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盯著自己的書櫃,也有不少樂趣。
哪些書被放在頂層,一讀再讀;哪些書讀過或讀到一半,就被放進箱子或書櫃底層塵封;哪些書是哪時候買的,有沒有讀完……從這些細節按圖索驥,就能一點一點地理出自己的閱讀品味。
國中時很少看課外讀物,有不少書是高中和大學時看的。
高中時看起所謂的「文學經典」,讓我擁有了爬山般的閱讀體驗;剛開始很艱難甚至很乏味,但是只要讀到一定段落,風景就開始精采起來。有些書就算讀了,還是不甚了了,但是那種似懂非懂的感受還是很讓人深刻。
高中到大二時買最多社科類的書;那時候也買了很多米蘭.昆德拉的小說,喜歡裡面很詩意的描述或象徵;還看了一些華人作家的小說,結果加重了我的多愁善感;看《過於喧囂的孤獨》,讀到有點顧影自憐,眼眶濕熱。
我也記得曾在前往臺北的臺鐵上看《挪威的森林》,因為車程很長,所以帶了上下兩冊,分別在去回程時看;當時戴著耳機反覆聽著Passenger的〈Let Her Go〉,讀著小說偶爾轉頭看看流過雨水的車窗,對小說主人公感到很不耐煩……
也許是這樣的閱讀歷程,使我多年後看《刺蝟的優雅》,知道書中一股淡然的失落感是什麼──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整個時代的「品味」的失落吧。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書不值得花時間去讀,略知一二就好;有些書反覆去讀,則有不同的體悟。
我是一位越來越偏食的讀者,現在看的書不如以前廣泛;以前會買的類型比較多元,但買了很久卻至今未讀的不在少數。
拿我近期讀過什麼書,還有多久讀完一本,跟彼時對照,相似處其實很少;這個過程一方面反映我閱讀喜好的變化,背後其實是更加確立的價值觀。更根本地則是,因為我越來越了解自己,知道哪些書不碰為好,哪些書看了有益。
到頭來,不管看的書多還是少,能不能獲得啟發,或是從中提煉出什麼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才是最重要的,否則終歸是掉書袋的人,無趣得很。
2021.5.31 寫於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