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篇以思考扁平化設計的風潮作結後,其實還是想接續這個話題來延伸,說到底品牌的識別更新仍舊和數位化的演化有很大的關係,舉凡字型選用、標誌尺寸、色彩系統等等,品牌在當前多半時候是以數位體驗先呈現給新的族群,即第一次看到這個品牌的標誌或商品時,可能都是在網路上先瀏覽而知,這也是為什麼多半企業在進行更新時,都會朝著簡化訊息量為主,畢竟網路世界資訊量過於龐大,並不是說複雜的標誌無法生存,而是要能使人一眼就能辨別,這多少也關乎於使用者經驗設計,然而姑且看下方兩個經典的品牌,便能稍微知道一些資訊:
任天堂作為一代遊戲公司的巨擘,最初的標誌其實也頗具巧思,「任天堂」三個字是由日本讀音ニンテンド而來,恰好對應著nin-ten-do的發音,也是如此在他國語言的唸法都很接近的原因;隨著公司開始多元化發展,任天堂也經歷過多次的標誌更新,但在此先以最初與最新的來探討,下方的標誌在當時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第一次轉變發生在發行卡片類遊戲時,當商品需要印製標誌時,任天堂三個帶著手寫感的字則會形成一些麻煩,就以尺存而言,試想在撲克牌大小上要印製如同下方的字樣,識別度則不若放在其他地方來得明顯,無論縮小或儘可能用滿整個卡片空間,都出現不少的侷限,也因應國際化發展,之後的標誌也都以羅馬拼音nintendo所組成。
蘋果最剛開始的標誌與其說是LOGO,倒不如更像是徽章,當然在圖像中仍充分展現公司想代表的意涵,以牛頓與蘋果的典故描繪追求創新的價值,不過這款標誌活的並不久,賈伯斯在隔年提出要求替換這款更像是藝術品的標誌,取而代之的是可能目前多數人較有印象的彩色蘋果標誌,原因就在於初版的圖像不論以何種方式來歸類,都過於複雜了!中間的畫像有著太的多細節(有人有樹甚至有景深)邊框刻著不是很清楚的文字,而環繞在上下的絲帶印著公司名稱也不是很好閱讀,種種因素導致這款⋯⋯痾,暫時先稱呼它為標誌好了,非常得短命,以品牌識別現代的標準,幾乎沒有一處能符合當前的需求,也怪不得有人會覺得放在畫廊或做成藝術展品更為適合。
1976蘋果的標誌,其實想傳達的意象還是不錯,只是以賈伯斯的眼光與標準,這並不適合作為公司的門面,後來事實也證明他是絕對有先見之明的
上述兩個例子皆是想表達使用者經驗與美感是隨著時代而變遷的,不論是任天堂後來以發展電玩遊戲居多,或者蘋果公司的崛起,都與科技脫不了關係,我們執行的手法也與之相呼應,標誌的草稿、顏色系統(RGB/CMYK/Pantone)、最小尺寸應用、字型選用以及提出不適用情形,諸多因素需要整合與分析,來創作出對於該品牌來說正確的視覺語彙,我想這正是品牌更新案所難之處,卻也值得挑戰與充滿玩味的地方。
推薦延伸閱讀:《品牌識別的目的不是講故事,而是創造對的感受》—DGG方策
品牌更新的目的性在現在看來是需要十足充分的理由,若是僅僅為了汰舊換新,難免會在新的視覺呈現上略顯單薄,或許可以營造出兼具現代與美感的標誌,但能否深植人心卻是畫上一條問號?以最近Facebook在手機的icon更新,就引起不少的爭議,這是必要的嗎?新的符號給人什麼樣的感受?起初發現的時候並未有如網路上討論的那樣嚴重偏左,當然有前輩專業的分析為何給人如此的感受(即視覺上的精準比測量的精準來的重要)個人則比較傾向於兩個原因:
- 原本的 f 符號已經是齊右呈現,忽然改成置中給人一種唐突的感受
- 字型的表現在 f 的橫筆右端有個斜切口,儘管置中後是數值上的精準沒錯,但那條小小的切面確實會給人一種錯覺,覺得右邊的空間略大於左邊
當然還有與 f 這個字母本身的結構有關,不像 x, v, w 等是對稱型,f 的字幹(stem)所產生的空間變化也是難以去使其置中的原因之一;而改變的還不只這些,細看icon會發現套用了漸層色的效果,似乎科技公司都有這種傾向⋯
儘管爭議不小,個人倒是抱持著觀望的態度,畢竟人這樣的視覺動物,看久了自然會產生免疫(當然亦有人永不妥協)只是想當初Instagram的改動也是令人很錯愕,而現在呢⋯⋯我想會用的人還是照用吧?的確這些問題都值得討論,然而無論結果是如何,依舊是那些大品牌公司的決定,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商業案或練習中儘可能避免這些,或者換種方式來掩飾這樣的問題,如此這些討論便能激發出更好的總體水平。
不免想起先前參加的一場關於品牌的座談會中,印像深刻的一句話:
識別設計之目的,在於服務品牌的價值,LOGO不一定是主角
Thanks for your reading!
Ly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