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兒童程式設計」這麼火?
方格精選

為什麼「兒童程式設計」這麼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是「帥爸兒童程式教育學苑」的第16篇文章,by帥爸P小編

這幾年不只火讓孩子學「程式設計」,連成人也在瘋(主要是為了轉職以及增進技能用),除了課綱加持外,更多的是很多父母意識到未來孩子的就業態勢,大概已經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境界了。

這都得歸因於在AI人工智慧的推進下,即便人工智慧也是人工所創造的,但被創造出來的「它」,顯然有跟人類抗衡的實力在。

機器人會搶了工作飯碗嗎?

機器人搶飯碗

機器人搶飯碗

不可諱言的,這是一部分的父母所擔憂的問題。

如果不讓孩子接觸程式設計,是不是代表有一天,他的工作會被機器人所取代,或者他的就業條件會比別人差。

過去,已有一些學者提出了研究觀點,他們研究AI人工智慧與科技的進展,促使許多工作邁向自動化之後,是否將導致高失業率或者出現社會結構的重大動盪。

英國牛津大學2013年發表的這篇論文,算是很受注目的研究--「就業未來:工作電腦化的可能性有多高?」(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是由Carl Benedikt Frey與Michael Osborne兩名學者共同研究的。該研究是以美國為研究背景,大膽地指出未來10年至20年間,47%的工作將被機器所取代。

天啊!以當年研究來推斷的話,不就會發生在2023至2033年間嗎?這正好是2000年左右出生的孩子就業巔峰的時期。

所以,我的孩子除了要跟其他同儕競爭外,還要跟一批機器人競爭工作嗎?

莫急、莫慌、莫憂心!事情的演變沒有學者描述的那麼糟糕,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機器來的時代來了嗎?

機器來的時代來了嗎?

沒了舊工作,還有新工作:儘管因為科技創新的關係,某些舊型態的工作將會被機器取代,但是別忘了,有很多新工作會更迭而起,新興職業的出現,可望彌補大量的失業缺口。舉例來說,台灣是從農業→商業→服務業這樣的進展演變的,整體社會的勞動結構也會隨著社會結構進行變化。

適合自動化的工作有限:低技能高重複性的工作是最優先會被機器取代的,縱使有一些勞務型的工作看似也很適合被自動化取代,但是最終也不一定會有被取代的「需求性」。舉例來說,景點導覽工作雖是千篇一律的講稿內容,大可使用語音系統提前錄製,但對參觀的遊客來說,語音導覽少了很多即時互動與人味,被大量取代的可能性就不高了。

受限法律和道德約束:「自動駕駛」技術這幾年風氣很盛,許多廠商都標榜,比起人為駕駛,自動駕駛能有更低的肇事率。

也許在多年後,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將改為無人駕駛,火車、公車、捷運、計程車……,以後可能再也不會有「司機員」這個職業了!但現階段受限法律和道德的障礙,這類型的工作被自動化取代的可能性還有一大段路可走,

軟技能工作需求高:未來,不論你的孩子從是什麼類型的工作,也許他會因為對「程式語言」的興趣而成了程式設計師,也請別忘了,「軟技能」對工作的重要性。所謂的軟技能是跟人際互動能力有關,若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掌握得宜,基本上他在職場的適應力及應變力會讓他相較其他人更容易取得「不可替代性」。

總結來看,我們誰都無法保證,讓孩子提早接觸「程式語言」是不是就能讓他日後在職場上無往不利,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科技浪頭上佔點上風還是有種情勢比人強的氛圍。


想了解更多「兒童程式設計」、「兒童程式教育」、「手機成癮」、「網路成癮」、「運算思維」議題, 請關注帥爸的部落格,一起來跟帥爸交流分享。


avatar-img
帥爸的AI育兒園地
18會員
45內容數
30年的科技工作,讓我明白在科技的浪潮下,有些趨勢是勢不可擋的,比如,「程式設計」這件事。 它只會越來越被渴求、越來越被需要。在有了孩子後,我更堅信「程式設計」是學習上不可缺漏的一門課,它等著改變我的孩子,以及這個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帥爸的AI育兒園地 的其他內容
長年從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NLP)的工作,我發現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跟訓練電腦很像,或者反過來講,其實是科學家在觀察了孩子學習語言過程後,將之轉換成人工智慧演算法,而電腦是由大數據採集開始,孩子則是從聽故事開始的。
AI是地球上最熱門的技術,帥爸當然會想方設法應用AI技術在講故事育兒中。
既然講故事如此重要,也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故事品質,那看來,只能發揮程式思維理念,以及給小寶貝「身教」的笨方法,自己來講故事,並且錄下來分享大家,以便得到效果。 附帶提一下,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三分學,七分用。成效最好,也學的快。
原來人類的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兩個人的對話內容。這也是為什麼,如果你很專心的在講電話的時候,旁邊的人同時在跟你講話,你無法精準重複他說話內容。
原來已經動用心理學家來設計行銷活動,在小寶寶成長的路上等著他們掉入陷阱。
「你講故事給孩子聽嗎?」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講故事」是很多爸媽都會為孩子做的事。講故事很重要,但現在問題來了,講什麼故事給孩子聽呢?
長年從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NLP)的工作,我發現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跟訓練電腦很像,或者反過來講,其實是科學家在觀察了孩子學習語言過程後,將之轉換成人工智慧演算法,而電腦是由大數據採集開始,孩子則是從聽故事開始的。
AI是地球上最熱門的技術,帥爸當然會想方設法應用AI技術在講故事育兒中。
既然講故事如此重要,也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故事品質,那看來,只能發揮程式思維理念,以及給小寶貝「身教」的笨方法,自己來講故事,並且錄下來分享大家,以便得到效果。 附帶提一下,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三分學,七分用。成效最好,也學的快。
原來人類的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兩個人的對話內容。這也是為什麼,如果你很專心的在講電話的時候,旁邊的人同時在跟你講話,你無法精準重複他說話內容。
原來已經動用心理學家來設計行銷活動,在小寶寶成長的路上等著他們掉入陷阱。
「你講故事給孩子聽嗎?」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講故事」是很多爸媽都會為孩子做的事。講故事很重要,但現在問題來了,講什麼故事給孩子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