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成是「せんせい」卻唸成「せんせえ」?
方格精選

寫成是「せんせい」卻唸成「せんせ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學語言一定要能聽說讀寫,利用手機,網路或CD來加強聽力是基礎功,試著練習用耳朵來記憶單字,是增進日文能力的好方法。剛背過了老師的日文是「せんせい」,聽聽看「せ・ん・せ…」?嗯?再聽一次,「せんせえ」?怎麼「い」,聽起來像是「え」呢?

raw-image

促音「っ」的發音雖然特殊,但至少有相對應的假名作為發音的依據。但是日文中還有另一個特殊發音,稱為「長音」,有時候甚至會改變原來的假名,改成不同的發音。

「長音」的發音方式,正如字面所示,將音節拉長即可;而拉長的音節是前一個音節的母音。「長音」會發生在以下幾種假名組合中。

【あ段音(母音為[a])+「あ」】

かあさん(媽媽)・おばあさん(奶奶)・ざあざあ(大雨聲)

【い段音(母音為[i])+「い」】

おいしい(美味的)・おじいさん(爺爺)・いいえ(不是)

【う段音(母音為[u])+「う」】

くうき(空氣)・つうち(通知)・ふうふ(夫婦)・ちゅうもん(點購)

【え段音(母音為[e])+「え」「い」】

ねえさん(姐姐)・せんせい(老師)・めいし(名片)

【お段音(母音為[o])+「お」「う」】

こおり(冰)・こうこう(高中)・きぼう(希望)・ちょうょう(蝴蝶)


也就是說,當假名「あ・い・う・え・お」碰到前一個假名的母音跟自己相同時,就拉長前一個假名的母音,而不再重複單獨唸出這個母音假名。


かあさん → か=[ka] あ=[a] (母音同樣是[a])

→ おkaaさん([a]拉長一拍)


こおり→こ=[ko] お=[o](母音同樣是[o])

→kooり([o]拉長一拍)


但如果是「い」和「う」,在母音為[e][o]的假名後面時,也會產生「長音」。但「い」和「う」是跟著前面的母音變成長音,因此會發音成「え」和「お」。「せんせい(老師)」便是一個好例子。


せんせい → せ=[se] い=[i] →「い」的發音變成「え」

→せんsee([e]要拉長一拍)


ぎんこう → こ=[ko] う=[u] →「う」的發音變成「お」

→ぎんkoo([o]要發長一拍)


別忘了濁音、半濁音、拗音,同樣也會有長音。


きぼう → ぼ=[bo] う=[u]→ 「う」的發音變成「お」

→きboo([o]要拉長一拍)


ちゅうもん → ちゅ=[chu] う=[u](母音 [u] 連在一起)

→chuuもん([u]拉長一拍)


請注意,如果母音[o]碰到助詞的「を」,雖然是相同的母音連在一起,但因為並非同一個單字中的假名,因此要分開來發音。


【かおをあらいます。】

→お=[o] を=[o] (不拉長音!)

→か・お・を・あ・ら・い・ま・す

→顔(かお)を洗(あら)います。(洗臉)


最後,母音為[e]的音節和「い」連接產生長音的規則,如果發生在動詞的「て形」變化上,也不需要唸長音。


【不發長音】

稼ぎます(賺錢)→ かせい

招きます(招致)→ まねい

春めきます(有了春意)→ はるめい

蔡佩青/著

avatar-img
青老師的日本之窗的沙龍
238會員
86內容數
許多日語教材,著重在動詞和形容詞的變化、句型或各種慣用句法等,對助詞的說明較簡略,學習者只能憑藉書上的說明去嘗試使用,也因此經常出現許多可愛的錯誤。 日語助詞很調皮,常常在句子裡鑽來鑽去。這個單元,跳脫講解單一助詞用法的常套,每次選兩個助詞,用比較或相對說明的方式,以更明確助詞在句子中的使用時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把自己生活周遭的物品貼上日文標籤,是一個不錯的背單字方法。每天進入眼簾的都一定是生活常用單字,一個也不要錯過!特訓開始囉!喔,特訓這個字也要牢牢記住!「とっくん」!奇怪?這個「っ」跟其他假名放在一起,好像小了點,有沒有抄錯啊?
五十音裡面,竟然又看到長得像平假名,但是右上方有加點點,或畫圈圈的假名。這下可好了,又多了幾個字要記……咦?等等,「じ」和「ぢ」的羅馬拼音都寫[ji],「づ」「ず」的都寫[zu],所以發音一樣囉?
記得經典日劇《大和拜金女》裡面松島菜菜子的名言:「愛は年収(愛就是年收入)」嗎?咦?等一下!這個字「は」,菜菜子怎麼當了拜金女就真的變菜了,這個字不是該唸「哈」,怎麼變成「挖」了?
學日文學到的第一個單字當然是「日本」這個字,咳咳!「に・ほ・ん」?咦?「ん」也是一個字,要唸一拍吧,「泥•轟•嗯」……怎麼那個「ん」唸出一拍來有點怪啊?啊,也沒有「ん」開頭的單字耶?
學日文的時候我常常利用生活單字背假名,但卻找不到有「を」的單字。不過既然發音和「お」一樣,拿我最愛吃的「お菓子(おかし;零食)」來代替一下好了,寫成…を…か…し…
不管是因文化或旅遊喜歡日本,只要是初學日文者對於50音一定不陌生。但你有沒有想過:平假名和50音…到底是什麼?不是只有「阿伊嗚ㄟ喔」嗎?
把自己生活周遭的物品貼上日文標籤,是一個不錯的背單字方法。每天進入眼簾的都一定是生活常用單字,一個也不要錯過!特訓開始囉!喔,特訓這個字也要牢牢記住!「とっくん」!奇怪?這個「っ」跟其他假名放在一起,好像小了點,有沒有抄錯啊?
五十音裡面,竟然又看到長得像平假名,但是右上方有加點點,或畫圈圈的假名。這下可好了,又多了幾個字要記……咦?等等,「じ」和「ぢ」的羅馬拼音都寫[ji],「づ」「ず」的都寫[zu],所以發音一樣囉?
記得經典日劇《大和拜金女》裡面松島菜菜子的名言:「愛は年収(愛就是年收入)」嗎?咦?等一下!這個字「は」,菜菜子怎麼當了拜金女就真的變菜了,這個字不是該唸「哈」,怎麼變成「挖」了?
學日文學到的第一個單字當然是「日本」這個字,咳咳!「に・ほ・ん」?咦?「ん」也是一個字,要唸一拍吧,「泥•轟•嗯」……怎麼那個「ん」唸出一拍來有點怪啊?啊,也沒有「ん」開頭的單字耶?
學日文的時候我常常利用生活單字背假名,但卻找不到有「を」的單字。不過既然發音和「お」一樣,拿我最愛吃的「お菓子(おかし;零食)」來代替一下好了,寫成…を…か…し…
不管是因文化或旅遊喜歡日本,只要是初學日文者對於50音一定不陌生。但你有沒有想過:平假名和50音…到底是什麼?不是只有「阿伊嗚ㄟ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