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終於有一個正式的網誌跟大家見面了,接下來會從 #安娜選書人 的角度與大家分享我的選書與創作。
現在回想起來,約莫從 2013 年拿到新光三越國際攝影比賽首獎後,大家開始注意到我的自拍作品,也許是因為我的照片中常常出現殘缺的四肢以及不和諧的靜物搭配(像是被熨斗壓住的手背),所以開始出現講座的邀約與眾多詢問創作靈感來源的私訊。 (第一次認識我的朋友,可以點進去下面這個連結看我的作品喲!)
也是從那時開始,每場講座,我都會分享「我看的書」;不是攝影書,是文字書。
一般的攝影講座,內容通常會是介紹作品以及拍攝理念;記得當時在準備簡報時,一開始也是只放作品照片跟自介,但總覺得缺少說服力。仔細回推了我的創作過程後發現:
我的作品從不憑空而來,那是我感受到體內流動的情緒之後,將他們從心裡一一「消化、抽絲剝繭」之後方才轉變為一張張的攝影作品。
這「消化與抽絲剝繭的過程」,其實與一個人的「可用知識量」以及對周遭「人事物觀察力」有非常大的關聯。
22歲時,改變我選書方式的一本雜誌
圖中間的書,推薦給想一週看三本書的朋友(置底會推薦)©韓筠青
由於大學念的是英國語文學系,以前的我只愛文學:「只想看村上春樹」、「只看余秋雨」、「只看攝影經典評論文集」等等,這些的「只看」並沒有不好,而我當時拍的照片也僅限於生活照。
改變我選書方法的契機,來自於大四時翻到的、與本科系完全無關的一本雜誌:《商業周刊》。
那一期的商周專題找了不同產業中的知名人士,請他們推薦必看、提升自己以及企業競爭力的「原點」書單。內頁的清單讓我大開眼界,我的驚訝不是來自於受訪者選了多酷的書,是來自書籍的高度重疊性(像是:《道德經》、《紅樓夢》、《孫子兵法》)以及幾乎沒有暢銷書。
感謝那一期的商周,讓我看到狹隘的自己。雖然說沈溺於自己喜歡的事物上沒有不好,但當我開始改變閱讀書單時,十年後回頭來看,殊不知這已悄悄替我未來的創作之路架構了一座實用的智庫。
可用知識量:定時的累積、有意識的搜尋
“LOVE & RELICS”, 2013 by Anna Han
回應第一段落,我的可用知識量在將情緒「消化與抽絲剝繭」的過程當中,給了我一臂之力。以上面這張圖為例,拍攝這張照片的那段日子,在台北的生活十分無力,覺得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於是我開始思考:「無能為力」這個感覺,如果變成一張照片,那會長什麼樣子呢?
可用知識量是什麼?不是我所有看過的書的總量與列表(記不起來的反而比較多),而是我看完在頭腦裡歸檔的書。
因為這本書的提醒,我定義了我的「無能為力」:當一株生命已死,再強的強心針、救命丹也無力回天。
人事物的觀察力:你觀察這個世界的方法,決定了作品的細緻度
從資料庫找到拍攝的調性與元素之後,接下來是構圖方法與角度,這反倒來自於日常的觀察力練習。一樣從上面這張作品來看,為何我使用了「俯瞰的角度」、「大拇指壓住食指的手勢」、「為什麼針筒裡面的液體要滲出一點點」、「要使用哪款藥丸來表現張力」等等。這種種的決策,等於一步步的「修正」、「調整」我從資料庫拿出來的元素,轉化為不只有我自己才懂、甚至連第一次看到我作品的人都可輕易理解的畫面。
觀察力的練習,我推薦《觀察的力量》給大家(下面會有詳細介紹)。雖然這本書是在討論商品開發與消費者行為,也請不要排斥、更不要說:「我對行銷沒興趣。」。換個角度想想:創作一個畫面,何嘗不是開發一個新產品呢?
本篇書籍推薦:
推薦方向:這本讓書顛倒了我的思考方式,看完之後隨時隨地柯南上身:搭捷運都在猜路人的故事、猜我面前這位7-11店員為什麼選填大夜班。
推薦方向:我從不是從序開始看的人,通常都是從最喜歡章節開始,而且我只買新書,很少借書,因為不是自己的書就沒辦法在上面亂寫東西、亂折書角、放包包裡隨我奔波;我的書,幾乎每一本都有紅茶灑到的印漬,有些是整本泡在紅茶裡過(我家的貓表示...)。
FOLLOW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