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 Frank: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安妮日記,是由一位名為安妮法蘭克的猶太裔女孩(Anne Frank)在納粹佔領荷蘭時期逃難時所寫的日記,戰後由其倖存的父親在1947年整理出版。這本日記是1942年6月12日安妮的13歲生日的禮物,不久就因納粹對荷蘭的入侵及佔領,躲避至阿姆斯特丹運河旁的大樓中以書櫃遮擋的閣樓密室,也就是安妮密室(Secret Annex),而這個地方也是父親的同僚的協助,讓他們有地方藏居,以及不時提供食物甚至是禮物,不過必須要知道的是那個時期,這是冒著生命風險的行為,而在密室中藏匿著安妮一家,包括安妮的父母 Otto Frank、Edith Frank,姊姊 Margot Frank,以及Hermann van Pels 及 Auguste van Pels 夫妻(Mr. & Mrs. Van Dann)及其二人之子 Peter van Pels 以及後來被收容的牙醫 Fritz Pfeffer (Mr. Dussel),總共八人。日記結束在1944年的8月,在1944年8月4日,歷時兩年的躲藏與辛苦,終究不幸地被德國警察發現躲藏在這閣樓內,進而全部八人加上藏匿的友人一併被帶往地獄,Otto Frank 雖被送到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卻是最後存活的人,也是直到1945年1月被蘇聯士兵解放,在夏天才得知家人都已經逝世。而安妮最後在姊姊過世三天後去世,地點在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Bergen- Belsen concentration camp)。根據對於納粹時期集中營的紀錄,在那裡是十分規律有秩序的,然後是規律的提供糟糕的食物,規律的大量勞動,而直到累斃或是營養不良、病痛或送往毒氣室為止,而只要有人倒下,隔天一早就馬上會消失,這是納粹對於猶太裔樹敵的終極措施:滅絕(extermination)。而這個藏匿地點如何被暴露的原先以為是被在倉庫工作的人所出賣,惟後來亦有研究顯示或許是警察誤打誤撞發現的。

回過頭來,安妮日記為什麼是如此重要的一個文本,同時也是十分暢銷的一本撰述,除了是一份對於納粹迫害猶太裔時期的猶太觀點的重要紀錄之外,安妮在日記中表現出超常的早熟與理智,同時又帶有著青少年時期的少女的稚氣與傾訴,讓這個文本如此的耀眼,而安妮在日後也成為了被迫害的猶太人之象徵。這本日記被安妮取名為凱蒂(Kitty,或說小貓),她虛構了一個對象來與之對話,將自己的內心想法予以傾吐,從對日常的紀錄、到戰爭的報導以及對於政治的想法還有各種青少年時期少女的心思,這包括了月經、戀愛、同儕、人際關係的煩惱以及對於外界的思念。

有著對於食物的抱怨、也紀錄了與母親關係的難以調和、對於父親的喜愛、與牙醫Dussel必須共用一個空間的據理力爭、與Peter發展出的戀愛關係、對於Mrs. Van Dann的嘻笑與抱怨,最重要的是安妮對於自我的剖析,剛好地她在日記的最後敘述著自己,說自己其實有兩個,其中一個是大家看到的她,開朗的、愛嬉鬧的且不受他人言語影響的,但是其實內心中有另一個她,而這是她認為更好的自己,但是常常卻無法展露,實在很難想像她有多大的天分能在僅15歲餘能超然地看待事物,並且在密閉中的空間從不絕望。

戰爭中或許會把人性給貶低甚至給抹殺,然後安妮卻展現出光輝的人性,其中一段我印象深刻的是在1944年5月26日的日記:「Again and again I ask myself, would it not have been better for us all if we had not gone into hiding, and if we were dead now and not going through all the misery, especially as we shouldn’t be running our protectors into danger any more. But we all recoil from these thoughts too, for we still love life; we haven’t yet forgotten the voice of nature, we still hope, hope about everything. I hope something will happen soon now, shooting if need be—nothing can crush us more than this restlessness. Let the end come, even if it is hard, then at least we shall know whether we are finally going to win through or go under.」(翻譯見文後)在這段中,不僅看到的是面對一切的勇氣、對於他人的同理、對於現況的了解與評價,最重要的是表現出對於生命的熱愛,在無論多麽艱難的時期。


看著這本日記實在很難不受到感動的是在那麼艱困的時期竟然有那麼燦眼的光芒可以在一個十幾歲女孩的心中閃耀,尤其是那樂觀以及對於事態以理智的態度來面對,而且還將這些事情用文字予以紀錄,而這也給了後世的我們能看見這種事件對人所產生的影響,進而能反省以及認真去對待、尊重每個人。安妮或許死於15歲,但安妮也永遠存活在這個文本以及所有讀者的心中還有,這個世界。


翻譯:一次又一次的我問我自己,如果我們沒有躲起來會不會是對我們更好的,以及如果我們已經死了且不用經歷這些悲慘,特別是我們不應該讓我們的保護者們陷入更多危險。但我們全部都不再這麼想,因為我們仍然愛生命;我們還沒忘記自然的聲音,我們仍然希望著,對所有事情希望著。我希望什麼事情可以盡快發生,如果需要的話即便是開戰—沒有任何東西能比這無休無休更能擊垮我們的。讓終末來吧,即便那很艱難,至少我們我們最後會走向勝利或是屈陷落。
79會員
376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發條橘子》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緣起不滅》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海水正藍》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老槍.寶刀》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進擊的皇后 The Queen of Attack》 影音來源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mgKEv6QhI&list=FL3Quq3QaPKr8FPIGvu3_WHg&index=1
avatar
江秋如
2021-09-24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本片是Netflix出品的電影,不容易在電影院看到,但可在Netflix上觀賞。 本片描述在1968年8月,艾比·霍夫曼、湯姆·海登、倫尼·戴維斯、鮑比·希爾等8人準備赴芝加哥民主黨全國大會抗議活動。五個月後,他們因煽動暴亂被捕。 法官霍夫曼對辯方抱有極大的偏見。希爾的律師查爾斯·蓋瑞(Charle
avatar
小謝
2021-09-20
Anne-Marie 帶你回到美好的〈2002〉-寫於2021/02/20     Hi there,補班日來首輕快的音樂吧,Anne-Marie 在2018年所推出的〈2002〉,這首歌當年真的是紅及一時,我一直都很喜歡這首歌,但是最近看到了一部 Anne-Marie 和他的好友 Ed Sheeran 合唱不插電版本的影片,以前從來沒注意到這
Thumbnail
avatar
睿忒
2021-08-13
Anne-Marie 二專來襲,合作、solo 都高水準!    Hi there,今天想來分享一下 Anne-Marie 的第二張專輯《Therapy》(2021),原本其實有點怕 Bebe Rexha 的二專一樣成績不好,不過沒想到發行後的成績很不錯,我自己聽了之後也覺得這張專輯的水準很高啊!絲毫沒有比他的第一張《Speak Your Mind》
Thumbnail
avatar
睿忒
2021-08-13
荷蘭 | 蘭學館【博物館巡禮】0.34 Anne Frank Huis 安妮之家王子運河263號的安妮之家,是當年安妮父親公司的辦公室與倉庫。 在1942年7月8日到1944年8月4日、將近25個月的日子,為了躲避納粹的逮捕,Frank一家四口、朋友van Pels一家三口和一位熟識的牙醫師Pfeffer先生,共8人躲藏在辦公室樓上的倉庫裡長達兩年之久。
Thumbnail
avatar
章魚太太543
2021-05-15
書的記憶|與Anne Frank兒時的朋友見面昨天是以色列紀念猶太人大屠殺的日子——YomHaShoah。以色列在每年1月27日國際緬懷大屠殺受難者紀念日時會全國鳴警報,屆時,所有的車子行人都會停下來,車裏的人無論在哪裡都會走下車,默默地站著。很多經歷了大屠殺後又移民到以色列的長者也會在這一天出來在街上坐坐。幾年來每到那一天都會讓我覺得眼眶溫熱
Thumbnail
avatar
Mary Ventura
2021-04-08
《民意的迷思》The Will of the People: A Modern Myth The Will of the People: A Modern Myth by Albert Weale (2019). 今日的民主遭到民意迷思的狹持。民粹運動利用這個概念來挑戰推選出來的代表。當政治人物只滿足於激起民意,便無法完成自身職責,並作出負責任且勇於承擔的決定。
avatar
Hogan Wang
2020-10-18