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扼殺科技還是應變衝擊? 談機器人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年來,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已經走進傳統工業,成為生產線的一部份。在幫企業主降低人事成本的同時,兩者的組合也減少了傳統藍領勞工的工作機會。隨著機器人的研發以指數般增速,自動化生產線的成本勢必繼續降低,屆時,一定會對社會造成衝擊。有鑑於此,有人提出了向使用機器人取代傳統勞工的公司開徵「機器人稅」,以緩和衝擊。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即是這項措施的支持者。然而,反對的聲浪也不小。反對者認為對使用機器人的公司課稅會打擊科技進步,並增加額外的生產成本。

機器人稅的支持者認為,課徵機器人稅能舒緩因為科技進步而加深的貧富不均。由於企業主需要為使用機器人取代勞工付出代價,他們無法獨享自動化生產所帶來的利潤,因此貧富差距並不會急遽惡化。同時,政府可以用這些稅收彌補因為勞工失業而短少的所得稅,並且將額外的收入用於教育低階勞工,讓他們有足夠的知識與技術回歸就業市場。同時因為企業主需要負擔稅賦,他們並不會貿然解雇大量員工,保障勞工的就業權利,進而減緩對於社會的衝擊。

同時,機器人稅也可以為「無條件基本收入」制度奠定根基。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概念是人們不必工作,即可領取支持生活的基本費用。這項制度已經在許多國家,例如瑞士和冰島,實驗性的實施。這項政策目的並非讓人不事生產、白吃白喝,而是將寶貴的時間從工作轉移至對家庭或社會有所貢獻的行動,像是陪伴家人、當志工、從事藝術創作、發明、或是創業等。在此同時,人們也可以不被傳統的工作制度束縛,得以選擇更有彈性、更符合自身志趣的工作。對擁有龐大負擔的政府而言,機器人稅的稅金可以做為此政策的基本財源。

而機器人稅的反對者則認為,課徵機器人稅對於科技的發展是一項阻礙。因為企業是利潤導向的組織,一旦自動化生產線因為課稅而失去效益,那麼企業就不會有動力進行相關的研發與創新。再者,有些生產線之所以採用機器人,並不是為了降低成本,而是為了保障勞工的工作品質。譬如汽車生產線上的上漆流程,以往汽車工匠必須在充滿有毒染劑的環境長時間工作,而現在則是由機器人來代勞,在降低保險與員工裝備的成本時也保障員工的健康。一旦課徵機器人稅,會迫使許多工人回到危險的生產線上。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對於機器人造成的就業衝擊尚不明瞭,若是貿然訂定過高或者過低的稅負,都會對國家競爭力造成不良的影響。

筆者於近期的天下雜誌看到中研院院士朱雲漢的相關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到了一個折衷的辦法,就是像我們現今計算碳足跡一般,調查每一項產品或服務內的「自動化足跡」,也就是其生產與供應過程中自動化的比例,藉此決定對該產品課徵的稅額,甚至能引進累進稅制的概念。然而筆者認為,不同的產品有其不同的生產方式,有些產品能大幅引進自動化生產,例如傢俱與食品,且其自動化生產的成本較低。有些產品則無法,譬如手錶或是電子儀器。若要採取以上的計算方式,那可能要對不同的產品種類與自動化流程進行加權,否則不同商品與服務在價格上的波動也可能對社會產生衝擊。

此外,筆者雖然同意機器人稅能減緩貧富差距,然而目前貧富差距產生的原因除了有所得的不平等以外,還有政治人物與企業界的掛鉤所產生的金權關係,以及因為財產繼承與教育環境所帶來的世代差異。這些因素的影響力有時更甚於所得的差異。機器人稅並不能有效解決以上因素,因此除非政府能先導正這些根本性問題,並且將機器人稅合併進政策之中,否則貧富差距的問題仍然不會消失,甚至會隨著企業主用法律優勢規避稅收而持續加深。

機器人稅是政府對於一個新時代浪潮所展開的應變行動。由於目前機器人對就業市場的衝擊還未完全顯現,因此我們還有時間針對此議題做深入的辯論。歐盟已於上禮拜開始討論一個有關機器人稅的法案,其他已開發國家,如美國,也開始出現相關的討論聲浪。無論機器人稅課徵與否,自動化的時代終會來臨。政府的責任是保障多數人民的權益,而作為學生,筆者認為我們要培養快速學習與創新思考的能力,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新世界中謀得生路。


責任編輯:崔家瑋 核稿編輯:盧郁璇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鍾文榮-avatar-img
2019/04/29
如果課徵機器人稅,直到廠商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廠商就不會有誘因使用機器人生產,結果就是產業不會有結構性的改革,對經濟成長當然是不利的,即使要課稅,也必須讓廠商有誘因與利潤,但要課稅的監督與行政成本恐怕會很高,這方面的損失要記入,於是乎,課徵機器人稅的社會福利,恐怕不會有想像中的高。 從另外一個角度觀察,產業改革也許不會讓工作消失,甚至還會增加新的工作。以前大家都已為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人口增長是指數成長,糧食生產的速度是線性成長,人口增長的速度一定會超過糧食生產的速度,但實際上證明,科學的貢獻讓糧食的生產增加。 如果,機器人取代人類?想像一下如果你有一輛無人車,平常利用率不高,你決定讓無人車加入UBER幫你賺錢,還真的幫你賺錢回家,無須你煩惱,直到有一天,UBER賺的錢比你上班還多,有機會嗎?然後,這個秘密很快被傳遍了,大家都買無人車加入UBER,在家睡覺等收錢...... 機器人,一定會讓某些人類的工作「消失」,因為機器人具備比較利益,經濟幾百年來可能還未思考過這層問題,但機器人具備了全部的比較利益,那恐怕是在科幻電影中才會存在的。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第五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它將改變我們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活。但是,面對這股不可抗拒的浪潮,許多人感到恐懼、焦慮、無助和失去方向。他們擔心自己的工作、能力、身份和價值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或淘汰。 本書作者是一位人工智慧的專家和思想家,他以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視角,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第五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它將改變我們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活。但是,面對這股不可抗拒的浪潮,許多人感到恐懼、焦慮、無助和失去方向。他們擔心自己的工作、能力、身份和價值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或淘汰。 本書作者是一位人工智慧的專家和思想家,他以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視角,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將會對各種產業類別產生深遠的影響,『改變產品、服務、流程和商業模式。』本文將分三篇系列依序介紹: 3-1:提高產業效能篇、3-2:創造商機篇、3-3:開拓新市場篇。 敬請期待!立即追蹤加入粉絲!第一時間獲取新訊息:)
Thumbnail
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將會對各種產業類別產生深遠的影響,『改變產品、服務、流程和商業模式。』本文將分三篇系列依序介紹: 3-1:提高產業效能篇、3-2:創造商機篇、3-3:開拓新市場篇。 敬請期待!立即追蹤加入粉絲!第一時間獲取新訊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川爺。 今天來講因為疫情缺工、烏俄戰爭,使曝光率增加, 人民有感的三種產業,未來幾年規模可能快速增長。 因疫情開放,全球化、AI經濟平台崛起。 想要幫助產業優化或轉型嗎? 你聽過ChatGPT機器人嗎? ChatGPT是由美國舊金山的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伊隆・馬斯克是創辦人之一, 主要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川爺。 今天來講因為疫情缺工、烏俄戰爭,使曝光率增加, 人民有感的三種產業,未來幾年規模可能快速增長。 因疫情開放,全球化、AI經濟平台崛起。 想要幫助產業優化或轉型嗎? 你聽過ChatGPT機器人嗎? ChatGPT是由美國舊金山的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伊隆・馬斯克是創辦人之一, 主要理
Thumbnail
未來將被AI取代的職業隨著ChatGPT興起引發討論,其中包括程式設計師、文字工作者、客服人員等,而在上個月NVIDIA 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Keynote中,也顯現AI正蠶食物流業從業人員的職缺⋯⋯
Thumbnail
未來將被AI取代的職業隨著ChatGPT興起引發討論,其中包括程式設計師、文字工作者、客服人員等,而在上個月NVIDIA 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Keynote中,也顯現AI正蠶食物流業從業人員的職缺⋯⋯
Thumbnail
這一期的《怪獸雙週快報》,我們將從近期的熱門話題:暫停 AI 研發的公開信連署開始,結合科技思想家 KK 以及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管理學,思考我們個人在這個浪潮當下,可以持續精進自我的方向。
Thumbnail
這一期的《怪獸雙週快報》,我們將從近期的熱門話題:暫停 AI 研發的公開信連署開始,結合科技思想家 KK 以及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管理學,思考我們個人在這個浪潮當下,可以持續精進自我的方向。
Thumbnail
世界目前正處於人工智能 (AI) 革命之中。 人工智能有可能改變和徹底改變許多行業和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越來越明顯的是,未來世界將嚴重依賴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將產生重大影響的關鍵領域之一是自動化領域。 自動化是指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使用技術來執行任務,已經存在了幾十年。 然而,人工智能的
Thumbnail
世界目前正處於人工智能 (AI) 革命之中。 人工智能有可能改變和徹底改變許多行業和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越來越明顯的是,未來世界將嚴重依賴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將產生重大影響的關鍵領域之一是自動化領域。 自動化是指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使用技術來執行任務,已經存在了幾十年。 然而,人工智能的
Thumbnail
「機器人」與「AI人工智慧」是這個時代的趨勢,眾多的高科技公司與產業正積極的研發這一個領域,這次特斯拉就在 2022 AI Day 展示他們的 Tesla Optimus ,在影片中,機器人完成了澆花、搬運貨物、以及工廠生產線的零件操作等等。 筆者對於「機器人時代來臨」非常的興奮,可是究竟「機器人」
Thumbnail
「機器人」與「AI人工智慧」是這個時代的趨勢,眾多的高科技公司與產業正積極的研發這一個領域,這次特斯拉就在 2022 AI Day 展示他們的 Tesla Optimus ,在影片中,機器人完成了澆花、搬運貨物、以及工廠生產線的零件操作等等。 筆者對於「機器人時代來臨」非常的興奮,可是究竟「機器人」
Thumbnail
早年科技公司與工廠成立,後來台灣被俗稱「科技島」。不論企業組織亦或工廠皆需要管理人才,這點不難從大專院校觀察到,90%以上的..........
Thumbnail
早年科技公司與工廠成立,後來台灣被俗稱「科技島」。不論企業組織亦或工廠皆需要管理人才,這點不難從大專院校觀察到,90%以上的..........
Thumbnail
不要再讓那些所謂專家跟你唬爛AI了。AI是很基本又很合乎人性的觀念,它完全不複雜。就像「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本來就代表電算深度學習的能力;我們不必去管它是如何學習的,但我們就要利用它、將它加入我們工作與生活裡的一切。
Thumbnail
不要再讓那些所謂專家跟你唬爛AI了。AI是很基本又很合乎人性的觀念,它完全不複雜。就像「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本來就代表電算深度學習的能力;我們不必去管它是如何學習的,但我們就要利用它、將它加入我們工作與生活裡的一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