説再見,也不是無法説再見,畢竟也沒有什麼說了再見就再也見不到,或很久沒辦法見面的經驗,只是很少有機會説。因為説再見也是需要練習的,說話時的語調、神情、動作都有意思,否則當掰掰兩個字不再帶有意義和情感,那麼再見不就變成只是為了結束當下而用的道具?再見到底是為了下次見面而説,還是單純的時空分離?這古老的問題,若非為了再次見面,為何要説「再」見?

更好玩的,説再見從來都不是説「再見」,而是掰掰、掰、改天見、我先走了哦。更甚者用台語講總是覺得很彆扭,什麼再見啦再會啦,還是「走」這個字最常説。
小五的時候,我的中年級導師因為癌症過世,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死亡這兩個字的感覺,所謂的突然走了,是怎麼一回事。記得那時候想去告別式看看她,也問了一些同學要不要一起去,忘了有沒有問其他老師了,但總之最後大概因為年紀還小,行動力不足而無疾而終。其實殯儀館離家裡不遠,就在中友百貨附近,只是不知道告別式何時舉行,我想去也沒辦法。我不確定這次的經歷是不是有影響我什麼,但我很確定在那之後,我又變得成熟好多。

在可預期的20年內,我將要面對外婆外公的離世,我要以什麼樣的心情,什麼樣的自己去面對,是我從去年開始認真思考的一件事。第一步,當然就是把握可以回去外婆家的機會,多找機會聊天,一句兩句也好,很剛好的是去年有個新生命誕生,所以又多了很多回去的動力。這其中除了人之外,也隱含著一些,或許能從只會説台語的外婆身上得知的,那個時代的事情。為了不要懼怕死亡,得開始學著面對它。

不定時會想到這些事,但不管多用力想,大概都想不到一個完美的作法,反正自己怎麼樣可能都還無所謂。我大概比較需要思考,該如何協助我的家人,尤其是我媽,來面對至親的去世。不只是和一個人説再見,是和母親、和生育的自己的上一代,一個歷史性的告別。自此之後只剩土地和房屋的連結、照片或文字、僅存的記憶,和自己。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對著鏡子看到自己,驚訝的說:「啊!我現在怎麼這麼老了!」 這是妳清醒的那5分鐘,也是我們一家人把握的5分鐘,因為這是妳清醒的瞬間,這時候能溫暖的對話,能讓妳安心,能讓妳感到幸福。 妳會笑得很甜,能與我們順暢的對話。 僅僅5分鐘,我們都想讓妳知道愛。 彷彿妳的靈魂回歸,靈魂是自由的一片雲,分秒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
Thumbnail
年紀越大,越容易遇到「離別」 如何好好地說再見,是一門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2022.1.3 從12月初媽媽離開到現在,我一直無法放手 不管是走路、吃飯、和阿波羅玩、和朋友聊天,在做每一件事的同時都一直想著:現在做這些事已經跟過去都不一樣了,因為媽媽已經不在這個物質世界、已經不再跟我在同一個世界裡了…。雖然心裡知道她只是意識離開了身體,但怎麼都無法接受這件事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對著鏡子看到自己,驚訝的說:「啊!我現在怎麼這麼老了!」 這是妳清醒的那5分鐘,也是我們一家人把握的5分鐘,因為這是妳清醒的瞬間,這時候能溫暖的對話,能讓妳安心,能讓妳感到幸福。 妳會笑得很甜,能與我們順暢的對話。 僅僅5分鐘,我們都想讓妳知道愛。 彷彿妳的靈魂回歸,靈魂是自由的一片雲,分秒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
Thumbnail
年紀越大,越容易遇到「離別」 如何好好地說再見,是一門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2022.1.3 從12月初媽媽離開到現在,我一直無法放手 不管是走路、吃飯、和阿波羅玩、和朋友聊天,在做每一件事的同時都一直想著:現在做這些事已經跟過去都不一樣了,因為媽媽已經不在這個物質世界、已經不再跟我在同一個世界裡了…。雖然心裡知道她只是意識離開了身體,但怎麼都無法接受這件事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