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 Instagram 發動態分享新買的書的時候,會瞬間湧入一則則的私訊:「這本感覺不錯耶!」、「怎麼又有新書。」、「看書速度好快喔。」 等等。
當中也有人詢問我,如何在眼花撩亂的書店裡,精準的挑出適合自己的、回家後真正會翻開的書,於是這次決定不藏私的跟大家聊聊我在茫茫書海中的挑書策略!
慢慢的,我從「買一堆根本不會看的書回家」演變為「二刷書櫃裡的每本書」。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眼睛及頭腦面對什麼種類的書「最順、最舒服」;不順眼、不舒服,怎麼有翻開它的動力呢?相較於以前只鍾愛科幻小說,我在美國唸研究所時,會開始將政治類、論文、哲學等等較學術的書籍帶回家,而這些書通常知識強度與文字排版都很密,當時的我,還不知道這些「不是自己想看、真的會翻開的書」,而是「覺得應該要看,但.根.本.不.會.看」的書。下場是,它們被我堆在家收集灰塵、增添書櫃飽滿度,畢業要搬回台灣時只好全數資源回收。
由於要海運回台灣的作品跟攝影書太多了,必須割捨至少百分之七十的家當(拍攝道具們也含淚賣掉),在斷捨離的同時,當下也明白自己真的買了太多不必要的東西,當中包含上面提到的「買回家放著」的書。我也在這時,開始檢討我過度感性的購書行為。於是,在把書丟到巨大的回收桶之前,告訴自己以後絕對不能再讓書淪落到「還沒經過翻閱就被回收」的慘況。
後來,每次逛書店時,我都會在結帳前回想書被回收的畫面,花很多時間確認買下它的必要性;反覆練習、檢視之後,整理出了自己的選書三策略。
選書三策略,快狠準十五分鐘挑完結帳
我通常不會在網路挑書,一定會到書店現場挑,因為自己不太喜歡用螢幕閱讀,也習慣買書前確認好內容是不是符合標題,下面整理出了近年來練就的挑書三策略。
逛書店的時候,我會所有書籍區都走一遍,這不僅可以讓我熟悉各個專題的走向,也可以意外的在不熟悉的領域發現自己的新興趣。不給自己設限,就會有更多發現。所以我的書櫃有設計思考、飲食血糖控制、藝術史、攝影論文、散文、法醫等等不同種類的書。
除了朋友或老師推薦的書籍之外,若是全然陌生的新書,封面順不順眼很重要。雖然我們都知道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但書海茫茫中,從封面評斷一本書也是合情合理啊!
上圖
《知的資本論》是 2017 年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當初也是先注意到封面,接著從書腰上找到這本書試圖傳遞的理念、以及作者資訊後,馬上對這本書產生好感;接著,我會翻開內頁確認
排版是否舒服(文字編排太密的話,即使內容精彩,也會看不下去)、
目錄是否也與標題符合(有些書的重點都在封底講完了,內容普普),最後
確認自己的眼睛喜歡作者的寫作風格。
目前買回家的書,都經過上述三個方法才能走到結帳這一部,所以書架上的每本書我一定都會看完,有時候還會捨不得看完呢!
延伸分享:台北市我最愛的書店 - 誠品 R79 中山地下書街
有一間喜歡的書店很重要,就像喝到第一口咖啡才算一天的正式開始,是個非必要但需要的存在。
以前總覺得買書就要去信義或敦南誠品,因為書最多、最豐富,還可以順便逛街,直到 2017 年暑假,我逛了誠品在中山地下書街的新店面,一逛馬上有不一樣的感覺!也給了我新的領悟。(2018 年底誠品南西開幕後,即便書店更大、更多選擇,我喜歡 R79 的心依舊不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這間小分店?這間屬狹長型、每一個分類會以拱門的設計分開,雖然在翻書的時候很容易擋到其他客人的路,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人的數量總是不多不少剛剛好,目前沒有遇過人擠人的狀況。
有趣的是,每次向店員詢書時,店員的回覆也與其他分店不同 :「直走經過三個拱門後右手邊就會看到藝術史類了。」
誠品 R79 店面小書又不多,但店員的選書與陳列已經幫我省去一半以上的挑書時間了。
由於店面不大,沒有多餘的坪數可以放氣勢宣傳品,加上樓上還有一整棟的誠品南西店,能放進來 R79 的書必定會慎選。店裡的每一道拱門內,會放一到兩張長桌,長桌上不一定只放封面朝上的新書,而是有邏輯的放「猜你喜歡」的相關推薦書籍,這是我在其他分店較少感受到的陳列方法。所以通常去超大型的書店會空手而回,因為太多選擇反而不想逛。
當然,也有人會反問,有一套自己的挑書策略重要嗎?憑直覺不行嗎?我會這麼回答:「無論用什麼方法,在面對千萬種選擇時,你依然清楚明白『眼前這本書,買回家之後到底會不會看、對自己有沒有幫助、看完有沒有心曠神怡。』」
前提是,要喜歡上閱讀這件事;不用怕看得慢,要先喜歡才行。
Follow 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