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說再見

更新於 2024/01/2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3/12/27(三)這天是阿嬤的告別式,也是我第二次跟阿嬤說再見。我曾經聽說人一生至少會歷經三次的離別:

第一次是這個人沒了呼吸,心跳不再跳動、器官運作停擺,這是生物意義上的離別;第二次是這個人的告別式,伴著家人的眼淚與相聚,這是社會意義上的離別。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則是世上最後一個記得他/她的人,將他/她忘了的時候,此時也將是永生的離別

換言之,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站,遺忘才是。


隨著告別式的落幕,也代表著阿嬤已經走到了第二階段的離別。

阿嬤告別式的那天,基隆一甩往日的陰雨綿綿,空氣的濕度適宜;而且,陽光普照。那天,完全不像是個說再見的日子。巧的是,我送阿嬤進加護病房的那天,基隆的天空也是晴朗的萬里無雲;睽違幾個月的時日,阿嬤終於踏出家門,刺眼的陽光隨我們相送。

只不過,此行的地點不是樓下的公園,也不是附近的髮廊,反而是阿嬤此生最不想再踏入的醫院。那天,也是阿嬤第一次和我說再見。

當然,這並非是永遠的離別。阿嬤離世的第二天 12/12(二)當晚,我依稀夢見一隻滿佈皺紋且異常冰冷的手緊緊地牽著我,後續的畫面就如導演喊卡一樣,戛然而止。突如其來的收尾,猝不及防地將我從夢中拽醒。

也許真的是我太想阿嬤了,眼睛睜開的當下便一股腦地認為,是阿嬤來夢裡找我了。但這終究是個無從考證的想望,只是為了讓我能再次見到阿嬤,讓我可以再次牽她的手、抱抱她、和她一起吃飯。遺憾的是,我也只能借助無意識的橋樑,才能撫平阿嬤已經不在現實世界所帶給我的傷痛。


阿嬤告別式的那天,我甚至腿軟、暈眩,幾度無法好好走路。瞻仰阿嬤的儀容時,我不敢相信又要再次和阿嬤道別。我私心地向眾神祈求,無論是東方的菩薩或是西方的耶穌,請祂們延遲阿嬤第三階段的離別,我想用各種方式記得這個人,只要我還記得阿嬤形象,彷彿我就能說服自己阿嬤仍舊活在我的心中。

12/27 告別式結束當晚,我再次夢到阿嬤,這一次不再只是一隻冰冷的手,而是阿嬤完整地呈現在我面前。阿嬤穿著她的招牌服飾:紅色背心,她轉頭,我們四目相接,看到了彼此。我看到阿嬤正在吃稀飯,笑容滿面,她晟了一小口稀飯餵我吃,當下我也感到很滿足。

有那麼一刻,我希望時間永遠停在那,即使我根本沒有控制夢的能力。


告別式當晚我夢到阿嬤的樣子,正如這張照片裡所呈現的慈祥、和藹

告別式當晚我夢到阿嬤的樣子,正如這張照片裡所呈現的慈祥、和藹


我有一陣子沒有記錄夢境的習慣,多半是因為我近期容易做惡夢,記錄夢中的可怕場景只會再次喚醒我內心最不願面對的恐懼;當然,更別提阿嬤的離世對我的衝擊,阿嬤在加護病房搶救時,各種儀器此起彼落地逼逼作響,肯定會是我未來的噩夢素材。

如果《全面啟動》的造夢機器真的存在,既使掉落 Limbo 冒著無法醒來的風險,我也甘願使用。因為在夢裡,我和阿嬤永遠在一起;她是我永遠的阿嬤,我是她永遠的孫子。




avatar-img
95會員
212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的其他內容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在我心中,家的模樣不是地理環境或居住時間而定,而是和我一起生活的人,那個人所在的地方,無論在哪,對我而言都有家的模樣。
感謝阿嬤把我拉拔到大,每次在我撿到錢的時候,告誡我要買甜的東西吃才不會倒楣;晚年邁入失智時,也感謝阿嬤願意讓我照顧著她。讓我在她身邊,在時間老人的見證下,看著她從生命裡褪去。
兩年下來,我甚少提到自己的感想,某些人好奇:「你真的不曾對阿嬤抱怨甚至發脾氣過嗎?」、「為什麼你對阿嬤這麼有耐心?好像失智症不曾給你帶來什麼困擾一樣。」
當我們在跟失智症長輩爭辯對錯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理解對方的機會;跟長輩的互動永遠都是出於對與錯的驗證,而不是出於同理心的理解。
近期阿嬤的吃飯速度越來越慢,甚至連胃口也是每況愈下。阿嬤吃飯大多不會自己夾菜,需要別人主動夾菜給她,不然阿嬤就會默默把整碗白飯吃完。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在我心中,家的模樣不是地理環境或居住時間而定,而是和我一起生活的人,那個人所在的地方,無論在哪,對我而言都有家的模樣。
感謝阿嬤把我拉拔到大,每次在我撿到錢的時候,告誡我要買甜的東西吃才不會倒楣;晚年邁入失智時,也感謝阿嬤願意讓我照顧著她。讓我在她身邊,在時間老人的見證下,看著她從生命裡褪去。
兩年下來,我甚少提到自己的感想,某些人好奇:「你真的不曾對阿嬤抱怨甚至發脾氣過嗎?」、「為什麼你對阿嬤這麼有耐心?好像失智症不曾給你帶來什麼困擾一樣。」
當我們在跟失智症長輩爭辯對錯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理解對方的機會;跟長輩的互動永遠都是出於對與錯的驗證,而不是出於同理心的理解。
近期阿嬤的吃飯速度越來越慢,甚至連胃口也是每況愈下。阿嬤吃飯大多不會自己夾菜,需要別人主動夾菜給她,不然阿嬤就會默默把整碗白飯吃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臣服實驗:從隱居者到上市公司執行長,放手讓生命掌舵的旅程 第❶部:生命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第❷部:偉大的實驗開始了 第❸部:從出世到入世 看到第三部的我, 還是有點懵懵懂懂😂 一開始麥克愛上了靜心, 不愛腦中一直說話的自己。 也不愛擁有自己意識的自己。 哇嗚,這對我而言, 是多大的不可思議😂
Thumbnail
📝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第四章(完結):選擇與愛連結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回到書名,你想過, 「什麼是自己嗎?」 我在更年輕的時候, 總是不能明白, 我好像一直一直在尋找那份「快樂」。 那份自己自由自在的「快樂」。 可我找了好久, 其實我還是不知道那時的我找到了什麼。 現在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專注來自於觀察 觀察就是專注最好的開始, 學會用觀察就學會「等待」👀 有了等待的心更能細細體會那些美好的事物。 分享文 不要讓生活總是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 少了安靜的心, 我們便無法好好觀察孩子, 而觀察不但是了解的開始, 也是日常生活中不該中斷的關懷。-蔡穎卿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 Carline 教授分享曾經教了一位學生, 琴藝是非常出色,程度非常高, 很可惜孩子最後不愛彈了, 不在享受音樂⋯ 老師知道對孩子最大的糾結是父母! 父母雖然一路陪伴學習, 也創造環境也不遺餘力, 是完完全全支持! 但父母總是用批判方式來激勵孩子, 雖然琴藝的確變好了, 但老師始
Thumbnail
最近和很多家長聊到孩子總是難以維持一個習慣, 為什麼有些習慣這麽難以堅持? 有些卻可以這麼自動化? 分享最近讀的「習慣力」, 作者用科學和研究統計說明習慣其實是來自大量重複行為, 而讓事情越簡單越容易發生, 當習慣慢慢養成後就會取代刻意決定, 更能簡化我們的生活和做事方式 放手給好的習慣好處就是,
Thumbnail
就像在電台播出音樂時,除了用CD播放之外,還有電腦播放,電腦播放的音樂都是從音樂伺服器裡提取,因此音樂可以快速的搜尋播放,速度飛快。
Thumbnail
不須透過實體CD或者任何錄音器材重播的音樂,而是透過網路傳輸,經由軟體播放的一種音樂重播方式。
Thumbnail
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或者常常做事拖延到最後,甚至敷衍了事? 非常推薦閱讀《原子習慣》,讓你徹底建立屬於自己的「習慣」。 為何不是打造「好」習慣?我認為習慣是因人而異的,就像是有些人習慣早起,另一些人習慣晚睡,每個人的好習慣是不同的。 選擇最適合你的習慣,而不是最受歡迎的習慣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臣服實驗:從隱居者到上市公司執行長,放手讓生命掌舵的旅程 第❶部:生命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第❷部:偉大的實驗開始了 第❸部:從出世到入世 看到第三部的我, 還是有點懵懵懂懂😂 一開始麥克愛上了靜心, 不愛腦中一直說話的自己。 也不愛擁有自己意識的自己。 哇嗚,這對我而言, 是多大的不可思議😂
Thumbnail
📝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第四章(完結):選擇與愛連結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回到書名,你想過, 「什麼是自己嗎?」 我在更年輕的時候, 總是不能明白, 我好像一直一直在尋找那份「快樂」。 那份自己自由自在的「快樂」。 可我找了好久, 其實我還是不知道那時的我找到了什麼。 現在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專注來自於觀察 觀察就是專注最好的開始, 學會用觀察就學會「等待」👀 有了等待的心更能細細體會那些美好的事物。 分享文 不要讓生活總是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 少了安靜的心, 我們便無法好好觀察孩子, 而觀察不但是了解的開始, 也是日常生活中不該中斷的關懷。-蔡穎卿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 Carline 教授分享曾經教了一位學生, 琴藝是非常出色,程度非常高, 很可惜孩子最後不愛彈了, 不在享受音樂⋯ 老師知道對孩子最大的糾結是父母! 父母雖然一路陪伴學習, 也創造環境也不遺餘力, 是完完全全支持! 但父母總是用批判方式來激勵孩子, 雖然琴藝的確變好了, 但老師始
Thumbnail
最近和很多家長聊到孩子總是難以維持一個習慣, 為什麼有些習慣這麽難以堅持? 有些卻可以這麼自動化? 分享最近讀的「習慣力」, 作者用科學和研究統計說明習慣其實是來自大量重複行為, 而讓事情越簡單越容易發生, 當習慣慢慢養成後就會取代刻意決定, 更能簡化我們的生活和做事方式 放手給好的習慣好處就是,
Thumbnail
就像在電台播出音樂時,除了用CD播放之外,還有電腦播放,電腦播放的音樂都是從音樂伺服器裡提取,因此音樂可以快速的搜尋播放,速度飛快。
Thumbnail
不須透過實體CD或者任何錄音器材重播的音樂,而是透過網路傳輸,經由軟體播放的一種音樂重播方式。
Thumbnail
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或者常常做事拖延到最後,甚至敷衍了事? 非常推薦閱讀《原子習慣》,讓你徹底建立屬於自己的「習慣」。 為何不是打造「好」習慣?我認為習慣是因人而異的,就像是有些人習慣早起,另一些人習慣晚睡,每個人的好習慣是不同的。 選擇最適合你的習慣,而不是最受歡迎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