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漢字輸入法之迷思

2019/05/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下文章原刊登於二零一四年九月五日面書中,但談及現象及內容至今仍然適用。


自倉頡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現以降,眨眼間解決方塊字輸入的難題,其意義如同當年打字機面世,一下子簡化英文書寫之便,委屬造福人群、功德無量之舉。雖云近世除倉頡外,還有種種的仿製品,如筆劃、快碼、九方等,但當人們談及方塊字輸入法時,往往首先想到「倉頡」,不論懂得使用與否,皆以其馬首是瞻。畢竟,路遙知馬力,歷經數十年洗禮,至今仍為廣大機構及使用者所稱頌。
香港向以正體字為宗,順理成章,普遍港人視「倉頡」為方塊字輸入的王道。縱然並非所有人能以倉頡輸入,惟港人仍會使用其簡化入門版「速成」,為輸入方塊字而奮鬥。然而,自本地中小學逐步推行「煲東瓜」教學,莘莘學子漸次摒棄看似複雜無章的「倉頡」輸入法,並投懷「拼音」輸入法的懷抱。常言道:見微知著、一葉知秋。方塊字輸入與語言學習,兩者風馬牛不相及之事,原來早已暗藏不能說的秘密任務。
假若看倌了解「倉頡」與「拼音」輸入之別,或會看透背後隱含之意義。就輸入而言,倉頡主要將方塊字拆解,輔以部位輸入字形,準確鍵入相關方塊字。可見使用倉頡輸入法時,用家必須懂得書寫閱讀方塊字,否則無法單憑讀音完成。相反,拼音輸入建基於普通話上,即使不懂書寫,謹憑拉丁字母音節轉化而成之讀音便可。然而單靠「平上去入」四音分辨,很多時未能準確輸入所需字詞,往往錯誤輸入同音字,費時失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語言學家趙元任所撰之<施氏食獅史>,堪為道破拉丁拼音輸入荒謬之經典。
若看倌進一步了解方塊字六種造字法則,更可明瞭當年發明方塊字輸入法之台灣高人,何以選用「倉頡」二字代表。一言敝之,順藤摸瓜,逐步拆解方塊字,然後輔以代碼輸入,究竟原是渾然天成,更有助加深對方塊字的認識,而這正正是中共自創拉丁「拼音」輸入的死穴。一種完全與方塊字割裂、純以語音而混成的輸入法,畢竟帶著一條拉丁化的尾巴,靜待時機將方塊字絞死,更一併以普通話洗腦,毀我港語。
此時此刻,當摧折學子之「普通話教中文」推行得如火如荼;那邊廂因普通話而催生的「拼音」輸入,亦暗地裡攻佔中小學生陣地,不幸學子們紛紛乘便棄甲曳兵、捨本逐末。因此,應當重行教授倉頡輸入法,加強方塊字認知,誘發學生興趣,認識六書方塊字結構與來源,細味方塊字之美。
歲寒山人
歲寒山人
世道崩壞,更需聚眾人之志,力挽狂瀾。一家之言,正好點石成金,遊走界內界外,勇於發聲,或之冷眼旁觀,務求從不同角度,剖析世界大事軼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