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寫給編輯/排版的基礎功:認識異體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大概某種程度是會使編輯和設計(美編、排版)吵架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大量文字的時候,設計和排版的人很難幫編輯留意到一些細節,像異體字的部分,就得回推回去編輯對文字的敏銳度,有沒有發現「異體字」這件事。

「異體字」通常比較常是拼音打字出來沒有選對字(泛指任何用「音」去打字的輸入法,我是以「倉頡」輸入,必須以「字形」去拆碼,所以很少會打出異體字。)

最常出現的異體字是「為」(◯)→「爲」(×)、「眾」(◯)→「衆」(×)、「麼」(◯)→「麽」(×),只要進入設計軟體,就經常因為「字形空成一塊在那裡」的問題(以下圖為例,左側少一行字的就是該字體無法顯示。)編輯就經常會在改稿的時候把它們都圈起來說:這裡掉字了、缺一塊字、你少了一個字,或者有時候語意不對時就會變成「都是你沒弄好」的責怪;遇到這種狀況,沒有經驗的設計可能會歪頭想:「我都複製貼上了,怎麼會缺呢?我到底哪裡做錯了?」(設計做久了會知道把它們複製到「純文字」的格式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raw-image

事實上,其實不是每種字體都支援「異體字」,但就設計來說,這些都是「文字在編輯的過程中,字沒有被校對出最正確的文字」,而此時就考驗著編輯識字的程度。

以圖為例,「麼」的下方是「幺」不是「么」,「青」的下方是「月」不是「円」(同理:倩、情也是)「內」是「入」不是「人」,「眾」的上方是「罒」不是「血」,「戶」的上面是「一撇」不是「一點」⋯⋯

*而「手」加「末」是「抹」(ㄇㄛˇ),「手」加「未」是「抺」(ㄇㄟˋ),這是我少數遇到的字,就比較不像拼音選字的問題,就比較像倉頡這種拆字形的輸入法犯的錯誤。(也有可能是手寫)

但麻煩的是,不同字體,像源樣明體都不會空缺一塊,而且字體的呈現還幾乎一模一樣,就很難發現其實打的是異體字,那就考驗編輯本身是不是能在「文字校對上」就把這些字給找出來,也當然字數少時設計也會發現「咦,這段字裡少了一塊」而直接修正回來。(我的習慣會改完再跟編輯或發稿的人說:你這裡的字錯了。#你下次記得文字檔就改回來。)

*假設原先的字體是「出得來的」思源字體,若改成「出不來的」文鼎字體,那「出不來的字體」還是會維持原來的思源字體,也不要跟設計說「你這裡字體錯了」事實上是「文字檔的文字不對」。

而有一個例外:礻字邊的「祢」,文鼎字型出不來,文鼎明體會變成「㢠」,這時在indesign的複合字體中,就會直接新增指定給「祢」替換字型(文鼎明體會用「思源宋體」替換掉)

像這種文字編輯的細節,其實是編輯與設計都要互相留意的狀況,發現「怪怪的」或是「缺漏了」第一件事不是跟對方說「你哪裡錯了」而是要「先確認」是不是有該留意而未留意的部分,在溝通上也會比較不要製造衝突:「都是你的錯!」這樣工作也才會比較愉快一點。

最重要的是「平時選字的時候不要偷懶」,就算平時要偷懶,在工作的時候,也要能切換成「工作模式」,仔細一點!

上述挑出來說的異體字,都是比較常發生或近來遇到的字,多數都是比較新手的編輯會發生的問題,老編輯很少會出現這樣用到異體字的問題。

圖:
20190505浮光書店,Canon EOSM50。
電腦截圖。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7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自己、工作、經營自媒體、書籍設計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7K會員
866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麼,究竟是沒有人要買電子書,還是因為反正出版社也隨便看待,讀者也覺得那樣跟看網路那些亂七八糟(不論內容或是版面)的文章有什麼不一樣?那買書幹嘛?
圖文書的電子書究竟要做成固定版面還是流式的呢?很多人為了糾結這件「破壞版面」而捨棄「做電子書」這件事。寶瓶文化新出版、雪羊的《記憶砌成的石階》的電子版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閱讀究竟是因為習慣的消失還是只是因為時代改變了習慣,我想都是未來「關於書與出版」需要好好思考及做出轉變的事。
不論是不是編輯,請好好的檢視自己的工作方式,找出有效率的方法,讓自己少加點班!再說一次,這系列,真的可以改成「加班都是自找的」!科科。
不要老問別人工作上怎麼那麼龜毛,或是到底為什麼要知道這些細節⋯⋯人生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無論如何讓自己越來越專業,並留意別人不會注意的細節,不需要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但要讓自己朝更專業的方向前進!越專業的人,越不容易花時間去除錯或是善後。」(加班或事情做不完有時候是自找的!)
以下就是真的非常基本功的東西。如果你有志進出版業或是自己做書,這些細節也許不是什麼太了不起的功力,但絕對能讓你事半功倍!把最基礎的東西搞定,你才不會在往前走的時候老是覺得被絆倒。
「電子書」的確不怎麼像「書」,若要認真定位「電子書」,大概就是以編輯過的內容分章分節,用以「閱讀一本書」的思維去𢑥整出它應有的功能並提供「閱讀一本書」的體驗。說穿了,電子書就是很多個被排版在xhtml而連結起的檔案。
那麼,究竟是沒有人要買電子書,還是因為反正出版社也隨便看待,讀者也覺得那樣跟看網路那些亂七八糟(不論內容或是版面)的文章有什麼不一樣?那買書幹嘛?
圖文書的電子書究竟要做成固定版面還是流式的呢?很多人為了糾結這件「破壞版面」而捨棄「做電子書」這件事。寶瓶文化新出版、雪羊的《記憶砌成的石階》的電子版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閱讀究竟是因為習慣的消失還是只是因為時代改變了習慣,我想都是未來「關於書與出版」需要好好思考及做出轉變的事。
不論是不是編輯,請好好的檢視自己的工作方式,找出有效率的方法,讓自己少加點班!再說一次,這系列,真的可以改成「加班都是自找的」!科科。
不要老問別人工作上怎麼那麼龜毛,或是到底為什麼要知道這些細節⋯⋯人生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無論如何讓自己越來越專業,並留意別人不會注意的細節,不需要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但要讓自己朝更專業的方向前進!越專業的人,越不容易花時間去除錯或是善後。」(加班或事情做不完有時候是自找的!)
以下就是真的非常基本功的東西。如果你有志進出版業或是自己做書,這些細節也許不是什麼太了不起的功力,但絕對能讓你事半功倍!把最基礎的東西搞定,你才不會在往前走的時候老是覺得被絆倒。
「電子書」的確不怎麼像「書」,若要認真定位「電子書」,大概就是以編輯過的內容分章分節,用以「閱讀一本書」的思維去𢑥整出它應有的功能並提供「閱讀一本書」的體驗。說穿了,電子書就是很多個被排版在xhtml而連結起的檔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貴安,這篇來簡單推廣「校稿」這件事。   校稿,不單單只是「抓錯」、「校正」、「修潤」、「閱讀」的行為,而是一種轉換作者與讀者視角的思考、一種全方位的分析、一種精益求精的過程、一種吹毛求疵的堅持。   如果要我說,校稿的缺點是什麼,那我能想到的唯一,即是「很花時間」。   作品非一日可成,
據我的觀察,一個有強烈企圖心又有組稿和撰稿能力的編輯,在離開出版社以後,他們多半會嚐試編纂或編譯工作,以此克服眼高手低的困境。與此同時,如果真能實現意到筆到如意所至的話,那麼這位編書高手其實力已不遜於普通的作家了。   毋需贅言,這種說法只是普通常識,不過,我知道好鬥和投機者仍要提出反駁的。文友
  這兩個看解釋會比較複雜,建議從例句中找出其中的邏輯喔!   (這篇當年的我想例句想到崩潰,所以,嗯。) ❈❈❈   ※錯綜法:   故意讓一個整齊的句式變得參差,對,就是故意!   錯綜有四寶:「抽換詞面」、「交錯語次」、「伸縮文身」、「變化句式」。   小夥伴們看到抽換詞面了嗎?沒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Thumbnail
資料的統合 在程式設計中,其他人通常關心是否注意到執行的細節。作為程式設計師,主要應該關心的是程式的表現,但往往忽略了很多細節,這些細節可以決定程式的好壞。程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資料的統合,也就是資料是否被正規化。 不同類型的資料在系統中呈現一致 正規化可能對一些人來說聽起來很抽象,有些人
前幾天教小朋友功課,看到了幾個錯字,唸了幾句後順便叫他訂正。回頭想想,為什麼我們會說「錯」字呢?錯有不對的意思嗎? 於是立刻和小朋友一起想「錯」的造詞,有錯誤、錯失、過錯、認錯等等,上述都有不正確的意思。但我又想到交錯、錯身而過、錯落有致,甚至連「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都想出來了,可是這
Thumbnail
比如你跟對方說你是「平面設計師」結果對方回你「喔,是做美工的呀」你可能白眼已經講不下去,而各行業有很多專門用語,你認為的,很可能別人不這麼認為,容易踩到地雷。 所以當你聽到別人說出類似專有名詞的話時,最好方式就是用一樣的用詞回,有問題也是一樣用詞問。 一個詞語的選擇可以是一個溝通的轉捩點
Thumbnail
校稿是圖書編輯中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討校對的意義、方法以及工作流程。內容涵蓋文字訂正、標點符號辨析、排版錯誤、統一體例、內容查核及校對的流程。文章強調了校對工作的瑣碎性,以及其對出版品質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會嘲笑我們國家竟有這麼多過剩的書籍。可是,如果我還年輕有幹勁,我會選擇當編輯,從事出版事業。我們有責任讓智慧一直延續下去,絕對不可以把它當作炒熱門,卻罔顧良心的工作,因為那些粗製濫造的新書對於世界文學的危害程度,可能要遠大過戰爭帶來的後患。」~赫曼.赫塞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貴安,這篇來簡單推廣「校稿」這件事。   校稿,不單單只是「抓錯」、「校正」、「修潤」、「閱讀」的行為,而是一種轉換作者與讀者視角的思考、一種全方位的分析、一種精益求精的過程、一種吹毛求疵的堅持。   如果要我說,校稿的缺點是什麼,那我能想到的唯一,即是「很花時間」。   作品非一日可成,
據我的觀察,一個有強烈企圖心又有組稿和撰稿能力的編輯,在離開出版社以後,他們多半會嚐試編纂或編譯工作,以此克服眼高手低的困境。與此同時,如果真能實現意到筆到如意所至的話,那麼這位編書高手其實力已不遜於普通的作家了。   毋需贅言,這種說法只是普通常識,不過,我知道好鬥和投機者仍要提出反駁的。文友
  這兩個看解釋會比較複雜,建議從例句中找出其中的邏輯喔!   (這篇當年的我想例句想到崩潰,所以,嗯。) ❈❈❈   ※錯綜法:   故意讓一個整齊的句式變得參差,對,就是故意!   錯綜有四寶:「抽換詞面」、「交錯語次」、「伸縮文身」、「變化句式」。   小夥伴們看到抽換詞面了嗎?沒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Thumbnail
資料的統合 在程式設計中,其他人通常關心是否注意到執行的細節。作為程式設計師,主要應該關心的是程式的表現,但往往忽略了很多細節,這些細節可以決定程式的好壞。程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資料的統合,也就是資料是否被正規化。 不同類型的資料在系統中呈現一致 正規化可能對一些人來說聽起來很抽象,有些人
前幾天教小朋友功課,看到了幾個錯字,唸了幾句後順便叫他訂正。回頭想想,為什麼我們會說「錯」字呢?錯有不對的意思嗎? 於是立刻和小朋友一起想「錯」的造詞,有錯誤、錯失、過錯、認錯等等,上述都有不正確的意思。但我又想到交錯、錯身而過、錯落有致,甚至連「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都想出來了,可是這
Thumbnail
比如你跟對方說你是「平面設計師」結果對方回你「喔,是做美工的呀」你可能白眼已經講不下去,而各行業有很多專門用語,你認為的,很可能別人不這麼認為,容易踩到地雷。 所以當你聽到別人說出類似專有名詞的話時,最好方式就是用一樣的用詞回,有問題也是一樣用詞問。 一個詞語的選擇可以是一個溝通的轉捩點
Thumbnail
校稿是圖書編輯中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討校對的意義、方法以及工作流程。內容涵蓋文字訂正、標點符號辨析、排版錯誤、統一體例、內容查核及校對的流程。文章強調了校對工作的瑣碎性,以及其對出版品質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會嘲笑我們國家竟有這麼多過剩的書籍。可是,如果我還年輕有幹勁,我會選擇當編輯,從事出版事業。我們有責任讓智慧一直延續下去,絕對不可以把它當作炒熱門,卻罔顧良心的工作,因為那些粗製濫造的新書對於世界文學的危害程度,可能要遠大過戰爭帶來的後患。」~赫曼.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