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標點符號,我是這樣想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創富是一種思維, 可以享受上班, 下班後繼續創造。 👉點此訂閱電子報👈 每週跟您分享一件事情, 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 拿回屬於自己的選擇權。

有個問題一直卡住我好久, 就是在數位內容創作, 尤其是寫中文的時候, 標點符號的設計。

內心產生這個疑惑, 可以追溯到大學時, 上總體經濟學時被吳聰敏教授啟發, 當年是第一次認識到標點符號不同的設計。

於此之前, 生活中的標點符號大都以全形的姿態存在, 課本, 書籍等都是這樣, 基本上就是依照正體中文的標準, 標點符號置中, 提供閱讀的舒適感覺。

raw-image

從來沒有懷疑過這樣的設計, 第一次在老師的簡報以及課本上看到使用半形符號的排版, 內心是被衝擊的, 因為舒適又乾淨, 閱讀體驗非常的棒。 這是我未曾在其他書籍上面感受過的, 也對此產生了問號。

但也就那一瞬間, 飄忽即逝, 在其他地方還多是屬於使用傳統排版方式。

簡體中文字體標點符號有斷裂感

之後, 再度有意識的感覺標點符號的差異, 就是開始接觸簡體中文, 簡體中文的字型, 標點符號是以接近半型的方式呈現。 本來以為兩者差不多, 但實際上是有差別的, 而簡體中文的字體排版, 並不若之前提供給我的舒適感。

直到後來多認識了一點字體設計, 才發現這樣的差異感源自字體的設計。

簡體中文是把一個全形字元, 裡面的符號放到右下角, 其他地方留白。 為了讓符號跟前述文字貼近, 後方會留下間距很大的空白, 產生斷裂感。

下方圖片可以看得出來, 上面是字體預設的標點符號, 下面則是透過半形符號直接輸入, 逗號後方的空格, 帶來了不同的閱讀體驗。 就我來說, 下面的喘息與休息的感覺, 更為適切。

raw-image

全形標點符號混用的不舒適

全形符號看似已經在正體中文內容中定為一尊, 但當延伸到數位內容的時候, 很明顯有個大挑戰, 因為全形標點符號跟英文混搭, 閱讀的體驗會非常跳躍。

這篇文章使用熊掌記(Bear)完成,提供「編輯」、 「排版」 及發布功能。
這篇文章使用熊掌記 (Bear) 完成, 提供 「編輯」、 「排版」 及發布功能。

使用全形符號, 當我們遇到英文的時候, 會遇到一樣的斷裂感問題, 如果強制把英文附近的標點符號更換為半形:

這篇文章使用熊掌記 (Bear) 完成,提供「編輯」、「排版」及發布功能。

看起來好像解決的問題, 但在不同字體下符號的樣貌會不同, 令讀者讀起來非常跳躍。 違背了排版最重要的重點: 一致性。

半形符號的優勢與弱勢

顯見, 在中英文混排的橫向文字世界, 使用半形符號是比較容易創造一致的閱讀體驗。

但想必也有其他優點與缺點, 簡單來說, 我看到的優點如下:

  1. 創造一致性的閱讀體驗;
  2. 排版不容易受到字體設計的影響;
  3. 不容易被複製。

半形符號所來已久, 其中有些是英文常用的符號, 另外還有一些是日文所用的, 例如句號 (句点) 與頓號 (読点) 的字體設計, 只要支援英文跟日文, 會呈現相同的效果。

另外一方面, 這樣的排版型態, 囿於字體的限制, 多為創作者要主動操作, 切換標點符號並不是單純地透過字體。 所以每一篇文章, 在寫作以及編輯的時候, 就已經定型了, 除非仿作的人有心替換, 不然單純的複製貼上, 這樣非主流的排版, 很容易辨識原始創作者。

缺點的部分:

  1. 輸入繁瑣度增加, 容易讓思考不連續;
  2. 受限於各網站的字體;
  3. 排版的相容度差。

必須要說, 使用半形符號, 最適合情境是在數位平台上的中文創作, 因為相容於各種拉丁字母 (如英文、 數字), 但如過想要改變成為直書排版, 所有符號的設置就要改變。

另外各種網站的字體, 會有相容度的差異。 尤其是在代用英文標點的時候, 襯線字體與非襯線字體的標點符號設計, 會改變閱讀的體驗, 這一點在全形符號的時候發生機率很低。

最後, 最需要考慮的就是寫作的流暢度。

因為我主要的寫作環境是在 Macbook 跟 iPad Pro 之上, 兩者的鍵盤很難輸入日文標點符號, 而句號又極常使用, 我通常都是在寫作的時候, 先複製好然後需要的時候就貼上。 另外, 輸入英文標點符號時, 要切換輸入法為英數模式, 跟原本的寫作只需要按著 ⇧Shift 要多按一次按鍵。

這些都是小事情, 但是累積起來, 就會變成有點卡頓, 對於寫作來說, 一開始我經歷了一段思維中斷的時間。 但習慣是可以改變的, 漸漸的習慣後, 寫作的連續感會慢慢地回來。 現在要切換回以前的模式, 反而需要想更多的時間。

我個人對於排版設計, 是偏向吳聰敏教授所述, 尤其是在印刷品的時候, 將標點符號移置左下, 然後後面加上空格, 對於閱讀體驗有明顯提升。

但為了處理輸入的斷裂感, 我還是會使用全形符號輸入, 最後透過編輯軟體 (我目前使用 iWriter Pro) 以及排版工具進行標點符號的替換跟排版等三個步驟。

  1. 替換標點符號;
  2. 確認中英文中間有空格;
  3. 錯字檢查以及微調。

總地來說, 排版這件事情是非常主觀的, 每一個人對於自己的作品, 多少都會有一些思考點跟做法。 但有個原則是我謹守的, 就是 「一致性」, 如果使用全形標點符號, 內文中就不應該混搭半形的項目, 如果使用半型, 則不要混搭全型。

一起過上想要的生活。

更新發表於 2024.5.5,於後更新版本請點此參考網站原始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韋觀 • Eyewithouts
83會員
109內容數
縮短知識與實踐的距離 📪 理清人生的脈絡,過上想要的生活。
韋觀 • Eyewithouts的其他內容
2025/03/25
Kin 1 磁性的紅龍,重新歸零,讓我們回到大地之母的關懷,擁抱屬於自己的本能與根性,為未來的開展留下更多的可能,展現承擔未知的勇氣。 我以為旅行是快樂的,但其實,不然,快樂從來都不應該「只」跟事情連結,應該是更屬於我們自己內心自然波動。
2025/03/25
Kin 1 磁性的紅龍,重新歸零,讓我們回到大地之母的關懷,擁抱屬於自己的本能與根性,為未來的開展留下更多的可能,展現承擔未知的勇氣。 我以為旅行是快樂的,但其實,不然,快樂從來都不應該「只」跟事情連結,應該是更屬於我們自己內心自然波動。
2025/02/01
一場聊天,可以得到好多提點。得很多事情的發生,雖然在當下的我們,會覺得很難受。但實際上,經過一段時間回來看,總會不自覺得深深相信,每個經歷的學習都會成為養分。
2025/02/01
一場聊天,可以得到好多提點。得很多事情的發生,雖然在當下的我們,會覺得很難受。但實際上,經過一段時間回來看,總會不自覺得深深相信,每個經歷的學習都會成為養分。
2025/01/31
因應 Apple Notes 加入,Craft 在我的流程之中,原本的 Content Center 功能,就會被 Apple Notes 跟 MWeb Pro 取代。
2025/01/31
因應 Apple Notes 加入,Craft 在我的流程之中,原本的 Content Center 功能,就會被 Apple Notes 跟 MWeb Pro 取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富是一種思維,可以享受上班,下班後繼續創造。👉點此訂閱電子報👈 每週跟您分享一件事情,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拿回屬於自己的選擇權。有個問題一直卡住我好久,就是在數位內容創作,尤其是寫中文的時候,標點符號的設計。
Thumbnail
創富是一種思維,可以享受上班,下班後繼續創造。👉點此訂閱電子報👈 每週跟您分享一件事情,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拿回屬於自己的選擇權。有個問題一直卡住我好久,就是在數位內容創作,尤其是寫中文的時候,標點符號的設計。
Thumbnail
希望年輕一輩有志想成為編輯的青年們,可以把細節留意進去,讓自己成為更專業的人!編輯本來就不是只會寫字,只會把用字用精準而已。
Thumbnail
希望年輕一輩有志想成為編輯的青年們,可以把細節留意進去,讓自己成為更專業的人!編輯本來就不是只會寫字,只會把用字用精準而已。
Thumbnail
資訊的年代,冰冷的文字傳遞,要如何保存手寫字體的溫存?
Thumbnail
資訊的年代,冰冷的文字傳遞,要如何保存手寫字體的溫存?
Thumbnail
最近才有種,真的懂寫作的感覺。然而,是從何處,使自己產生「懂」的感覺呢?而所謂懂的面向,是指何處呢? 其實現階段,我才有種懂「標點符號」的感觸。忽然懂得一篇文章,在這段落,為何用「,」或為何用「;」以及為何用「。」
Thumbnail
最近才有種,真的懂寫作的感覺。然而,是從何處,使自己產生「懂」的感覺呢?而所謂懂的面向,是指何處呢? 其實現階段,我才有種懂「標點符號」的感觸。忽然懂得一篇文章,在這段落,為何用「,」或為何用「;」以及為何用「。」
Thumbnail
宋體字為什麼叫宋體,明體又是怎麼來的,這裡有篇專文介紹喔,有細明體,想當然爾也有粗明體....
Thumbnail
宋體字為什麼叫宋體,明體又是怎麼來的,這裡有篇專文介紹喔,有細明體,想當然爾也有粗明體....
Thumbnail
作者從「全部炸藥/全部榨菜」的錯字笑話作為開頭,帶領讀者一起觀看公共設施與街頭的招牌、路標,將平面的字型帶到空間之中,並在街頭散步的同時娓娓道來,使原本可能細節到不討喜的字型變得平易近人。
Thumbnail
作者從「全部炸藥/全部榨菜」的錯字笑話作為開頭,帶領讀者一起觀看公共設施與街頭的招牌、路標,將平面的字型帶到空間之中,並在街頭散步的同時娓娓道來,使原本可能細節到不討喜的字型變得平易近人。
Thumbnail
或許這只是老出版人的私心偏好,不過我認為確實可以從這些介面元件的細節,看出不同線上寫作/閱讀平台的設計背景和理念。
Thumbnail
或許這只是老出版人的私心偏好,不過我認為確實可以從這些介面元件的細節,看出不同線上寫作/閱讀平台的設計背景和理念。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使用頻率最高的逗號、句號、分號的用法,這一篇我們再來談一些也常用在文章的其他標點符號:頓號、冒號、引號。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使用頻率最高的逗號、句號、分號的用法,這一篇我們再來談一些也常用在文章的其他標點符號:頓號、冒號、引號。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還記不記得很久很久以前分享過的(上)篇?這次要來介紹它的進階版,大部分偏書面用語,提供大家在寫作時參考,也順便一起複習幾個實用的副詞吧!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還記不記得很久很久以前分享過的(上)篇?這次要來介紹它的進階版,大部分偏書面用語,提供大家在寫作時參考,也順便一起複習幾個實用的副詞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